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法》今起公開諮詢

賭牌轉批給走入歷史

一直只聞樓梯響的《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下稱《博彩法》)終於要向公眾公開!在距離賭牌明年6月30日到期僅剩九個半月時間的此刻,特區政府宣布今(15)日起就《博彩法》進行為期45天的公開諮詢。 對於外界最關注的賭牌數量等議題,諮詢文本也給出方向。法案建議,明文規定禁止將幸運博彩的經營權作出轉批給,又建議重新檢視經營娛樂場幸運博彩的批給期限,意味著賭牌「三正三副」模式或將走入歷史,而未來賭牌發放也可能不再以20年為期限。在博彩業監管方面,未來承批公司若接受他人存放現金及承諾支付回報,則將涉及刑事罪,最高可處五年徒刑。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政府對賭牌的數量沒有前提。 《博彩法》的修訂,將為澳門博彩業生態帶來極大改變。 【本報記者陳嘉俊、梁雄業、陳宇東、吳泳欣報道】 特區政府昨日舉行《博彩法》公開諮詢新聞發布會,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經財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辜美玲、博彩監察協調局局長何浩瀚、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甄綺蓮及崔浩甄等人出席。 李偉農指出,特區政府於2001年制定了第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經過近20年的發展,博彩業迅速增長,在推動經濟、就業、基礎建設及民生福利等方面,發揮正面作用,為社會整體發展帶來全新格局,成為澳門特區的支柱產業。特區政府於年公布了博彩經營中期檢討報告,指出博彩業發展對本地社會和經濟有明顯的正面帶動作用,但亦衍生一些社會問題,以及出現行業監管上的滯後和不足。 為推動博彩業未來持續及健康發展,同時考慮到本澳在社會環境、經濟狀況及博彩業規模等方面,均發生很大變化。特區政府在總結過往監管經驗、博彩業現狀及澳門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決定對現行法律制度作出全面檢討及完善。 諮詢九大重點 聚焦四大面向 是次修法的諮詢文本提出九項諮詢重點,包括:一、經營娛樂場幸運博彩的批給數量;二、批給期限;三、增加對承批公司監管的法定要求;四、僱員保障;五、強化對承批公司、博彩中介人及合作人的審查機制;六、引入政府代表;七、推動非博彩元素的項目;八、社會責任;九、明確刑事責任及行政處罰制度。 李偉農表示,九項諮詢重點可歸納為四方面,第一是強化社會責任,第二是鼓勵擴闊非博彩元素,第三是加強政府對行業的監管,目的是使行業更健康發展;第四是對違規行為配置相應法律後果及制裁後果,令整個法律更加完備及與時並進。 禁止經營權轉讓 批給期限將調整 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甄綺蓮介紹,關於賭牌批給數量方面,法案中明文規定禁止將幸運博彩的經營權作出轉批給。而批給期限方面,在考慮及平衡就業市場的穩定性,投資者經營發展所需時間及對回報的合理期望,以及特區政府在持續檢討行業發展需要等的前提下,建議重新檢視經營娛樂場幸運博彩的批給期限。 在僱員保障方面,承批公司必須持續及積極採取措施保障本地僱員就業,包括促進其向上及橫向流動的措施。 提供存款回報違法 甄綺蓮表示,法案建議新增兩項刑事責任,分別是「非法接受現金或其他款項的存放」罪,以及「拒絕博監局或協助博監局執法人員進入及逗留者接受監察的地點」,構成「普通違令」罪。 「非法接受現金或其他款項的存放罪」方面,當承批公司以自己名義,或透過股東或僱員,接受他人現金存放,而且支付或承諾支付一定報酬或其他形式的回報給當事人,將處以五年徒刑或科處罰金;任何人假借承批公司或博彩中介人名義,令別人誤解或欺騙他人相信有關人士與承批公司或博彩中介人有密切聯系,而非法接受現金或其他款項,都會處以五年徒刑或科處罰金。 提升澳門股東佔比 博企引入政府代表 政府建議未來博彩業承批公司,應提升法定最低資本額、提升澳門永久性居民股東在公司資本所佔的比例、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則須符合特定的要件及取得政府的許可,博彩業承批公司未來應將重點集中在澳門。 法案中建議,要強化對承批公司、博彩中介人及合作人的審查機制。在有需要時,特區政府可對承批公司聘請的人員或與承批公司有關聯的其他特定人士或實體進行資格審查,以及對中介人所聘請的人員、合作人或其他具密切聯繫的人士及實體進行資格審查。 另外,法案建議引入政府代表,以增加政府在幸運博彩承批公司的直接監察權,以更有效地保障產業發展及整體的社會利益。 李偉農表示,提出有關建議是要確保博企能健康發展,確保承批人有足夠財力履行合同。 將舉辦五場諮詢會 第16/2001 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由今日(9 月15 日)開始,展開為期45 天的公開諮詢,諮詢期內將舉辦五場諮詢會聽取公眾的意見。 李偉農表示,特區政府期望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優化法律監管制度,促進本澳博彩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促使本澳博彩業踏上新的發展台階,與時並進,為本澳社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和貢獻。

