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星期五
溫度:23°C 濕度:86%
預測:大致天晴
京東(9618)旗下京東數科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終止,消息拖累前者昨日假期後復市收跌3.5%,報324.4元,成交額約15億元。不過分析仍看好京東,認為具分拆概念,加上估值處於偏低水平,可待回落至約300元水平買入。 (文:產經組)
發自伊塔卡—世界經濟從新冠危機中迅速實現整體反彈的機會已然渺茫,而各國則面臨著涇渭分明的增長前景。盡管最新發布的布魯金斯學會-金融時報全球經濟復蘇跟蹤指數為我們提供了些許樂觀的理由,卻也引發了新的擔憂。疫苗接種的熱潮被大多數國家緩慢的疫苗發放進度拖了後腿,而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則威脅著許多經濟體的增長態勢。
港股長假後昨(7)日復市,表現反覆,開市後恒生指數一度高開逾160點,重上二萬九,及後回吐,收跌263點,收市報28,674點。 而主要從事提供集裝箱航運等相關租賃業務的中遠海控(1919)發盈喜,預期2021年首季純利約154.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狂升52倍。遠海控昨日最高見13.76港元,收報13.66港元,升近三成,成交額25.03億港元。中遠海控A股則升一成升停,報16.15元人民幣。有巿場預料公司第二季業績或不會弱於首季表現。而在中遠海控帶動下,昨日其他航運股亦同樣造好。 (文:產經組)
代工龍頭企業台積電,計劃未來三年擴大產能,涉及金額1,000億美元,設備商ASM太平洋(0522)昨(7)日同樣跑出,最高見過106.5元,收報106.3元,升6.3%,成交金額4.86億元。
澳門金融管理局昨(7)日發布的統計顯示,2月份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維持穩定,其中澳門元的份額保持平穩。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及貸款均按月減少,其中居民存款按月微跌 0.1%至 6,761億澳門元。
港股今日復活節後復巿,假期前在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兩萬億美元基建振興經濟綜合計劃,加上市場漸漸習慣美債孳息率等因素利好之下,大市氣氛現好轉,港股4月1日全日收升560點,報28,938點。而單計3月,恒指跌2%,但首季仍升4.2%。 惟有分析指,美國兩萬億美元基建計劃的確能將刺激當地經濟,亦使道指及標指相繼創新高,但對港股影響有限,只是讓投資信心轉好。而港股業績期已過,短期焦點將集中於中美宏觀政策,料恒指主要支持於100天平均線(28,094點)。(文:產經組)
發自布魯塞爾—新冠病毒給整個歐洲帶來了巨大的苦難,而歐盟遲緩的疫苗推廣進度很可能會延長這些苦難。如果該地區的領導人不儘快果斷行動,這場疫情可能會在歐盟身上留下無法抹去的傷痕。 當新冠病毒在2020年襲擊該地區時,歐盟成員國無法就疫苗部署問題(也是它們抵禦新冠病毒的主要防線)達成一致。各國政府都將疫苗採購委託給了歐盟委員會,但隨後卻未能就生產和分配策略達成一致,也無法對哪些群體應首先接種疫苗達成共識。最近歐洲13國停用了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因為有一小批人在接種該疫苗後出現了非典型血栓。
國際油價周一大跌逾4%,原因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組成的OPEC+聯盟將逐漸增加產量,加上擔憂新型肺炎疫情再度加劇,或導致石油需求削弱,將抵消全球庫存減少的利好因素,國際油價周一單日跌幅為兩周以來最大。 紐約期油周一收市跌4.6%,每桶報58.65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市跌4.2%,每桶報61.25美元。兩款期油均創3月25日以來收市新低。惟大行高盛表示,整體原油市場需求將持續強勁增長,看好油價前景。(文:產經組)
澳門中原昨日公布樓巿的第一季回顧及前瞻,公司表示,首季住宅市況明顯較去年佳,推算全季約1,500宗左右,同比上升近五成。而由於近期入市睇樓的買家明顯增多,預計樓市氣氛將持續升溫,估計今年住宅市場成交量將上升20%。(文:產經組)
發自新德里—邊緣群體在政治、金融和文化的權力走廊中缺乏代表的問題正日益引發全球關注。知識賦予權力,所以誰來創造知識非常重要。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名言:「如果能讓我編寫一個國家的教科書……我才不在乎誰來編寫那個國家的法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