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倫實地了解民情

籲接種疫苗復蘇經濟紓民困

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來澳旅客大幅下跌,本澳經濟大受打擊,至今復蘇仍緩慢,社會民生更出現不同程度的困境。政府雖然先後就「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推出「及時雨」措施,但未能達至社會實際需求。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近日曾多次到本澳各個不同地區實地了解民生情況。施家倫議員表示,在實地了解過程中,發現基層市民生活存在不同困難,包括失業率高企、既有福利被削減、物價上漲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不斷衍生,施家倫表示對此高度關注。 施家倫表示,失業或就業不足是本澳目前面臨的一大民生問題,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最新一期就業調查資料顯示,本澳今年2月至4月一期的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1%,較上一期(2021年1月至3月)上升0.1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為4.8%,失業人口達12,000人,其中批發及零售業、建築業、酒店業和餐飲業為疫情之下首當其衝受影響最深的行業,失業人群當中不少人為中壯年人士,是家庭中充當養家糊口的重要角色,因此,不少家庭陷入經濟困難。 畢業即失業 青年感不安 5月、6月是畢業季的來臨,「畢業轉而失業」的情況令本澳青年感到極度不安。其次,由於今年政府財政仍是赤字預算,在無盈餘前提下,當局取消對中央公積金特別注資,對於長者來說意味減少7,000元的生活費用,即每月減少近600元的生活費,令長者無所適從,感到生活困苦。除此之外,消費優惠一推出,市民表示物價悄然上漲,繼續挨貴餸。 施家倫補充稱,企業支援少,營商環境差,中小企生存困難;青年上樓置業難,生育率持續低下;長者孤獨感增加,精神心理壓力大;社區設施配套少,康體活動難進行等的民生問題衍生,令市民的幸福感大幅下降。 做好兜底保障民生工作 施家倫表示,期望特區政府重視有關情況,對現存民生困境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推出針對性措施,而長遠來說,他認為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提升疫苗接種比率,建議當局短期內結合社團、企業等力量,推出鼓勵措施,以爭取今年底可建立免疫屏障,助力開放內地自由行網簽,以及團客的正常往來,使經濟逐步得到復蘇。同時,更建議政府要做好革新任務,落實施政報告中提升整體行政效率和多元產業發展的目標,明確中醫藥、會展、現代金融、科技發展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本澳平台優勢,集中力量突破產業多元發展瓶頸,實現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17/06/2021
23721

