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持續全球肆虐,世界多國出現變種病毒,增加傳播力、致病性及可能影響疫苗效果,為疫情防控增加新的危機及挑戰。據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1億6,800 萬人,死亡人數超過349 萬人。顯然若要盡早結束這一「世紀災難」,需要建立全球性健康免疫屏障,而接種疫苗就是顧己及人的第一步。 本澳日前新增第5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輸入性無症狀確診病例。曾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市民在輾轉多個國家及地區之後,被確診染疫。經當局檢測,隨後發現為B.1.617 新冠病毒印度變異毒株,為首次在本澳出現。當局認為,顯示本澳新冠病毒感染的威脅一直存在,並呼籲未接種的市民盡早接種疫苗。可截至昨(27)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159,510 劑,已接種人數僅有100,194 人,其中已接種一劑有40,371 人,已完成接種兩劑只有59,823 人。如何進一步鼓勵市民接種,大大提升疫苗接種覆蓋率是當局應該思考的問題。 可是, 市民不接種疫苗的各有原因, 對疫苗了解不夠以及持續觀望相信是不少人持有的心態。固然, 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藥, 接種疫苗也不能百分百完全避免感染,只是可以減少發病的風險,以及減少感染時出現重症或死亡的機會。要預防新冠肺炎在社區的傳播和爆發,必須透過建立社區免疫屏障才能達到。當局給予市民選擇和等候接種疫苗的空間,也要持續加強宣傳疫苗資訊,以釋公眾疑慮。 此外,政府方面也要做好應急機制,以防止一旦市面激增的疫苗接種需求可以得到滿足。
國際重要綠色年度盛會、「2021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21MIECF), 將於今年8 月5 至7 日舉行,大會主題為「共創綠色低碳新時代」,為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及新業態發展,今屆活動將新增「綠色交通展區」及增添更多線上元素,助力企業拓展綠色商機。 每年全球數以千計政府官員、決策者和環保業界人士聚首為期三天的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參與各式各樣之活動、交流業界新資訊及相關政策發展。MIECF 一系列的國際性論壇、展覽、商業配對及交流活動,開拓中國內地泛珠三角地區、亞太地區、歐洲、以至葡語國家等地的環保市場,發掘無限商機。 由澳門特區政府主辦,得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生態環境部作為特邀支持單位,泛珠三角省/ 區政府協辦,並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環境保護局承辦,旨在促進國際間「官、產、學、研、用、金」各領域的環保交流和合作,一連三天的活動將假澳門威尼斯人舉行。 強化線上線下雙線融合 於2011 年成為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會,一直致力推動綠色發展。今年展會因應疫下新業態,進一步豐富線上元素,包括增設線上展廳、雲配對及現場直播等內容,積極為中國內地,特別是泛珠三角區域、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環保業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線下方面,將舉辦一系列專業的綠色論壇、綠色展覽、綠色商機合作日、商業配對服務及交流活動、綠色公眾日等。當中綠色展覽部分將繼續設立「綠創新區」,同時新增「綠色交通展區」,重點展示環保新能源車輛及配套設備和技術,以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實現「碳達峰」及「碳中和」的目標,以及針對綠色創新科技設置相關展示及舉行交流活動,推動創新環保技術的應用與交流。三天展期大會將透過「網上商業配對服務平台」及場內舉辦行業交流會等,協助企業配對和交流。歡迎業界踴躍參與。
為落實「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減輕澳門居民生活負擔,財政局於今(28)日起向符合資格的17.4萬名職業稅納稅人,退還70%應繳並已繳納的2019 度職業稅稅款,上限為澳門元二萬元。 已完成登記以銀行轉賬收取由財政局發放的退稅及給付金的納稅人,其退稅款項將於今日直接存入其已登記的銀行賬戶,約97%納稅人透過轉賬收取退稅,其餘納稅人則會按照其在財政局登記的稅務通訊地址,陸續寄送劃線支票。 為方便納稅人,財政局提供了以下多個途徑,供其查閱個人職業稅退稅資料:(一)財政局網頁電子服務;(二)移動應用程式MACAU TAX;(三)財政局及身份證明局的自助服務機;及(四)南灣財政局大樓、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以及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的服務櫃位。納稅人可透過「一戶通帳號」直接登入財政局網頁電子服務及移動應用程式。 財政局今日起向符合資格的萬名納稅人退回2019 年度職業稅稅款。(財政局提供圖片)
