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澳電話詐騙案件頻發,今年截至本月13日涉及大專院校學生且有損失的「假冒政府機關人員」騙案共有19宗,被騙學生為20人,其中六人為澳門學生,14人為內地學生,損失金額合共約澳門幣918萬元。 司法警察局指出,大學生警覺性不足、有服從心理等因素導致多人被騙,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防騙宣傳工作,呼籲公眾提高警惕,切勿按陌生人指示透露個人資訊及進行匯款。
司警局偵破一宗毒品案件,拘捕一名44歲澳門男子,並查獲19包總值澳門幣38 萬元的大麻。嫌犯供稱自己有吸食毒品習慣,同時月薪8,000元受僱為販毒集團「散貨」。疑犯已被控以「不法吸食、販賣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等罪名,移交檢察院處理。司警將繼續追查販毒集團主腦及毒品來源。 司警日前接獲線報,指一名男子近日在本澳各區販售毒品,司警鎖定嫌犯身份後,在其高地烏街的住所附近部署並進行監視。在本月12日中午12時30分,嫌犯到大廈停車場駕駛私家車準備離開,警方上前截查,並在其汽車內搜獲19包共重185.55 克的大麻,總值38萬元。 嫌犯對吸食大麻測試呈陽性反應,供稱毒品來自另一名本澳男子,其中兩包是以港幣6,000元買入自用,其他17包則代為交收,並未從中收取金錢。 司警表示,該名男子在9月初開始從事販毒活動,並成功協助販毒集團賣出六包大麻。
司警前(13)日查獲一宗跨國販毒案,拘捕兩名台灣男子,並查獲共重420克痢☆海洛英毒品,總值澳門幣17萬元。兩名嫌犯承認受僱於台灣販毒集團,若成功將毒品轉運,將可獲得2,000美元報酬。司警以「不法販賣麻醉藥品與精神藥物罪」將嫌犯移交檢察院處理,並繼續追查案件中主腦及毒品來源。 司警局表示,早前透過警務情報交流,經過調查分析,發現有販毒分子將經澳門國際機場運送毒品,昨日中午對一班由柬埔寨飛來澳門的航班作監測巡查,期間發現兩名形跡可疑男子,於是上前截查。 兩名男子均為台籍,其中一名48歲的林姓嫌犯,大腿內側以布條纏上四粒由避孕套及膠紙包裝的痢☆海洛英毒品,連包裝共重240克;在另一名51歲許姓嫌犯身上未有發現毒品,但許男供稱在被截查前已將毒品棄置於洗手間垃圾桶內,後於相關垃圾桶內發現三粒相同包裝的毒品,連包裝共重180克。 兩名嫌犯供稱因財而受僱於台灣販毒集團,在本月11日由台灣飛到柬埔寨取得毒品,再於前日飛到澳門,並稱抵達澳門後再等待指示,將毒品轉往鄰近地區,若成功可獲2,000美元作報酬,二人均稱首次犯案。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上周六出席第八屆嶺南論壇時透露,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方案是要將澳門證交所打造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消息傳出後,市場廣泛注意,金管局亦即時發出新聞稿澄清,指出現階在澳成立人民幣計價證券市場仍在研究階段。
全澳現時共有29個狗廁所,但使用率偏低,狗隻隨地便溺情況嚴重,市政署計劃逐步取消狗廁所,以狗糞箱代替,並將在本季推出宣傳短片教導飼主處理狗隻便溺及培訓狗隻在家便溺,之後更會加強相關執法。 多位狗隻飼主及保護動物團體昨(13)日受訪時均認為取消狗廁所影響並不大,建議當局增加狗糞箱更實用,方便狗主處理狗隻糞便,以免影響環境。
澳門公務人員體育會昨(13)日假皇冠假日酒店舉辦「國家與特區政府公共行政改革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內地、澳門、香港及台灣兩岸四地學者專家參與,主辦單位希望藉研討會,為現今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及未來政府在電子政務、智能政府、創新公共行政發展模式方面,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展開研究和探討。
澳門思匯網絡昨(13)日下午舉行「思匯論壇」,討論第五屆特區政府施政的機遇與挑戰,邀請思匯網絡副會長陳建新、澳門青年博彩從業員協會理事長呂偉斌、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北區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趙蘭瑛以及澳門學聯學界常設活動委員會大學部執行副主席汪宗雋等嘉賓出席。 論壇上,陳建新表示,政府行政改革的切入點,是要讓居民有切實的幸福感,並非為做而做,提議考慮整合海陸空部門為一個交通大局,思考旅客由外地來澳至入住酒店的交通安排,考慮整合行政公職局及身份證明局,公職局有理念、身份證明局有技術,對推動電子政務有更理想效果。 他說,澳門現正處於轉折點,粵港澳大灣區的誕生給予澳門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下屆政府可跟隨國家政策的大方向發展,投身大灣區,發揮自身優勢。 呂偉斌認為,下屆政府需解決本澳居民住屋和交通問題,建議政府制定更多政策和優惠與橫琴接軌,讓居民有機會在橫琴買樓,解決「夾心」階層上樓難等問題。同時,澳門已擁有完善博彩綜合管理制度,下屆政府可考慮在大灣區設置綜合旅遊博彩培訓基地,幫助澳門培訓人才;又可將自身經驗帶入大灣區,提升其在旅遊管理等方面。 趙蘭瑛則關注澳門勞動基準制度方面,認為下屆政府需要考慮取消解僱賠償上限規定。她解釋,隨著社會發展,有些僱員的工資愈來愈高,當其工作夠一定年限被解僱時,解僱賠償可能會超出限制,如不完善相關制度,亦可能影響居民向上流動意欲。她又希望下屆政府可盡快推行都市更新工作,令居民有舒適的生活環境。
