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民自行製作了「檢測站輪候地圖」,可顯示不同站點的預約數、剩餘名額、輪候人數等資訊。
議員林玉鳳發言表示,今次疫情有太多需要檢討之處。
拱北海關昨(5)早發出新聞解釋珠澳兩地關於12小時核酸有效期的計算方式稱,珠澳的認定有所不同。
紅碼區街道兩旁的商舖基本上全部都沒有營業,僅得寥寥可數的數間食肆有做生意。
因應疫情變化發展,珠澳兩地前(3)日先後宣布收緊防疫措施, 將通關所需核檢證明有效期縮短至12小時,突如其來的新措施讓大批跨境人士措手不及,不少外僱、澳門居民及旅客爭相到檢測站輪候核檢。雖然特區政府將檢測站服務時間延長到24小時,但由於等候核檢結果時間長達四至六小時,很多人唯有席地而睡,邊休息邊等結果,但前晚本澳掛三號風球,市面狂風暴雨,他們又是如何捱過這艱難的一夜? 【本報記者陳嘉俊報道】 記者昨(4)日早上8時許來到關閘口岸,發現仍有不少外僱或旅客逗留在關閘廣場外,「幸運」的人可以找到櫈子睡覺,但有些人沒有那麼好運,只能坐在地上休息,甚至直接睡在地上。 炎熱天氣加上狂風暴雨,令晚上難以入睡,大部分人睡在關閘的人士都顯得相當疲倦。 工作回家二選一 有睡在關閘廣場某商場內的外僱向記者表示,前日收到24小時有效核酸檢測的消息後,已即時向公司申請提早下班,幸好公司批准,然後即時趕到關閘口岸過境,但來到的時間已經是傍晚,時間已經太遲,需要24小時核酸檢測,故馬上到附近採樣站進行核檢。但外僱向記者表示,前晚排隊排了超過四小時,都未能成功做到核檢,中途還下起暴雨,而自己就去了避雨沒有堅持排下去,但有些人則堅持排隊,即使被雨淋到全身濕透。該名外僱坦言,自己到了凌晨3時左右才完成核檢,而自己在澳門也沒有居所,所以整晚都睡在關閘。 他又坦言,自己今次回去珠海後,預料短時間內不會回來澳門,因為成本實在太高。他亦指,即使公司因為該原因裁走自己,也是無可厚非。 本來趕回澳睡工地 另一位名外僱王先生指出,他與工友成功在前日過關,因為所屬公司可以安排他們暫住工地,所以即時收拾行李回澳,並在前晚回到澳門。但由於公司未能及時安排,所以暫時在關閘附近找了一張櫈睡覺,等待公司安排。 而對於有關出入境措施更改太快?政府又有沒有協助外僱?王先生認為,疫情突然發生,所以有這些措施也是無可厚非,即使前晚下起大雨,也是沒有辦法解決,但協助措施則沒有看見。 旅客困澳收「裁員」電話 而記者採訪期間,遇到一名女子正在與年幼女兒於櫈子上玩耍。該女子向記者表示,自己是來自廣東省以外的旅客,8月2日來到澳門,打算住一天就離開,不過前日澳門突然變成高風險地區,要12小時核檢陰性證明才能回去,就與年幼的女兒完成核檢後等待結果,一直坐在關閘等候。然而,當記者問到對於有關措施的實行等等問題,她突然直說「都是你們澳門」;記者聽後有點詫異,她就向記者坦言,前日澳門突然發生疫情,自己居住地那邊就已經表明,從澳門回去要即時進行隔離,然後就收到公司來電「你不用再上班」。 記者再向其查問這是否意味自己已被裁員,該女子雙眼通紅的回答「是」。她又指出現時擔心女兒回去後隔離的情況,又擔憂未來不知如何是好。女子亦向記者直言,這次來澳門體驗很差,以後不會再來澳門,「可能等到十年後或二十後,我老了才會來」。
前(3)晚關閘廣場有不少外僱睡在街邊作休息,警察總局局長助理王健昨(4)日出席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表示,社會工作局當時已聯絡警方,協助通知有需要的外僱前往收容中心,但截至昨日早上,仍沒有人使用收容中心。 社工局副局長許華寶表示,因應是次疫情而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的臨時收容中心,為社工局委託澳門明愛協助營運之「匯應服務中心」,可為受疫情、火災、酷熱天氣、寒冷天氣等影響而有臨時安置需要的人士提供服務。有關中心位於青洲東街34號青洲坊大廈E1。現時,中心服務時間為每天傍晚6時至翌日早上8時,其他時間則會進行清潔消毒。中心至今未有人入住。 中心按照衛生局的指引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包括:準備足夠防疫物資,要求使用者測溫、出示「澳門健康碼」、佩戴口罩、與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等。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2827 0939,或於非辦公時間內致電6399 1963。 收容中心位於青洲坊大廈,晚上六時至早上八時開放。 (社工局提供圖片)
因應澳門發現Delta變種病毒確診個案,並且患者夫婦近期多次前往珠海拱北一帶,珠海昨(4日)晨6時起對拱北部分區域分別採取「封閉」、「封控」和「警戒」三種風險等級的防疫措施。各區進出街道的斑馬線已架設起鐵馬和拉起紅色膠帶,各路口有人員把守。在拱北口岸附近街道更有警員駐守,要求旅客出示12小時內核檢陰性證明,否則不能繼續前往口岸。區內主幹道只允許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行駛,其他行人和車輛均不准穿行,因此,除零星快遞或外賣人員外,路面人車稀少,街道氣氛平靜。 