15/09/2021
43227

博彩業發展不可能無限膨脹

李司:賭牌批幾多無既定立場

特區政府今(15)日起就修改第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進行45天公開諮詢,法案就現有制度進行多項調整,其中最受關注的賭牌問題,未來將取消轉批給制度,但至於會發放多少賭牌,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就強調沒有既定立場。 【本報記者陳宇東、陳嘉俊、梁雄業、吳泳欣報道】 李偉農表示,開放博彩業對澳門民生、經濟、就業等,都帶來經濟增長及財稅收入,故特區政府需要維持博彩業一定規模,以保障民生和基建,過去稅收亦為庫房積累了一定資金,以確保有足夠資源應對外圍經濟變化。但他指出,規模發展帶來效益,但不可能無限膨脹。未來規劃要考慮賭牌的合適上限,總結過去規模帶來的效益,希望透過一定規模及稅收,保持未來發展有足夠競爭力及資源。而就文本中未有提及博彩稅方面會否考慮作調整,李偉農解釋,現時博彩稅稅率為35%,博彩稅與民生有直接關係,所以博彩稅的調整要謹慎。 禁轉批給是為規模穩定 對於外界關注賭牌數量的議題,李偉農強調,特區政府對未來賭牌要批給幾多數量,沒有特定前提。他進一步稱,如果政府已有既定立場,「仲使乜諮詢?」在這方面政府希望多聽社會意見。另一方面,就文本建議規定禁止將幸運博彩的經營權作出轉批給,李偉農解釋是希望讓博彩業規模維持穩定,因此不鼓勵將來制度有轉批給的安排。 賭牌批給期限聽取各方意見 賭牌批給期限方面,過去設定是20年期限,李偉農指,博彩業的客觀情況與20年前不一樣,當時首階段是由新開始,投資興建項目;現時已有一定項目,故將來賭牌是否仍要維持20年的期限,需要聽取各方意見。 對於六大博企能否在賭牌到期之前,完成賭牌競投工作,李偉農則重申不會就有關安排於新聞發布會上作回應。 有傳媒關注貴賓廳的經營會否涉及觸犯「非法接受現金或其他款項的存放罪」?,李偉農解釋,增加的法律責任主要集中承批公司當中,貴賓廳是承批公司其中一個業務,承批公司其下業務有貴賓廳和中場。如在經營情況下出現違規行為,且違法的行為是符合違法要件,有關部門負有法律責任。 合法經營便受法律保障 至於衛星賭場會否在未來的《博彩法》中存在?他們亦會否有政府代表派駐?李偉農表示,現時42個賭場每一個都派代表這很難說明,主要是承批公司上會派駐代。李偉農表示,批給合同上只有兩方,分別是承批公司及政府,而衛星賭場在法律上不存在,只要有關承批公司相關活動(衛星賭場)參與人在合法經營的情況下,他們權利應有法律保障。

