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務局宣布由於部分法律條文已難以配合現時實際環境或交通狀況,建議修訂《道路交通法》,大幅增加違法泊車等行政違法罰則,引起社會極大反響,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有關建議只是一個諮詢方案,希望大家「冷靜啲」,「唔使咁緊張」。 籲市民冷靜 稱諮詢文本未定案羅立文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回應傳媒追問稱,修改建議本月28 日才公開諮詢,期為60 天至8 月26 日,「諮詢完我哋慢慢傾好嘛,你哋唔好咁緊張」,他又多次強調,今次只是一個諮詢文本,不用太多假設,市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又指諮詢後還須草擬法律草案、送交立法會等程序,仍有一段好長的路要走。 被問到是否有機會不增加罰則,羅立文指「乜嘢機會都有」,希望大家多一點信心。另外,對於澳門的士違規問題嚴重,羅立文回應,本澳目前只有一個的士法律制度,要立法會通過新《的士法》才可實行新法,現階段只能「依法施政」。
文化遺產委員會前(5)日在沒有通知傳媒採訪下召開平常會議。會後發出新聞稿稱,大部分委員不建議將路環荔枝碗船廠片區評定為文物。文化局昨(6)日下午就此舉行記者會解釋。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稱,出席文遺會的委員有17位,當中14位不建議把荔枝碗評為文物,大部分委員擔憂荔枝碗船廠片區評為文物後,需花費巨額公帑修復十多間船廠,而且會對活化造成制約。 梁惠敏解釋,委員會普遍認同荔枝碗船廠片區需要進行活化再利用,以更好延續該區在景觀上及體現造船工藝上的價值,發揮其作為文化資源的作用,從而達至更大的社會效益;然而,亦有部分委員憂慮船廠片區倘評定為文物後,需受《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範,不一定有利於活化。 文遺會憂需巨額公帑修復她稱,綜合委員意見,主要認為若荔枝碗被評為文物後,需要大量公帑作修復,實際上以荔枝碗的情況,在工程技術上無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原貌修復。此外,委員傾向荔枝碗船廠片區需要活化,展示昔日造船工藝之餘,亦可提供休閒旅遊的活動空間,甚至加入消費元素,若一旦被評為文物,將難以加入相關的休閒設施及元素。 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表示,自去年12月展開評定工作,諮詢期間有80%公眾建議荔枝碗船廠片區評為文物。她強調,局方目前需整合分析收集到的意見,現階段荔枝碗船廠片區未完成評定程序,對荔枝碗是否評為文物未有最終決定。 對於文化局表示以公眾利益以及對委員的尊重為由,決定不公開傳媒採訪文遺會平常會議。有傳媒質疑若以「公眾利益」為由更加應該公開予傳媒採訪,穆欣欣回應指,因當局會統一公眾及文遺會對荔枝碗的相關意見再稍後公開,「避免率先報道以致言論上有偏頗」,故決定不公開予傳媒採訪。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6)日舉行會議,委員亦關注交通事務局建議修訂《道路交通法》,大幅增加違法泊車等行政違法罰則,委員楊文遠在議程前發言中表示,在公共交通配套及控車政策未完善之時,大幅調升違泊罰款只會引起市民不滿與反彈,希望當局三思。 楊文遠稱,目前全澳停車場及路邊合法汽車泊位大約12.6萬個,而汽車總數卻為11萬輛,已將近飽和。而電單車泊位更加嚴重不足,全澳約12萬部電單車只有約70,000個電單車泊位。雖然當局近年高調打擊違例泊車,但路面交通並沒有變得暢順。楊文遠認為,政府必須從源頭針對問題,控制汽車數量、優化公交系統,保留及增加新泊位。 楊文遠指,新加坡同樣面對泊位不足問題,當地政府決定今年起逐步落實停止汽車及電單車增長,商用車則可維持每年0.25%增長率,值得澳門參考。當集體運輸系統接近飽和,政府又沒有誘因讓市民放棄駕駛車輛,導致車輛數目上升、加劇泊位緊張和道路擠塞。他建議政府逐步限制汽車增長,了解各區停車需求,並早日落實輕軌工程,優化公交制度,才是當務之急。
