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的消費優惠及惠民惠商措施,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表示支持及認同,認為政府在後疫情時期,按照疫情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研判,再次打出「組合拳」,刺激內需,幫助中小企業走出疫境,加快經濟復蘇,具有針對性、精準性、及時性。
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但外圍疫情仍然嚴峻,倚靠博彩旅遊業的澳門,經濟未見明顯復蘇,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居民失業及就業不足率徘徊在高位,人資需求萎縮,年紀大、學歷技能低、競爭力弱的勞動人口、剛畢業即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而失業的大學生,以及缺乏社會經驗的職場新人首當其衝,特區政府新推出的「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提振內需,建立內循環,促進本地消費計劃,提升職業技能訓練,以期保障居民就業。 澳門經濟復蘇緩慢,年紀大技能低工友,再覓職目前有一定難度, 雖然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資,維持建築業工人就業,但建築工程有周期性,涉及基建、結構、上蓋、裝修等。各項基建工程剛展開不久,目前大部分工程集中在基建階段,隨著下一階段工程開展,涉及扎鐵、模板、油漆、焊工等工種,都需要一定技術成分,要從事建築業人員,需要加倍學習相關技能,接受再培訓。 現代建築業技術需求與過去已大不相同,近年智慧型建築技術發展日趨盛行,全面採用智能監控及管理、引進新式機械協助施工,裝配式結構施工方式,採用預製件進行組裝,不但可降低現場勞動強度,有效提升工程效率及提高施工質量、調控成本、更可減少物料浪費及大大改善工地工作環境。 這些現代建築業技術在在需要技術,過去一般建築工人可能從未接觸過,現在再覓職,已難配對行業需要。政府大量公共工程陸續展開,除公共房屋、輕軌、離島醫院綜合體等大型工程外,還有數十個超過一億元工程費項目,未來需要大量建築業人員,工程需要新技術,例如規劃中的長者公寓,就採用預製件進行組裝興建,建築業工友現時是時候學習新技能適應新工種,放下身段,參加進修自我提升能力,積極應對升級轉型。 目前再就業遇到困難,情緒化無助解決問題,和諧穩定是社會發展必要元素,任何社會事務在處理上需要一個和平安靜環境,任何訴求應以理性提出,過激行為不但會擾亂社會秩序,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不少失業工友目前未能再就業,協助本地工人轉型就業,培訓技術,政府責無旁貸,有需要開辦更多專門課程,培養更多人才,協助失業工友重新就業,同時應付未來需要。
特區政府昨(16)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收回鄰近路環黑沙海灘休憩區一幅約822平方米的國有土地。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新聞稿中指出,本次行動收回的土地位於「黑沙海灘休憩區渡假房屋」對面,土地被人非法佔用,搭建木屋及建有水池,部分曾被用作耕地。土地工務運輸局向利害關係人發出勒遷通知告示,要求於限期內騰空並交還土地。鑑於自願遷離期限屆滿且相關土地尚未交還,特區政府於昨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將上述土地收回並作騰空及清遷整治。 路環被稱為是澳門後花園,澳門的「市肺」,但不少國有土地被人非法佔用,引起社會及保育團體關注,特別是疊石塘山計劃興建百米高樓,政府調查證實是國有土地被非法佔用後,採取行動收回,特區政府隨後在路環採取連串收回行動,收回不少國有土地,除疊石塘山土地,還包括黑沙村大王廟旁被霸佔土地,竹灣馬路一幅面積7,454平方米國有土地,金像農場旁一幅被非法佔用、面積達7,454平方米的土地,鄰近黑沙海灘一幅1,400 平方米國有土地。 