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這一新興產業近年來在內地經歷了大起大落,共享汽車、單車、行動電源等產品服務就像是經過大浪淘沙,從被無數資本追逐的「風口」,回歸到穩扎穩打的理性經營模式。由於社會環境和經濟模式有別,共享經濟仿佛從未進入澳門。有意見認為本澳地方狹窄、商業模式既定,不適合發展共享產業,這話或許有理,但在未來多個新城區相繼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方興未艾的時候,或許可以借鑑共享經濟的思維,對本地發展有所裨益。 共享經濟這個在國外興起的概念,原本是指眾人將自己擁有的閒置資產,例如汽車、房間等短時間出租給他人,從而達到資源有效利用。 而共享經濟傳入國內後,逐漸發展成為重資產的商品短時租賃模式,在共享單車的「百團大戰」中,多間公司雖然被指「燒錢」,但無可否認解決了廣大群眾短途交通出行需要,而且認識並接受了共享經濟。 然而, 在這小小的「澳門街」, 共享經濟未能引起關注,是「不被需要」,還是「未被發掘」?在2017 年度構建「智慧城市」專項資助計劃中,有獲批資助的項目就是研發共享電單車租賃平台方案。初看上去,在幾乎「人手一台」電單車的澳門,要推行共享電單車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根據開發團隊市場調研,逾30% 電單車駕駛者願意放棄私人電單車,轉而使用共享電單車解決出行需要。 在研發團隊看來,共享電單車可以有助解決車位不足難題。每輛私人電單車可以發揮作用的時間,往往就只有「打工仔」從家中駕駛前往工作地點、以及放工回家的路上,而其餘多數時間則是停泊在車位裡「空等」。如果可以引入一定數量的共享電單車作短時租賃,在分配合理、流轉率高的情況下,無疑可以方便更多市民出行、減少總體機動車數量。該團隊已研發定點租車、還車技術,以及透過智能終端監控共享電單車健康情況,實現透過大數據分析調配車輛。 要推行共享電單車落地固然是困難重重,但這個項目只是作為一個例子,顯示出未來新城發展中科技創新仍然大有可為,有關當局在進行規劃研究時不妨加以考慮。
統計暨普查局昨(31)日公布今年9月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貨物出口總值為10.2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年上升9.2%;再出口8.8億元,升幅8.3%,其中酒、電子元器件、娛樂場用製品分別增加1.3 倍、62.6%和42.2%;本地產品出口1.4億元,上升15.3%,其中成衣大幅增加7.9倍。 貨物進口總值按年微跌0.1%至75.5億元,其中小客車及電單車、手提電話、黃金製首飾跌幅分別為25.2%、17.6%和7.8%,建築材料、手袋及銀包、美容化妝及護膚品則增加47.8%、37.3%和26.7%。9月的貨物貿易逆差為65.3億元。 今年第三季出口貨值29.9億元,按年上升4.3%,進口221.0億元則下跌1.9%,貨物貿易逆差為191.1億元。 今年1至9月總出口貨值為93.9億元,按年增加3.6%;再出口83.3億元,增加5.4%,本地產品出口(10.7億元)減少8.1%。總進口貨值為640.7億元,按年下跌2.5%。首九個月的貨物貿易逆差為546.8億元,較去年同期566.3億元減少19.5億元。 按出口目的地分析,1至9月輸往中國內地貨值11.9億元按年下跌23.0%,其中泛珠三角九省11.4億元減少24.3%,出口至歐洲聯盟1.4億元亦下跌3.9%;出口至香港60.7億元、美國1.8億元,分別增加7.9%及88.3%。 另一方面,出口往「一帶一路」國家1.8億元,減少2.8%,往葡語系國家121萬元,跌幅為95.0%。紡織品及成衣出口為7.6億元,上升44.2%。非紡織品出口按年增加1.2%至86.4億元,當中美容化妝及護膚品4.4億元,增加1.3倍,娛樂場用製品2.9億元則下跌22.6%。
澳門公務人員文化協會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舉辦《中國夢.濠江情》書法展,進一步促進澳門與內地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書法展由澳門公務人員文化協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市政署、星藝製作有限公司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上(10)月29至31日一連三天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市政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澳門中聯辦社工部副處長級助理彭子陽、澳門日報副社長兼總經理溫能漢、澳門書法家協會主席連家生、澳門美術家協會主席黎鷹、北京書法家劉恆老師等主持開幕典禮剪綵。 展覽結束後,這些作品將聯同澳門藝術家作品移師「北京水立方」展出。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副主席孫曉雲為代表的11位著名書法家為此次展覽提供了50多件作品,作品以不同風格,不同書體,集中反映了新中國成立7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生動地再現澳門回歸2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展品在澳門展覽結束後,將聯同澳門藝術家作品移師「北京水立方」展出。
