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不住人

內地樓巿除對調控限購限貸政策敏感外,對地方以優惠房產政策吸人才亦十分重視,但事實上「用樓留人」」是偏方,應以改善當地經濟發展環境為目標,才是長久留人之策。 日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呼和浩特市大學畢業生安居工程(試點)實施辦法》,提出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學歷的應往屆畢業生(往屆三年及以內),滿足一定條件,可半價買樓。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不少社會迴響。 各地引進人才的初衷是希望穩定當地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朝好的方面發展。由於當前內地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疊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易,如何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傳統的要素投入並再創新驅動,成為當前一大主要任務。 人才毫無疑問是創新及發展的最佳資源及要素,如果能夠吸引更多人才到當地就業,那麼就有可能形成更大規模的新經濟新業態,從而更好更快地推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最佳例子就是深圳,一個由外來人口建立,從漁村變成今時今日的一線城巿。 另一方面,隨著內地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不少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出現大幅下跌,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人口淨減少的問題,這意味著消費需求的減少。如果能夠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到更多人才,則不僅能化解人口下降與老齡化帶來的衝擊,還能擴大消費需求。 但如果將引入人才與當地的樓巿「去庫存」掛鈎,甚至將引入人才當成樓巿「去庫存」的一種捷徑,那就偏離了政策的初衷。這背後問題是,一些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性較高,樓價波動引發地價波動,進而導致土地財政收入表現,因此往往將穩定當地樓巿價格當作穩定當地經濟發展的指標。 但諸多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中,樓價只是其中一個考慮的因素,但並非是決定性的。事實上,當地經濟發展的環境及用人環境才是人才去留最關注的要點。 樓巿不能流動,但人才是流動的。如果當地經濟及用人環境惡化,那麼人才外流的可能性就很大。縱使當地的樓價再平,買樓政策再優惠,估計人才也不會理會。所以人往高處走,這個「高」指的是更高更好的發展環境,而非樓

30/04/2019
33719

底面真鈔夾大量「練功券」

換錢黨借賭場專用錢袋過橋

一個賭場專用的鈔票錢袋,竟然成為一宗行使偽鈔兼詐騙案的關鍵工具!受害人是一名年輕內地商人,而三名疑犯是活躍路氹城的內地「換錢黨」,惟三名疑犯騙得對方逾50萬元人民幣後逃回內地,上周六(27日)再度入境本澳擬進行別的勾當,被接獲通報的司警拘捕。 案中被捕三名內地男子年齡介乎30至31歲,分別姓王、姓張及姓鄭,三人均報稱無業,惟司警相信三人是活躍路氹城一帶賭場的「換錢黨」。三人被司警控以「相當巨額詐騙罪」及「將假貨幣轉手罪」,昨日已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時稱,事發本月12日晚上11時許,一名報稱商人的20多歲內地男子在路氹一賭場門外,與涉案三男及一名在逃同黨進行非法兌換,雙方協議好以51 萬9,000 元人民幣兌換60萬港元。 事主首先透過內地友人進行轉賬,疑犯則將印有一賭場貴賓廳字樣的手提袋交給事主,聲稱內有六疊共60 萬港元鈔票,每疊10 萬元,疑事主見手提袋印製精美,又有賭場字樣,加上每疊鈔票的「底、面」千元大鈔是真鈔,竟信以為真,沒有拿出來仔細核實,就拿著手提袋離去。 詎料當事主其後取出鈔票要花費時,才發現每疊鈔票只有「底、面」兩張是真鈔(合共12張),其餘597張均是印有「練功券」的假鈔,馬上報警求助。司警接報後發現三名疑犯已離開本澳,但至上周六(27日),三名被通緝的疑犯再度入境時,司警接獲通知並在口岸附近將三人拘捕,三人被捕後拒絕合作。

30/04/2019
2909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