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娛綜合」)昨日於澳門上葡京綜合度假村唐宋宴會廳舉行第17屆「澳娛綜合獎學金」頒獎典禮,向十名優秀的員工子女頒發獎學金,同時向24名尚在就讀的往屆得獎學生續發新學年的獎學金。澳娛綜合董事局主席何超鳳女士、常務董事梁安琪女士,以及董事蘇樹輝博士、何超蕸女士和何猷亨先生等出席,與家長一同見證得獎學生的喜悅。 「澳娛綜合獎學金」旨於獎勵優秀員工子女升讀高等教育課程,為澳門培育人才。今年共有35名學生申請,經「澳娛綜合獎學金」評審委員會審核成績及進行面試後,選出十名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2021年度「澳娛綜合獎學金」,他們分別是王寅傑、李靜然、歐陽林翔、陳家鏵、朱浩聰、孫穎、陳加翰、張子琪、呂尚禧和郭紹賢,每人每年獲頒獎學金20,000澳門元,直至其修畢大學課程為止。 此外,澳娛綜合亦向24名仍在就讀的往屆(2020、2019、2018及2017年度)得獎學生續發新學年的獎學金(每人20,000元),其中鄭麗彬和譚浩然在上學年度取得最佳成績,各獲頒「成績優異獎」及書簿金5,000元,以表嘉許。 澳娛綜合董事局主席兼澳娛綜合獎學金評審委員會委員何超鳳女士致辭時表示,未來屬於青年,寄語同學要堅持理想,並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澳門的建設中,不忘初心,不負青春。她指出,年輕人可在這場歷史接力賽中發揮重要力量:「希望同學傳承『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同時要深化對中國近代史的了解,緊貼國家的發展步伐,推動大灣區內青年的深度交流合作,成為澳門構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中堅力量;也要多加關心社會事務,團結一致,支持愛國者治澳原則,成為澳門『一國兩制』事業的傳承力量。」她稱,何鴻燊博士生前致力推動終身學習,並將理念延伸至員工及其子女,獎學金計劃成立至今已有17年,印證了企業育人的使命擔當。 澳娛綜合董事兼澳娛綜合獎學金評審委員會主席蘇樹輝博士今年為同學題了「博觀約取」四字,出自宋代蘇軾的《稼說送張琥》。他解釋道:「越是博覽,越需要慎取精取,特別是現今社會盛行網絡文化,訊息垂手可得,因此在累積知識的過程中,必須抱持仔細審察、明辨是非的態度,去粗取精,棄偽存真。博觀約取不僅適用於做學問,更適用於學做人,期待同學為自己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價值。」澳娛綜合常務董事兼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安琪女士為同學送上勉辭,她說:「要緊記共產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信念,尤其是年輕人要與新時代共同進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作為學生,要有全情投向目標奮鬥的體育精神,不畏艱難,迎接挑戰,為自己、為澳門、為國家作出最大努力。」她提到今屆立法會選舉,期待同學秉持愛國愛澳之心,履行公民責任去投票。
青洲屋苑「綠洲」附近一大廈三個相連地舖被懷疑用來開設佛堂而惹起爭議,部分街坊日前深夜在大廈外街道聚集抗議表達不滿。居民指地舖放置過多佛像,容易引起他人恐慌,質疑放置大量佛像不單只是經營素食店。 亦有居民擔憂即將進入農曆七月,地舖擺放大量佛像令人心理更為恐懼。在雙方爭持下,有業主代表要求撤走舖內佛像,而舖方表示,最遲於本周五(6日)回覆。 【本報記者鍾佩欣報道】 從網上影片上看,舖內放置數十尊不同形態佛像,更有不少祭祀用具,包括大鼓、檀香座、木魚等,舖內更設有四張床。本報記者日前到上址店舖了解情況,但店舖已關門,門上張貼一張由發通告:「本店舖將會開設一家健康素食店,有關擺設佛像地方並非開設龕位、牌位或超渡之場所,在這段期間給居民帶來誤會表示抱歉。」 質素食店需要放置大量佛像? 附近居民均向記者表示,若只是經營素食店,作為街坊都會支持,但強調不應放置太多佛像,引起他人恐慌。居民許太則質疑稱:「那麼多佛像,不可能只開素食店吧?」她強調,這裡屬於住宅區,不是寺廟,認為沒必要放置這麼多佛像供奉,同時擔憂店舖會早晚念經,妨礙居民休息。 憂供奉時大量香燭煙火排出 另一居民梁先生指出,自日前發生居民聚集抗議後,暫未見店舖開門。梁先生稱,若放置過多佛像,居民經過時對心理有一定影響。問及他是否接受店舖開設「素食店」的解釋,梁先生直言:「我覺得事件並不單純,素食店根本不用放如此多佛像。」他又指,明白坊間的素食店內亦有佛像擺設,但不會有那麼多。