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公布新「進近程序」

提升跑道降落營運效率

民航局公布由昨天(13日)起實施新的航機「進近程序」,並已審批本地航空企業使用新程序的運行申請,經民航局審批後,航空企業可透過優化的導航技術和「進近程序」,在使用16號跑道降落時減少由氣象因素所導致的復飛或轉飛情況,大大提高使用16號跑道的營運安全和效率。 機場尅公司和澳門航空2018年正式向民航局提交使用新導航技術的申請,即「要求授權的所需導航性能(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Authorization Requiredor RNP-AR)」「進近程序」,澳航亦陸續安排機組人員接受必要的程序操作訓練。民航局完成文件審查和評核多重驗證後,早前公布最新「RNP-AR 」「進近程序」,於5月23日正式生效。 民航局昨(13)日向澳門航空發給了臨時批准,允許澳門航空採用新的「進近程序」,若澳門航空於未來數月在實施「RNP-AR 」運行的結果理想,民航局便會向其發給正式批准。現時澳航是「RNP-AR 」實施初始階段第一家獲民航局批准的航空企業。 民航局表示,澳門國際機場自營運以來,由於受到鄰近地區噪音管制所限,進離場航班不能以直線低高度飛越鄰近市區,16號跑道的傳統導航及衛星導航「進近程序」均需繞道而行,機組人員須在目視情況下拐彎及對向跑道,故相關的氣象要求亦較高,能見度必須達3,600米,同時,機組人員須在航機不低於720呎時,保持目視跑道,才能滿足航機拐彎對向跑道的運行要求。 新「進近程序」實施後,機組人員可於最後進近航段拐彎,只要在能見度達900米、機組人員在航機不低於270呎可目視跑道,便已充分滿足安全運行的要求,降低了於16號跑道因能見度或雲底太低而不能降落的機率,大大提升於16號跑道降落的營運安全和效率。

14/06/2019
12648

無懼秋後算賬!

「澳門隊長」致函國際足協 為球員發聲

澳門足球總會日前基於安全理由,放棄在斯里蘭卡舉行的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預賽次回合比賽,令首回合以1:0獲勝的澳門足球代表隊員難以接受。澳門代表隊隊長艾美達昨(12)日以個人名義,致函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表達球隊對出賽的渴望,並要求兩機構代澳門隊安排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預賽次回合賽事重賽,期望事件能有轉機。 艾美達:身為隊長 有義務發聲艾美達在信中提到,球員對澳門足總放棄次回合比賽感到悲痛,澳門隊員都相當渴望出賽,希望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能夠安排次回合賽事重賽。艾美達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他知道改變事實的機會不大,到目前為止也未收到兩機構的回覆,但他認為自己是澳門隊長,有權利及義務為球員爭取及發聲,認為做法絕對正確。 事實上,國際足協至今在其官網上有關斯里蘭卡對澳門的次回合比賽中只列為「延期」,相信仍要經過會議及收到報告後才能做出最後判決。 譚司:不要氣餒 以後還有機會對於事件演變至此,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遺憾,稱理解球員心情,但也對足總因買不到保險而棄賽表示尊重與理解。他鼓勵澳門足球隊員不要氣餒,以後還有很多機會參加不同賽事,政府亦將繼續支持各項體育運動不斷取得發展。

13/06/2019
28820

環保工作不盡人意

意見倡環保局獨立運作

環境保護局早前公布《澳門環境保護狀況報告2018 》,當中顯示去年澳門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較前年輕微上升,同時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與前年相若。而隨著本澳本地生產總值、人口和旅客量不斷增長,本澳各類資源消耗和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也出現上升趨勢,顯示本澳在有關工作上正面對較大環境壓力。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2)日邀請到綠色未來會長袁嘉浩及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探討環保問題。對於本澳環境保護工作的現狀,袁嘉浩認為環保局礙於職能局限,未能有效處理,他建議環保局參考台灣做法,脫離運輸工務司獨立運作。甄慶悅則指政府未有正視本地環保問題,特別是環保與旅遊承載力之間的關連,而環保局多年來推行的環保工作未盡如人意,認為可考慮讓環保局獨立運作。 對於本澳的環保政策,例如推行膠袋徵費等措施,甄慶悅指澳門在這方面經常「庸人自擾」,推行工作太慢,認為不應假設社會有爭議而卻步,應由政府帶頭做起。袁嘉浩則認為市民主動減塑更重要,他解釋,推動膠袋徵費不是叫市民不要用膠袋,而是不要濫用,並鼓勵重複利用。 節目中有民眾致電表示博企製造大量垃圾,認為應負更多社會責任。對此甄慶悅表示,政府有推出環保酒店獎計劃,但環保是酒店應盡義務,建議未來賭牌重新競投時,將環保工作列入必要條件;袁嘉浩指出,政府雖獎勵博企,但對前線環保工作者支援很少,導致從事有關工作的人愈來愈少。此外,他也質疑一些環保活動對大眾的環保意識影響有限。

13/06/2019
2702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