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現時樓齡達30年以上的低層樓宇約有3,000多棟,部分舊樓的公共電力裝置缺乏維修保養,帶來安全隱患及火災風險。
近日汽車業界關注本澳新車輛註冊制度,交通事務局昨(15)日表示,曾於今年10 月及11 月與車輛進口和銷售業界進行交流諮詢,日前在交通諮詢委員會討論後,計劃進一步理順試驗車牌(俗稱「EX 牌」)日常機制,以加強對新車註冊的監管工作。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連同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中國銀行珠海分行和中國銀行橫琴分行,於中國銀行拱北支行共同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簽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
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因應近年離島區不時發生跌窗事故,去年成立「關注跌窗專題小組」,向政府提出應對方案,逐步解決跌窗問題,短期方案建議加裝窗戶防跌鏈,長遠而言,冀推動政府立法強制驗窗。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15)日繼續細則性審議《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法案,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等政府代表出席會議。
受到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本澳氣溫持續走低,氣象局表示,昨(14)日早上7時大潭山氣象站錄得入冬以來最低溫攝氏10.7度,而今日最低溫約為攝氏11度。
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在珠海召開第14次會議,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黃衛表示,未來要推動內地與澳門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度合作,大力支持澳門發展科技產業,發揮科技對產業的帶動作用,通過科技手段來提升產業、發展產業、壯大產業。 會議上周由四(10日)在珠海召開。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黃衛、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陳允熙、澳門經濟局局長戴建業,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司長吳煒,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出席會議。 利用澳葡優勢 打造對接平台 黃衛致辭表示,在過去一年,內地與澳門在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科研平台項目建設合作、人才交流培訓、創新創業等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果。 他稱未來要進一步支持澳門打造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充分發掘和利用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密切聯繫的優勢,積極打造對接平台;進一步加強人文交流,推動更多澳門年輕人投身科技創新產業。 加強粵澳交流 致力科技創新 李偉農表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需要兩地在人才、技術、資源、成果等方面深入交流,希望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內地與澳門的溝通協調機制,探索在兩地之間成果轉化以及產學研合作、支持澳門推動科技成果評估、探討兩地合作引導社會資金投資澳門優質科創企業的可能性、推動澳門科研機構儀器設備免徵關稅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等四個方面加強合作,並不斷拓展兩地科技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為國家、為澳門的科技創新作出更大的貢獻。 創設科研平台 引進科技人才 姚奕生在致辭中表示,珠海地處「一國兩制」交匯地,在內地與澳門的發展聯繫中擔負著重要使命。未來,珠海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牽引,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用最好的資源建設科研平台、最優的政策引進科技人才、最好的服務促進澳門發展,努力在科技創新上有新突破、新作為,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 為促進內地與澳門的共同繁榮和發展,加強兩地在科技及其產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中國科學技術部與澳門特區於2005年10月6日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成立科技合作委員會的協議》。委員會中內地委員由科技部、港澳辦、澳門中聯辦、中科院、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廣東省科技廳、珠海市科技局等單位代表組成;澳門委員由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科技委員會、教育暨青年局、衛生局、郵電局、環境保護局、海事及水務局、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等單位代表組成。
「自由職業者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下稱「補貼計劃」)申請期將於本月底(12月31日)結束,金融管理局呼籲有需要及合資格的自由職業者,及早透過銀行提出申請。 為協助自由職業者應對疫情衝擊,緩解財務壓力,特區政府於8月25日推出「補貼計劃」。根據相關行政法規訂定,未有拖欠特區政府債務的澳門居民,於2020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向澳門銀行申請並獲批的貸款,可透過貸與銀行向澳門金融管理局申請利息補貼。申請者必須於申請時,為已登記職業稅第二組納稅人,或持有交通事務局所發出的士駕駛員證且經核實從事的士客運業務;申請者只可就一筆貸款申請利息補貼,利息補貼率上限為四個百分點,補貼金額不可超過申請者實際支付的利息金額,即每宗最高補貼8,000澳門元。 申請人士於申請時,須提交身份證明文件副本、職業證明、財政局發出的無欠債證明書,以及銀行發出的貸款證明文件等。 「自由職業者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本月底截止申請。(金融管理局提供圖片)
「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下稱「計劃」)自本年11月9日起接受申請以來,社工局收到約150份申請表。為配合審批工作執行,該局現委託明愛及街總,為「計劃」進行自理能力缺損程度之評估工作。 根據「計劃」章程,社工局對申請個案進行三個方面的審批包括:基本資格、經濟狀況,以及自理能力缺損程度。為此,社工局委託澳門明愛以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執行有關自理能力缺損程度的評估工作。上述機構將派出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護士以及社工等專業人員到戶進行評估。同時,社工局亦已為相關評估員提供專門培訓及相關的工作指引,使評估員能在統一標準及專業規範下進行。 另外,社工局人員會先通知需進行自理能力缺損程度評估的個案,讓其家屬知悉相關的具體安排,再轉介到上述兩間機構接受評估。市民如對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有任何疑問,可於社工局辦公時間內致電轄下康復服務處:或長者服務處:83997705,電郵查詢:eaci@ias.gov.mo。照津先導計劃收百五申請啟評估工作。 社工局收到約150份「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申請表,委託明愛及街總,進行自理能力缺損程度之評估工作。(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