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公廁已不再單單是解決人有三急的地方,其美學設計及人性化配套亦可以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一座座公廁就如遍布城市的旅遊大使,它們的外表設計、衛生程度、無障礙設施都可以向人們表達出當地的先進及人文精神。大家不妨想一想在外地觀光, 「心急如焚」之時若然找到一座舒適衛生的公廁 「辦事」 ,當刻的心情何其愉快,對當地的評分即時增加。 可想而知,公廁影響一個地方的公關形象。近年來,中國內地開展了一項名為 「公廁革命」的公共廁所改造升級計畫。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提出,最初的主旨正正就是希望提升公廁品質,從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該計畫進行了短短兩年,已花費超過200億人民幣的資金,改善了68,000間公廁;今年內更會進一步新建47,000個公廁,並會改造17,000個公廁。從數字反映,「公廁革命」 成為了內地意義重大的一項民生工程。 回到澳門,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市政署轄下公廁共有182個。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不夜天,市民及旅客對於公共廁所都有很大需求。考慮到今年訪澳旅客大減,公廁的使用量下降,市政署決定開展公廁優化計劃,重整60個和翻新23個公廁。工程著重改善外觀設計、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功能等。值得一讚的是,在翻新計劃中,48個公廁的男女廁格比例更調整為1:2,回應了社會長期以來對於男女廁比例的訴求。 根據史料紀錄,澳門早於1888年已有公共廁所,從而可推斷澳門是中國最早有記錄公共廁所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進入現代化進程的城市之一。隨著社會對不同社群的權益重視,澳門的公廁角色也愈來愈多元,近年不少公廁已具備了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母嬰哺乳室等設施。然而,內地不少城市如北京、上海、石家莊等已經設立性別友善公廁,反觀澳門在這一方面仍然落後。既然當局已展開公廁優化計劃,好應考慮在本澳試行性別友善公廁,進一步體現澳門中西交匯、多元開放的21世紀人文精神,更好地做好公廁公關。
審計署上周五公布《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批評澳投公司在開發中醫藥產業園未分析利弊,花公帑不計成本。在昨(16)日立法會全體會議上,有議員關注公共資本企業和自治基金的監督,至今仍未出台專門法律規範,難以有效確保其經營效益及公帑的合理運用,亦難以確保有關人事聘用、採購、資本投資等符合社會和公共利益。 議員李靜儀於議程前發言指,審計署分別於今年3月及上周公布的《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的運作》及《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均發現公共資本企業決策欠周全、監督制度不善、難以確保公帑合理運用,絕大部分由公帑承擔的公共資本企業,股東會或董事會享有私營企業的管理和決策彈性,若缺乏監察,或毋須為機構營運出資和投資決定承擔責任時,容易衍生問題,政府有必要正視及作出完善。 注資金額無封頂 憂變無底深潭 李靜儀指出,政府從未對澳投公司的注資金額封頂或設定注資準則,亦無交代有關提升營運能力方案,以促使其符合效益,明年又再注資逾億元,質疑是否會變成無底深潭,促請政府需要作出交代,更必須為公共資本企業訂定注資準則和嚴謹的監察機制,對公共資本企業應設定短中長期的量化效益指標,便於社會監察。包括對倘有的附屬公司的營運情況,亦應設立有效的審視機制,對負責或參與公共資本企業管理工作的政府股東或政府代表,必須設定明確權責,確保相關代表能夠履行職責。 財爺:球證球員不能「混埋」 立法會其後細則性審議《202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案時,議員梁孫旭亦對公共資本的投資表達關注,審計報告提到澳投公司明年政府將繼續注資澳投公司1.4億元,質疑是否具科學決策。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指,政府重視審計報告對於澳投公司的中醫產業園項目所分析結果,並將全面檢視及優化相關機制,明年重點整頓相關工作,未來希望通過法規監管公共資本運作。 他強調,政府為了對整體項目作全面檢視,今年年初已叫停澳投公司某部分的計劃及投資,同時延緩部分已興建項目的開業時間。他稱,政府在公共資本上需旗幟鮮明,「球證同球員唔能夠混埋一齊!」若屬市場管理的部分應交由市場。同時強調澳投公司的中醫藥產業園本身的定位正確,為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及產業多元方面定位清晰。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連同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中國銀行珠海分行和中國銀行橫琴分行,前(15)日在中國銀行拱北支行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簽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陳曉平致辭指出,「共享發展,改善民生」是大灣區建設的基本原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一直致力推動粵澳兩地互聯互通發展,滿足民生需求,提供便捷金融服務。