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竟成內地盜賊的犯罪天堂!? 司警近日連續偵破三宗有關唐樓的入屋盜竊案件,拘捕兩名分別43及64歲的內地男子, 三宗案件均發生在本月初,三個本地住戶報稱損失合共75,000多元財物。司警根據案發現場附近「天眼」鎖定賊人身份,在兩名賊人再次經關閘入境時將他們拘捕,現時相信仍有一人在逃。
司警日前根據情報,鎖定一名涉嫌在澳販毒的呂姓香港男子(圖),前(9日)晚待呂某離開酒店後上前進行截查,雖然在他身上未搜獲毒品,但警方在他租住的酒店房間內找到一個懷疑用做分拆毒品的電子秤和大量小膠袋。 呂某向警方供稱有吸毒習慣,他的尿檢結果亦對毒品可卡因呈陽性反應。呂某表示因失業及想「搵快錢」,經友人介紹後接觸販毒集團,本月7日首次來澳犯案,他會根據指示從偷運毒品入境的人士手中接收毒品,再分拆轉售牟利,每小包毒品可賺取港幣70元報酬,本月8日將港幣36,000元毒資帶回香港後,前日入境打算再度犯案,但還沒收到毒品,就已被警方抓獲。
一名有詐騙前科的28歲本澳女子,懷疑緩刑期間再度犯案,遊說內地及本澳三名女子投資轉租單位,又聲稱可助申請來澳工作,期間並發放花紅,增加投資可信性,最終合共詐騙三女折合超過澳門幣32萬元。司警其後將嫌疑人拘捕,並指她於2016年至2018年期間以同樣手法詐騙,至少涉及五宗案件,去年底被法院判處兩年徒刑及緩刑三年。嫌疑人向司警承認因為欠下數百萬「街數」而重施故技犯案。 案中被捕女子姓楊,28歲,現時無業;涉嫌巨額詐騙罪已被移交檢察院處理。至於三名女事主年齡20多歲,其中兩名內地人,另一人為莊荷。 司警表示,去年三名事主透過朋友介紹下認識涉案楊女。楊女即訛稱「有門路」介紹來澳當地產公司文員,但每人需支付人民幣8,000 元作為介紹費;同時又稱可用低價租賃本澳單位,再用高價轉租賺錢。三名事主信以為真,先後將有關消息通知親友,最終「投資」折合澳門幣約32 萬6,000 元。楊女收款後最初會向事主「分紅」,但其後開始不停使用拖字訣,直至今年中更失去聯絡,三名事主其後報警求助。司警接報調查後,發現楊女已潛逃離澳。直至前(9)日再入境時被捕。她承認因欠下數百萬元「街數」,走投無路下重施故技「呃錢」犯案。司警現正進一步追查贓款下落。 (資料圖片)
澳門海關持續進行「雷霆2019 」行動,加大力度打擊偷渡活動, 前(9)日再破獲一宗偷渡案件,行動中共拘捕五人,包括三名非法入境者及兩名懷疑蛇頭,全數已移交有關當局處理。 前日凌晨3時許, 海關接獲內地武警通報,指有一艘可疑橡皮艇正於氹仔東亞運大馬路海邊靠岸,懷疑正進行非法出入境活動。海關接報後採取行動,成功在岸上截獲三名非法入境者及一名懷疑蛇頭。隨後再在現場附近岸邊發現一艘棄置橡皮艇及船尾舷外機,相信與案件有關。由於情報顯示案中可能有人在逃,海關遂啟動「反偷渡聯防機制」,與治安警察局作聯合攔截,過程中海關快艇再截獲一艘可疑的機動木舢舨,駕駛者被帶返海關調查。 涉案的五名男子均來自內地,年齡介乎26至45歲,當中懷疑為橡皮艇駕駛者的一名男子及一名駕駛機動舢舨的男子,因涉嫌觸犯第6/2004號法律所述之「協助罪」,海關將移送檢察院處理。
政府訂定膠袋收費金額為每個一元。《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昨(9)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訂明每個塑膠袋收費金額為澳門幣一元。膠袋收費將於今年11月18日起生效。環保局預計法律實施初期,可減少膠袋使用量不少於50%。不過有環保學者表示,如單純靠每個膠袋收取一元達到環保效果,根本是「無可能」。
兩南公司表示,今(10)日起活豬批發價每司馬擔再上調300元,即最高批發價每司馬擔2,960元。兩南解釋指出,由於豬源供應短缺、市場需求大,引致來貨緊張拉高價格。為盡可能維持本澳活豬供應,需要調高批發價格。活豬批發價已由今年6 月(當時為每司馬擔1,600元)起連續四個月上調,最近一次調升在8月29 日,當時每司馬擔批發價調升310 元。 自2018年8月起內地發生多宗非洲豬瘟疫情,養豬業起伏不定、養殖產量不足,導致供澳活豬數量應聲下跌,曾出現每日供應只有100多頭情況。在貨源緊缺之下,入口商只能透過加價確保供應。 市政署在上月曾約見本澳業界代表,並促請供應、代理及零售商積極開拓貨源,當局將繼續與內地有關部門密切溝通,協調供澳養殖場活豬調配。市政署又稱,供澳的冰鮮及急凍豬肉仍供應充足。此外,兩南公司希望在鄰近地區覓地設置供澳活豬中轉場,以恢復省外豬隻供澳緩解貨源不足,市政署已上呈特區政府,向內地部門尋求解決方法。