政府收回「海一居」土地後,已購買「海一居」樓花小業主連日要求發展商保利達洋行退還款項,保利達洋行在前天(5日)首次回應,向小業主發出公開信,表示已初步制定退款方案,正與律師團隊商討退款手續細節,將於短期內正式公布為小業主制定的合理可行方案。
政府上月宣布收回「海一居」土地,在昨日立法會全體大會上,18位議程前發言議員中,多達15位表示關注「海一居」事件,當中多位議員認為發展商保利達洋行有限公司有向「海一居」樓花購買者作出賠償的責任,促請保利達盡快賠償;並呼籲樓花購買者應保護自身的利益,盡快向保利達追討損失,因索償有時效限制。 議員胡祖杰、龐川及崔世平同時提到,即使保利達主張行政當局應就土地批給失效而向其承擔賠償責任,亦只是保利達與行政當局之間圍繞土地批給合同關係而產生的糾紛,與保利達履行與樓花購買者之間的民事賠償責任無關,因此不應以向行政當局索賠為由,逃避或拖延向樓花購買者作出賠償的責任。 議員陳虹、黃潔貞、高開賢 、林倫偉、李振宇等人建議,政府要與小業主保持恆常和暢通的溝通,積極向樓花購買者及時提供相關法律援助,幫助他們履行法律追討程序。另外,議員鄭安庭認為,政府應幫助樓花購買者從保利達獲得雙倍賠款,並促請當局盡快啟動對土地法的檢討工作。 另外,保利達洋行昨日凌晨以手機短信方式向樓花買家發出四點回應,表示已收到買家在不同類型或情況下的各種訴求,正緊密與律師團隊商討退款手續細節,將於短期內正式公布為業主制定合理可行方案。行政會委員陳明金昨日就此發出新聞稿,批評保利達的回應是老生常談、轉移視線、推卸責任、有意藉向政府索償再將事件拖入司法訴訟,延誤解決問題時機,甚至漫長無了期,最終受損害的還是廣大小業主。 他又表示,事到如今,保利達不能簡單發信息敷衍回應樓花買家,若真有誠意,應儘快公布退款賠償方案,並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一名年輕家庭主婦,墮入假公安及快遞公司職員電話騙局,按電騙集團指示先後在兩間電訊店及一間押店,匯款70多萬澳門元到指定銀行賬戶「審查」。司警調查後鎖定有關店鋪涉嫌非法兌匯,昨日聯同金管局採取搜查行動,帶走三店合共五名負責人及職員調查。 今次行動司警分別在北京街、殷王子大馬路兩間電訊店,以及賈羅布大馬路一間當鋪合共帶走五名年齡29至39歲的男女,包括三店鋪本地負責人、兩名分別為本地及外僱職員,除涉嫌觸犯「金融法律制度」外,還涉嫌「贓物罪」,已被移交檢察院處理,金管局會跟進相關行政處罰。 司警搜查行動中,起出懷疑非法兌換用的現金,一干人等被帶走問話,除觸犯刑事罪行,金管局會跟進相關行政處罰。司警指,在金管局及銀行公會協助,銀行會對懷疑電話騙款進行止付,騙徒無法透過正規銀行機構指示事主匯款,因此最近出現的電騙案,事主均是按指示到指定電訊店或押店兌匯。今次查獲的三間店舖,相信本身已從事非法兌換一段時間,亦不排除有人串謀電騙集團進行協助兌換,警方會進一步跟進。 一名20多歲家庭主婦,今年4月接獲騙徒來電,對方自稱快遞公司職員,指其包裹有問題被內地公安扣押。電話之後轉至「公安」,指事主在內地涉犯罪,要求提交所有資金「審查」。事主信以為真,於4月30日至上月20日,先後三次按騙徒指示,帶同港元及人民幣,到上述三店匯款,折合共71 萬1300澳門元;騙徒得手後失去聯絡。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室、澳門基金會及思路智庫合辦的2018「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國際研討會」昨(6)日起一連兩日在旅遊塔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會上發言稱,澳門特區政府助力建設「一帶一路」,是中央政府對澳門發展的大力支持,也是澳門應盡的義務與擔當,有決心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以及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優勢、僑眷歸僑眾多的優勢,開啟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新征程。
