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國家電視台日前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同意解凍70億美元伊朗資金,並釋放四名被控規避制裁措施的伊朗人,換取伊朗釋放四名被控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2日指有關報道不屬實,稱目前仍未有協議令四名美國人獲釋。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亦表示,未能證實相關消息。 伊朗的人質換現金報道發表之際,伊朗外長扎里夫早前一段訪問錄音遭外洩,內容提到自己無外交影響力,並抱怨已故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插手干預外交,影響力太大。蘇萊曼尼已於去年初在伊拉克遭美軍擊殺。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日公開批評扎里夫的言論,雖然他未提到扎里夫的名字,但形容有關言論是重複伊朗敵人的言論,犯下伊朗官員不能犯下的嚴重錯誤。哈梅內伊表示,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是由比外交部更高級別的官員去决策外交政策,外交部在制訂政策時可以參與其中。 扎里夫在哈梅內伊講話後,在社交網站道歉,對內容外洩感到遺憾,又說哈梅內伊的意見和决定是最終定論,他一定會遵從,並強調自己的評論不會削弱蘇萊曼尼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角色。 扎里夫的錄音遭外洩,他其後於在社交網站上就個人言論致歉。(美聯社圖片)
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於3日至5日在英國倫敦舉行,是兩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將討論氣候變化、全球女童教育、疫苗分配等問題。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指會議期間,國務卿布林肯會跟英國首相約翰遜及外相藍韜文會面,强調美英會繼續採取堅定行動,令中國及俄羅斯為未能履行國際人權承諾付出代價。不過,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60分鐘時事雜誌》2日播出布林肯專訪,他指中國近年在軍事「咄咄逼人」程度前所未見,惟中美軍事對抗不符合兩國利益,强調拜登政府不是要圍堵中國,而是捍衞國際秩序。 另外,G7外長會議前,布林肯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倫敦舉行約40分鐘會談,同意強化美日同盟,實現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團結應對中國和朝鮮,包括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布林肯亦與獲邀出席G7外長會議的韓國外長鄭義溶會晤,雙方重申美韓同盟關係是印太地區以至全球和平、安全和繁榮的關鍵。 G7外長會議登場前,布林肯與韓國外長鄭義溶會面。(美聯社圖片)
在上任99天後,美國總統拜登28日晚間在國會山莊,對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說,主要訴求讓美國再次「動起來」,化危機為轉機。拜登在演說中強調美國是由中產階級建立,提出美國就業計劃要强化藍領就業,並宣布了一系列、預算總價超過41,000億美元的「新政計劃」。同時,為了支付相應的天價開銷,拜登政府也確定將增加企業稅、全球最低稅負率,讓「金字塔頂端的1%支付更公平、公義的稅金」,而此一增稅預告也直接引發了在野共和黨的强烈反彈。 這次演說不僅是拜登就職百日以來首度對參眾兩院發表的國會演說,也是美國立國245年以來,首度有兩位女性——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賀錦麗與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坐在總統後方,聆聽演說。