他又擔憂,供奉時有大量香燭煙火排出,對附近環境有一定污染。 周邊店主心慌慌:夜晚好難講 附近一帶屬於私人樓宇,地舖約有十多個,其中僅約五個地舖正營業中,主要經營食肆、超級市場等。經營食肆的趙小姐稱,附近一帶主要以租賃形式經營,業主會先詢問經營行業,對於大量佛像在店舖內,趙小姐笑言:「早上感覺還好,夜晚就很難說。」趙小姐又引述部分客人指,本來就擔憂農曆七月,再看到有大量佛像,心理更為恐懼。若該店舖經營超渡、設置牌位等,作為鄰里屆時會再想其他辦法解決。 素食店遷舖繼續經營 關注事件的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受訪時指出,據了解,該店舖負責人為早前觀音堂附近一間素食館老闆,正計劃將店舖遷至青洲一帶繼續經營。陳鳳認為,早前的爭議是誤會一場,負責人已即時解釋店舖用途,她又引述附近大廈業主的意見,期望可遷出店內大量的佛像,切勿在店內打齋超渡,影響居民心理及妨礙休息
【本報記者劉凱輝】鑑於終審法院於7月31日作出的裁判,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按照《立法會選舉法》規定,於昨(2)日透過張貼在公共行政大樓地下大堂的告示,公布一份載有候選人完整身份資料的被確定接納的候選名單的完整總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直接選舉共有14份候選名單128名候選人角逐14個直選議席,而間接選舉12個議席共有五份候選名單12名候選人。 根據《立法會選舉法》規定,選管會今(3)日中午在水坑尾街公共行政大樓地庫演講廳舉行抽籤,以確定各候選名單在選票上的排序。 9月12日接受投票 隨著被確定接納的候選名單完整總表的公布,今(3)日凌晨零時開始進入禁止宣傳期,直至競選活動本月28日開始。競選活動期由本月28日開始至9月10日午夜12時結束,各候選組別僅可在此期間進行競選宣傳。9 月12 日為投票日。 因應今日開始進入禁止競選宣傳期,選管會昨日公布第2/CAEAL/2021號指引,作出以下規定:候選名單受託人、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的受託人及張貼或容許張貼之人,在8月2日晚上12時或之前,必須移除或刪除在上述日期前放置在任何地方,包括網上平台,內容能引起公眾注意某一或某些候選人,且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建議選民投票或不投票予此一或此等候選人的所有宣傳品、訊息或資訊。對於不遵守本指引者,適用《選舉法》第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構成加重違令罪。
【本報記者陳嘉俊】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對外貿易事業處及常州市天寧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共享天寧」常州市天寧區農產品供澳經貿合作,啟動儀式暨焦溪翠冠梨供澳合作新開發布會,昨( 2)日上午11時假皇都酒店二樓宴會廳舉行。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朱宏、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方力,以及泰豐國際( 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文煒出席。黃文煒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今次與常州市合作直接將當地焦溪翠冠梨引入澳門,當中減少了許多成本支出,市民購買時價錢相對便宜;他指出,疫情令市民多了在澳門購買農產品,銷量上升近20%。 黃文煒表示, 常州市的焦溪翠冠梨是泰豐首個由當地直接引入本澳的農產品,今次引入了六噸,未來會搜羅其他省份優質農產品,今次簽約是與當地政府簽訂長期合作。黃文煒又指,國內很多農產品質素提升了很多,採購時發現不少本澳市民亦接受有關農產品,而現時從國內引入農產品的程序簡化了很多,令成本降低了10%左右,成本降低亦能回饋市民。他又稱,現時疫情關係令市民多了在澳門購買農產品,農產品銷量上升近20%。另外,對於被問及現時江蘇省疫情反覆,會否影響從常州市引入農產品。黃文煒則回應指,常州市方面疫情沒有南京嚴重,且國內農產品檢疫亦相當嚴格,所以不太擔心。 