出席「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國際研討會」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昨(6)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澳門在推動「一帶一路」上比新加坡更有優勢,但澳門的經濟結構過於單一,也看不到澳門在推動有關轉型方面有明確的規劃,建議澳門可仿效新加坡發展金融和技術類型產業。 鄭永年表示,新加坡作為東盟國家的中心,很好地抓住了「一帶一路」的機遇,扮演了中國從「海上絲綢之路」走出去的橋樑。談到澳門的發展,他認為澳門比起新加坡更有優勢,包括位於珠江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以及可以利用「一國兩制」優勢開拓中國市場,然而這些優勢澳門都沒有利用起來。 他又稱,澳門的經濟結構過於依賴博彩旅遊業,反觀新加坡有清晰規劃,除發展高端產業,也從無到有發展製藥業,他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到新加坡考察,好好規劃要做甚麼,才能知道需要培養和補給甚麼樣的人才,積極爭取機遇,否則就會錯過機會。他認為,澳門可發展金融經濟,但要培養自己的特色,避免與香港重疊,亦可嘗試發展技術類型產業。
這邊廂,澳門的士亂象近日「揚威」國際,社會紛紛批評當局對的士違規行為處罰過輕,阻嚇力不足; 那邊廂,交通事務局宣布修法,建議大幅調升車輛違泊罰款, 隨即引起社會極大反彈, 指責政府將澳門車位不足問題推卸給市民,本末倒置,更諷刺「澳門的士劏客辱客只罰一千,汽車違泊巴士站將罰千二」不合常理。 俗語說:「治亂世,用重典」,本澳城市交通亂象眾多,道路掘不停、的士亂開價、巴士上不到、輕軌通車無期、殭屍車又清不走。澳門車位不足問題眾所周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去年曾在立法會上稱,澳門電單車泊位嚴重不足,全澳約12萬部電單車,但只有六至七萬車位。相信不少市民均試過「焗住違泊」,加上澳門交通警「日抄夜抄」,抄牌從不手軟,一直被坊間戲言是「現金回收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沒有好好解決問題 根本,卻大刀闊斧地向小市民開刀,做法令人費解。交通局局長林衍新日前就提到,去年涉及違法泊車的檢控有80多萬宗,當中原因是現時罰款不夠阻嚇力,有關言論令全城憤怒。事實上,澳門車位不足問題並非近年的問題,早於2007 年,當局修改《道路交通法》,對違例停泊的電單車採取非常嚴厲的懲罰措施,當時全澳共有八萬多電單車,卻只得三萬多車位,結果引起廣大電單車車主的強烈不滿,並發起電單車慢駛抗議行動。 事隔逾十年, 車位不足問題沒有改善過,道路上的車輛卻愈來愈多。政府欲改善澳門違法泊車現象無可厚非,然而,從數據可知,因為沒車位而違泊的人遠遠多於貪方便而違泊的人,若「用重典」治亂象只是單純的罰多、罰重,對車主確實不公平,亦易造成市民和前線交通警員間的矛盾。 為了解決澳門交通各種困局,政府近年下了不少心思,接二連三推出「辣招」,包括調升咪錶位收費、增加違例停泊的鎖車及拖車費等,但要解決問題,對車主罰多、罰重並非上策,改善整體城市交通,才是治本良方,例如管理好公共交通、綠色出行、以及輕軌系統等一系列政策。
出席會議的泰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李桂雄受訪時指出,在「一帶一路」機遇下,澳門有很多發展空間,除旅遊業外,還有貿易、中醫藥合作等。他稱,東南亞以至世界,有很多國家的產品需要進入中國,也可以澳門為跳板,例如建立機制,透過澳門引導世界各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而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澳門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 他又指,雖然澳門博彩業進入調整期,但「一帶一路」仍會興旺澳門博彩業,亦會加速各行業發展。此外,「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澳門不但可引進優秀人才,也可多加宣傳引導,讓本地青年了解「一帶一路」與大灣區的機遇,加入到發展過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