澳門樂施會昨(13)日早上假澳門旅遊塔舉辦第六屆「樂施競跑旅遊塔」體育籌款活動,活動口號為「You Fund I Run 」,逾370名健兒參加半塔31層、全塔61層的賽事。澳門演藝人協會今年再度支持活動,聯同香港演藝人組成兩支接力隊伍參加賽事。主辦單位指,活動籌款目標為40萬澳門元,支持樂施會於世界各地的扶貧救災及發展倡議工作。
「馬上去買更多農田和大卡車吧」,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1日會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後這麼說。這位美國總統與中國打了19個月的貿易戰後,如今簽訂了一份「第一階段協議」,具體的協議內容還需要數周時間轉化為文本。然而就在數周以前,特朗普還一再強調簽訂一份「全面的大協議」才是唯一出路。任誰都能看出他現在的壓力有多大。 儘管嘴上不承認,但特朗普確實因為「通烏門」遭受巨大打擊,每一天都有新爆料,每件爆料愈來愈醜陋,彈劾的壓力與醜聞的聚焦開始影響他的選情。另一方面,10月第一周公布的就業和製造業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就業表現不錯,但製造業面臨萎縮,在聯儲局連續兩次減息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仍然擱置投資計劃,若目前的情況持續,幾個搖擺州的選情恐怕對特朗普不利。 因此小範圍協議是對雙方有利的選擇,妥協雖可恥但有用,對特朗普而言,貿易戰只是選戰的策略之一,先製造損失,再彌補損失繼而宣稱勝利,一直是特朗普的拿手絕活。從這份口頭協議來,中國對美國最實質的讓步在於購買農產品的承諾,中國同意每年購買400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換取美國暫停本月15日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上調關稅。這次加碼採購相當於美國一年三分一的農產品會出口到中國。另一項讓步則是金融市場開放,中證監已經宣布,明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而基金管理公司與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限制,也將分別在明年4月1日及12月1日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加碼採購農產品,有部分原因出於國內的實際需要,10月第一周,美國向中國淨出口大豆118萬噸,豬肉出口猛增至14.22萬噸,創下單周最高紀錄。這項行動一方面促使中美達成協議,一方面也能暫解國內豬價高企的燃眉之急;金融開放方面,開放金融市場本就是既定的目標之一,如今只不過將時間提前而已。 從過去的談判經驗來看,在雙方尚未正式簽約之前,甚麼都有可能改變,況且雙方尚未處理彼此間最矛盾的核心議題,對兩國商界而言,關稅並未實質減少,12月中關稅措施也將如期實施,各種變數仍然存在,雖然談判改採分階段進行的方式,爭取達成部分成果,但一旦碰觸敏感問題,也不能排除如今的成果會一筆勾消。短期的協議只能服務短期的目的,今次的協議可以說是暫時停火,但還達不到休兵的程度,假如哪一方把手邊的其他麻煩解決掉,貿易戰隨時都可以重新開打。
「首屆澳門馬來西亞中小企商貿展覽會」由上周五至昨日(11至13日) 一連三天在漁人碼頭展覽中心舉行。澳門馬來西亞文化經貿商會理事長徐明達表示,展覽會以「攜手三地中小企,共建『一帶一路』中、馬、澳經貿平台」為主題,展會佔地20,000多呎,展位60多個,其中70%為馬來西亞參展商,包括馬來西亞特產、房地產、金融等範疇,其餘30%為內地、韓國、台灣、香港、澳門的參展商。 來自馬來西亞的床上用品參展商孔女士表示,特地來澳參展主要希望開拓大灣區市場,她自身對澳門市場認識不多,今次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她又指澳門人追求高品質產品,相信來自大馬的知名品牌能滿足所需。 馬來西亞榴槤參展商表示,馬來西亞的食品口味適合大灣區市民,今次參展能夠更好打開國內市場,他又指展覽能讓本澳人流接觸大馬品牌,相信能夠增進商家投資對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