收回大批土地 未來用途惹關注 特區政府收回路環大批國有土地,未來用途惹起關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明確表示短期內不會考慮在收回的路環國有土地興建公屋。《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 草案對於路環區的規劃定位,提到路環區佔地約7.8平方公里,擁天然山景及海景,如疊石塘山、黑沙海灘等,具有豐富自然海岸線,規劃以延續舊市區城市肌理特色,保護自然岸線及自然資源為主,持續作為澳門後花園。同時,路環區土地使用主要為生態保護區,配合石排灣居住區發展。 路環擬建「歷奇村」 政府收回鄰近金像農場一幅面積達7,454平方米土地後,計劃建造一座「歷奇村」,由於黑沙海灘附近有黑沙公園、開心農耕場、黑沙海灘公園及黑沙海灘公園生態池等,當局計劃將路環金像農場、鄰近的戶外活動區、歌台山,整合成為一個可提供戶外訓練場所的「歷奇村」, 加入歷奇、行山、越野草車、露營等項目,打造一個既可進行康體訓練,又可以親近大自然活動場所,改善市民休閒生活。 特區政府昨(16)日收回鄰近路環黑沙海灘休憩區一幅約822平方米的國有土地。(土地工務運輸局提供圖片) 學習新技能 重新再出發 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但外圍疫情仍然嚴峻,倚靠博彩旅遊業的澳門,經濟未見明顯復蘇,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居民失業及就業不足率徘徊在高位,人資需求萎縮,年紀大、學歷技能低、競爭力弱的勞動人口、剛畢業即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而失業的大學生,以及缺乏社會經驗的職場新人首當其衝,特區政府新推出的「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提振內需,建立內循環,促進本地消費計劃,提升職業技能訓練,以期保障居民就業。 澳門經濟復蘇緩慢,年紀大技能低工友,再覓職目前有一定難度, 雖然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資,維持建築業工人就業,但建築工程有周期性,涉及基建、結構、上蓋、裝修等。各項基建工程剛展開不久,目前大部分工程集中在基建階段,隨著下一階段工程開展,涉及扎鐵、模板、油漆、焊工等工種,都需要一定技術成分,要從事建築業人員,需要加倍學習相關技能,接受再培訓。 現代建築業技術需求與過去已大不相同,近年智慧型建築技術發展日趨盛行,全面採用智能監控及管理、引進新式機械協助施工,裝配式結構施工方式,採用預製件進行組裝,不但可降低現場勞動強度,有效提升工程效率及提高施工質量、調控成本、更可減少物料浪費及大大改善工地工作環境。 這些現代建築業技術在在需要技術,過去一般建築工人可能從未接觸過,現在再覓職,已難配對行業需要。政府大量公共工程陸續展開,除公共房屋、輕軌、離島醫院綜合體等大型工程外,還有數十個超過一億元工程費項目,未來需要大量建築業人員,工程需要新技術,例如規劃中的長者公寓,就採用預製件進行組裝興建,建築業工友現時是時候學習新技能適應新工種,放下身段,參加進修自我提升能力,積極應對升級轉型。 目前再就業遇到困難,情緒化無助解決問題,和諧穩定是社會發展必要元素,任何社會事務在處理上需要一個和平安靜環境,任何訴求應以理性提出,過激行為不但會擾亂社會秩序,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不少失業工友目前未能再就業,協助本地工人轉型就業,培訓技術,政府責無旁貸,有需要開辦更多專門課程,培養更多人才,協助失業工友重新就業,同時應付未來需要。
司警局偵破一宗加重盜竊案,拘捕一名內地女子,涉嫌於賭場主動搭訕一名內地商人,其後同往宵夜,事主醉酒後兩人同回酒店房間,內地女子趁事主熟睡期間,偷去其手提袋內逾100 萬元現金並迅速匯款至內地銀行。事主報稱損失132萬港元及一個價值九萬元的手提袋,事後被警方拘捕。 事主姓白20多歲男子,內地居民,報稱商人;被捕女子姓高, 30 多歲,報稱無業。司警發言人張錦輝表示,本(3)月13 日,事主來澳旅遊及賭博,在賭場被一名女子搭訕,並一同宵夜,期間事主飲用大量烈酒。至凌晨5 時,事主在女疑犯陪同下返回酒店房間,至早上8 時許起床後發現女疑犯不在房間内,其手提袋不翼而飛,隨即報警求助。事主經點算,發現損失一個價值元手提袋及現金132 萬港元。 經警方調查後,發現疑犯在事後曾前往新口岸區某珠寶店,將100 萬零6,000 港元兌換人民幣再匯款至內地銀行賬戶。同日下午5 時,警方於新口岸區某酒店房間拘獲疑犯。警方亦在疑犯所持手提袋內搜出懷疑25 萬5,000 港元,同時亦發現其逾期逗留,涉嫌觸犯「加重盜竊」及「非法逗留者實施犯罪」罪,移交檢察院審理。 被捕內地女子姓高, 30多歲,報稱無業。涉觸犯加重盜竊罪,以及非法逗留者實施犯罪,被移交檢察院審理。(鍾佩欣攝)
