海地新總理亨利宣誓就職

三警涉總統刺殺案被捕

海地總統摩依士本月7日在首都太子港的私人寓所遇刺身亡後,由臨時總理約瑟夫暫代總統職務。約瑟夫同意移交權力後,摩依士生前任命的神經外科醫生亨利周二(20日)宣誓就任總理。同日,海地警方宣布逮捕三名警察,他們被認為與摩依士刺殺案有關。警方表示,警察隊伍在刺殺發生前已經被滲透。 海地新總理亨利(Ariel Henry)現年71歲,曾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2015 至年先後擔任海地內政部長、社會事務和勞工部長。摩依士遇襲前已於本月5 日簽署任命,由亨利出任新一任總理,接替約瑟夫,但原定於7 日舉行的新總理就職儀式因當天凌晨總統遇刺而取消。臨時總理約瑟夫19 日表明願意移交總理權力後,亨利20 日在太子港正式宣誓就職,獲美國、聯合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支持。約瑟夫卸下臨時總理職務後,將出任外交部長;新政府財經部長等多個職位仍由前內閣成員擔任。 亨利在就職儀式開始前為摩依士舉行了哀悼活動,他承諾徹查總統遇刺案件,將罪犯繩之以法,承諾建立各方同意的臨時政府, 執政至舉行大選。在就職演說中,亨利表示,新政府首要任務之一是恢復社會秩序,確保國家安全,為組織總統和議會選舉創造條件,這是摩依士希望他做到的事情之一。他說,新政府將優化投資環境,努力修復新冠疫情和社會犯罪衝擊下的經濟。 海地警方內部被滲透 與此同時, 海地警方加緊調查摩依士遇刺案, 並於20 日拘捕四人, 包括一名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報稱是獨立保安顧問的男子,以及三名警員,分別為格雷瓜爾(Boni Gregoire)、伊波利特()、夏爾(Elie Jean Charles)。據《紐約時報》報道,海地警察局長萊昂.查爾斯稱,「警方內部存在滲透」。 警方透露,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逮捕24 人, 進行了45 次審訊, 搜查了13 處住宅,在此期間,他們撿獲約60 支槍、一架無人機及三枚手榴彈,其中部分槍械屬於警方。報道稱,經警方調查發現,摩依士是被一個由20 多名全副武裝的僱傭兵組成的團隊殺死的,這些僱傭兵從國外招募而來,開著幾輛車闖入摩依士的家,在開火前幾乎未遇到抵抗,在襲擊中他們也打傷了摩依士的妻子。 選舉部長:總統被政敵刺殺 選舉部長皮埃爾表示,海地裔美國醫生薩農(Christian Emmanuel Sanon)和海地司法部前官員巴迪奧(Joseph Felix Badio)是關鍵疑犯,前者在海地被捕,巴迪奧則下落不明。皮埃爾質疑上述兩人是幕後黑手的推論,認為他們無可能獨自策劃這類刺殺,他知道外面有「大魚」一直想摩依士死,今次暗殺背後是更有權勢的人。皮埃爾還稱,摩依士生前有很多不支持其執政的敵人,他們可能與刺殺有關,相信薩農只是被人利用。他還透露,有具影響力的海地人覺得個人利益面臨威脅,不惜一切要擺脫摩依士。

22/07/2021
38685

法總統馬克龍電話

疑遭摩洛哥情報部門監聽

全球17間傳媒早前發布聯合調查報道,指以色列科技公司NSO研發的手機間諜軟件程式「飛馬」,被多個政府用作監控記者、維權人士及律師,部分監控行動可能是部分國家的政府授權,至少50多個國家逾1,000人受害。 法新社援引法國非營利記者組織「禁忌故事」(forbidden stories)負責人洛朗. 理查德的消息稱,摩洛哥情報部門從NSO獲得「飛馬」程式的使用權,在潛在監控的電話清單上有大約個電話號碼,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自2017年以來最常使用的一個電話號碼,但他們無法確定馬克龍是否確實遭到監聽。 馬克龍辦公室發言人就此回應稱,「如果此事得到證實,這顯然是一宗非常嚴重的事件。」但摩洛哥方面否認相關指控,並表示「從未取得滲透通訊裝置的計算機軟件」。 另外,疑遭摩洛哥情報部門利用「飛馬」監控的法國《另媒體》(Mediapart),就其兩名記者被監視提出投訴,預計將有其他法國媒體跟進。 巴黎檢察官20日已宣布,檢方已對摩洛哥情報當局利用該軟件監控數名法國記者的指控展開調查。調查將檢視十項不同罪名,其中包括是否侵害個人隱私、詐欺式入侵個人電子設備以及與犯罪的關聯性。 馬克龍及多位法國政府成員被列入間諜軟件的監聽名單。 (美聯社圖片)