審計署於本月3 日公布《公務人員的招聘及甄選制度》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揭示特區政府成立以來由行政公職 局主導招聘工作的各種流弊,包括人員錯配、程序冗長、重複投考、浪費公帑等問題。在報告公布後,行政公 職局領導接受傳媒訪問以及出席論壇節目時,公開對審計報告內容表示「不認同」,因此審計署昨(9)日對審計 報告作出補充說明,表示以正視聽,逐一回應公職局領導的言論,更措辭嚴厲地指出其言論「前後矛盾」,公職 局糾錯能力存在巨大的可改善空間。
一名鍾姓退休男子於2018年12月破壞屬於文物的青洲山山體、加裝自製健身器材,涉嫌觸犯加重毀損罪被警方拘捕。事隔多月,鍾伯昨(9)日在青洲坊會的陪同下會見傳媒,就事件向公眾致歉,又感謝青洲山業權人不追究他的法律責任,表示自己將成為青洲山的保護者。 鍾伯昨日受訪時重申,當初自己只是想打造休憩區方便街坊做運動,當時認為只是取用青洲山少許空間並無問題。他稱事後經過青洲山業權人的幫助教育,明白今次事件錯在自己,慨嘆「萬物有主,不問自取,盜也」。 記者昨日在青洲山上所見,相關健身設施已經被鍾伯移除,被破壞的山體亦已經重現綠色。鍾伯承諾今後要成為青洲山的保護者和救護者,如果以後再有人損壞山體,他會「見義勇為,挺身而出」。 街總副理事長陳家良指出,政府應盡快就青洲山及修道院的保育工作制訂方案,另一方面透過事件可見教育民間要有文物保育意識相當重要,他認為相關保育工作需要加快進度,否則難保不久將來又會出現同類事件。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9)日召開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2019年度全體會議,會議主要報告並審視今年全面展開的澳門特區首份五年發展規劃的中期評估工作。崔世安發言指出,過去三年雖然澳門內外環境複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團結社會各界,政府各個範疇努力按照五年規劃的既定目標,落實了規劃施政總方向,為實現「將澳門建成一個以休閒為核心的世界級旅遊中心,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的城市」的願景打下更堅實基礎。 至於今年,是五年發展規劃實施進入第四年,亦是特區政府換屆之年,政府展開了五年發展規劃的中期評估,作為執行情況的階段性總結。行政長官希望各個部門要認真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繼續落實五年發展規劃的各項目標,全力推動特區建設走向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階段,確保特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會議報告了《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期評估,即2016-2018年實施情況,以及2019年上半年五年發展規劃的執行情況。根據評估機制觀察,由2016至2018年,執行五年規劃相關工作的年平均完成率在九成左右。政府自評、第三方評估,以及社會評估的結論基本一致,反映落實五年發展規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根據相同評估機制觀察,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完成率仍可達九成,整體進展順利。
梁維特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受訪時表示,本澳經濟在上半年的首兩季連續錄得負增長,受工程減少和固定資產投資下跌的影響,2019 年上半年澳門經濟按年實質收縮2.5%。 他舉例指,2018年首季在港珠澳大橋口岸有重大工程進行,而今年上半年則沒有大型工程,是導致本澳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有所下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