15/09/2021
36313

政府修改博彩法律制度

甄瑞權表示支持

特區政府今(15)日起公開諮詢修改博彩法律制度,為期45天。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表示支持,指出現時法案已沿用多年,適時進行檢討及修改,「不足之處要補強,做得不錯地方要優化」,加強監管和完善法案,推動博彩業走向法治及規範化,確保博彩業健康持續發展,更好發揮博彩業在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他又希望未來修改博彩法,形成社會共識,支持本地中小企發展,在發展博彩業的同時,結合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甄瑞權表示,博彩業是澳門重要支柱產業,對促進本土經濟、中小企營商環境乃至社會民生等至關重要。現時博彩法已沿用20年,加上今次受新冠疫情衝擊,博彩業受重創,適逢賭牌續期在即,認為有需要適時進行檢討及修改,確保博彩業健康持續發展。政府公布修改博彩法諮詢文本,內容豐富,總結過往20年經驗,不斷優化補強,制定博彩業健康發展的法律基礎,他希望透過博彩法修改,未來更好發揮博彩業在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為未來發展奠定新的基礎。 甄瑞權認同博彩業發展規模必須適應澳門的發展和實際條件,供需之間要取之平衡,需要重新檢視賭牌數量及批給期限。他稱,博彩業發展規模,不僅涉及澳門市場所能容納的規模,還考慮到人力資源、旅客數量等要素能否支撐行業發展,「合理規模能帶動整體經濟發展,但規模失控就可能適得其反」,認為政府對此持開放態度聽取各方意見,相信有助廣大居民在諮詢期間積極參與,建言獻策。 結合深合區推動澳經濟多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整體方案提及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深合區將成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新平台。甄瑞權表示,在發展博彩業的同時,如何結合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非常重要。「一業帶百業」,博彩業可帶動旅遊娛樂業、會議會展業、高端時裝業、奢侈品消費及藝術品市場等發展,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推動琴澳經濟一體化,透過這個平台,將推動本地更多企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適逢賭牌續期在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冀透過修改博彩法,為深度合作區建設及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甄瑞權關注諮詢文本提及強化博彩業的社會責任,支持本地中小企發展,支持本地經濟發展,認為值得欣賞。澳門由過往小城市發展至今成為現代都市,但本澳經濟主體仍以中小微企為主,大都從事中下端的服務業,若不通過博彩業帶動中小企向中高端發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那麼作為本土經濟的中小企受到巨大衝擊,甚至走向式微,對澳門發展不利。他稱,本土經濟是澳門的基礎及主心骨,這不僅單單是經濟問題,還關乎到本土文化、歷史傳承以及澳門居民的歸屬感,只有本土經濟穩定,澳門才能更好向前發展,認為發展博彩業的同時,須確保不會對中小企業形成擠壓效應,反而應發揮博彩業「以大帶小」的作用,他建議在博彩法及有關行政法規上規範,要求博企優先購買本地產品,可設定一定標準等前置條件,以改善本地中小企經營環境,支持中小企發展。 此外,諮詢文本提及完善法律制度,加強政府監管和強化非法行為的規管,甄瑞權認為若法律不健全,必然對博彩業未來發展帶來傷害,完善法律制度及加強監管, 有助進一步推動博彩業走向法治規範化。