封閉區足不出戶 珠海方面具體封控措施包括:對拱北迎賓社區康之源生鮮超市、鮮一街生活超市口岸市場店、鮮多多生活超市、馬得利蛋糕店、肥仔興隆滷味、袁記雲餃、七叔公麵館、友誼酒店樓下菜籃子超市、慧心檢驗拱北候機室核酸採樣點,嶺南社區海景印社照相館,以及僑光社區中珠大廈鮮一街生活超市、民生堂藥店、中通快遞、菜鳥驛站、僑光花園8棟樓下圓通快遞採取封閉管理,實行「封閉隔離,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理措施(暫定14 天,具體視疫情防控情況動態調整)。 對粵海國際花園22棟、華發新城4期135棟、石花西路格力廣場2棟2單元、華寧花園6棟1單元採取封閉管理,實行「封閉隔離,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理措施(暫定14天,具體視疫情防控情況動態調整)。 封控區只進不出 香洲區拱北街道昌盛路以北,水灣路以西,粵海東路以南,桂花南路以東劃定範圍為封控區域,從8月4日清晨6時起實行「只進不出,嚴禁聚集」管理措施,原則上每戶限定人數在指定時間外出購置保障物資(暫定七天,具體視疫情防控情況動態調整)。 警戒區兩點一線 將香洲區拱北街道全區域作為警戒區域,實行「兩點(居住點-工作點)一線,非必要不離開」管理措施。
體育局暫停原定在8月6日至8月15日進行的新一期(9月至10月)大眾體育健身興趣班登記、抽籤、報名工作,後續安排將於稍後公布。此外,8月8、15日舉行的體育健康諮詢站及昨日至8月16日期間各體育總會的集訓、培訓班及賽事等體育活動亦暫停舉行。 保安部隊博物館暫停開放 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經研究決定,澳門保安部隊博物館於昨日起暫停對外開放,直至另行通知。 環保局回收服務暫停運作 環境保護局推出的「電子及電器設備回收計劃」的所有回收服務(包括預約上門回收、流動回收車、所有流動回收點及固定回收點)將暫停運作。此外,四個環保加Fun站、流動回收車、乾淨回收街站,以及環保Fun回收站點亦將暫停運作。上述暫停運作時間均由昨日起至8月17日。 消防博物館暫停對外開放 消防博物館自昨日起暫停對外開放,直至另行通知。 「澳人食住遊」另作安排 旅遊局宣布取消即日起至11日出團的「澳人食住遊」行程,隨後安排將作另行通知。總控中心會有序通知已報團人士,敬請有關人士留意。「澳人食住遊」的最新安排,如有垂詢,可於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7時致電8396 3052或。 旅遊局宣布取消即日起至11日出團的「澳人食住遊」行程。 (資料圖片)
十年一次的「2021人口普查」將於後( 7)日 開展,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最新發展,統計暨普查局調整人口普查的資料收集安排,將暫停普查員上門收集資料,全面推行線上資料收集。局方呼籲市民透過網上或電話方式提交資料,以減少面對面接觸。 今年人口普查範圍覆蓋全澳住戶。統計局昨(4)日公告,因應疫情變化,以及配合特區政府的防控措施,統計局將暫停普查員上門收集資料的工作安排,並鼓勵市民以網上或電話方式提交資料。全澳27萬多個住宅及工商業單位的住戶,由8月2日起陸續收到統計局發出的人口普查通知信,住戶可於8月7日至21日期間透過以下任一方式提供資料: 使用網上填報系統1: 掃瞄通知信/問卷上的二維碼或登入人口普查專頁填報資料。有關開通填報系統詳情,請參閱通知信內的「住戶須知」或人口普查專頁; 聯絡普查員電話訪問2: 掃瞄通知信/問卷上的二維碼獲取負責住戶單位的普查員資料及聯絡電話,住戶可致電有關普查員接受電話訪問;3:致電人口普查熱線8809 8809預約電話訪問時間。 問卷分長式及短式 人口普查問卷分為長式及短式兩種,其中七分之一單位的住戶會被抽選作答長式問卷,餘下單位的住戶回答短式問卷。長短卷住戶均可選擇透過電腦或手機在網上填報問卷。為方便市民提供資料,統計局呼籲住戶使用網上填報系統,住戶可於8月7日至16日期間掃瞄通知信或問卷上的二維碼,或登入2021 人口普查專頁填報資料。 短式問卷詢問住戶七條關於人口基本特徵的問題,收集的資料如性別、出生年月及出生地等。住戶除了透過電腦或手機填報問卷之外,可自行填寫紙本問卷,之後等待普查員上門收回。 住戶亦可致電普查熱線預約普查員上門訪問。 長式問卷在短卷內容的基礎上加入了關於人口的社會及經濟特徵方面的問題,如國籍、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行業職業及工作收入等。今次人口普查問卷增加了關於60歲或以上長者生活自理方面問題,有關資料可為未來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此外,人口普查問卷亦收集住屋方面的資料,如單位伙數、單位屬自置或租住,以及每月供款或租金等。 問卷資料均加密傳送 統計局強調,不會主動以電話或電郵方式向住戶索取資料,而人口普查問卷亦不會收集如身份證號碼或銀行賬號等資料。局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避免被不法之徒有機可乘。此外,為確保資料的安全和保密,網上填報的問卷資料在傳送時均以加密處理。 根據第6/2021號行政法規《二零二一人口普查制度》,所有普查對象必須在規定期限內提供所需的資料。另外,根據第242/GM/99 號批示《統計保密規章》的規定,統計局必須對受訪者提供的資料絕對保密,數據在匯總處理後僅以整體形式公佈。統計局呼籲全澳市民全力支持人口普查工作,提供準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