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轉鴻鈞佳氣同, 肩摩轂擊樂融融」。一元肇始,華章日新。進入己亥豬年,《力報》衷心感謝讀者朋友們過去一年的支持與關注,真誠祝願大家豬年諸事吉祥,家肥屋潤,「豬籠入水」,萬事如意。 本澳正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去年更錄得入境旅客逾3,580 萬人次,按年升幅9.8%。 去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以後,為粵港澳旅遊市場又注入新活力。今年大年初一開始,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便出現的候車人龍,各旅遊旺區也陸續湧大量人流。據治安警察局過關數字顯示,年初一及初二分別有45.6 萬及56.6 萬人次出入境,假期首兩日較去年增加約二成三。 政府以今年春節黃金周作內部測試,利用大數據預測人流,希望對景區及人流密集的地點進行監察,為日後分流旅客提供參考數據。 大年初一至初七,旅遊局的「澳門旅遊數據+」平台提供黃金周期間的臨時數據,包括每天上載前一天的入境旅客臨時數字,各個口岸總訪澳旅客和訪澳內地旅客人數,以及與上年同期的變動率。 雖然旅遊局強調相關旅遊大數據庫的系統運作順暢,爭取盡快公布結果。但實際上,以上「內部測試」的舉措,並未對今年農曆年的旅客分流有實時性的成效。當局去年曾預計今年初可投入使用的包括「旅遊資訊交换平台」、「旅客洞察應用」及「智慧客流應用」在內的「智慧旅遊」三項目, 貌似也會缺席最需要發揮作用的——「春節黃金周」這一試驗場,有些令人失望。眼觀今年農曆年,人流依舊逼爆大三巴,新馬路依舊人頭湧湧,附近巴士站依舊大排長龍,其中不乏手推嬰兒車以及輪椅旅客……打造智慧城市不應停留在概念上,一流的旅遊城市應著力為每次訪澳的旅客創造優質的旅遊體驗及印象。周邊地區發展迅速,時不待我,當局需轉變觀念,積極作為,希望未來一年, 澳門能更智慧, 且更「治慧」。
本澳一個月內先後發生兩宗警員鳴槍事件,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7)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情況反映本澳治安風險愈來愈高、形勢愈來愈複雜,挑戰亦愈來愈大,但亦反映了保安部隊前線人員執法意識和能力亦有所增強。他表示,會通過一系列措施改善,包括完善機制、增加設備和完善法制建設等。
氹仔南京街昨(7)日清晨發生車禍,一輛私家車失控衝上路中安全島花圃,反彈路中翻轉,四輪朝天,30多歲駕車男子受傷,懷疑受酒精影響下駕駛。 事發昨日清晨5時許,現場為氹仔南京街近培道幼稚園,一輛私家車疑駛至路口交界時,失控撞上路中安全島花圃,花圃欄杆及石壆被撞毀,泥土及花草撒滿一地,私家車反彈路中翻轉四輪朝天,車頭嚴重損毁。 消防人員接報到場後,私家車司機和同為30多歲女乘客已爬出車廂,男司機左手手掌擦傷,拒絕送院,女乘客無受傷。 治安警稱,私家車司機接受酒精測試,發現每公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1.19克,屬於受酒精影響下駕駛,比醉酒駕駛的起點1.2克只差 0.01克。根據《道路交通法》,每公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於或超過0.8克,但低於 1.2克,屬於受酒精影響駕駛,初犯最高可罰款30,000元,並禁止駕駛六個月。
西灣大橋昨(7)日清晨亦發生車禍,一輛私家車與巴士相撞,私家車一度冒煙著火,車頭損毁,20多歲女司機受傷送院。治安警稱,女司機和涉事的40多歲巴士司機都通過酒精測試,事件懷疑是巴士切線,被跟隨其後私家車撞到。 事發於西灣大橋氹仔往澳門方向中段,消防於昨日早上5時33分接報,一輛私家車撞到一輛新福利員工巴士車尾,私家車車頭冚摺起並曾經著火,消防到場時巴士司機已將火救熄。 私家車女司機報稱胸部痛楚,小腿亦有擦傷,送往山頂醫院治理,巴士司機無受傷,車上乘客自行離開。
特區政府今年換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於下半年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本月4日刊登第54/2019 號行政命令,訂定2019 年6月16日為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選舉日。 行政長官是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由四個界別共400名委員組成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簡稱選委會)選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選委會委員第一界別為工商、金融界;第二界別為文化界、教育界、專業界、體育界;第三界別為勞工界、社會服務界、宗教界;第四界別為立法會議員的代表、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市政機構成員的代表。 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成員將於農曆新年假期後就職,隨後將啓動一系列工作,包括選出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等。按照規定,行政長官選舉日須於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日最少60天後的星期日舉行,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最早可於8 月中旬舉行。 行政長官崔世安本月4日表示,有信心能有序開展一系列工作。