《澳門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正展開公眾諮詢,民建聯於昨(31)日舉行「民眾講壇」,主要就文本內容提出相關意見,有數十人參與。有意見認為重建的業權百分比不恰當、「舊區重整」至「都市更新」的落實至今欠缺確實時間表。
一名內地女子外僱在送外賣期間,經過提款機「順手」拿走他人遺下的4,000元現金,警方透過監控系統鎖定嫌疑人,並於酒店一出入口截獲女疑犯將其拘捕。 女疑犯姓譚,約30歲,內地外僱,報稱外賣員。被控以「將拾得或發現物不正當據為己有」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治安警察局昨(31)日公布案情表示, 上月(10月)30日下午5時許,案發於路氹連貫公路一酒店大堂提款機, 男事主提款後忘記提取,數分鐘後「醒起」折返發現4,000港元已不翼而飛。男事主隨即聯絡保安及報警求助。 其後酒店保安翻查監控系統,發現一名女子經過提款機「順手」拿走4,000元。約一小時後在酒店內截獲女疑犯,通知警方跟進。疑犯事後雖承認犯罪,但又聲稱原計劃放工後將4,000 現金交給警方處理。
一名男子接獲「友人」電話,聲稱於內地嫖妓被補,急需現金保釋,結果被騙去人民幣29,600元,目前案件已交司警調查科跟進。 司警表示,上月(10 月)24 日晚上8 時許,事主手機接到一男子電話,聲稱是其朋友,而疑犯聲線巧合地與事主其中一名友人相似,故事主信以為真。 翌(25)日,男子再次來電,聲稱其與兩名友人於內地喝酒嫖妓被公安拘捕於珠海拱北派出所,每人需繳交人民幣30,000元作保釋金,方能獲釋,隨後要求事主「江湖救急」借出90,000元,最終事主因「無咁多錢」為由只借出29,600元,並按指示在內地提款機轉賬相應金額。 直至上(10)月30日,男事主遇見真友人,並上前詢問事件,但友人表明並無上述事件發生,事主始懷疑是電話詐騙,隨即報警求助。
喜瑪拉雅山山脈有多個著名山峰,包括最為人所熟悉、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三高峰8,586米的干城章嘉峰、世界第四高峰8,516米的洛子峰等。喜瑪拉雅山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共有十座,能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皆是登山發燒友最大夢想,因為在愈高海拔下,挑戰愈多,要面對的不只是稀薄氧氣量,更要面對雪崩、冰崩等隨時奪命環境,所以即使對登山有多熱愛,登山愛好者也不敢貿貿然挑戰海拔8,000米高峰。本澳一位登山勇士、34歲的「超哥」梁炳超,不畏山峰險惡,成功登上喜瑪拉雅山第八高、海拔8,163米馬納斯盧峰,並在馬納斯盧峰峰頂展示澳門區旗。
相信大家一定會好奇,在一個海拔8,000多米高,長年冰封山峰上生活,到底在如此寒冷、空氣又稀薄的高山地區,飲食是怎樣解決,而食物方面又是以甚麼為主呢?另外要如何解決生理需要,如大小便及各種衛生問題,是怎樣解決? 「超哥」為大家將謎團一一解開。 「超哥」指,如廁問題其實不大,在上山前的大本營中,是有一個用簡單方法搭建的公廁,而開始上山後,在各營區(Camp1-4)附近均會有人負責在遠離帳篷位置挖一個大洞,並用雪遮起大洞四周,以作一個最簡單的廁所,大小便也在此解決。而最有趣的是,因為晚上的氣溫非常低,登山者非必要均不會走出帳篷解決,所以他準備了一個尿壺:「尿壺就是一個加大號,爬山用的太空壺,密封的,一升左右,一升其實夠我們一晚用,到第二天早,我們離開帳篷時就去可以清理這些東西的地方清理掉。」
「全民醫保」(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中國內地實行多年,為廣大居民提供了適切及時的醫療補助。近年有意見希望本澳能引入全民醫保制度,然而由於社會環境和醫療制度不同,全民醫保是否適合本澳?為此,衛生局早前委託澳門科技大學開展《澳門醫療保障制度研究》,昨(30)日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逾66%受訪市民都希望維持現行醫療制度,研究認為現行制度在覆蓋、效果和成本方面更具優勢,建議未來採取優化措施改進。
衛生局局長李展潤昨(30)日出席澳門電台時事節目,其後被傳媒問及全民醫保問題,李展潤表示,全民醫療保險制度屬於醫療融資保險方法,目前本澳政策是醫療福利方向,即大部分居民可享受衛生中心免費醫療,公立醫院服務小童及長者免費,中間人群若患重症如精神病及癌症等可免費治療。即使是重大手術,若患者有經濟困難,當局將根據其家庭狀況進行豁免收費等,李展潤認為保障相當廣闊。 李展潤又指,衛生局委託科大進行的研究顯示,多數受訪市民希望繼續維持現行免費醫療制度,當局會對報告提出的結論和建議作詳細分析,繼續聽取各方意見。李展潤稱,對於非享有免費醫療服務的人群,可參考內地醫療保險制度,參保人具有責任和義務,其負擔責任(自付保費)直接影響所獲得的權利。針對保險規定及合約條款,衛生局會與金融管理局商討如何進一步實行,但澳門居民意見是制度得以落實的最重要考慮因素。李展潤又強調,現時澳門居民很多都享有免費醫療,若要求支付一定金額購買保險,或會因此出現一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