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登記暢順

選擇移動支付及實體卡參半

特區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居民上周五起開始登記, 澳門金融管理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及社會工作局代表昨(10)日早上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就計劃解答市民疑問。金管局表示,截至目前,有18.5萬市民成功登記,選擇移動支付和實體卡的市民各佔一半。此外,多名市民關注計劃推出後,會否有商戶伺機抬高價格,經科局表示,已經收集本澳78萬項商品並要求商戶每個月提供兩次商品價格備案作基礎處理投訴,指商戶不應太過短視而去短暫加幅(價格)影響商譽。 【特約記者李燊報道】 金管局金融基建及資訊廳總監劉奇峰表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至今有18.5萬市民成功登記,選擇移動支付和實體卡的市民各佔一半,包括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150多個網點協助市民登記,甚至有金融機構於周末協助居民登記。登記期間整體運作暢順,他指出,與去年消費卡相比,未見市民「一窩蜂」登記,認為市民仍在了解各金融機構的優惠方案,加上自身需要及使用習慣,仍在考慮選擇哪一種使用方式。經科局產業發展廳廳長邱潤華則表示,登記期至12月10日,時間充裕,市民無需急於登記,又強調會加強向社會解說,方便居民使用。 商戶應把握機會多做生意 有多名市民致電節目表示,憂心計劃會引致商戶加價,希望當局能加強監管。邱潤華表示,當局已經與消委會積極巡查,目前已經收集了所有零售商各個商品價格以作報備,包括78萬項商品價格,未來將要求26間本澳超市集團合共260多間分店,每個月提供兩次所有商品價格給當局備案。所以有了這個價格的基礎下,一旦接到投訴,將會與消委會視乎具體個案去處理、判斷是否不合理加價。 他強調,政府及市民投放資金達到100億元,希望藉助計劃讓市民及商戶同舟共濟、共渡時艱,商戶應該把握機會薄利多銷、「做多啲生意」,不應太過短視而短暫加幅(價格)影響商譽。 不能更改平台非因行政費用 計劃規定市民登記選擇支付平台後不能隨意更改。劉奇峰表示,一般情況下,市民登記時選擇了支付平台是不能更改,若有特殊情況需要更改,可致電金管局熱線,金管局會就個案酌情處理,強調不能更改並非行政費用問題,坦言若本澳數十萬居民在登記後因個人意願不斷更換,會對金融機構造成好大壓力。他解釋,市民登記後,金融機構需核實實名賬戶,並向賬戶注入資金,過程需時,若個別市民不斷更換平台,金融機構難以處理,因此當局才作出相關規定。 劉奇峰又指,當局已經推出「聚易用」,現時已經升級「聚易用」的商戶覆蓋率超過60%,數目也在持續增加中,金管局正持續推動各金融機構投放資源為商戶升級「聚易用」,預期短期內將會有更多商戶加入「聚易用」,金管局也呼籲金融機構的優惠可以跨平台使用,但各金融機構有自己的商業策略及業務模式,因此市民選擇這些移動支付平台前要先了解金融機構推出的方案、條款細則等再作選擇。 多個社服機構協助登記 出席節目的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李麗萍表示,協調31間長者和康復服務設施、七隊家居照顧服務隊以及協調了73間受資助的長者及康復服務中心和社團等,在登記期間為需要協助長者、行動不便及有需要人士登記消費優惠計劃。 另外,有年長的市民致電節目表示有使用移動支付的意欲,但「未識用」,希望當局能多些「落區」介紹相關詳情,邱潤華表示,局方將會要求各移動支付平台就其支付界面操作拍攝短片,教市民如何使用。而有市民希望能延長計劃時期,可在明年農曆新年前購買年貨,經科局回應表示,消費計劃受到行政法規限制,只能到2021 年12月31日。

11/05/2021
21416

鹹潮期正式結束

海事局:本澳供水安全穩定

海事及水務局昨(10)日發出新聞稿稱,西江的來水量近日顯著增加並趨向穩定。西江最下游的對澳供水取水口──廣昌泵站外的原水鹹度,過去兩星期均保持在低水平,珠澳雙方經考慮上游來水情況以及原水水質作多次檢測後均符合作為飲用水源的安全範圍,故於上周決定重啟廣昌泵站,向澳門輸送原水,標誌著2020年至年珠江口的鹹潮期正式結束。 當局解釋,珠海重啟廣昌泵站的時間較去年遲了約一個月,這主要是由於是次枯水期流域降雨偏少、導致上游來水較少及鹹潮上溯嚴重。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 月,流域降雨為近60 年來最少,西江、北江等主要江河天然來水偏少40%至70%,使磨刀門水道遭遇了近八年來最強的鹹潮影響。 鹹潮期間,為保障對澳供水安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協調上游省區實施第17次珠江流域水量統一調度工作,累計向澳門供水約萬立方米。而由澳門援建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於是次枯水期累計向下游補水近2.4億立方米,顯著提高了下游河口取淡幾率,有效壓制珠江河口鹹潮上溯,發揮了流域控制性樞紐補水壓鹹的關鍵性作用。海事局強調,會跟市政署及澳門自來水公司密切監控有關情況,並重申本澳的自來水鹹度一直保持在每公升30毫克以內,水質穩定優質。

