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梁啟迪】一名男子於日前向警方報案,指本月19日上午9時30分,他將重型電單車停泊於氹仔望德聖母灣大馬路,及後於下午2時返回上址取車,發現電單車憑空消失。經警方追查後拘捕一名男外僱,其聲稱因一時貪玩,將事主車輛駛至別處後,再步行回案發地點取回自己的電單車。 嫌犯為一名年約60歲的男外僱,姓蘇,報稱管理員。經警方翻查天眼系統,發現當日早上11時30分,該名外僱駕駛自己的重型電單車,路經事主的電單車旁,發現有車匙仍插在電單車上,隨即將事主的電單車駕駛至氹仔新城大馬路,在停泊後便離開。 經警方查閱嫌犯的電單車資料,發現其住所位於黑沙環海邊馬路某大廈,於上周六(19日)到上址將其截獲。他承認曾作出有關行為,聲稱只是一時貪玩,便將事主的電單車駕駛至其他地方,其後再步行回案發地點取回自己的車輛。警方以竊用車輛罪將嫌犯移送檢察院偵辦。
【本報記者梁啟迪】一名45歲婦人長期受丈夫精神虐待,甚至遭恐嚇淋通渠水,早年曾兩度尋死,最終在社工局職員協助下報警求助。嫌犯於日前被拘捕,他否認犯案,卻未能解釋購買四支通渠水的用途。司警相信他曾作出家暴行為,日前已將嫌犯移送檢察院偵辦。 嫌犯為一名65歲的本澳男子,姓周,報稱司機。案情指,二人早於年於內地締結婚姻,其後到澳門居住,並育有兩名現年十歲和12歲的女兒。該名丈夫長期因家中瑣碎事宜破口大罵並出言恐嚇,甚至有時會以肢體襲擊,事主曾經抵受不了長期精神和身體虐待,先後於2013年及2017年兩度尋死,需要政府精神科和社工局社工介入跟進。直至本年4月,丈夫用刀恐嚇事主,要其聽從他生活上的所有命令。由於事主深感害怕,為了離開丈夫生活,便於5 月1 日嘗試到內地尋找工作,豈料在丈夫追問下和盤托出,當晚事主再度受到襲擊,多次被推到門上及沒收回鄉證。 經此一役,事主本來已忍無可忍報警處理,惟警員上門時,事主因害怕而聲稱只是夫妻口角,無需警方介入。 事情至5月上旬,丈夫購買了多支通渠水回家,並在兩名女兒面前將通渠水貼近事主面部,大喊「如果你夠膽離開我返去內地,就會用通渠水淋你。」事主其後將有關事情告訴社工局社工,經勸喻下於上周五(18日) 到司警局報案。報案同日,警方於北區尋獲該名丈夫,他否認作案,但警方在其家中搜獲四支通渠水和一把菜刀,相信他曾作出家暴行為,日前已將嫌犯移送檢察院偵辦。 司警發言人鍾錦良發布一宗家暴案件。(梁啟迪攝)
教育暨青年發展局擬推出「預防校園欺凌手冊」,適用對象由高小至初中,包括設有教書用書,工作紙及音頻教學等內容。身兼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的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樂見當局推出實務手冊,有助教育工作者推動預防校園欺凌工作,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期望當局持續完善反校園欺凌措施,透過親職教育,協助學生正向價值觀等方法,讓學生在快樂和安全的校園環境下成長,共建美好家園。 根據教青局資料顯示,本學年至今共接獲七宗有關校園欺凌案件,呂綺穎認為,校園欺凌會對學生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影響,相關案件「一宗都嫌多」。學生容易把欺凌和一般的玩耍打鬧行為混為一談,同時欺凌行為不一定發生在校園內,校園外或在網絡世界也可以是欺凌場所,隱敝性更高。她提到,婦聯亦長期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屬下心理治療中心持續入校舉辦預防校園欺凌講座,藉此提高教師、家長及學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校園欺凌行為的關注,及早發現問題並介入處理,建立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 從源頭預防欺凌行為呂綺穎認為, 學校是兒青在家庭以外另一個最重要成長地方,在學習階段發生校園欺凌,無論對欺凌者或被欺凌者身心成長都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造成難以補的心理陰霾,有必要從源頭預防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對此,她提出三項建議:一、持續完善預防校園欺凌手冊。研究加入家長應對校園欺凌行為的內容,協助家長建立正確的管教技巧,以及提升對子女遇上校園欺凌問題時的觸覺及早發現尋求適切的協助;二、提升從事學校工作的人員之辨識能力,包括提供面對不同年齡段的欺凌辨識情景培訓,以及加強老師對校園欺凌教材使用掌握的培訓工作;三、建立學生正向價值觀,建議擴大「社區安全青年領袖計劃」及「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等計劃的功能,又或研究參考香港校園「和諧大使」計劃,培訓學生與人相處及處理衝突的技巧,培養校園關愛文化,透過同儕間正面學習與影響,營造「零欺凌」校園環境。 (婦聯提供圖片)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有70名在澳人士申報曾赴寶安機場。
在澳門疫苗供應充足的前提下,加速疫苗接種,藉此建立社區免疫屏障,阻斷疾病流行,需要澳門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有傳媒關注未造成危害便只作出勸喻是否阻嚇力不足?梁亦好回應,不排除要研究有關法規是否需要修改。
望廈體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社區接種站昨起啟用。(林嘉欣攝)
經過漫長等待,港澳終於迎來便利通關的契機。
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央宣傳部新命名的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出爐,港珠澳大橋入選其中。
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題圖片展」, 將於明(23)日上午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