15/09/2021
27962

「澳粵同盟」當選人落區謝票

持續努力將市民心聲傳達政府

第七屆立法會直選第1組「澳粵同盟」當選人鄭安庭及羅彩燕,13及14日前往紅街市、義字街及三盞燈、營地街市、新馬路等一帶落區謝票,感謝市民對該團隊的支持和信任,讓現屆議員鄭安庭得以成功連任,並將議政新人羅彩燕送入議會。鄭安庭及羅彩燕表示,今屆選舉的成績既是認同亦是期望,今後一定會努力作出更大突破,讓政府聽到更多市民心聲。 在「澳粵同盟」受託人甄瑞權的陪同下,以鄭安庭、羅彩燕為首的一眾「澳粵同盟」團隊成員首先前往紅街市一帶謝票,他們在街市外與沿途市民以及周邊攤檔商戶致謝,並聽取市民及商戶對團隊及議會工作的意見.。 充分履職貫徹政綱鄭安庭表示,「澳粵同盟」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所取得的成績既代表了大眾對他們過往工作的認同,亦滿懷著市民對於未來工作的期望,今次到紅街市、義字街及三盞燈一帶謝票,今後一定會努力作出更大突破,不辜負廣大市民期望,充分履職、貫徹政綱、深耕社區。在兩日落區走訪過程中,聽取了不少市民和商戶反映各方面的意見和訴求,尤其是了解到該區商戶在疫情下出現的各類經營困難。「澳粵同盟」會繼續向政府反映民意,希望起到在官民之間搭建溝通橋樑的作用,讓政府聽到更多市民心聲。未來亦期望能夠聽到社會各界的更多意見,團隊會繼續做好官民之間的溝通橋樑,致力和政府加強反映民意,促進政府推出更多、更適切的惠民措施,與市民共渡時艱。 羅彩燕表示,作為一名議政新人,她會以謙卑心態向鄭安庭及其他議會前輩加強學習,亦會多聽市民心聲,多向政府反映民意,不忘初心、為民請命。而在落區謝票期間,團隊亦聽到很多街市商販反映疫情下經營困難,還要面對物價上升等問題,未來會再督促政府推出更精準的扶持措施,真正幫到中小微企渡過難關,亦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澳粵同盟。

15/09/2021
27795

公務員上班須打疫苗或每七天核檢

公職局:違反指引視為缺勤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前(13)日發布疫情防控新指引,所有工作人員均需接種疫苗。若未接種疫苗,則應至少每七日接受一次核檢。行政公職局已向公務員發出指引性傳閱公函,由本(9)月27日起,所有公務人員進入工作場所,都必須出示接種新冠疫苗證明,或出示新冠病毒七天核酸檢測呈陰性證明,否則會被視為不合理缺勤。 【本報記者陳嘉俊報道】 該公函又指,公務人員的核酸檢測應安排於非辦公時間,可豁免核酸檢測費用。而持有因健康狀況不適合接種疫苗的醫生證明者,可豁免核酸檢測費用。 行政公職局呼籲,為有效減少新冠病毒感染及傳播的風險,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公務人員,有責任配合衛生當局的防疫措施,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保障自身、家人及公眾的身體健康。 不適合接種需經醫生評估 行政公職局又指,公務員若要醫生證明不適合接種疫苗,要先預約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各衛生中心及衛生站,以及除科大醫院外的本澳其他疫苗接種站接種疫苗,當場經醫生評估才可獲發相應證明。 經評估後若屬暫緩或不能接種疫苗者,可透過政府的免費核酸檢測,免費核酸檢測結果僅作上班證明,不會顯示在健康碼,亦不能通關。 全澳工作人員須打疫苗或七天核檢 協調中心前日發布疫情防控新指引,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表示,該指引是原則性的指引,適用人士有兩類人群,第一類人是他們的工作時間是需要接觸到服務對象,即接觸到他人的;第二類是在密閉空間工作,而此空間是有其他人在工作,這兩類從業人員都需要接種疫苗,如果這兩類人士不接種疫苗,便需要至少每七天做一次核檢,至於哪一類人群需要至少每七日進行一次核檢,則需要該人員的監管實體視乎情況作決定。至於有關核檢,特區政府不會支付相關費用。 新指引面向全澳工作人員,涉及人數方面,戴華浩稱,監管部門要視乎相關工作人員是否符合兩項條件,再作出實際性的細則及評估工作場所有多少工作人員,未來要視乎各監管實體做統計才會有相關數字。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表示,指引目的是保障工作場所的安全。然而具體如何操作?戴華浩表示,若相關工作人員群體有監管實體,當局將與監管實體商議具體如何落實有關監管方案;如有管理機構:老闆、公司等,那麼公司、各個工作場所的管理實體需自行制定方案及時間表落實指引,亦冀設緩衝或寬限期讓工作人員接種疫苗。 被問及如違反有關指引會否有罰則,戴華浩回應指,如果工作場所不遵守指引,將會問責工作場所的監管實體,如果不幸出現傳染病的話,監管實體或會觸犯《傳染病防治法》。

