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創新中心聯手粵港澳大灣區

促兩地灣區行業雙向溝通

在「第四屆中國(澳門)財經風雲榜暨國際創新投資合作大會」主題演講環節中,新硅谷離岸發展中心創始人、董事長Cindy Cui博士,分享了硅谷孵化器創新思維及引領全球創新趨勢的獨特模式,以及發表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建議。 Cindy Cui博士亦是VLP國際創新中心聯合始創人、董事長,位於美國三藩市灣區的VLP國際創新中心,由新硅谷離岸發展中心與The Vault聯合獨特優勢共同打造的一個聚集全球高科技、創新人才、生態服務網絡於一體的創新、孵化、加速平台。中心擁有多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及世界級專業管理團隊,為中心成員提供創新協作的靈活辦公空間及項目孵化、路演、加速成長、投融資等專業服務。 Cindy在演講中提及,VLP國際創新中心將聯手粵港澳大灣區,促進三藩市大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在各行業的雙向溝通,提升大灣區區域企業全球化視角,並由資深專家培養當地企業國際市場上市計劃。她亦表示,中心將幫助粵港澳大灣區建立世界一流高校,引進世界人才,促進人才的全球化培養。同時,亦會推介粵港澳大灣區九大城市的國際形象,提高在世界上的城市品牌知名度。 她又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應建立多樣性制度,支持世界創新人才聚集;建立更多世界型高校,著重人才的培養;建立與其他三大灣區的長期友好互訪交流、培養金融、科技創新意識;引進科技人才,探索科技創新、刺激金融創新,以打造世界一流灣區。

12/06/2019
10941

旅遊局研究增加夜間旅遊活動

李卓君:有助提升商戶生意額

旅遊局昨(11)日公布「優化於夜間舉行的旅遊活動和產品的研究分析」結果,提出完善現存夜間旅遊活動和產品的短期措施;串連性質、地點接近的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等建議。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增加夜間旅遊活動是本地中小企商戶一直以來的訴求,認為有助提升景點附近商店生意額。 旅遊局於去年第四季委託研究單位開展有關研究,結果昨日公布。當中指出,雖然澳門土地面積狹小、人口居住密集,加上《噪音法》等因素限制,但澳門並不缺乏恆常性多元夜間旅遊資源及盛事型旅遊活動,建議多利用現有資源,有效串連整合性質上、時間及地點上相近的活動,並優化場地條件,加大對夜間恆常性活動的宣傳。 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圓圖)指出,大三巴牌坊平日晚上7、8 時後便鮮有旅客,周邊街道同樣水靜鵝飛,商戶惟有早早關門。但反觀位於康公廟前地的康公夜市舉行期間,由於人流增多,附近十月初五街平日傍晚便打烊的商戶都紛紛延長營業時間,成功帶動營業額提升。 他認為, 商鋪租金是固定成本,多舉辦夜間活動能令商戶晚上都能做生意,增加收入。但同時強調,夜間活動不等於「不夜天」,仍需要顧及附近居民的休息,制定合理的營業時段。

12/06/2019
19255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開幕

探討全媒體時代的藝術與文學

「第11 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開幕式,昨(11)日上午在澳門科學館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澳門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以及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等嘉賓出席。論壇昨起一連兩日舉行,請來中、港、澳、台兩岸四地共約100 位藝術家、專家學者、評論家等參與。 出席活動的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致辭表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經過十年奠基,逐漸成為專業性強、層次高、成果豐的良好平台。本屆主題是「全媒體時代的藝術與文學」,作為文化傳承者、傳播者,應該結合兩岸四地文化交流與發展的現狀,探討如何更好地應對藝術與文學在創作、傳播、評論等方面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參與演講的中國作協會員呂志鵬表示,澳門文學發展將近百年,以前側重在紙媒出品,近年承著新媒體發展,他將會與兩岸四地文化人分享澳門文學的新變化,包括改編電影及網絡出品等。 呂志鵬指,由於澳門人少地小,不能要求與其他地方一樣快速發展,但認為只要繼續努力,澳門文學能漸漸開花結果,推廣到更遠的地方。他又指澳門文學只要保存到自己文學特色,有自身賣點,便能有效融入大灣區發展。

12/06/2019
832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