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復課在即 各校做好準備

將減輕首階段課業壓力

教青局宣布,下周一(25日)起非高教學校全面復課。有學校表示,在宣布一兩天前已收到傳聞即將復課並做好準備,鑑於停課數周,校方都會適當調整測驗及考試,以及以多元評核取代筆試。至於跨境生方面,學校表示未有太大問題,又希望當局盡快安排跨境生核檢。 【本報記者梁佩茵、鍾佩欣報道】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因應停課期間不能教授新的內容,網課僅是維持學生學習狀態,同時按照正常時間即將進入考試周,不過因應停課關係,校方決定小學部將以「形成性評核」取代紙筆形式的考試,以作業及學習態度等評分,把學年首階段的課業壓力減到最輕。至於中學部的考試會適當延遲。 菜農:教職員接種率近九成 跨境學生方面,該校跨境生基本能在下周一回澳上課,但現時需要持48小時核檢報告,一星期至少需要做三次核檢,冀當局盡快公布跨境生核檢安排,以及適時增加核檢地點。另外,校方基本上每日都有進行恆常性消毒工作,隨著復課開展會加強清潔消毒工作。 教職員及高校學生本月25日起,進入學校須出示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或七天內核檢陰性證明。王國英稱,該校的教職員接種率接近九成,學生接種率則接近五成。他提到,現時不能上餘暇活動,但現時始終教學與活動分不開,希望當局可按疫苗接種率的程度恢復跨班教學。 勞校:首周不會測驗 勞工子弟學校副校長林倫偉表示,不少師生也期待復課,對於下周一復課亦不會感到太趕。因應停課數周,停課期間只能一周上八節網課,與平時面授形式的一天八節課堂差距甚大,進度上肯定不能配合測驗要求。校方會與老師商討調整測驗及考試時間,並已決定復課首周不會進行測驗,考試時間及範圍亦會適當延遲及減少。他又指,網課需要更強的自覺性,面授教學的形式及學習氛圍始終較好,因此不少學生反映也希望能盡快復課。至於跨境學生方面,因應勞校在10月4日仍然放假,沒有跨境生因此滯留,該校跨境學生復課方面未有太大問題。他又認為放寬通關後才復課能避免上次跨境生滯留的情況再出現,下周通關情況亦應該會比較順暢。 學校教職員接種率亦高 新冠疫苗接種方面,校方幼稚園部老師已有六成接種,小學部老師接種率有七成,中學部老師接種率最高有八成,未注射疫苗的分別有計劃生育或哺乳等個人原因,未透露原因的教職員,校方會積極鼓勵接種,對於教職員須接種疫苗的操作亦不會有太大困難。學生接種疫苗率則有四至五成。他相信開放學生可接種國藥疫苗後接種率會逐步上升。 本澳非高等學校在上月因疫情宣布9月25日至10月3日停課。原計劃10月4日復課,惟因應有確診個案出現,在當日早上8時前急剎停復課,至今日宣布下周一復課。

22/10/2021
24905

非高等教育下周一全面復課

陳家良促做好復課交通安排

非高等教育下周一(25日)起全面復課,高等院校亦自同日起可恢復面授教學安排。街坊總會理事長陳家良歡迎復課政策,希望學校、家長、學生均提前做好各自的復課安排,並希望當局做好交通疏導措施,避免復課當天繁忙時段出現道路擠塞的情況;同時建議持續關注跨境學生在交通、通關、防疫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應及時提供適切的支援。 陳家良指出,網課教學的成效始終不及課堂教學顯著,社會亦十分希望本澳疫情穩定後及早復課,減輕雙職家庭照顧的壓力,因此對學校復課安排表示歡迎,亦希望各學校提前做好迎接復課的準備,打掃及全面消毒校園重點場所和區域環境,備齊備足學校防疫物資,將防疫抗疫措施嚴格落實。 全面復課當天,預計本澳道路交通將會比較繁忙,為免在繁忙時段出現擠塞,他促請有關當局做好交通疏導措施,並提醒家長及學生預早出門,出門前應做好準備,了解乘車路線會否出現站點變更、路線改道、受工程影響等情況,提前做好出行規劃,以免延誤上學時間。 陳家良他又表示,屆時將有大批跨境學生需要回澳上學,這些學生的復課安排涉及多個範疇,包括珠澳兩地的防疫政策、出入境管制、通關及交通安排等,希望多部門加強協調溝通,確保跨境學童通關過程安全順暢,並持續關注跨境學生及其家長的需要,適時提供支援及協助。(受訪者提供圖片)