會上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方力致辭時指出,未來會傾力打造特優農產品面向國際,更進一步推動國內農業產業發展與澳門休閒旅遊產業價值的雙向融合定位,為發揮澳門大平台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而澳門合作方泰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文煒致辭時指出,雙方簽定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有利於與當地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係,實現長效合作共贏。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稱,碳中和、碳達峰願景方面,相信澳門不會遲於國家訂定的時間表,會盡量跟隨及配合中國內地步伐。
財政局昨(2)日公布今年7月份上半月申報結算資產移轉印花稅住宅單位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上半月成交住宅307宗,成交住宅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價102,840元,較 6月下半月的104,679元減少。有地產業界人士分析指,現時疫情反覆,但市場預期澳門會慢慢變好,大家都接受與疫情並存,對未來亦抱有樂觀態度。 【本報記者陳嘉俊】 據財政局統計,7月份上半月成交住宅307宗, 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分別為234宗、53宗、20宗, 總計較6月下半月減少14宗;成交住宅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價元,較6月下半月的104,679元減少1.75%。7月上半月成交樓花中,澳門半島成交14宗,路環成交十宗,氹仔有一宗。 業界指「換樓客」增多 對於近期澳門樓價走勢,中原澳門及橫琴資深董事何兆恆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樓價於去(2020)年3月最平,建築面積每平方呎平均多港元,而平均價最高的是2019年,曾達到7,100 港元,現時約為6,700港元左右。何兆恆表示,現時疫情反覆,但市場預期澳門會慢慢變好,大家都接受與疫情並存,對未來亦抱有樂觀態度。他又指,現時非首次置業的購買者成交量由11%升至14%左右,可見「換樓客」開始增多。 另外,有消息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公布在即,何兆恆表示,市場都在等待新政策出台,坦言如果橫琴真的租予澳門,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拖低澳門寫字樓價格,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托高橫琴寫字樓價格,但兩地價格會「溝一溝」。他又指,橫琴的住宅價格一直高企,與澳門樓價相若,然而橫琴普遍是新樓。
昨(2)日是香港特區政府上調股票印花稅之後的首個港股交易日,恒生指數高開高走,收市報,漲0.86%。今年2月24日,港府宣布計劃在8月1日起將股票印花稅率由此前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0.1%,提高至0.13%。受此消息影響,當天港股應聲大跌914 點,跌幅2.99%。不少證券業界人士認為,股票交易成本增加將會影響交投。但從新政策正式落地的情況來看,特區政府的確具備調升股票印花稅的底氣。 無可否認,調升股票印花稅對短期情緒有一定影響,尤其對前期漲幅較大及投機活躍的板塊衝擊較大。但長期來看,決定股價走勢的是企業價值而非交易成本,只要港股發行制度能夠持續優化,聚集更多優質資產,市場的活躍度依然能夠維持,那麼作為大量優質中國資產的上市地,港股依然是投資者的長期配置首選。 股票印花稅率調高後,以十萬元的交易額計,一買一賣其實只多付60港元。一般散戶不會覺得大,但畢竟已經28年未上調過股票印花稅,為何港府偏偏選擇此時出手呢?答案是為了創收。受疫情影響,香港去年經濟收縮6.1%,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年度跌幅,亦是香港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而股票交易印花稅是香港政府收入一個重要來源。調整印花稅率後,每年可帶來額外收入約為187 億港元。