11/05/2021
11607

金管局加強培養現代金融人才

下半年推債券市場法律實務培训

為配合現代金融業發展所需,澳門金融管理局正制定澳門金融人才儲備建設規劃及落實方案,除透過澳門金融學會開展培訓活動外,亦將結合與高等院校、灣區城巿合作,具針對性地推動金融人才培訓工作,包括鼓勵澳門居民考取國際專業認證資格等,逐步建立本地金融專業人員隊伍。 金管局表示,經前期調研結果,掌握具金融專業認證資格的人才需求殷切,因而正制定澳門金融人才儲備建設規劃及落實方案,具針對性地推動金融人才培育工作。已協調與業界組成的澳門金融學會,於今年初,聯同五所高等院校的學術領域代表組成了顧問委員會,收集澳門加強金融人才培訓工作的意見。 多元培訓課程 金管局稱,澳門金融學會由2002年3月成立至今,已為累計約13萬人次提供了各類金融培訓活動。近年除了銀行、保險相關的培訓課程,亦因應現代金融發展所需,加開債券市場、財富管理、金融科技、融資租賃、綠色金融和人民幣業務相關課程。2019年、2020年至2021年第一季,共舉辦各類課程近250項,培訓學生達人次;其中現代金融相關課程逾80項,培訓學生達3,000人次。此外,亦組織大學生到金融機構實習,輔助有意投身金融行業的青年及早做好職涯規劃。 為培訓兼備金融和法律知識的從業人員,金管局正與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合作,面向法律從業員,於2021年下半年推出以債券市場為主題的金融法律實務培訓課程,使本地法律從業人員加深瞭解債券市場的基礎知識及相關法律應用。 灣區機構合辦培訓 隨著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化,金管局近年分別與珠海、深圳等市的金融官方機構,簽署了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結合大灣區資源合辦培訓課程,包括透過澳門金融學會與珠海方合辦了「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高級研修班」;與珠海金融局合辦了「債券管理高級研修班」;與中葡基金合辦了兩期「澳門金融人才短期培訓班」;未來將推出更多合辦課程,持續提供人才培訓及交流機會。 鼓勵居民考專業資格 金管局鼓勵澳門居民考取國際認可的金融專業資格,包括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的「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認可財務策劃師(CFP®)、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等。 其中,為方便澳門居民考取專業資格,金管局已協調澳門金融學會與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合作,於今年4月在澳門舉辦首場「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並計劃於10月舉行第二次考試;同時引入「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首次考試已於今年3月舉行;協調澳門金融學會於6月,在澳門舉辦首次「認可財務策劃師(CFP®)」考試;亦正爭取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在澳門設立考點。

11/05/2021
16620

機動車尾氣污染物多

新馬路坊會冀加快推廣電動車

環保問題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本澳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新馬路坊會會長羅志權冀提供適當資助和技術支援協助具條件的私人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裝置,要求新建大廈停車場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要求新城發展區預留電動車充電設施空間,創設條件加大推廣電動環保車,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更好地改善民生。 羅志權表示,機動車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這些污染物或固體顆粒在空氣中含量愈大對人的健康危害就愈大。根據資料,本澳機動車總數逾24萬輛,但零排放環保車主要是電動車和天然氣車僅千餘輛,所佔比例不到千分之五。 他又表示,毗鄰的珠海公共巴士已更換為純電動車,的士也基本引進環保車。但本澳在推廣環保車方面已明顯落後,主要原因是電動車的充電設施配套無法跟上,如不少舊式大廈無法安裝充電設施。冀政府提供適當資助和技術支援協助具備條件的私人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裝置,要求新建大廈內停車場必須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要求新城發展區要預留電動車充電設施空間,為加大推廣電動環保車創設條件。 他建議在條件相對成熟後,採取先易後難措施,從巴士公司、出租車公司、旅遊公司和政府部門等開始,後再逐步推廣到其他領域,並鼓勵居民購置環保車代步。(新馬路方會提供圖片) 羅志權

11/05/2021
18772

修法要求博企加大非博彩元素?

