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廈山健康徑一段斜坡加固工程至昨(15)日宣布竣工。特區政府將繼續按照相關機制,密切監察各區斜坡的安全狀態,定期巡查及檢視斜坡,致力減低發生山體滑坡的風險,並加固有潛在風險的公共斜坡,保障公眾安全。
澳門電訊(CTM)13日向傳媒總結年 5G應用發展的情況。澳門電訊網絡服務副總裁梁沛雄表示,有望今年年底開展網絡服務設置,如順利的話希望明(2020)年底可以將 5G網絡推行並覆蓋全澳。 梁沛雄表示,過去一年澳門電訊設置了多個 5G應用合作及測試,包括曾進行全澳首次 5G新媒體直播,與澳門大學簽署 5G流動通訊合作協議,以及在友誼大馬路及高園街的智慧燈柱上設置5G基站進行網絡測試。 梁沛雄指出,現時 CTM正進行 5G的測試,望今年年底完成並展開覆蓋全澳的準備,望明年年底順利覆蓋全澳。然而,推行後定價會是多少?梁沛雄表示,5G設備所需要的頻譜比其它 4G設備高很多,而且需要成本亦較大,價格方面要看屆時覆蓋全澳後所需要的成本,但相信 5G價格會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他亦稱,如增設或提升相關 5G設備,預計所涉及金額超過 16億澳門元。
行政長官崔世安前(14)日表示,澳門特區全力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歡迎華人華僑通過澳門的平台,參與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而澳門特區亦會繼續為發展華人華僑事務鋪路架橋。 崔世安前日上午出席「 2019華僑華人聚濠江聯誼大會暨海外僑青高峰論壇」開幕式致辭時指出,本屆聯誼大會圍繞華人華僑如何把握「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好機遇進行探討,很有意義,他祝願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他表示,長期以來,廣大的華僑華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艱苦拼搏、務實進取,積極融入居住國社會,與當地民眾和諧共處,創新創業和就業,為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辛勞和才智。廣大華人華僑關心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繁榮富強盡心盡力。 他續指,澳門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與絲路沿線國家有著悠久的傳統聯繫。澳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澳門特區政府團結社會各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把握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參與「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華人華僑可以通過澳門的平台,參與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關心和支持下,在兄弟省區互相合作下,經濟長足發展,民生有序改善,整體社會和諧穩定。澳門作為我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機遇,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同樣也義不容辭、竭誠盡責,投入國家扶貧工程,扶持有需要同胞和地區,為國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努力和貢獻。為回饋國家關愛及支持兄弟省區,澳門主動投入國家扶貧工程,獲得中央政府批准並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調研和指導,安排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作為澳門特區扶貧對象,首次參與國家脫貧攻堅工作。
澳門經濟學會昨(15)日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研究 》新書發布會。會長劉本立活動前回應有關澳門成立證券交易所時表示,有關消息仍有待公布,他認為,澳門金融業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正穩步發展,相信有政策支持下,澳門有條件發展證交所,同時在大灣區背景下,澳門發展金融業形勢大好。
「 澳門星航天情中國夢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航天科普展昨(15)日在澳門科技大學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等嘉賓出席開幕式。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開幕式上為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揭曉命名,定名為「 澳科一號衛星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宣讀《 國家航天局關於同意設立澳門太空探索與科學中心的函 》。 澳門首顆衛星徵名活動於本年10月9日啟動,得到澳門各界的廣泛參與,一個月內共有逾1,100人參與活動,收到超過1,500個名稱。該衛星計劃於2021年擇機發射,旨在觀測南大西洋上空地球磁場異常區磁場變化的精細特徵,實現地磁場中近期變化預報,獲取的輻射帶高能電子寬能帶能譜分布等信息,對研究相關地球科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行政長官崔世安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昨(15)日上午在政府總部簽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家航天局關於地磁觀測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聯合研製項目的合作協定》 (以下簡稱「合作協定」),標誌著雙方在科技創新合作進入新的階段。 在特區政府、國家航天局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支持協調下,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於今年10月9日正式啟動。雙方昨日簽署的合作協定,協議聯合研製迄今為止世界唯一利用近赤道軌道監測赤道附近南大西洋異常區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衛星,並聯同國內外頂尖的科學團隊,對地球磁場與空間環境變化這一事關地球和生命起源與演化的重大科學課題進行研究。 協定的實施,除了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外,還可創設國家機關和特區政府,以及兩地科研機構科技創新及科研合作的新模式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澳門的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同時成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及澳門回歸20周年的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