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面對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及財政支出劇增,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在金融領域的優勢,值得正奮力開拓經濟多元化和銳意發展證券金融產業的澳門特區政府借鑒學習。 雖然周邊金融市場都比澳門成熟,但澳門背靠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融資資源廣闊,在「一國兩制」政策扶持下,發展金融業的潛能不容小覷。加上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透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本月初就有好消息,因此,擁有經濟高度國際化、自由化及稅率低等優勢的澳門,在發展金融業的資源稟賦遠超內地城市,只要抓准自身優勢,形成錯位競爭,完全具備成為國家又一國際金融樞紐的基礎。 無論是為了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還是為了增強澳門經濟的風險抵抗力,充分利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政策紅利,一步一腳印地發展金融證券產業,是澳門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統計暨普查局昨(2)日公布本年第二季建築工人薪酬及建築材料價格,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建築工人的平均日薪按季上升3.0%至768元,當中本地工人(963元)及外地工人(665元)分別上升1.0%及6.3%。 按主要職業分類,消防設備安裝工人(776元)、泥水及批盪工人(749元)和水喉/氣體喉管安裝工人(783元)的平均日薪分別上升6.1%、5.1%和4.5%,鋁質/玻璃安裝工人(648元)則下跌6.1%。 扣除通貨膨脹影響後,第二季建築工人的實質薪金指數(94.2)按季上升2.6%,當中本地建築工人(92.1)上升1.9%。 建築材料平均價格方面,今年第二季螺紋圓鋼(每公噸6,088元)和混凝土(每立方米1,060元)按季分別上升9.5%和3.6%。同季住宅樓宇建材價格指數上升3.9%至119.7,其中電線、鋼材和管道的價格指數分別上升18.0%、11.1%和6.6%,而水泥則微跌0.2%。 統計暨普查局昨日公布本年第二季建築工人薪酬,平均日薪按季上升3.0%至768元。 (資料圖片)
社會工作局於本月起向全澳5,454個符合資格的三類弱勢家庭,發放本年度第二期社會融和計劃津貼,助其紓緩生活壓力,預計總支出約2,300萬澳門元。 社會工作局定期援助金受益家團內的三類弱勢家庭(單親、殘疾及長期病患者家庭),將於8月5日起透過自動轉帳或沿用的方式獲發款項,共有個家庭受惠。而今年經協辦社團或機構申請,以及社工局申請及獲審批之三類弱勢家庭,將於8月16日起透過自動轉帳或現金派發方式獲發款項,共有3,891個家庭受惠。 特區政府透過「社會融和計劃」,向正接受定期援助、或收入不高於最低維生指數一定倍數(本年度為1.8倍)之三類弱勢家庭,發放本年度第二期社會融和計劃一次性的生活津貼。津貼金額可查看表格,如有疑問,可致電向社會工作局人員查詢。
【本報記者劉凱輝】早前的路環竹灣馬路汽車撞山起火案,警方調查後揭發一名巴西籍本澳男居民涉嫌醉駕及連環撞車不顧而去後,更企圖指使其任職公務員的妻子到車禍現場「頂包」。該名巴西夫及涉知法犯法的本地妻同樣面臨刑事責任。 被捕男子是一名30多歲巴西籍澳門居民,任職酒店職員;其妻子姓韋,30多歲,本澳居民,任職公務員;兩人涉及逃避責任、違令及袒護他人等罪名已被移送檢察院作出起訴。 治安警表示,上周四( 29日)凌晨2時許,接報路環竹灣馬路發生一宗汽車撞山坡的車禍, 失事汽車冒煙起火,車身嚴重焚燬;當時身在現場的巴西籍男子不單滿身酒氣,更聲稱肇事車輛是由其妻子駕駛,但他的妻子在消防到達現場救火時並不在場。 其後經警員多次告誡,涉案男子才承認自己是肇事司機。警員同時發現肇事車輛在撞山前,曾在氹仔某食店外撞到另一架車的車尾後不顧而去,逃離期間再撞向山邊石壆,食店職員亦記下車牌並報警。涉案男子最終承認曾在氹仔用膳飲酒,隨後駕車回家,但餘下過程已「斷片」,聲稱直至發現車輛撞山冒煙起火才回復清醒。 治安警調查期間,涉案男子的妻子韋某趕到現場後曾自稱是肇事司機,她雖通過酒精測試,但被揭發涉嫌「頂包」企圖袒護他人;而滿身酒氣的涉案男子,則因案發後一直拒絕酒精測試,故被警方加控違令罪。 竹灣馬路早前發生一宗汽車撞山起火案,車身嚴重焚毀車頭撞至變形。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