15/09/2021
33455

憂新指引如「迫針」易惹不滿

意見促當局讓公務員自由選擇

「本報記者劉凱輝」行政公職局昨(14)天發出公函通知,由9 月27 日起,所有公務人員進入工作場所,須出示已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證明,或出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七天內結果為陰性的證明。有公務員稱當局之前主張是自願打針形式,如今又一刀切,質疑「說話不算話」;亦有公務員認為現時並非什麼疫情嚴峻時期,感覺當局有些誇大其詞;另有公務員則指出,當局不單沒有鼓勵措施,還要硬推,很影響政府形象;有公務員稱並非不相信有關疫苗,但擔心自身身體問題,更憂慮到時醫生寫證明的準則又不明確。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個人支持及同意接種疫苗可有效對抗病毒,減少感染風險,甚至大大降低發病率、重症和死亡,更可為家人帶來更多保護。但政府及特首早前一直提出可自願性接種和可選擇疫苗,他強調政府應遵守原則,前提是不能單憑指引便去執行,他認為當局有必要解釋清楚,提供更科學及清晰的數據,釋除公眾疑慮,亦無助減少世衛提出的「疫苗猶豫」。 促讓公務員有選擇權利 言起動力協會副總幹事蔡文政受訪時指出,公務員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社會乃至全球至今仍未有共識疫苗一定有效預防新冠病毒,並且疫苗追不上病毒變種的進度,而對於未曾外出的公務員更不公平。此外,公務員有高齡人士、過敏人士、孕婦也不合適注射疫苗。如未接受疫苗者,則每七天使用私人時間進行核酸檢測,即等於加班並且還要支付「罰金」,變相加長工時兼減薪;而持有因健康狀況不適合接種疫苗的醫生證明者,可豁免進行核酸檢測的費用,仍然使用私人時間驗核酸。他提出政府「迫針」也應該尊重公務員的權利。

15/09/2021
21062

受訪市民多支持新指引

以檢驗代替疫苗接種很公平

【實習記者黎家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前(13)日發布疫情防控新指引,即工作是接觸到他人的及在密閉空間工作的兩類人士均需接種疫苗,否則應至少每七日接受一次核檢。 消息公布後, 引起社會熱論,有意見指該指引影響全澳工作人員。而有市民接受訪問時認為,雖然接種疫苗是個人意願,但不接種疫苗而使用核檢來防疫是比較公平的措施。 有食店職員受訪時指出,店員均已接種疫苗,疫情防控新指引對他們工作而言,影響不大。食店職員薛小姐表示已接種兩劑疫苗,雖無其他人要求,但仍自願每周做核檢,她稱,「每周做核檢更能保障自己和他人」。她更指出,其同事同樣已接種疫苗仍堅持每周做核檢。 同樣已接種疫苗、從事文職工作的鄭小姐和盧小姐亦支持該防疫新指引,鄭小姐不認為新指引是變相「谷針」,續指不接種疫苗,應至少每七日接受一次核檢是公平措施。兩人更表示辦公室的同事均自願接種疫苗了,新指引對她們影響不大。 亦有身體不適合接種疫苗的長者支持該防疫新指引。市民范小姐指出,接種疫苗或定期做核檢均是為了保障自身的人生安全,她稱「若不接種疫苗,去做核酸檢測便是每個人的公民責任」。范小姐更一度因自己身體狀況不能接種疫苗而落淚,她情緒激動地稱「自己是長期病患者,知道生病的痛苦,若自己身體健康,想去打疫苗」。范小姐更認為身體狀況許可的人應去接種疫苗。 有退休人士認為防疫新指引有好有壞。市民梁先生認為,堅持做好防疫措施便足夠,若接種疫苗後,防疫措施鬆懈,疫情同樣可傳入本澳,至於是否接種疫苗是個人意願。

15/09/2021
2673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