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現時公職開考時間長、報考人多但出席率偏低、開考成本高等問題,政府正計劃由下月起象徵式收取報考費300元,引起社會大眾不滿。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昨(27)日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現時近95%考生是透過電子化報名,程序方便,而局方修訂法規是期望考生更謹慎、符合需要去報名考試,過去局方亦參考中國內地、香港、台灣等地區,同樣有收取報名費規條,且不設出席後退還的規定,綜合上述因素,政府決定收取費用300元,期望社會大眾理解。 【本報記者鍾佩欣報道】 政府正修訂《公務人員的招聘、甄選及晉級培訓》行政法規,由下月起,綜合能力評估考試、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考試擬收取報考費,每次300元,消息一出引起熱烈討論。高炳坤指出,修改制度目的主要是期望政府各部門可適時招聘所需人力資源,另一方面是期望考生能夠清楚每一個階段所需要時間,更好規劃職業發展。 已參考鄰近地區報考公職費用 高炳坤指,特區政府已決定公職報考費為300元,又稱「行政長官批示會出」,而金額300元是參考本地高考報名費用、鄰近地區報考公職的費用等,而當中並不存在「退款」程序。高炳坤強調,考慮到生活困難、且符合社工局標準的人士,或因公共部門原因而取消考試,則可申請退款。 重申綜合能力評估每年均開考 法規又建議開設「特別開考」集中共通性職程,共同開考,以減少考生報名次數,高炳坤舉例指出,IT人員範疇包括硬件、網絡、軟件開發等方面,因此需要共通性部門聯合開考。另有市民擔憂「綜合能力評估開考」有效期由三年延至五年,日後開考次數會減少,高炳坤重申資格試每年均開考,而「專業試」則會根據政府公共部人力資源需求而開考招聘,包括人員離職、工作增加等原因,而早前行政長官亦訂定公務人員數目「天花板」為3.8萬人,局方亦已制定餘額管理。
立法會議員鄭安庭指出,廉政公署2018年揭露貿促局移民弊案以來,相關涉案人員被移交司法機關,技術移民審批因此陷入停頓,成百上千個技術移民家團受到牽連。因為證件過期,他們失業、失學,子女不能看病,不能於銀行開戶、不能在澳門置業,甚至不能自由進出澳門;恰逢百年難見的新冠疫情打擊,更令他們的困境雪上加霜。 鄭安庭認為,其中不少技術移民長期為澳門建設及發展作出貢獻,每年給政府納稅亦有供社保,且在澳門工作,僅在放工之後回珠海等地留宿。他們之中不少人由取得非永久居民身份證至今已許多年,從事的職業包括飛機工程師、會計師、金融分析師、大學教授等,確實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推動澳門社會發展,為澳門培養不少本地人才,並已紮根澳門,陪伴澳門社會成長。 技術移民儒滿足「通常居住」規定 目前,正在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細則性討論的《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針對技術移民如何滿足「通常居住」,作出詳細規定,非永久居民的身份證要獲得續期,他們仍需要以澳門為工作中心,只不過可以不在澳門留宿而已。 事實上,第8/1999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及居留權法律》已經就「通常居住」給出定義。 根據該法第四條,「本法律規定的通常居住是指合法在澳門居住,並以澳門為常居地」,但是「如有任何人暫時不在澳門,並不表示該人已不再通常居於澳門」。為此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一)不在澳門的原因、期間及次數;(二)是否在澳門有慣常住所;(三)是否受僱於澳門的機構;(四)其主要家庭成員﹐尤其是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所在。 鄭安庭表示,現時立法會討論的「通常居住」所適用的人群是利害關係人持有合法的「居留許可」,即持有澳門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並且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才有可能成為澳門永久居民。而來澳就學和工作,所持證件類型為「逗留許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轉化為「居留許可」,更不可能成為澳門居民。 