一名自2015年獲委任為文化局組織及行政財政管理廳的廳長,於擔任部門主管期間,多次單憑過往做法,以豁免諮詢及直接磋商方式,透過「提供服務協議」聘請工作人員。在對該前廳長提起的紀律程序中,預審員建議科處30日的停職處分,行政長官同意建議並作出批示,命令對其科處30日的停職處分。但其不服,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獲撤銷被訴行為;但行政長官不服,上訴至終審法院,最終被裁定維持行政長官對其科處的停職30 日的處分。 終院對案件作出了審理時提到,在有關慣例方面,儘管文化局多年來一直重覆某些做法,但此舉並不會令本來不合法的行為或程序變得合法化,況且本案所涉及的法律制度並不複雜或要求特別的法律知識。基於此,終院同意不能容忍公共行政部門的主管人員公然違反其必須遵守的職務上的義務。 終院指出,行為人的行為與其可被要求的行為之間的分歧程度構成判斷過失程度的因素,其中分歧越大,便越容易得出嚴重過失的結論。 換言之,不論是有意識的過失,還是無意識的過失,都符合過錯的這種具體類型。綜上所述,終審法院合議庭裁定上訴理由成立,撤銷被上訴的裁判,維持行政長官對其科處的停職30日的處分。 終院維持對文化局前廳長科處的停職30日的處分。(《力報》攝影組攝)
一名無業女子懷疑連環墮入「網上情緣」騙局,先後結識南洋「海上工程承包商」及西洋「工程師」,誤信對方借款買工具及會給予巨款在澳門買樓,結果該名相信網絡情緣女子耗盡積蓄,被騙去超過56萬元後方覺醒。司警接報後已展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 案情顯示,女事主30多歲,澳門居民,首先於去年6月在網上交友平台認識一名男網友,對方自稱在馬來西亞從事海上工程承包工作。事主報案時雖稱拒絕對方的網戀要求,但去年9月當對方提出需借款購買工程工具時,事主先借出4,500美元給對方應急,在去年10月至12月再被借款美元。之後對方仍繼續要求借錢,但事主聲稱已耗盡積蓄借無可借。 等候南洋男網友還款期間,事主並未與對方「斬纜」,且保持聯絡;詎料在去年11月初又遇上另一名聲稱身在英國的外籍工程師網友。對方知悉事主在澳門租住的單位需搬遷,即時建議事主買樓,又訛稱會匯款給事主置業。11月中,事主收到對方發來一張匯款60萬英鎊的單據相片,且上面有自己的名字,其後事主不斷收到自稱銀行職員通知,分別要求事主支付手續費、保險費、國際貨幣費及資金啟動費等。 事主按騙徒指示逐一轉賬,最終繳付合共45萬港元。 已山窮水盡的事主,仍被繼續要求匯款,最終向身邊友人講述事件,才醒覺受騙。事主其後向司警報案求助,事件中連續被兩名外籍男網友騙去合共超過56萬港元。 司警局不時呼籲提防網戀詐騙,仍不時有人中招。(司警局網頁截圖)
澳門金融管理局為讓澳門金融業界和工商界加深認識內地自由貿易(FT)賬戶政策及功能特點,昨(16)日舉辦「自由貿易賬戶宣介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及廣東自貿區四家FT賬戶試點銀行進行介紹。
為支援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及緩解資金壓力,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延長「調整各項援助計劃的還款」臨時措施,申請期將延長至2022年1月31 日。
澳門城市大學昨(16)日在氹仔校區舉行「2020/2021學年校園創業就業嘉年華」,為配合防疫政策,活動分為兩日舉行,昨日為大灣區企業專場,明(18)日則為澳門企業專場。
新冠肺炎疫情下,旅遊業未見復蘇,批發零售業人資需求疲弱,統計暨普查局昨(16)日公布2020年第四季人力資源需求及薪酬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第四季,零售業、運輸通訊及倉儲業人資需求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