博監局:聽取各界意見 下半年諮詢

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的支柱產業,在經濟結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澳門三正三副共六個賭牌將於2022年6月26日到期,只剩一年多的時間,社會都十分關注特區政府如何處理賭牌問題,希望特區政府能及早做好準備。博監局昨日回覆議員何潤生書面質詢時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就修訂《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作出諮詢,對於是否在競投或承批合約中設立特定要件,會認真聽取各界意見。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提出書面質詢指出,2021年度施政報告提及會修改第16/2001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以下簡稱《博彩法》),在年度特區政府的法律提案項目中,修改博彩法亦列入九項法案之一,但註明會視乎公開諮詢情況而定。特區政府曾經表示正草擬新的《博彩法》,希望於去年進行《博彩法》的公開諮詢,但其後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有所延誤,預計推遲至今年下半年展開。 然而,公開諮詢收集意見及建議後,特區政府仍需要進行分析及製作諮詢總結報告,何潤生質詢政府目前有關諮詢文本的草擬進度,以及是否加強對博彩專營制度的規管,對博企社會責任、非博彩元素業務比例等方面細化規定,並關注未來是否積極鼓勵博企創造更多與中小企合作交流的平台、項目或優惠政策。 政府:持續鼓勵博企讓中小企進駐對此,博監局局長何浩瀚回覆指出,今年下半年將就修訂《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作出諮詢,對於是否在競投或承批合約中設立特定要件,如要求博企加大發展非博彩元素的力度及承擔特定社會責任等,特區政府會認真聽取各界意見。 博監局又指,在博企與中小企合作方面,特區政府持續鼓勵相關企業讓更多本地中小企進駐大型綜合旅遊設施內,同時繼續推動相關企業加大力度採購屬於中小企、澳門製造及青創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實行「以大帶小」與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對此,博監局會要求博企定期提交相關資料及數據作分析監察。 當局也支持相關企業透過定期舉行採購洽談、商業配對、工作坊等活動,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澳門中小企搭建商業網絡和配對平台,並協助優化其產品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讓企業在業務對接過程中得以提升競爭力,為本澳中小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條件。 另外,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將於本月17日上午10時舉行會議,政府代表將列席,就博彩經營批給合同聽取議員意見。有關會議將依慣例閉門舉行。

11/05/2021
18395

群力:都更立法多元補償雙軌並行

日前當局公布「祐漢七棟樓群」調研報告結果,業權爭議仍是問題癥結所在,重建工作可說是舉步維艱;報告顯示,在受訪的自住業主中,逾90%支持重建,惟僅有12%願付重建費用;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形容這是「美麗的誤會」,都更公司只是主導重建的實體,有關建築費用還須業主承擔;建議都更工作,立法和政策優惠兩步走,並應加大力度推動樓宇維修保養,防患於未然。 失聯默示為贊成 研推優惠政策梁鴻細引述報告表示,現仍有45%的業主未能聯繫上,已聯絡的上的55%業主中,百分之五存有業權問題,距取得百分百業權同意之路可謂「長路漫漫」;為此,他建議相關立法工作考慮引入默示贊成制度,即在少於一定數量人數反對時,便將相關失聯人士默示為贊成,以解決業權狀況不明或找不到業主等的情況,藉以推動重建業權百分比達到符合法律的要求;並可研推相關優惠政策供業主選擇,如:置換房、回遷、適當放寬大廈容積率、放高樓宇高度等,多重補償方案,減低小業主重建樓宇的負擔,吸引業主支持重建。 報告亦顯示,生活於祐漢七棟樓群內者,四成半為以租戶,自主業主約為30%,其餘單位無人應門或空置;該三成受訪的自住業主中,逾九成支持重建,僅有12%願意支付重建費,業主傾向接受「樓換樓」或「重建回遷」的方式為補償;梁鴻細指出,業主支持重建卻不願出錢,純屬誤會,他指出,都更公司所營事業為協調和推動都更有關的活動,推動預防現存建築物老化以及衛生、美觀及安全條件惡化,以及推動復修空間的創新城市功能的發展;換言之,其角色是促進者——主導區域重建,而都更利益主體多元,故政府並非負責所有重建費用,業主自付建築費為方案的初衷;往後都市更新是以「個人利益」抑「公共利益」優先,還須在立法時作出諮詢研討。