次階段「澳人食住遊」整合19條路線

體驗直升機高空飛索室內跳傘

第二階段「澳人食住遊」今(17)日起接受報名,旅遊局昨(16)日公布15條新路線,同時保留首階段四條路線,合共19條路線。其中新增五條親子運動DIY路線會有小型賽車場、兒童足球體驗、高爾夫球體驗,製作燒味DIY體驗等;另有路線會提供高空飛索及室內跳傘體驗、紅色旅遊路線如參觀林則徐紀念館,以及海上遊路線等。居民可計劃在7、8月暑假期間參與特色之旅,又或選擇心儀酒店來一趟「宅度假」,如之前未參加「澳人食住遊」,每名澳門居民可分別獲本地遊及酒店體驗資助一次。 【本報記者劉凱輝、劉艷萍報道】 保留首階段4條 新增15條新路線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副局長程衛東及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昨日出席記者會,介紹第二階段路線。「澳人食住遊」4月首階段推出六條本地主題路線,第二階段保留當中四條並加入15條新路線,合共有19條精心設計的旅遊路線。第二階段新亮點有主題工作坊的體驗式旅遊,結合體育元素的活動,水上遊樂之旅,紅色旅遊路線以及海上遊等。首階段原有的四條路線包括:探秘九澳聖母村、VR體驗/名人接觸+機車朝聖地+葡達DIY體驗、探秘澳門歷史及大賽車的秘密,直升機飛天體驗之旅。 15條新加入路線的內容包括:三條「海上遊系列」路線;五條「親子·運動·DIY系列」路線——小型賽車場揭秘及到石排灣公園親親大自然、兒童足球體驗及科學館探秘、高爾夫球體驗及賞花、製作燒味DIY體驗及參觀文創產業區、製作燒味DIY體驗及參觀澳門啤酒館;五條「新奇·玩樂系列」路線——高空飛索(ZIPCITY)及室內跳傘(GoAirborne)體驗、暢遊銀河天浪淘園、新濠影匯水上樂園體驗、澳門威尼斯人teamLab超自然空間及科學館,探索新葡京及認識賽馬會;兩條「偉人事跡·家國情懷系列」路線包括參觀科學館及林則徐紀念館,以及百年華誕蓮繫中華之旅。 今起報名 每名居民280元補助 旅遊局表示,首階段的四條路線包括直升機體驗亦會保留,市民可於今(17)日早上 10 時起至本月20 日傍晚 6 時前登記報名,而首階段已報名市民將直接參與第二階段的抽籤,電子抽籤將於下周一(21日)進行。「澳人食住遊」每名澳門居民可獲最多280澳門元本地遊旅費補助一次,以及100澳門元餐飲卡(直升機飛天體驗及遊艇和海上遊路線除外)。由於本地遊活動需嚴格遵循衛生局的防疫措施,市民需包括佩戴口罩;量度體溫及出示「澳門健康碼」等,而健康碼為「紅碼」或「黃碼」人士則不能參團。 目標去年「心出發」約十萬人參加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截至本月14日,首階段澳人食住遊六條路線共出團297 團,共 9,445人次參與,錄得11,314人次報名,至於六條線路中,最受歡迎除直升機,其次為九澳聖母村和VR/名人蠟像館。本地酒店體驗方面,已銷售酒店體驗套票8,343套,涉及名住客,成效理想。文綺華又稱,整個計劃預留1.2億元,首階段涉資助480萬,第二階段在暑假期間舉行,希望能有去年「心出發」計劃成效,約十萬人參加。

17/06/2021
30631

減排降噪好處多

如何鼓勵「電」單車?

環保及氣候變化議題是現時國際社會國家之間角力,多個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提出要達到碳中和的時間表,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亦都致力於節能減排,向世界承諾力爭在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爭取在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除了在發電和工業生產中運用更多清潔能源外,交通工具的潔淨化也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一環。 以本澳而言,作為人口稠密的都市,將公共及私人交通工具潔淨化(包括純電或油電混合),不僅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市民健康水平,也可以降低噪音的影響。政府雖然透過稅務優惠鼓勵市民選擇更環保型車輛,但由於種種原因,電動車的普及率仍然較低。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澳註冊機動車共24萬4,327 輛,但電動汽車和電動電單車分別僅有輛及216 輛,比例可以算是微不足道。 借鑒同樣電單車密集的台灣地區,其2020年的電單車保有量當中約有3%為電動車型,而且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電動車產業鏈,這與當地政府長期以來的補貼購車政策有關。當地對60多款電動電單車提供每輛7,000 至10,000 元新台幣的補助金,因此吸引不少購買新車或汰換舊車的民眾選擇電動車,民眾最在乎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因素。 根據交通事務局網頁顯示,現時本澳獲商標及型號認可核准的電動電單車共有12款,但在銷售渠道和市面上仍屬小眾。從實際考慮,電動車要擺脫「有錢人玩具」的形象,需要業界引入更多、更經濟實惠的車型,以及解決充電難題。早前交通事務局批准三個公共停車場裝設換電櫃,讓駕駛者可以在數分鐘內為電單車更換已充滿的電池,大大提升其實用便利性。 本澳總體的交通政策是發展公共交通、控制車輛增長速度,然而在現實層面,電單車仍然是眾多市民每日代步的必需品,其帶來的噪聲和污染不容小視。當局可以從政策、法規、補貼等層面著手,為環保交通工具發展創設空間。

