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事務委員會昨(17)日舉行全體會議,會上介紹了職業技術教育制度法律修訂工作。教青局中學暨技術職業教育處處長梁怡安在會後總結時表示,未來職業技術教育制度修訂重點包括加強專業性和認受性,希望社會消除職教課程學生是「讀唔成書」的刻板印象。此外,制度修訂將注重與企業合作,以及聽取高校意見,一來增加學生實習機會,其次亦有助完善中學與高校銜接。 梁怡安指出,2019 / 2020學年本澳開辦職業技術課程的學校由以往八間增加至九間,課程種類增加至大約35個,新增課程包括資訊網絡管理、廚藝以及網店營銷,希望向學生提供更多不同選擇,更早落實生涯規劃。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代處長鄭錫杰表示,相關法規修訂著重六個方面要點,包括促進職業技術教育持續發展、建立高校銜接機制、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專業性及認受性、課程框架設定、提高專業實習成效等,爭取在今年年底開展立法程序。 此外,會議亦介紹了「藝文薈澳」系列活動國際青年音樂節、國際青年舞蹈節以及國際青年戲劇節活動情況,三項活動共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名青年參演,觀眾超過27,000人次,總預算約4,000萬元,費用與以往持平。
本地支付牌照持有單位澳門極易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拜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探討如何利用電子支付平台服務社區,配合市民生活更多元化的便利服務和肩負社會責任,為本澳市民帶來更便捷的消費方式及訊息服務。 澳門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數位支付,「智慧社區」的推動及發展勢在必行。街總理事長吳小麗認為,有效率的數據化服務能更方便市民日常的生活,及有利於社區的數據整理。街總副理事長李卓君指出,澳門不少微企業關注於支付的機具費用及服務費率的問題,對經營產生一定負擔,希望在支付收費上共同推動雙贏的服務,探討電子支付的推動方法及研究。 在澳門走進大灣區的發展趨勢方面,澳門極易付公司總經理吳銳認為,澳門與大灣區的發展非常緊密,但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及應用上需更進一步推動,並期待與街坊總會共同推動本地智慧支付及周邊技術深入大灣區,繼續服務好澳門市民。
警察總局昨(17)日總結過去兩個月「雷霆2019 」聯合行動成果。聯合行動於今年7月15日展開,至本月12日期間,澳門警方在警察總局協調下,由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聯合執行,共動用警力11,239人次,展開超過700次的針對性行動,調查了24,359人,被帶返警局作身份調查3,777人,當中917人因觸犯刑事犯罪而被送往檢察院偵訊,涉及案件共755宗,其中涉及毒品犯罪共28宗,涉案者37人,撿獲海洛英、冰毒、可卡因、開心粉等毒品,共重約4,800克;破獲高利貸案共126宗,涉案共198人,其中28宗同時觸犯禁錮,涉案共48 人;破獲協助偷渡活動案九宗,涉案共十人。 另外,39人屬於司法機關拘留命令及攔截令的對象,其中九人被即時送往監獄服刑。除此之外,警方亦截獲了涉嫌從事非法兌換貨幣活動(俗稱「換錢黨」)625人﹔不法借貸(俗稱「扒仔」)69人;賣淫118人,相關人士均依法被遣離本澳。 總結「雷霆2019 」聯合行動,在粵港澳三地保安部門的努力及市民的支持下,達到預期成效。警察總局將持續密切注視本澳治安形勢的變化,對不穩定因素保持高度警惕,並加強粵港澳三地警方情報交流,適時制定針對性打擊策略,打擊各類型的不法跨境活動,確保本澳治安環境保持穩定。同時,做好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澳門回歸20 周年等多項重大慶典及活動的安保部署。
消防局昨(17)日早上與南光天然氣公司在路環南光天然氣門站內舉行天然氣洩漏事故演習,測試雙方在緊急狀況下的協調能力與溝通機制;演習雙方合共派出60名人員參與,消防局派遣八輛緊急車輛及30名隊員趕赴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對現場洩漏的天然氣進行處理,當局表示過程順利達到預期效果。 消防局路環行動站主任陳新賢表示,是次演習內容是模擬路環南光天然氣門站內其中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發生破裂,由於破裂具有一定規模,站內員工未能處理,因此啟動內部緊急應變方案,疏散站內所有人到安全地方並致電消防局報案求助;消防於接報後隨即派出八部緊急應變車輛及30名人員到場,按照緊急預案展開救援工作,以雲梯、排煙車及消防員開喉對洩漏的天然氣進行稀釋,並有效地控制事故。 陳新賢指出,是次演習歷時約40分鐘,消防及南光天然氣共派出60名人員參與,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測試雙方在緊急狀況下的協調能力與溝通機制,整個過程順利且達到當局預期目的與效果,而稍後亦會與各相關單位進行檢討會議,藉此提升當局日後處理同類事故的應變能力。他又補充,是次演習中未有模擬有傷者,合共疏散約15人,且模擬的天然氣洩漏濃度為中等,未達到爆炸下限。