22/07/2021
28511

飛躍太空「卡門線」後安全著陸

貝佐斯:最棒的一天

全球首富兼亞馬遜創辦人的貝佐斯和旗下太空旅行公司「藍色起源」團隊,於當地時間20 日上午8 時10 分乘坐自家「新雪帕德號」太空船,成功完成首次太空旅行後,順利降落地球。 據悉,「新雪帕德號」飛行高度超過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最後達到這趟旅程最高點、約106公里,貝佐斯及其他三名組員經歷了約三分鐘的零重力狀態,從直播中可聽見他們的歡呼和尖叫。「新雪帕德號」之後返航、在降落傘的緩衝下安全著陸。整個旅程飛行時間較短,約11 分鐘。 貝佐斯高興比「讚」,感嘆「這真是最棒的一天」。他還透露,零重力環境比想像更好適應。隨後貝佐斯及其他三名組員離開太空艙,經現場工作人員確認,他們全部安全。 貝佐斯:出發前「很興奮不緊張」貝佐斯在出發前,與三名同行成員一同接受美媒CBS連線訪問,他說大家一直問說會不會緊張,「我還真的沒有很緊張,我很興奮,我很好奇。我想知道我們會學到甚麼。」同行成員包括貝佐斯的胞弟馬克(Mark)、航空先驅放克(Funk),放克早在1960年代就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培訓的13 名女性之一,卻也因為性別被禁止登上太空,讓她實現夢想的時機晚了將近60年,今年82歲的她是有史以來到達太空最年長的人。同行成員還有18 歲的荷蘭學生戴門(),他則是有史以來到過外太空最年輕的人。

21/07/2021
30927

英格蘭大解封歡慶「自由日」

美國即發旅遊警告「請勿前往」

英國政府周一(19日)如期落實英格蘭地區最後階段的「解封」計劃,多地夜店、酒吧在關停17個月後首度開放,大量民眾迫不及待地擠進舞池慶祝。然而,專家警告,解封後英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可能突破20萬,並對醫療系統造成重大破壞。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隨即提高針對英國的旅行警告級別至最高級,建議美國人「避免前往」英國旅行。 英國首相約翰遜早前宣布,英格蘭地區19日取消幾乎所有防疫限制,包括取消口罩令、室外人數上限、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營業場所全面恢復運營。當日凌晨零時一過,英格蘭各地夜店即湧入大批民眾,慶祝「自由日」。不少年輕人不惜在夜店外排隊等上一小時,也要入內狂歡,喝酒跳舞,很多人互相擁抱、親吻,彷彿是慶祝新年,戴口罩的只有寥寥幾人。 看到在夜店的民眾沒有戴上口罩,也不用遵守社交安全距離,英國傳染病專家弗格森警告,解封後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可能會大幅增加至十萬,甚至20 萬宗,入院人數亦會大增,並對衛生醫療系統造成重大破壞,屆時約翰遜政府可能又要難堪地髮夾彎,重新實施防疫措施。 市場調查機構YouGov 在7 月5 日至15 日期間對3,659 名成年人進行調查後發現,疫情前曾經去過夜店的英國人中,有73% 的人對目前重返夜店感到「不舒服」。另一項調查顯示,有55%的民眾認為首相約翰遜不應該在當前解封,71%的人認為應該繼續佩戴口罩。 約翰遜:現在不解封何時解封? 因為接觸確診病患、正在自我隔離的約翰遜19 日透過影片為解封決定辯護,強調他相信現時是解封的正確時機:「如果我們現在不解封,我們將有會面對更困難情況的風險,在氣溫更寒冷的月份當病毒有更好的天然優勢,當已有這麼多人接種了疫苗,當更多限制已不能防預入院和死亡,只是將不可避免的事延遲,我們便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不是現在解封,那會是何時?」對於弗格森提出的警告,約翰遜強調,當局已預計了解封後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會保持謹慎。 到了9 月份,政府會要求進入夜店的人,都要出示完成接種疫苗證明,政府同時計劃在冬季擴大注射疫苗範圍,將因為有潛在健康問題而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兒童,納入接種疫苗計劃,對象包括12 至15 歲患有嚴重神經功能殘疾、唐氏綜合症、免疫抑制及學習障礙的兒童。 英國單日新增病例逾50,000例 但據合眾國際社網站報道,英國正在應對反差極大的疫情形勢:儘管近70% 的英國人口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但感染病例最近數周又開始攀升,近期每日新增感染病例超過50,000 例。 就在英格蘭全面解封的同一天,美國國務院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雙雙針對前往英國旅行發布最高級警示,建議旅行者「避免前往」英國。CDC稱,如果必須前往英國,旅行者應完成接種疫苗。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美國新冠病例增加了約66%,平均每日新增病例約為32,300 例。

21/07/2021
2450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