拜登一上台,便轉身向身後兩位女性致意,稱呼二人「議長女士」及「副總統女士」,話聲一落,全場便響起熱烈掌聲。 演講一開始,拜登先强調他上任之後,要面對的是近一世紀以來,美國全國陷入的最大危機,除了最嚴重的疫情大流行之外,還有隨之而來的最嚴峻經濟衝擊,以及美國自南北戰爭以來,對美國民主最嚴重的挑戰。他提到全美施打疫苗成果,截至目前,已施打超過兩億劑,超過他原先預定要在就職百日達成的一億劑目標。 拜登表示,他上任之後,不僅要看短期的「疫後振興」,更要「讓美國再次動起來」(),化危機為轉機,化挫折為力量。為此,拜登宣告了極具野心的大規模支出,並以十年為期,提出了總價高達41,000億美元的「十年新政計劃」,其中包括23,000億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以及19,000 億美元的「美國家庭計劃」。 拜登擬推動12 周帶薪假根據白宮計劃,「美國就業計劃」中,聯邦政府將全面修整、擴建各級交通運輸系統,包括近20年不斷被詬病落後的鐵公路網路升級,以及重要機場、港口的貿易擴建;與此同時,關於「電動車」的新時代硬體支援配合與更新補助,亦成為重點的發展項目。 至於「美國家庭計劃」則為美國三至四歲的兒童提供免費學前教育,以及讓成年人享有免費社區大學教育、家庭帶薪休假等。據悉,拜登誓言推動糾纏美國數十年却始終停滯的「官設有薪假」,聯邦政府預期將在未來十年內投資億美元,並結合聯邦法規與公費投資,讓全美勞工遇到生產、育嬰、家人照護與個人病假等情況時,享有最多12個星期、每月至多4,000美元的帶薪假。 錢從何來?拜登向最富有1% 徵稅在美國,勞工的各種假期與是否帶薪,都是勞工直接與僱主談判約定,而非當局介入管制。 況且,聯邦政府要從哪裏取得這兩項計劃的預算來源?而拜登也在演講中如實回答:「加稅」。 拜登表示,不會對收入低於40萬美元的民眾加徵稅額,而是會針對美國企業和最富有的1%人士增加稅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將採用最高稅率,並表示這企業及富人應繳的「公平份額」。 據白宮與財政部釋出的風聲,拜登政府準備推動大規模的加稅計劃,加倍調漲企業稅、資本利得稅與全球最低稅負率,藉此來「資助」這41,000億美元的「十年新政計劃」,其所規劃的邏輯,是透過對於富豪與跨國大型企業的增稅,來推動結構性的勞資與社會改革,並藉此扼止或扭轉美國貧富不均的階級鴻溝。 共和黨不買賬:激進的社會主義 然而,加稅計劃遭到在野共和黨的强烈反彈,保守派認為,在全球疫情之下,加稅不僅會拖累美國產業復蘇的脚步,許多企業更可能因此受創、破產,從而令就業機會減少,根本適得其反。南卡羅萊納參議員史考特(Tim Scott)指責拜登「呼籲美國人要團結」,「但他的政策會把我們拉得愈來愈遠」。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也在Twitter連續推文,指責拜登根本想要採取激進的社會主義。他批評拜登提出的每項政策幾乎都涉及「大政府主義」,提高稅收,反而會傷害美國的勞工階級。
日本和歌山縣77歲富豪野崎幸助三年前離奇在家中暴斃,體內驗出大量興奮劑,事隔三年後,日本警方於28日拘捕野崎幸助生前的妻子、小他55歲的前AV女優須藤早貴,警方懷疑她為了財富毒殺野崎。事件登上日本媒體頭條。 生於1941年的富豪野崎幸助因為生性風流而聞名,曾在2016年出版自傳,將自己比喻為西班牙情聖唐璜,自稱與4,000位女性發生過關係,在女人身上花費超過30億日圓。野崎在演藝圈也有不少人脉,身邊女伴不乏寫真女星、模特兒,事迹經常被八卦小報報道。 2018年,野崎透過友人介紹認識當年22歲的須藤早貴,在短暫交往後於同年2月娶她為妻。據傳野崎每個月會給女方100萬日圓零用錢,並在新婚兩個月後出版自傳續集,吹噓自己的養生不老之道。 然而在2018年5月24日,兩人結婚三個月後,野崎被發現倒臥在自家臥室,已無生命迹象,妻子須藤第一時間發現並報案。警方調查後表示,野崎的血液和胃裏驗出興奮劑,判斷他是死於「急性興奮劑中毒」。由於野崎身上並沒有找到注射痕迹,懷疑是口服藥物所致。 然而,野崎的友人均指他沒有服用興奮劑的習慣,更曾說過「最討厭毒品」,令警方懷疑他的死因並不單純。社會輿論普遍將矛頭指向妻子須藤。面對輿論指控,須藤始終否認犯案,强調「野崎每個月都給我100萬,怎麽可能會殺他」,還辯稱是家中保安太差,有人闖入殺人。由於警方始終沒有進一步的證據,案件因此沉寂。 直到昨日,日本警方突然拘捕現年25歲的須藤早貴,宣布她就是野崎命案的凶手,並將她送往和歌山縣進行後續調查。日本媒體報道,警方掌握到須藤在案發前曾上網搜尋興奮劑的資料,包括確認使用方法、購買方式等,並找到與須藤聯絡的藥物中介人,證實與須藤在當地有實際接觸紀錄。
