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革非為做而做

切入點要讓居民有幸福感

澳門思匯網絡昨(13)日下午舉行「思匯論壇」,討論第五屆特區政府施政的機遇與挑戰,邀請思匯網絡副會長陳建新、澳門青年博彩從業員協會理事長呂偉斌、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北區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趙蘭瑛以及澳門學聯學界常設活動委員會大學部執行副主席汪宗雋等嘉賓出席。 論壇上,陳建新表示,政府行政改革的切入點,是要讓居民有切實的幸福感,並非為做而做,提議考慮整合海陸空部門為一個交通大局,思考旅客由外地來澳至入住酒店的交通安排,考慮整合行政公職局及身份證明局,公職局有理念、身份證明局有技術,對推動電子政務有更理想效果。 他說,澳門現正處於轉折點,粵港澳大灣區的誕生給予澳門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下屆政府可跟隨國家政策的大方向發展,投身大灣區,發揮自身優勢。 呂偉斌認為,下屆政府需解決本澳居民住屋和交通問題,建議政府制定更多政策和優惠與橫琴接軌,讓居民有機會在橫琴買樓,解決「夾心」階層上樓難等問題。同時,澳門已擁有完善博彩綜合管理制度,下屆政府可考慮在大灣區設置綜合旅遊博彩培訓基地,幫助澳門培訓人才;又可將自身經驗帶入大灣區,提升其在旅遊管理等方面。 趙蘭瑛則關注澳門勞動基準制度方面,認為下屆政府需要考慮取消解僱賠償上限規定。她解釋,隨著社會發展,有些僱員的工資愈來愈高,當其工作夠一定年限被解僱時,解僱賠償可能會超出限制,如不完善相關制度,亦可能影響居民向上流動意欲。她又希望下屆政府可盡快推行都市更新工作,令居民有舒適的生活環境。

14/10/2019
16740

戰火雖停 煙硝未散

「馬上去買更多農田和大卡車吧」,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1日會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後這麼說。這位美國總統與中國打了19個月的貿易戰後,如今簽訂了一份「第一階段協議」,具體的協議內容還需要數周時間轉化為文本。然而就在數周以前,特朗普還一再強調簽訂一份「全面的大協議」才是唯一出路。任誰都能看出他現在的壓力有多大。 儘管嘴上不承認,但特朗普確實因為「通烏門」遭受巨大打擊,每一天都有新爆料,每件爆料愈來愈醜陋,彈劾的壓力與醜聞的聚焦開始影響他的選情。另一方面,10月第一周公布的就業和製造業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就業表現不錯,但製造業面臨萎縮,在聯儲局連續兩次減息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仍然擱置投資計劃,若目前的情況持續,幾個搖擺州的選情恐怕對特朗普不利。 因此小範圍協議是對雙方有利的選擇,妥協雖可恥但有用,對特朗普而言,貿易戰只是選戰的策略之一,先製造損失,再彌補損失繼而宣稱勝利,一直是特朗普的拿手絕活。從這份口頭協議來,中國對美國最實質的讓步在於購買農產品的承諾,中國同意每年購買400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換取美國暫停本月15日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上調關稅。這次加碼採購相當於美國一年三分一的農產品會出口到中國。另一項讓步則是金融市場開放,中證監已經宣布,明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而基金管理公司與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限制,也將分別在明年4月1日及12月1日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加碼採購農產品,有部分原因出於國內的實際需要,10月第一周,美國向中國淨出口大豆118萬噸,豬肉出口猛增至14.22萬噸,創下單周最高紀錄。這項行動一方面促使中美達成協議,一方面也能暫解國內豬價高企的燃眉之急;金融開放方面,開放金融市場本就是既定的目標之一,如今只不過將時間提前而已。 從過去的談判經驗來看,在雙方尚未正式簽約之前,甚麼都有可能改變,況且雙方尚未處理彼此間最矛盾的核心議題,對兩國商界而言,關稅並未實質減少,12月中關稅措施也將如期實施,各種變數仍然存在,雖然談判改採分階段進行的方式,爭取達成部分成果,但一旦碰觸敏感問題,也不能排除如今的成果會一筆勾消。短期的協議只能服務短期的目的,今次的協議可以說是暫時停火,但還達不到休兵的程度,假如哪一方把手邊的其他麻煩解決掉,貿易戰隨時都可以重新開打。

14/10/2019
1477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