經濟發展有賴不同專業人才隊伍支撐 此次新冠疫情肆虐,範圍廣時間長,疫情反覆,本澳博彩旅酒店業遭遇寒冬,舉步維艱,進一步暴露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的弊端。政府為改變當前形勢提出了「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方向,好讓本澳社會經濟能夠健康發展,但「人才支撐發展,發展孕育人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賴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人才隊伍支撐。引進人才,填補澳門某些領域的人才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動本澳經濟多元化速度。現時積壓的技術移民個案,申請人包括大學教授、企業高管、專業技術人才等,多年來為澳門作出貢獻,也為澳門發展大健康產業、金融產業、科技產業及文化產業奠定了人才基礎。 望政府妥善處理積壓的技術移民個案 鄭安庭希望政府妥善處理現時積壓的技術移民個案。未來在引進人才問題上,政府應處理得更加嚴謹,不應隨意放寬居留權。定要秉著「本地居民優先」的宗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當局需研究本澳具體的人才缺口,而且要引進真正的「高端專才」,在現時人才引進政策的基礎上,制定更高規格的人才標準,亦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和規範,保證引入的人才能在澳門起到「傳、幫、帶」作用,從而推動澳門全行業進步。
市政署於前(26)日為大熊貓「健健」及「康康」慶祝五歲生日,炎炎夏日,飼養員因應一對大熊貓的喜好特意製作了消暑的冰蛋糕,為牠們送上祝福。 冰蛋糕伴以水果和鮮嫩的竹筍,不但美味,更令怕熱的大熊貓暑氣全消,一對大熊貓時而緊抱著冰蛋糕大快朵頤,時而將冰蛋糕往臉和身上擦,可愛之餘又表露出牠們淘氣搗蛋的一面。 「健健」及「康康」現時五歲,體重分別約126公斤和107公斤,生長發育情況理想,正處於亞成年步入成年的階段。隨著竹筍產季的到來,大熊貓飼養團隊由3月中旬起在大熊貓的膳食中加入營養豐富、鮮嫩多汁的竹筍,為牠們的生長發育補充充足營養,飼養員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將竹筍投放在活動場內,藉此增加大熊貓的活動量,有利大熊貓的肢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市民想多認識大熊貓「開心家族」的各位成員,可親臨大熊貓館探訪,亦可瀏覽澳門大熊貓網頁 https://macaupanda.iam.gov.mo/ 了解牠們的最新動態,並學習大熊貓保育知識。
【本報記者鍾佩欣】由國際青年商會中國澳門總會主辦的「後疫情紀元、新舊經濟機遇」經濟座談會前(26)日在漁人碼頭舉行。主辦單位期望透過活動讓青年社團共同探討大灣區疫後經濟復蘇的發展機遇。活動吸引近百名本澳青年出席。多名代表在發言時均關注到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重要性及數字化在新經濟下的重要影響,指出經濟適度多元化是促進澳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經濟韌性的必然要求。 新舊經濟模式在社會上不斷融合 活動邀請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夏濤、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經科局經濟分析處代處長李兆生等嘉賓出席。國際青年商會中國澳門總會會長梁偉基致辭時指出,新冠疫情為全球性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和機遇。現時本澳經濟逐漸恢復,新舊經濟模式在社會上不斷融合及改變,期望透過是次活動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共同探討新常態下的發展機遇。 提供灣區電商法律法規資訊 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代表崔天立認為現階段應抓住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機遇,期望政府能為青年提供更多大灣區的各類資訊,如澳門及大灣區電商法律法規、物流程序及出入口等的資訊,以便吸引更多青年往大灣區發展。