22/10/2021
13528

12歲以下暫未能接種新冠疫苗

當局:家長盡快接種是對孩子最大保護

當局早前將新冠滅活疫苗的街種年齡放寬至12歲以上,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日表示,廣泛接種疫苗是幫助遏制疫情、保護未能接種疫苗兒童的關鍵手段。為了保護自己及家人,12歲以上人士更應盡快接種疫苗。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基於目前仍欠缺足夠臨床試驗分析數據,對12歲以下兒童尚未有建議接種疫苗,沒有疫苗保護成為一道缺牆,他們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有機會出現重症死亡甚或出現長期未知的後遺症。倘兒童不幸感染病毒,在隔離病房治療期間也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屬高度傳染病,家人可能不能在病房陪伴照顧,只能由穿上重重保護衣的醫護人員定時照顧。 此外,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校又是高度密集的地方,風險極高,社會需要努力為他們築建保護牆,尤其作為家長,責任更大。盡快接種疫苗就是對自己及子女的最大保護,所以長輩、家長除了自己儘快接種疫苗外,也應為12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接種疫苗,共同努力形成群體免疫,防止病毒傳播,為保護朋友和家人,以及整個社區出一份力。 接種疫苗好處遠大於風險 對於青少年在接種mRNA疫苗(BioNTech)後可能出現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情況,應變協調中心指出,世界各地的數據充分表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可以降低患病、重症,以及死亡的風險。回顧本澳近期的確診患者,因曾接種疫苗而大大減輕了病情,減少了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此外,根據目前的資料,接種mRNA疫苗(BioNTech)後,在罕見情況下才會出現心肌炎(心臟肌肉炎症)或心包炎(心臟周圍的纖維囊炎症),但絕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通常經休息或藥物治療後症狀能迅速改善。 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地的衛生部門皆強調,接種疫苗的好處遠高於其潛在風險,因此建議12歲以上的人士接種疫苗,讓青少年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直接保護。 青少年只要在接種mRNA疫苗(BioNTech)前數天及接種後一星期內,注意休息和補充水份,避免進行劇烈運動。若接種後出現胸痛、心悸、氣促和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即時求醫。 為推動12歲以上學生接種疫苗,加強保護本澳的下一代,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聯同衛生局繼續開展學校集體疫苗接種工作,派員到校園內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或在接種站安排集體專場接種,家長可留意學校的相關最新通知,積極參與。 政府日前亦公布,10月18日起新冠滅活疫苗的適用年齡已下調至年滿12歲的人士,倘12歲至18歲以下的青少年,如已預約將接種第一劑mRNA疫苗,現時也容許改為接種國藥滅活疫苗。即對於年滿12歲的青少年可有兩款疫苗選擇。 全澳現有18個新冠疫苗接種站,12歲或以上人士未完成接種者可登入預約接種疫苗;現時各站均為所有市民提供不限名額的即場接種服務,進一步便利市民。各接種站內區分預約和即場接種兩條輪候隊伍,現場優先為已預約人士接種,非預約人士可不限名額即場排隊輪候接種。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昨(21)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76萬9,665劑,已接種人數共有43萬7,869人,其中僅接種第一劑有10萬人,已接種第兩劑有33萬5,103人。 (資料圖片)

22/10/2021
12650

中債工行發布綠色債券指數

覆蓋銀行間市場綠色金融債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於昨(21)日在澳門面向境外發布「中債—工行綠色債券指數」,並於當日在MOX掛牌。「中債—工行綠色債券指數」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每個交易日發布,使用者可通過中國債券資訊網和中國工商銀行網站等渠道查詢下載資料,同時為方便本地使用者,該指數亦在MOX發布,用戶可通過MOX官方網站查詢下載資料。 啟動綠債指數儀式由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黃善文、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MOX 」)執行委員會主席兼總裁張維春、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共同主持。「中債—工行綠色債券指數」由「中央結算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聯合編制。「中央結算公司」作為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承擔中央登記託管結算職能,其編制發布的中債系列指數是國內債券投資跟蹤標的、業績比較基準的重要工具。 推動本地債券證券市場建設 工銀澳門副行政總裁黃獻軍在發布會上致辭時表示,工銀澳門作為工銀集團海外核心機構和澳門本地最大註冊銀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融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在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綠色金融建設發展,深入布局債券及證券市場,金融服務創新等方面,始終走在前列。此次「中債—工行綠色債券指數」是業內首支基於最新市場標準、可跟蹤複製的銀行間綠色債券指數,該指數參考2021年4月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等三部委聯合印發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覆蓋銀行間市場的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等主要品種,債券項目資金投向環境效益顯著,指數表現優於市場平均水平。此次「中債-工行綠色債券指數」在澳門發布,有利於推動本澳債券、證券市場建設,對特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現代金融業具有重要意義。 MOX執行委員會董事兼副總裁阮天璕則表示,MOX此次發布的綠債指數聚焦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綠色債券,有助於提升境外投資人對人民幣綠色債券資產的吸引力,該綠債指數將助力推動澳門打造綠色及可持續金融市場,開創澳門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發展的新局面。

22/10/2021
2373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