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大灣區西翼高鐵網

政協建議本澳勿失良機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梁少培日前在全國政協會議提案,建議在規劃建設珠海、江門、肇慶高鐵時,加快澳門接入全國高鐵網,實現澳門通過高速鐵路與全國高鐵網的連接。「珠江肇高鐵」規劃項目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西翼地區,從與澳門連接的珠海橫琴口岸出發,經珠海市、江門市、佛山市,到達肇慶市肇慶東站。建設「珠江肇鐵路」具有重要意義,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需要。 梁少培委員在提案中指出,從廣東省高速鐵路網現狀布局架構分析,粵港澳大灣區東部和北部的廣州、佛山、深圳、東莞、惠州等城市均有已建或在建的時速350公里高鐵,惟獨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澳門、江中珠地區缺乏高標準高鐵線路,更缺乏北向通道,制約了粵港澳大灣區西翼與其他核心城市的快速聯繫,是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 「珠江肇高鐵」的建設,可全面實現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西翼的高鐵運輸體系,實現350公里時速高鐵零的突破,並全面接入全國高鐵網,充分激發大灣區西翼的發展活力,一方面通過連接貴廣、南廣鐵路實現大灣區西翼通往大西南通道,另一方面通過連接廣湛高鐵接入京廣高鐵實現了大灣區西翼通往武漢、北京、上海方向的快速連接,使大灣區西翼打通了西南向、北向的通道,將交通末端打造成為具有高鐵始發功能的樞紐門戶,促進大灣區西岸各種要素的高速運轉,激發該區域的活力,補齊大灣區高鐵建設的短板,促進大灣區東西兩翼的均衡發展。

11/03/2019
70626

體育局:競技體育以亞運為發展方向

財政支持運動員集訓與參賽

體育局回覆本報查詢稱,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大眾體育及競技體育雙線發展。由於亞洲運動會是澳門所能參加的最高水平綜合性運動會,澳門競技體育亦以此為發展方向。為了推動競技體育長遠發展及為運動員創造更佳訓練條件,體育局持續為運動員集訓和參賽活動給予財政支援,日常亦提供運動心理、營養、運動恢復等輔助服務,並向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和成績運動員提供定額訓練津貼,鼓勵基層運動員積極向上,爭取成為高水平運動員。 部分運動員在上述長期政策支援下已突破自己成績,但競技體育競爭非常激烈,運動員須付出更多時間,政府亦因應實際情況、謹慎地投放更多資源,希望逐步提升澳門整體的競技水平。 因此,體育局對運動員訓練津貼的門檻和金額作出明確的規範,並為運動員退役後的生活作出考慮,於2014年正式推出「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和「退役精英運動員進修資助計劃」,支持運動員繼續尋求突破。 結合實際情況 擴闊精英門檻在制定「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時已參考鄰近國家和地區經驗,結合澳門實際情況,考慮到不少運動員因應學習和工作未能投入專業訓練,因此「計劃」設立精英一級、精英二級(包括專業訓練及半專業訓練)及精英三級(半專業訓練)共三個等級十個類別,目的是將精英的門檻擴闊,讓未能參與專業訓練運動員亦可獲得訓練支援。同時,青年組別獲獎的運動員亦能晉身精英資助計劃,而對具備條件進行專業訓練運動員給予更大支持力度。 考慮到亞運會是澳門可以參加的最高水平綜合性運動會,精英資助計劃亦以亞運項目作為申請標準,非亞運項目則按標準資助額的50%給予資助,緊扣澳門競技體育發展大方向。 為未來兩屆亞運會作準備自2018年印尼亞運會結束後,體育局已與多個體育總會密切溝通,為備戰四年和八年後的亞運會作準備;對有潛質並願意進行四年甚至八年專業訓練運動員,設立特別訓練津貼,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運動員爭取在2022年和2026年亞運會取得佳績。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體育局將繼續與各總會緊密合作,為運動員創建一個良好訓練平台,並積極尋求其他方法支持運動員發展。若有任何有利於運動員發展的特別計劃,體育局都樂意與總會合作開展,支持運動員取得突破。

08/03/2019
25332

慕拉士道路擴闊為三線道

將刪走近百泊車位

交通局將於本月施工,將慕拉士大馬路往漁翁街方向的路段擴闊為三線行車道,並刪走街道近百個電單車及私家車泊車位。昨(7)日當局派代表與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舉行會議,會上表示該工程預計將於4月完成,當局又考慮在完成工程後,於不影響行車情況下劃設夜間泊車位,但未有提供確實的泊車位數目。 據交通局向社諮委介紹工程內容,當局計劃取消慕拉士大馬路激成工業中心、龍園麥當勞附近約12個輕型汽車車位和長60米的電單車車位(即約80至90個電單車車位),以騰出空間,在慕拉士馬路往漁翁街方向的路段擴闊為三線行車道。當局預計工程有助提高行車速度,道路會增加每小時800輛車的流量,有助緩解龍園一帶交通堵塞問題。 社諮委於會後總結時表示支持當局的做法。其中委員高岸峰表示,隨著慕拉士發電廠公屋項目和望廈社屋第二期工程於未來落成後,預見該區交通將進一步惡化,有必要及早改善該區交通。 有社諮委指出,許多市民擔憂工程令泊車位減少,影響附近區域的車位供應,希望當局於工程後設法增設更多泊車位緩解民困。社諮委許樂敏建議,當局應加強宣導駕駛者使用附近望善樓及望賢樓兩個公共停車場,並研究因應不同地區停車場使用率差異,將使用率較低的停車場收費降低,或考慮將停車場夜間泊車時段調整為晚上6 時至翌日上午8 時,以鼓勵更多市民使用公共停車場。

08/03/2019
2351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