印度新冠疫情不斷惡化,衛生部29日公布,在過去24小時,該國新增37萬9,257宗確診病例和宗死亡病例,其中新增病例數又創全球紀錄,累計確診病例推高到1,837萬6,524宗,死亡病例則增加到20萬4,832宗。至此,印度已連續八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30萬。但即使深陷疫情高峰,西孟加拉邦的地方選舉仍如常舉行,選民大排長龍,令人憂心。 美國國務院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8日均發布了最高等級的四級旅行建議和四級旅行健康提示,建議所有美國人避免前往印度旅行,並要求所有在印度的美國公民儘快離開印度。國務院指,由於印度各地疫情劇增,加之相關醫療資源短缺,氧氣和床位不足,已經出現美國公民被當地醫院拒絕接收的報告。(美聯社圖片)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旗下的信息通報部門28日發布報告稱,俄羅斯和中國兩國官方媒體從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以多種語言,在網上發布假新聞,渲染西方疫苗安全性問題,將疫苗接種與歐洲死亡病例之間毫無根據地加以掛鈎,並宣傳俄羅斯和中國的疫苗更有優勢。報告指俄中疫苗外交「遵循零和遊戲邏輯,並結合不實資訊和操縱行為,以破壞人們對西方制疫苗的信任感」。對此,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29日通過官網,僅用一句話回應稱:「沒有事實依據的虛假訊息報告本身就是虛假訊息。」(互聯網圖片)
印度新冠病毒疫情持續爆發,27日新增逾36萬宗確診病例、名患者死亡,兩項數字均創下新高記錄,單日死亡人數更是首度突破3,000人,累計病歿人數超過20萬。世界衞生組織(WHO)表示,肆虐印度的變種新冠病毒株B.1.617已在至少17個國家出現,初步相信該毒株有更高傳染力。世衞專家警告,由於印度檢測能力有限,相信當地的確診及死亡個案數目被嚴重低估,實際病例恐多達5.3 億宗。 據《印度時報》28日消息,在過去的24小時內,印度新增36萬2,770宗確診病例,再多3,286人死亡,兩項數據均刷新此前記錄。報道指出,這是疫情爆發以來,印度首次出現單日死亡病例超過3,000人。至此,印度累計確診病倒達到1,800 萬宗,病歿人數已超過20 萬。 報道稱, 由於近日需要焚燒的屍體太多, 德里公立火葬場一天就要接收2,648具屍體,木材已經不敷使用。德里最大的火葬場Nigambodh Ghat 表示, 一天就需要至,8000公斤的木材,但目前消耗量已經暴增到80,000 至90,000 公斤。德里北區市長 Jai表示,由於木材儲量消耗快速及屍體太多,火葬場只好在停車場及公園建立臨時火葬場。德里北區、東區與南區市府機關已請求林木局提供更多木材。同時,東德里市政府下令使用乾牛糞作為替代方案。 印變種病毒株列為「待觀察」級 世衛組織27日表示,截至當日,全球病毒基因資料庫GISAID收到的逾1,200個病毒基因序列中,至少17國檢測到在印度最早傳播的變種新冠病毒株B.1.617,多由印度、英國、美國及新加坡上傳。 近日,世衞將B.1.617病毒株列為危險性較低的「待觀察變種」,但到目前為止,仍未將此變種列為「須關切變種」。「須關切變種」表明這款變種病毒比原始病毒更危險,意味著它更易於傳播、更加致命或具有躲避疫苗的能力。 而全球病毒基因資料庫的初步模型反映較其他在印度流行的變種毒株有更高增長率,意味傳播能力可能增加。 世衛籲民眾「沒必要往醫院擠」 世衞發言人亞沙雷維奇(Tarik Jasarevic) 表示,印度疫情加劇原因是群衆聚集、出現傳播力更强的病毒株、低疫苗接種率,形成「完美風暴」。世衞會向印度提供4,000部氧氣濃縮機,建立流動野戰醫院及提供化驗用品,已調派身處當地、原本負責其他項目的2,600名世衞專家協助抗疫,呼籲民衆勿囤積必需品。 不過,亞沙雷維奇也指出,印度其實只有15%新冠患者需住院治療,需要吸氧的人可能更少,某些病患只需要居家照護監控就可以得到良好的管理和照護,大衆完全沒必要群聚至醫院前並增加染疫風險。 