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白紋伊蚊提早進入活躍期

當局籲檢視大廈積水解決蚊患

【本報記者劉凱輝】本澳天氣潮濕溫暖,容易滋生蚊患,加上近日天氣暖和容易令白紋伊蚊提早進入活躍期。衛生局表示,今年3月誘蚊產卵器指數錄得較過去五年同期高,反映白紋伊蚊提早進入活躍期,現時已對全澳過百個衛生黑點加強化學滅蚊頻率;市政署亦會配合,包括消除滋生源頭及視乎蚊患指數,適當調整市政設施的滅蚊頻率等。 當局同時呼籲大廈管理單位定期檢視積水問題,只要大廈清理好積水,蚊患問題有望解決。 衛生局及市政署代表昨(14)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探討夏日社區衛生及蚊患等問題。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技術員馬靜雯稱,今年3月誘蚊產卵器指數錄得21.5%,較去年同期的以及過去五年的同期都要高,有關數據反映白紋伊蚊提早進入活躍期;她稱衛生局上月已對全澳的140多個衛生黑點加強化學滅蚊頻率,由每月一次增至每月兩次,包括閒置土地及社區高風險場所。她又稱除白紋伊蚊外,在本澳廣泛存在的庫蚊亦於上月起進入活躍期,庫蚊可傳播絲蟲病,但傳播風險較低,其可於污水滋生,衛生局已於上月開始針對進行街渠滅蚊。 市政署環境衛生處處長歐偉新則表示,如衛生部門未能聯絡閒置地段及空置地盤的業權人,為免蚊患滋長,市政署方面亦會配合盡快進行清理,以消除蚊患滋生源頭,他又稱會視乎蚊患指數,適當調整市政設施的滅蚊頻率。 大廈積水黑點易滋生蚊患 馬靜雯續稱,如果蚊患黑點涉及私人地方,當局會先通知場所負責人,假如短期內無法清理,且衛生情況較嚴重,衛生局會介入處理。局方過去巡查發現,有種植植物的大廈天台排水渠有積水或容器未蓋好,大廈內有廢棄輪軚或洗車用的水桶等,都會容易造成滋生蚊患;馬靜雯呼籲大廈管理單位應定期檢視積水問題,只要大廈方面清理好有關積水,蚊患問題便可更好解決。 另外,有多位市民在節目上關注街道清洗的問題,歐偉新回應表示,清潔專營公司會以稀釋漂白水,每日恆常分區清洗本澳 1,308條街道;他稱由於澳門半島街道較狹窄,因此洗街時間一般會會安排於晚間,而離島日間則有兩隊專門人員負責清洗街道。

15/04/2021
12226

各界攜手爭取復元

特區政府日前終於公布「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優化方案,涵蓋本澳所有年齡層的永久性及非永久性居民,計劃較原先方案簡便易用,且優化方案實行消費卡及電子支付雙措並舉,惠及面更廣,既可紓民困,亦能穩經濟,預料能減輕居民生活及商戶經營壓力,得到社會普遍認同。另一方面,政府擬投放1.2 億元推動「澳人食住遊」,業界都普遍看好。 特區政府早前推出「2021 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引發社會討論,其中「電子消費優惠」方案涉及本地居民、外僱及在澳就讀的學生,計劃中的優惠計算及使用方法上較為複雜,坊間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市民反應比以往激烈。其後當局透過多種方式收集市民、社團、專業人士意見,及時了解民意,為有關計劃的完善奠定基礎。 新的優化方案中,市民可選擇透過移動支付或電子消費卡任一工具,享受5,000 元啟動金,並在這個基礎之上,加入了「立減」措施,且計劃推展至未成年人,擴大了整體計劃的覆蓋面,達到「全民受惠」,很大程度上回應了居民的意見和訴求,讓居民透過計劃得到經濟支援,在生活上有減負作用,商界亦能透過計劃得到援助以維持營運,從而帶動整體的消費,從而「拉動經濟」,促進內循環。 當然,帶動內需提振經濟,不能只靠電子消費優惠,在目前經濟狀況下,特區政府著力推動旅遊業,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澳人食住遊」計劃詳情,旅遊業界相信有助穩住本澳旅遊業生存基礎,其後期望從內地逐步鬆綁出遊政策下,令內地自由行客不斷增加,形成雙重助力復蘇形勢,令業界得以度過寒冬。 疫情發生以來,政府積極推動疫情下的經濟復蘇,廣泛吸納意見後再出招刺激內需市場,為澳門現時各行業注入新的動力及款項,用意甚佳。然而,本澳經濟復蘇需要靠政府、商戶和市民等各方面相輔支撐,此時各界應攜手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共同推動經濟復元,避免出現類似去年推出消費卡後,出現商家抬高物價等情況。