委員霍丞恩則認為需把握粵澳合作共建橫琴的契機,開拓更廣闊市場,並應結合線上線下資源,以及加強本澳智慧旅遊發展,開創澳門旅遊新模式。 以跨境電商推動澳產品融入灣區 澳門廠商聯合會青年委員會代表黃添福認為應利用跨境電商,推動澳門製造產品融入灣區發展,同時積極培養電商各方面人才,以配合澳門電商行業的發展。 會上,主講嘉賓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亦分析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市場環境變化三大趨勢、共同探討澳門經濟與企業面對的發展瓶頸、及後疫情時代澳門經濟發展路徑探索,並分享不同行業如何在疫情下尋求出路並作出多元化發展。
為配合經濟適度多元化政策,特區政府通過開辦首屆中醫生培訓課程、完善《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的立法、成立中醫藥服務發展部門等,助力中醫藥發展。澳門立法議員施家倫表示,目前本澳市民及青少年對於中醫藥的了解仍然欠缺較為系統化、直觀性,為此,社會有聲音期望政府能夠做好中醫藥宣傳工作,以更好地配合本澳多元化發展。 施家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藥充分發揮優勢,特別在新冠病情早期應用上可以阻斷病毒由輕型向重型發展,中醫藥慣用的治療方法:針灸、針刺、「艾灸+ 拔罐」等在多次臨床實驗下,也證明有助新冠患者病情康復。 施家倫表示,國家教育部為加大中醫藥文化知識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推廣力度,對國家課程標準進行修訂,有機融入中醫藥內容,並且通過出版中醫藥教材、中醫藥文化主題活動、課外課程等形式,讓中小學生增進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和了解。 澳門特區政府層面,為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提出建設以醫療養生、中醫藥文化展示、健康旅遊等為主的度假主題酒店養生綜合項目、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項目及中醫藥主題文化街,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建設,但受到疫情影響,至今未見開業。 施家倫建議當局盡快公佈有關項目的開業時間表,同時,並建議政府考慮將中醫藥系統化知識融入中小學教育當中,持續推出相關中醫藥主題文化活動,進一步透過中醫藥培訓和實習計劃,進一步增進社會大眾和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的系統性了解,為本澳多元化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發展中醫藥產業 經濟多元重點項目 發展中醫藥產業是特區政府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重點項目,特區政府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有關發展中醫藥產業政策,是爭取更多中醫藥產品在澳門註冊、在澳門及橫琴加工生產、先在大灣區再逐步擴大到其他地區銷售,支持並配合品牌藥企在澳門建設中醫藥產業基地,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在澳門及橫琴開發與生產轉化,促進中醫藥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市場。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首個專案,2011年4月正式落地橫琴,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在澳門及橫琴的開發與生產轉化,促進中醫藥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市場。 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座落「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是全球首家大型中醫藥主題沉浸式敘事體驗館,以智慧化創意科技為載體,傾心打造出傳承中醫藥文化之精髓。全館選用敘事導覽的方式,帶領遊客離開繁碌的現代社會,跟隨傳說中上古先賢的腳步探索中醫藥的奧秘。 全館結合魔幻式的場景設計、寓教於樂的趣味互動,帶領遊客置身神秘、奇幻的中醫藥世界,並從國際化的視角瞭解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建設,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至今未開業,施家倫建議當局盡快公布有關項目的開業時間表。