世衞:真實感染數字恐多30倍 世衞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26 日受訪時表示,印度檢測能力有限,德里等城市平均陽性率可能有30%,這意味檢測能力不足導致有很多漏網之魚,推算真實感染人數可能比通報的多20至30倍,或多印度新冠病毒疫情持續爆發,27日新增逾36萬宗確診病例、名患者死亡,兩項數字均創下新高記錄,單日死亡人數更是首度突破3,000人,累計病歿人數超過20萬。世界衞生組織(WHO)表示,肆虐印度的變種新冠病毒株B.1.617已在至少17個國家出現,初步相信該毒株有更高傳染力。世衞專家警告,由於印度檢測能力有限,相信當地的確診及死亡個案數目被嚴重低估,實際病例恐多達5.3 億宗。 網動天下達逾5.3 億人染疫。 印度傳媒引述坎普爾印度理工學院的推算,印度下星期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可能達到44萬宗,這波疫情相信到下月中達到頂峰。
匈牙利政府25日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簡單報告,比較中國國藥疫苗、俄羅斯「衛星五號」疫苗、美國輝瑞和莫德納疫苗、英國阿斯利康疫苗等多款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其中顯示俄羅斯「衛星五號」在接種後,表現最好,其次是中國國藥疫苗,而美國輝瑞疫苗則幾乎所有指標都是最差。 據外媒報道, 報告只提供四項數據,分別是接種後感染的總人數、每十萬接種人數中的感染人數、接種後總死亡人數、每十萬接種人數中的死亡人數。不少匈牙利專家均指,這組數據忽略、省去了多個條件,結論並不準確,具有誤導性。而參與了輝瑞疫苗研發的匈生物化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ó)進一步解釋,這份表格缺乏「控制變量」。目前,匈反對黨已經就這份表格,向政府提出質疑。 但政府方面也反駁稱,表內提供的數據都是真實的,並指責這是反對黨推進的「反疫苗運動」。 匈牙利政府發布的新冠疫苗簡單報告,在該國國內引起爭議。 (臉書圖片)
美國國務院27日發布有關國際學生赴美學習的最新入境通知,取消對於來自中國、伊朗、巴西、南非、歐洲神根公約國家及英國的部分旅客入境限制。美國3月已經為歐洲學生修改規定。 受疫情影響,美國原本要求入境者在進入美國前14天不得在中國、南非、伊朗及大部份歐洲國家停留。根據新規定,來自上述國家的學生將可以於今年8月1日起到美國開學,最早可在開學前30天入境美國。所有入境者須提供病毒檢測證明沒有確診。 根據國商務部數字,每年有逾百萬國際學生留學美國,其中中國留學生最多,佔整體逾三分之一。有報道指有關調整,或許可以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收生人數下跌的大學,帶來經濟幫助。
韓國已故前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的遺屬昨(28)日在遺產稅繳納時限即將到來之際,公開李健熙遺產稅的繳款,並宣布將李健熙遺產中的60%回饋社會。 韓國是世界上遺產稅最高的國家之一,超過30億韓圜(約萬澳門元)的遺產稅率為50%。據韓聯社報道,李健熙的遺屬需繳納的遺產稅高達12萬億韓圜(約860億澳門元)以上,這不僅是韓國政府去年徵收遺產稅總額的三至四倍,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遺產稅。李氏家族計劃在2021年4月開始的五年內分六次全額支付遺產稅,並將依照李健熙生前的遺志,將遺產的60%全數回饋社會,包括出資10,000億韓圜(約71.83億澳門元)設立傳染病專科醫院,幫助患有癌症、稀有疾病的兒童接受治療,以及向國家美術館等機構捐贈李健熙生前收藏的件美術作品,其中不乏畢卡索、莫內等大師的藝術作品。 李健熙是三星創始人李秉哲三子,李秉哲1978年過世後,李健熙正式接手三星集團,並在1993年通過「新經營宣言」,當時他在强烈的危機意識下,召集高階幹部於德國法蘭克福開會,提出「改變一切」的經營方針,强調「除了老婆和孩子,其他都要換掉」,不僅成為三星變革的名言,也帶領三星推進品質管理變革。李健熙於去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78歲;他的財產包括三星附屬公司的股權,價值234億美元(約1,872億澳門元)。 李氏家族昨日公開李健熙遺產稅的繳款與後續財產捐贈計劃。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