17/06/2021
26831

2021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

確立重點加強四個方面合作

2021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前(15)日以視像形式舉行,會議主題是「以橫琴為主陣地深化粵澳合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行政長官賀一誠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分別率領兩地政府代表團出席會議,雙方總結了過去一年粵澳工作,均肯定合作卓有成效,各領域都取得顯著進展。雙方同意,粵澳將繼續攜手落實好國家的戰略部署,務實合作,共同提升兩地民生福祉。 會議澳方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合作綜合大樓透過視像連線與粵方舉行。行政長官在會上指出,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各地區經濟民生造成嚴重衝擊。 粵澳兩地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保持緊密協作,共同做好聯防聯控工作,使粵澳兩地人員來往逐步恢復正常。行政長官感謝廣東省政府一直以來對澳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有效確保了供澳能源物資、鮮活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穩定供應,使澳門居民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得以保障。 粵疫情防控快達清零 行政長官指出,廣州市、深圳市前日各新增一例個案,顯示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快要達到清零的可控範圍。粵澳兩地政府將繼續做好聯防聯控工作,衛生和出入境等有關部門不定期舉行疫情通報視像會議,就通關政策的調整及時進行溝通聯繫,共同抗擊疫情。 行政長官表示,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過去粵澳兩地良好合作基礎上,粵澳將進一步圍繞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推動橫琴建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工作等重要議題進行磋商,根據兩地發展的實際需要,共同研究制訂下一階段粵澳合作的重點。 做好合作開發橫琴 馬興瑞省長指出,粵澳兩地將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務實推進各領域緊密合作,共同做好合作開發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澳門青年創業谷、澳門新街坊等平台建設成效顯著。他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粵澳雙方進一步充分交流,務實對接,全面準確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共同推動粵澳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保障澳門特色“ 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焦橫琴重大合作區 會議確立了粵澳將重點加強四個方面的合作,一是聚焦橫琴等重大合作區,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二是持續深化科技研發、高端製造、中醫藥、現代金融、文旅會展商貿等領域產業合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三是進一步提升粵澳互聯互通水平,為澳門居民在粵生活就業提供更多便利。四是持續推進社會民生合作,慎終如始抓好疫情聯防聯控,大力支持澳門青年到廣東就業創業,不斷深化教育、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持續促進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 簽署六項合作協議 會上,行政長官、馬興瑞省長共同見證了《粵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與合作協議》、《粵澳標準質量和檢測認證工作合作協議》、《關於在粵澳資企業經濟核算的合作協議》、《粵澳旅遊合作協議》、《「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粵澳中醫藥交流合作框架協議》等合作協議簽署。

17/06/2021
24424

司警與酒店業舉行交流會

加強警民合作防犯罪案

為加強與酒店業界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預防和打擊於酒店場所發生的罪案,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和本澳的旅遊形象,保障市民和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司法警察局舉行「酒店業界治安通報機制」交流會,司警局刑事調查廳廳長梁文照、毒品罪案調查處處長余光輝、有組織罪案調查處處長薛專耀及轄下人員,與約50名本澳酒店業界代表就持續優化現有治安通報機制、提升前線從業員的防罪意識和能力、加強警民合作防範罪案等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交流會於昨(16)日上午在司警局總部大樓舉行。會上,司警局人員因應本澳酒店場所有可能發生由賣淫、非法兌換貨幣活動而衍生的盜竊、搶劫等犯罪,結合實際案例向酒店業界與會代表講解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和防範方法,以及如何正確應對突發事件或罪案,冀能增強業界對相關犯罪活動的警覺性和應對能力。司警局與各業界代表亦就酒店及周邊區域最新治安情況、加強酒店保安工作、提升前線從業員的防罪意識和能力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司警局表示,隨著旅客人數逐漸增加,將與酒店業界保持緊密溝通和合作,持續優化現有治安通報機制,促進警民合力預防和打擊犯罪,維護本澳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出席本次會議的人員還包括司警局侵犯人身罪案調查科主管李家和、搶劫罪案調查科主管張錦輝、報案及緊急行動中心主管黃炳貴、侵犯財物罪案調查科職務主管鄧錦華,以及縱火罪案調查科職務主管鄔劍明。

17/06/2021
1991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