一名本澳工程公司項目經理,涉嫌訛稱負責路氹某大型酒店的地盤工程項目,詐騙一名內地商人購買224萬元人民幣的1,000噸鋼材,收貨後「食夾棍」,以低於市價的170萬元人民幣「甩手」,近160萬澳門元「袋袋平安」。司警近日成功拘捕涉案本澳男子,現正追查有關贓款去向。 被捕男子姓高,58歲,澳門居民,報稱工程公司項目經理;涉嫌巨額詐騙罪已被司警移送檢察院處理。至於被騙去千噸鋼材的被害人則為一名內地男商人。 案情指,2015 年涉案高某向被害人訛稱正承接路氹某大型酒店項目,需要採購大量鋼材,要求被害人供貨。期間高某更「拋磚引玉」,先付30 萬澳門元作為訂金,被害人不虞有詐之下被騙。被害人其後按高某的訂單指示,同年7 至8 月份,三次將共重1,000 噸市值224 萬元人民幣的鋼材,運送至珠海。高某收貨後即「食夾棍」,以170 萬元人民幣將該批鋼材轉售,從中賺取近160 萬澳門元。高某之後又不停拖尾數,最終失去聯絡。 被害人2016年先在內地報案,直至今年4月再向司警舉報。經司警調查發現高某根本無負責相關的酒店項目,亦與有關酒店無合作關係,懷疑有心詐騙。經分析鎖定目標,至本月12日在北區街頭拘捕高某。
再有一名未成年男學生誤墮點數卡援交詐騙,被騙去14,000元。司警表示,案中男事主為一名十多歲未成年學生,本澳居民;在本月15日在父親陪同下到司警局報警,被騙去14,000元零用錢和積蓄。 司警在昨(17)日公布案情時指,案發在本月14日晚上,事主透過社交平台認識一名女網友,雙方交換通訊軟件後,女網友即稱可提供援交服務,更在翌日(15日)下午相約到筷子基某大廈見面。 事主抵埗後卻未見女網友蹤影,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連串買點數卡的要求電話。 事主到就近的便利店購買點數卡,並拍攝序號及密碼後傳給對方。不久後,事主再收到女網友的「男上司」來電,指示要提供證件資料及傳送相片作擔保,方可享有「援交」服務。事主照做後,「男上司」便連續要求他買點數卡,否則便會公開其援交一事。 最終, 事主答應騙徒要求,用自己的14,000多元零用錢和積蓄前後合共購買十多張點數卡。同日晚上,事主懷疑被騙及擔心安全之下向其家人坦白說出事件,事主最後由父親陪同下到司警局報案求助,案中暫時未有人被捕。
由騙徒假扮「快遞職員」及「公安」,甚至「法官」的電話詐騙案,近期再度活躍,司警一日內接獲三宗同類案件報告,三名女子合共被騙去折合超過24 萬澳門元。 司警在昨(17) 日公布案情表示,三宗案件同在本月13 日接報。第一名事主是一名現正在內地就讀大學的20 歲本澳女子;她在本月初接獲一個自稱快遞公司職員的來電,指她一個寄往北京的包裹內發現多本假護照。其後「劇情」一如過往的電騙案,電話轉駁至「假公安」,直指事主涉及經濟罪案,包裹內發現多本可疑護照,涉及洗黑錢等經濟犯罪。事主深信不疑,騙徒表示需把她的銀行存款全數存入對方戶口以作資產審查。她便按騙徒指示將內地銀行賬戶內的52,000 元人民幣存款全數存入對方指定的戶囗。事主事後細心回想事發經過才醒悟過來,懷疑被騙之下報警求助。 第二宗案件發生在本月2 日,一名現時在歐洲讀大學的21 歲本澳女子,被騙徒以上述同樣手法騙去17萬港元,有關款項被匯款至香港一個銀行戶口;第三宗案件則發生在本月8 日,一名在澳工作的30歲台灣女外僱被騙去25,000澳門元。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案中暫時未有人被捕。
治安警在昨(17)日通報,於本月12日接獲一間位於下環區李加祿街的便利店報案,報稱店鋪內的錢箱賬目有異,懷疑是一名入職不到十日及當時值班的員工監守自盜,將20,000 澳門元公款據為己有。 治安警調查後鎖定一名23 歲姓歐陽的男嫌犯,並於本月13 日在嫌犯位於姑娘街的住所附近將其截獲歸案。本月2 日才入職涉事便利店的嫌犯承認因爛賭犯案,並供稱分別於本月9 日及10 日,先後兩次將需要存入保險箱的10,000 澳門元據為己有,而他偷取的合共20,000 澳門元已全數用於賭博並輸光。 治安警表示,該名23歲的嫌犯為本澳居民,他涉嫌觸犯《信任之濫用罪》,而涉事便利店亦表示要追究相關責任。治安警已將嫌犯及案件移送檢察院處理。
第五任行政長官候任人賀一誠的政綱中,對於青年議題 著墨甚多。他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灣區之聲」訪問時,再次談到本澳青年議題。賀一誠指澳門青年機遇佷多,亦有各種福利及政策支持他們發展所長,但卻有房價太貴的問題,故他將研究好年輕人「夾心階層」有關房屋的問題,讓他們買得起房,住得起房,最起碼能看見遠景,讓年輕人對未來組成家庭感到更有希望。
澳洲珀斯當地時間15日(周日), 旅遊熱點「尖峰石陣」(ThePinnacles)附近的印度洋公路大道(Indian Ocean Drive)發生一宗致命車禍。中國駐澳洲珀斯總領館證實,事故中澳門居民兩死一重傷,目前傷者在珀斯皇家醫院接受治療,情況穩定。總領館已聯繫死者家屬,並派員前往醫院探望傷者,提供協助。 本澳旅遊危機辦公室昨晚表示,已接到有關家屬求助,現正與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聯繫協調,向死傷者家屬提供適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