11/05/2021
13695

社服發展協會冀增學津全民受惠

教育投資與教育援助一舉兩得

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協會會長羅彩燕表示,澳門社會及行業發展都要有人才支持,人才不外乎本地培養、海外回流及引進三條路徑。澳門家長丶學子們都意識到澳門行業單一,內地機會更大,有市場、有資源;有部分學生或會選擇海外留學,學成先留在海外工作取得經驗,學貫中西,再回流澳門、內地發展。 投資教育儲備人才羅彩燕表示,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佔GDP比率雖然不少,但相對比其他發達國家或地區仍然有距離,不論是未來知識經濟轉型、多元化經濟發展,社區經濟轉型及發展,乃至融入大灣區新時代發展格局,歸根究底都需要大量人才,特區政府必須要更大力度投資教育,有充足的人才儲備,方可確保澳門未來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疫情肆虐一年,市民生計嚴重重創,即使有政府學費津貼,但對於仍在就讀的大中小學生來講,尤其在海外就讀的莘莘學子,教育支出無疑是家庭一大負擔;不少年輕人還未在職場上穩定,就已經要面對貸學金還款;不少家庭希望可以繼續升學自我增值,但礙於昂貴學費以及龐大的家庭開支,都不得不卻步。 鼓勵在職或失業人士升學羅彩燕建議政府在大力投資基建的同時,也必須要確保加大對投資教育的力度,可研究增加對大學學位的資助力度,考慮增加貸學金額度和特殊助學金的名額,對海外就讀的莘莘學子,包括碩士丶大中小學學生,覆蓋海外丶中國內地丶台灣丶本澳就讀學生,提供學習文具書本津助,以及考慮增加碩士課程或專業文憑課程的資助,鼓勵在職或失業人士繼續升學,支持青年人或中年人士繼續向上流動。(受訪者提供圖片) 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協會會長 羅彩燕

11/05/2021
10838

陳溥森建議發展海洋經濟

推動灣區遊艇跨域自由行

由南光集團承辦的瓊澳自由行首航本月初已於本澳路環碼頭出發,並按預計航程順利到達海口帆船基地公共碼頭。主辦方希望透過本次首航,激發人們對海洋探索的興趣,促進本澳海洋經濟的發展,也非常有利於豐富本澳旅遊模式,有序地推動灣區遊艇跨域自由行。 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稱,新冠肺炎重創澳門,令整個旅遊業陷入寒冬,特區政府在新一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加快推動旅遊業復蘇和發展,以提振經濟。旅遊局在總結去年工作時也表示,將深化「旅遊+ 」的跨界融合,藉此提升本澳旅遊業競爭力,多元結合帶動其他行業共同發展。此一思路無疑是一個好概念,不過,若單靠澳門自身有限的旅遊資源孤軍作戰,未免力不從心,只有合縱連橫展開內外聯動,透過不同行業組合,延展地域合作,抱團結盟多點聯遊,才能有力量開拓一片新天地。 開發嶄新旅遊衍生產品從現時的情況看,梳理關聯業界關係,推動優質旅遊建設,開發嶄新的旅遊衍生產品,促進客源市場多元,招徠具潛質旅客訪澳,誘引遊客回頭重遊則是一項重要工作,應包括迎難而上、循序漸進推動灣區遊艇跨域自由行。早在2016年廣東省口岸辦協調實現中山- 澳門遊艇「點對點」開放運行時就已經啟動;後來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管理模式在南沙實現首航;接著在深圳前海自貿區蛇口片區也正式啟動;近年珠海九洲港口岸遊艇碼頭基建也完成建設;在澳門,擁有120個泊位的路環遊艇停泊區現在也落成投入使用,這些都標誌著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工作由前期的研究探索階段,進入了現時的落實踐行階段。(受訪者提供圖片)

11/05/2021
10287

澳促會冀出台「社區詳規」

融入澳門總城規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40)》草案諮詢報告出台,據相關資料顯示,收到逾5,000條意見,但認同的不到2,000。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德勝表示關注,冀按時有序地推進每個社區之詳細規劃工作,並能融入澳門總城規中,以完善城市規劃。 陳德勝轉述會員及居民的意見指出,現時很多社區的公共設施,對弱勢群體缺乏足夠的關懷。他以台山及筷子基等地區為例,該區很多公共路面、公園及休憩區等公共地方沒有或甚少無障礙設施,不便輪椅使用者出行,輪椅使用者與車爭路險象環生,經反映問題後,市政署及時跟進增設無障礙設施,冀能在其他地區也加強關注;同時,筷子基也缺乏康體設施,如球場及親子活動空間等,他也反對在天橋底或馬路旁設球場,認為在廢氣混集的地方進行體育活動,長期對使用居民的健康產生影響;此外,附近的海水污染及排污問題,也長期困擾居民,期望當局按時有序地推進每個社區之詳細規劃工作,並能融入澳門總城規中,以完善城市規劃。 陳德勝認為,總城規不應只由少數人規劃,草案只收到5,000多條意見是明顯缺代表性,冀當局廣開收集意見的渠道,讓居民更好地參與謀劃;此外,他建議盡快建造「城規館」,讓居民深入了解何謂城規,與廣大居民齊心建設美好家園,為美好澳門共同奮鬥。

11/05/2021
958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