儘管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稱「過去嘅事算啦」,但擾嚷三年多的益隆炮竹廠土地置換事件並未隨著政府收回土地而落幕,事件背後涉及的問責問題有待調查,是非對錯還需要釐清,給市民社會一個交代。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特地在農曆年卅晚發出新聞稿重申,當局必定會依照《土地法》處理土地使用問題,對於涉及貪污或違法違紀的行為,特區政府必定嚴肅依法處理。
統計資料顯示,本澳營業的公寓及酒店共116間, 合共近40,000間客房,但當中八成是四星至五星級酒店,二至三星級酒店不足兩成,有意見認為此情況助長非法旅館問題。 有見於此,政府草擬《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法律草案,建議增設經濟型住宿場所,從源頭打擊問題,也令酒店業市場更加多元。 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圖)本月1日表示,法案修訂酒店場所的分類及要求。酒店級別分為二星至五星豪華,酒店房間最低數目要求由原來40間減至十間,並可在已評定的樓宇內開設酒店。法案將公寓式酒店級別分為三星及四星,增設經濟型住宿場所,允許設置共用房並以床位形式出租。行政會表示,相關法律有助開拓多元化旅遊住宿。 此外, 法案亦允許獲評定的文物開設酒店,包括類似膠囊太空艙酒店的「床位酒店」,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解釋, 是希望創設條件讓個別有條件的文物可開辦精品型酒店,非所有文物均可建酒店。 (劉艷萍攝)
研究非法旅館刑事化的跨部門工作小組上月31日與關注團體及法律專業團體進行座談,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會對所蒐集的意見及建議進行整理分析,制定檢討現行《禁止非法提供住宿》的具體方案,將進行公眾諮詢,完善現行制度。 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稱,關注團體絕大部分意見認為問題的癥結並非在於經營非法旅館是否刑事化,更重要是找到遏止不法行為的其他方法,提出應從刑事法律體系、刑事程序的複雜及嚴謹性,以及即使刑事化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等方面,審慎考慮是否應將經營非法旅館刑事化,並認為應在現有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完善行政處罰條文、釐清相關關係人,包括物業管理人、相關單位業權人、入住非法旅館者的責任,加強執法的力度, 加強宣傳, 鼓勵市民積極舉報,以加大打擊非法旅館的力度。
創建於明朝末年(1644年)至今逾375年歷史、被譽為澳門三大古廟之一的普濟禪院(下稱觀音堂),不但歷史悠久,且歷史地位同樣不容小覷,清末中、美兩國簽署的《 望廈條約 》,就在觀音堂內一張石桌上。 如此一座被評定為「 紀念物 」、屬受保護的歷史建築,如今卻遭人在沒有工務部門發出工程准照的情況下,任意改動廟內建築格局,甚至數次遭文化局勸籲。勒令停工仍冥頑不靈繼續動工,如此跋扈行徑令人側目。司警接到文化局報案求助後,發言人前天(上月30日)表示,將對相關人士控以涉嫌加重損毀罪及加重違令罪。
觀音堂事件還未平息,文化局前天(1月30日)定期巡查文物建築時,發現漁翁街天后古廟涉嫌在未領有准照情況下進行非法裝修工程,文化局隨即聯絡廟宇管理者,要求其停止施工及作出解釋。 文化局隨後聯同土地工務運輸局對上述不動產進行巡查,並即時發出暫停工程令。文化局已嚴厲責成廟方,要求其必須遵守和配合停工令,盡快制訂及開展修復工程方案,拆除有關僭建物及必須按原樣復原,以保護好該廟宇及其重要的文化價值。 違規工程包括加建及更換不鏽鋼閘門、花籠、鋁窗、欄柵,以及更換廁所供排水管道。廟宇管理者承認是次過失,文化局將嚴格依照《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提起處罰程序,違例者最高可被處罰澳門幣200萬元,並必須按原樣進行復原。 對於觀音堂違法施工一事,澳門歷史學會理事長陳樹榮昨日受訪時表示,近期輿論和政府對此事的監督力度不足,「如果唔係點會施工後先發現?」而據他所知,觀音堂有收取政府維修經費,如只按法例罰款,「幾十萬幾百萬可能好少意思!」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對文物巡查之餘,及時公布巡查結果和維修經費,加強監督力度。 他又認為,廟宇對神明應有「敬畏之心」,亦應背負起社會責任,好好運用善信的「香油錢」,例如設立維修基金,合法地定期修葺保養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