15/04/2021
17796

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

下環坊會批工期超時交通混亂

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工期超時已達35%,原定去年12月完工,現時要延至今年7月竣工,下環坊會批評工期超時對往來西灣大橋交通造成不少影響,冀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加強統籌協調,合理施工安排,理順交通安排,加強工程監管,嚴防工程再延誤。 下環坊會理事長張振鴻及中區社諮委林焯佳日前到媽閣巴士總站至西灣大橋落腳點西灣湖景大馬路圍堤加固施工現場了解情況後表示,施工仍在緊張作業,來往西灣大橋及西灣湖景大馬路方向車輛穿梭在臨時交通道路上,繞來繞去,顯得有些混亂。 他們指出,據土地工務運輸局資料,媽閣巴士總站至西灣大橋落腳點西灣湖景大馬路圍堤加固工程於2019年10月施工,工期為285天,原定去年12月完工,但工程預計要到今年7月份才完成,已出現較為嚴重的超時情況。同時,媽閣交通樞紐建造工程已完工,但輕軌媽閣站工程與媽閣交通樞紐連接部分工程預計要2022年上半年才完工,工程施工對交通的影響仍將持續一年多。 工程遍地無可避免影響交通 下環坊會指出,澳門彈丸之地,工程遍地開花,無可避免給交通造成很大影響。冀望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加強統籌協調,合理施工安排,理順交通安排,加強工程監管,嚴防工程延誤。 居民出行或需饒道 他們又表示,掘路工程不可避免,因為涉及城市市政、排水、電力、通訊和燃氣等各種管線的鋪設和維修保養,但工程一旦展開通常要封路,令道路交通受阻,居民出行或需饒道,應從制度機制完善上監管,包括重整政府公共部門和專營公司之間的溝通協調,既要確保掘路工程施工期,又要嚴格控制路面短時間內重挖,減少交通影響。 工程為配合整體防災減災 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是為配合整體防災減災工作的開展,施工範圍位於未來內港擋潮閘與維修中融和門之間的西灣湖景大馬路一段約500米堤圍,工程包括建造格型鋼筋混凝土連續牆及安裝監測儀器等。過去幾次強颱風吹襲,對堤岸石堤造成損毀,工程完成後將提升西灣湖景大馬路一帶堤圍結構安全及穩定性,減低風暴潮對堤圍之損害。工程於2019年8月開標,工程同年第四季展開。 在運輸工務範疇超過一億元工程表單上46項工程中,目前僅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有較嚴重超時。工程判給價為三億6,500萬元、工期285天,原定去年12月完工,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工期延長79個工作天,新竣工日期為今年7 月。

15/04/2021
13168

百萬騙局!「贏粒糖、輸間廠」

女子誤信投資網站失120萬人民幣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本澳女子誤信騙徒介紹的投資網站,先嘗甜頭贏到345元人民幣後,被遊說加大投資金額時「出事」!最終損失120萬元人民幣巨款。司警已接手調查該宗巨額詐騙案,案中暫時無人被捕。 案情顯示, 被騙女事主40多歲, 澳門居民,無業。事主本月12日向司警報案,她聲稱去年12月中旬在網上認識一名男子,對方聲稱在內地工作並從事投資項目,其後雙方成為好友並使用聊天軟件保持聯絡。今年3月初,該「好友」向事主推介一個名為「ZFX 」的「必贏」投資軟件,並指將會投資基建工程。 事主信以為真之下,先小試牛刀按軟件客服指示存款3,000元人民幣,結果獲利345元,之後成功連本帶利提取。 恨錯難返 20次注資逾百萬 取得事主信任後,「好友」向事主提出升級會員,又指只要加大投資金額,可贏取更多回報。事主不虞有詐,由上月至本月9日,先後20次共存款120萬元人民幣。雖然在網站上顯示其為一星會員,但事主之後的提款卻被客服以各種理由拒絕。 事主無奈之下尋找「好友」幫忙,但被告知要再存款51萬人民幣,才能繼續提現。事主此時終覺得事件可疑,加上從報章上得悉有關網站懷疑是詐騙網站,於是向司警報案,事件中損失120 萬元人民幣。 司警發言人表示,已接手調查該宗巨額詐騙案,暫時未有人被捕。(劉凱輝攝)

15/04/2021
21534

治安警員疑知法犯法被廉署揭發

逾500萬財產來源不明

廉政公署昨(14)日發出新聞稿稱,早前接獲情報,一名治安警察局警員涉嫌受賄及洩露機密警務資料。廉署經調查後發現,該名曾駐守外港碼頭的警員曾收受他人提供的不法利益,為一名非法入境本澳人士偽造入境紀錄,並協助該名人士經其駐守的口岸離境。調查還發現該警員亦涉嫌長期向一名活躍賭場的人士洩露多名特定人士的出入境資料,從而每月按人頭收取報酬。兩人分別涉嫌觸犯《刑法典》規定的「受賄作不法行為」罪及「行賄」罪,該名警員還涉嫌觸犯「收留」罪及「電腦偽造」罪。 廉署還發現該警員持有的資產竟遠超過其歷年擔任公職的總薪酬收入,當中超過澳門幣500萬元的財產來源不明,且其提交之財產及利益申報書並沒有如實申報持有相關資產,其行為涉嫌觸犯《財產及利益申報法律制度》規定的「財產來源不明」罪及「資料不正確」罪。 此外,廉署調查亦發現該警員曾受他人所託,透過另外四名任職不同部門的同僚查閱他人之出入境紀錄、被監控情況、調查中的案件資料等機密警務資料,獲悉後向他人洩露。相關人士明知未獲上級批准,仍私下查閱及洩露上述機密警務資料,涉嫌觸犯《刑法典》規定的「濫用職權」罪、「違反保密」罪及「違反司法保密」罪。案件已完成偵查並已移送檢察院處理。經檢察院建議,刑事起訴法庭法官批准對上述警員採取定期報到等強制措施。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昨晚發出新聞稿表示,保安司司長高度關注事件,治安警察局已對該四名涉案警員開立紀律程序,其中一名早年因涉嫌觸犯違反保密罪,已於2020年7月29日被法院勒令中止職務,其餘三名警員則於昨日被採取防範性停職措施。保安司及治安警察局將全力配合廉政公署的後續調查工作。 (資料圖片)

15/04/2021
2130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