一場以「生活,每天都是一場大秀!」為口號的全球性活動「模王駕到-365SHOW 」,前(26)日在澳門首發,活動組委會聯合新濠天地、新濠影匯及兒童潮牌「籽芽之家」在澳門落地了一場兼具時尚與自然魅力的快閃秀,以強化美育教育,提升青少年人群的藝術素養,促進下一代全面發展,同時提升全民時尚與美學氛圍,帶動城市時尚產業發展。 由今年6月至明年3月的十個月期間,澳門每月舉行一次城市快閃秀活動,攜手打造不落幕秀場。「模王駕到-365SHOW 」前天在本澳首發快閃活動,與經典兒童潮牌籽芽之家在新濠天地奢迷空間TheArsenale正式亮相。童模稚嫩而不失靈動的氣質與籽芽之家所倡導的自然理念和諧的融匯在一起,加之新濠天地奢迷空間的高科技珍貴展品的加持,詮釋了當代時尚與自然之美、科技之美相交融的美感。 「模王駕到-365SHOW 」活動前身是2014年開始在韓國首爾舉辦的「SEOUL365SHOW 」,舉辦了六年,吸引大量一線時裝設計師、時尚品牌、贊助商積極參與,在時尚行業極具影響力。2020年,亞洲模特協會與絲綢之路國際時裝周組委會合作,共同打造活動升級版「模王駕到-365SHOW 」,並以中國為起點向全球發布和拓展,致力形成全球聯動的時尚聲浪。 「模王駕到-365SHOW 」是首個以城市快閃秀的形式呈現的連續性時尚傳播活動,同時更是由中國內地與澳門特區聯合打造的時尚營銷典範,中西合璧、古今薈萃,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成就了澳門的獨特魅力。自回歸以來,澳門的旅遊吸引力持續提升。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正式印發,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迎來「黃金發展期」,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澳門在推進大灣區旅遊發展的道路上一直不遺餘力。本次活動在澳門時尚魅力與旅行特色的新濠天地舉行,除傳遞文化風情外,更致力打造澳門時尚文旅品牌,進一步為遊客提供更加多樣化、差異化的旅行體驗,推進本區的時尚產業發展,實現澳門文創、品牌的有效輸出。
美國總統拜登4月宣布美軍將於今年9月11日前自阿富汗撤退,消息公布兩個多月以來,阿富汗局勢迅速變化,塔利班組織擱置與政府的談判,加速攻城掠地,一支政府軍精英部隊傳出遭塔利班殲滅,美軍撤出後的阿富汗恐將更加混亂。阿富汗總統加尼近期應邀訪問美國,雖然強調沒有要求美軍停止撤退,但求援的意味仍很明顯,外界也在觀望美國的取態,一旦阿富汗權力真空,或有新的「玩家」進場。 撤軍是一門藝術,漂亮的撤軍不但可以保持和平,還可以確保成果得以留存; 而失敗的撤軍則必然導致混亂,甚至讓局勢比之前更壞,讓這場長達20年的戰爭看起來毫無意義。美軍更有經驗的是前者。越戰的失敗後美軍撤離,兩年後的1975 年4月,西貢淪陷; 如今美軍撤出阿富汗,情報部門的分析同樣是兩年,認為加尼政府至少可以堅持兩年,但外界多半認為,加尼根本撑不到半年,最悲觀的預測是三個月。 拜登在與加尼會面中對阿富汗的未來仍保持信心,重申「阿富汗的未來交由人民來決定」,但實際上阿富汗的未來是槍杆子決定的。自5月初美軍開始撤退以來,阿富汗塔利班同時加強軍事行動,攻佔阿富汗370 個地區中的50個,其中多數地區都包圍著省會城市,只要美軍完全撤出,塔利班隨時可以接管省會,繼續壯大自己的勢力。 美國政府與塔利班在2020 年於多哈簽署了18年來第一份和平協議,美其名和平,其實不過是貫徹特朗普「不做民主保鑣」的理念,雖然協議強調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應該展開積極協商,但塔利班真正需要談的對象只有華盛頓,如果美軍撤出,說甚麼塔利班都不可能再回到談判桌。 阿富汗局勢勢必會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議題。與官方的樂觀態度相反,民間已經開始出現逃亡潮, 有門道的阿富汗人紛紛試圖逃出國,許多官員已將家人送出國,土耳其是最熱門目的地。衝突的加劇讓鄰近國家也變得不安全,塔利班的壯大將會加速全球恐怖組織的復蘇,各種襲擊與恐怖活動有可能更加頻繁。 20年前美軍來到阿富汗, 聲稱是打擊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同時要為阿富汗帶來安全和穩定, 但是戰爭一打20年, 極端主義不但沒有消失,阿富汗也不安全不穩定。旱災、疫情、戰爭,喀布爾的血色黃昏恐怕就要來臨。