為積極參與及配合特區政府推出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惠民政策,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銀澳門)由5月份開始,全線分行網點於周末維持營業,為居民提供註冊開戶、電子支付綁定,以及電子消費券優惠講解和登記服務。面對消費券轉授權登記高峰期,工銀澳門表示將全力以赴為居民提供登記服務,大部分分行網點於明、後(周六及日)兩天開放,繼續為各大客戶提供服務。 「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於本月7日正式開始接受登記,工銀澳門組建多支專業團隊,為此次措施推行主動聯繫和走訪各家友好企業及商戶,藉此把是次消費劵登記可以與移動支付結合的具體資訊,向全澳門各階層人士及社團提供詳細講解。 工銀e 支付自推出以來,為澳門居民和商戶帶來多種惠民服務,減少過往大量現金硬幣於日常支付和存取外,工銀澳門手機銀行「惠生活」平台為過千家商戶提供廣告服務平台和專屬推廣優惠,協助線上線下引流客戶消費多達數十萬筆。 工銀澳門周末全線營業,協助居民登記消費券。 ( 工銀澳門提供圖片)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內地男子為幫助自己及家人騙取澳門居留權,與內地妻子離婚不足一個月,付酬一名本澳女子假結婚;惟天網恢恢,在申請其兩名女兒來澳定居時被警方揭發,治安警連同一名假結婚中介男子合共拘捕三人,案件有待進一步調查。 被捕假夫妻男子姓區,54 歲,持內地證件; 女子姓陳,64 歲, 本澳居民, 清潔工;中介男子姓陳,63 歲, 本澳居民, 裝修工人。三人涉嫌偽造文件罪已被送交檢察院作出起訴。 治安警表示,早前處理區男申請其兩名20 多歲女兒來澳定居個案時,發現當中有不少疑點,經深入分析及調查後,日前首先在陳婦在長壽大馬路住所將她拘捕,本月24 日再趁區男經關閘入境將其拘捕,同時亦傳召中介人陳某到警局問話。 治安警調查發現,早在2011 年11 月,區男與其內地妻子離婚不足一個月,立即迅速與陳婦假結婚。假夫妻被捕後最初否認犯案,但陳婦其後供出假丈夫區男曾給她40,000 元人民幣「安家費」;中介人陳某則承認介紹區男及陳婦假結婚,亦收取了46,000 元人民幣中介費。 調查期間,治安警亦發現假夫妻婚後並無共同生活,相信口只是企圖藉假結婚為自己及家人騙取澳門居留權,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治安警發言人表示,假結婚案被捕三人涉嫌偽造文件罪已被送交檢察院作出起訴。 (劉凱輝攝)
【本報記者劉凱輝】兩名本澳女子在網上社交平台認識網友,分別跌落投資騙案,其中一人損失280 萬元人民幣,另一人損失45 萬元人民幣。 司警接報後展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 據司警公布案情,損失280 萬元人民幣女事主,三年前擬到內地發展,2017年10月用手提電話下載一個內地求職軟件,其後一男網友加其為好友,網友自稱在內地從事地產及建築業,若事主有興趣,可到廣州面試投身上述行業。事主按指示到廣州與一名男子見面後回澳。 兩個月後,同年12 月,網友聯絡事主,指有一地產項目投資,回報率高達20%,落足嘴頭遊說事主投資內地一個「房地產項目」,吹噓每月可獲投資額20% 回報。事主信以為真後,先轉賬20萬元人民幣給對方提供的內地銀行賬戶作為投資。 騙徒得手後,再訛稱投資項目需要融資,以及公司破產等各種藉口,不斷要求事主出資協助解決危機。事主深信不疑,連環出資,連同初次20 萬元,前後合共支付280 萬元人民幣。騙徒巨款到手後立即拉黑事主及失聯,事主亦曾嘗試親自到廣州但尋人不果,所謂的「房地產項目」更似海市蜃樓。事主始覺受騙,向司警報案求助。 另一宗同類騙案女事主亦為本澳居民,50 多歲,上月中透過網上社交平台一則帖文,知悉有專人教授投資外幣及黃金,於是按指示掃二維碼及下載相應用程式,開戶及轉款給一名男網友協助投資,期間投資全程由男網友操作。直至本月23 日,事主突被對方拉黑,同時登入投資賬號亦失敗告終,懷疑受騙之下報警求助,報稱損失45萬元人民幣。 司警發言人李瀚妮公布兩宗本澳女子網上投資騙局案情。(劉凱輝攝)
經科局局長戴建業表示,去年推出的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可覆蓋未來企業三至四年的利息補貼。
與會者一致認為,該病人的表現由急性壞死性會厭炎引起,與疫苗接種無關,屬偶合事件。
接種人士指,綜藝館內接種疫苗人士不算多,基本上確認了身份資料了,便可進行接種,無需輪候。
根據61個公共部門提供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3月絕大多數公務員仍選擇補錢作為超時工作的補償方式,其中在薪俸點300點以下的人員中, 有96% 選擇補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