一名內地女子遭謀財害命,被一內地男子誘騙至路氹某酒店房間遭殺害及肢解成十段棄屍大潭山山坡,兇案起因涉及「換錢黨」犯罪,據廣東省公安廳透露,疑兇涉嫌向死者借錢不遂起爭執,死者被殺後,兇手掠去其身上60萬元港幣逃回內地,但在省公安廳聯合珠海、中山及澳門警方跨境追查下,迅速在中山拘捕兇嫌。 據廣東省公安廳資料顯示,死者為37歲女子王某英,被捕38歲男子名王某單。廣東省公安廳為嚴厲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為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創造良好社會治安環境,廣東省公安廳與香港、澳門警方本月(6月)部署開展「雷霆」聯合打擊行動,粵港澳三地警方同步開展統一清查行動。 借錢發生爭執動殺機 行動中,廣東公安與港澳警方提前謀劃、密切協作,精心研究制定行動目標策略,攜手嚴打跨境有組織犯罪活動,聯手偵破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跨境有組織犯罪案件,依法打擊處理了一批跨境作案嫌疑人員。在省公安廳的統籌指導下,珠海、中山等地公安機關聯合澳門警方開展跨境協同作戰,成功破獲一宗「換錢黨」犯罪引發的故意殺人案。6月12日,澳門警方發現犯罪嫌疑人王某單殺害被害人王某英後逃離澳門入境珠海,即請求廣東公安機關開展緊急協查。接報後,廣東公安機關迅速啟動跨境案件協查偵辦工作機制,並於6月13日淩晨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單。 經審訊,王某單對因借錢發生爭執,殺害王某英並拿走現金60萬元港幣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粵珠澳聯手緝兇 兇案在本月12日中午近12時被揭發,市政署外判清潔工人在氹仔嘉樂庇總督馬路近電力公司貨倉旁通往大潭山梯間山坡清理樹葉期間,發現人體殘肢。司警接報馬上派員到場展開調查,發現上述山坡位置有數袋被樹幹壓住的人體殘肢,經過十多小時搜索,在大潭山山坡搜尋回死者全部殘骸。司警根據酒店閉路電視及警方「天眼」錄像,查悉死者跟隨兇手回酒店房及棄屍過程,並掌握兇徒身份,並查悉兇手於12日碎屍被發現當日下午4時已經關閘口岸離開本澳;警方隨即透過緊急區域警務協助機制,請求內地公安協助緝捕疑兇。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廣東省公安廳協調和珠海公安局部署,13日凌晨在中山緝捕兇嫌王某單歸案。
三名內地男子早前在高士德大馬路附近行騙,詐騙一名收購紀念鈔的80多歲本地老伯,交易期間「搏大霧」少付880張,老伯損失8,800澳門元。三名連老人家也不放過的騙徒,離境時被治安警拘捕。 治安警表示,被捕三名內地男子均無業,分別姓鍾,24 歲。姓羅,31 歲。以及姓吳,46 歲。 涉嫌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事主80歲,本澳居民,專收購紀念鈔轉售。 案發在本月21日下午2時,涉案鍾某及羅某在高士德大馬路,向正在收購紀念鈔事主搭訕,表示要出售紀念鈔,其後展示22疊面額分別為十元及20元(每疊210張)鼠年、牛年及回歸20周年紀念鈔。事主最終花了約49,000多元收購。兩涉案男子交收後立即快速離開,事主其後細心點鈔時發現少了880張鈔票,損失8,800澳門元,於是報警求助。 治安警經調查後鎖定目標,案發翌日,鍾某、羅某和吳某三人經關閘離境時被捕。鍾、羅兩人承認受僱吳某犯案,合共收取2,500元報酬,騙得的全部款項已交主謀吳某。吳某承認少付鈔票,並供稱大部分騙款已輸光。警員其後在吳某租住的酒店房內起出面值共3,600澳門元紀念鈔。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三名內地男子詐騙一名收購紀念鈔的80多歲本地老伯,少付880張,三名連老人家也不放過的騙徒離境時被治安警拘捕。 (治安警提供圖片)
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是離島重要的步行系統,但有市民覺得不太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