此次中國銀行三地機構服務一體化,為澳門居民辦理珠海社保提供「跨境辦、線上辦、一站辦」的便利,真正解決澳門居民多年以來跨境辦理社保「跑點多、時間長、手續雜」難題,是跨境民生服務又一次重要突破。 目前澳門居民累計持有珠海社保卡人數已達到人,本次珠琴澳三地中國銀行與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珠海市醫療保障局通過系統與業務銜接,成功推出澳門居民珠海社保「一站辦」服務。「跨境辦」即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指定網點指導客戶跨境辦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等十項社保業務,客戶即可在中國銀行珠海分行、橫琴分行指定網點領卡;「線上辦」即通過內地中行手機銀行實現參保資料提交,在珠海、橫琴中行指定網點領卡;「一站辦」即客戶到珠海、橫琴中行指定網點提交申請資料,實現即時領卡。
在昨日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議員何潤生在議程前發言稱,本澳明年元旦起禁止進口及轉運發泡膠製一次性餐具,包括餐盒、餐碗、杯及餐碟,不過市面仍然充斥着各式各樣的即棄塑膠,建議政府應該積極檢視本澳目前的減塑情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及早參考鄰近地區制訂一個階段性減塑時間表,有序地推進塑膠污染治理。政府亦應該研究適當限制商品包裝,避免市場上出現更多預先或過度包裝的商品,以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 議員陳虹亦希望下一步能推出措施全面限制一次性塑膠餐具的使用,建議積極與商戶溝通,尋找可替代性的環保餐具,對願意轉用環保餐具商戶給予稅務優惠或其他形式的獎勵,並可發給相關的環保商戶認證書。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希望政府及早參考鄰近地區制訂一個階段性的減塑時間表。(資料圖片)
立法會昨日審議五項法案,其中三項獲通過,包括《202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及《修改〈印花稅規章〉、〈印花稅繳稅總表〉》法案,以及《都市建築法律制度》法案。 《202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案中,特區政府明年度財政預算案一般綜合預算收入總額億元,包括使用265.8億元超額財政儲備。 《修改〈印花稅規章〉、〈印花稅繳稅總表〉》法案修改內容包括設立兩年過渡期廢除印花稅票;取消多項徵稅對象;調升行政違法罰款金額,如不履行稅務義務的最低罰款金額將由原來100元調升至1,000元等。此外,法案亦堵塞現有漏洞,建議針對商業中心內商舖、場所或其他空間使用權的讓與徵收印花稅等。 引介及一般性討論及表決《都市建築法律制度》法案亦獲通過,政府建議未來樓宇發入伙紙前必須先得到工務局和消防局收則;因應現時會出現有業主不簽署維修通知的情況,法案提出可把維修通知張貼大廈大堂的解決方法;在禁制違法工程方面,工務局有權對不按命令的樓宇停水停電等。但法案未引入強制驗樓。 法案將提交常設委員會細則性審議。 因時間關係,《修改第1/2001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警察總局〉》法案,以及《修改第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內部保安綱要法〉》法案則留待今日審議。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形容實施強制驗樓「講就易,做就難」古金元攝) 。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亞太旅遊承辦的「清新福建」澳門社區行本周一(14日)假祐漢公園舉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郭寧寧、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吳賢德,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朱宏,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及澳門福建同鄉總會執行會長陳明金及相關領導和同仁蒞臨現場。 福建省文旅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林麗永表示,福建美不勝收,她邀請澳門市民到福建開展「福氣之旅」,促進澳門及福建在文化和旅遊方面全方位及多領域的合作。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表示,希望活動能讓澳門居民掌握更多福建旅遊資訊,讓他們更全面、深度了解當地旅遊資源及名勝古蹟,希望更多澳門居民前往福建旅遊,感受不一樣的福建活力。福建省澳區政協聯誼會副會長、澳門福建體育會會長嚴耀庭表示,澳門閩籍鄉親佔整體人口五分一,閩澳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希望加強兩地交流合作。 此次活動是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面向港澳市場展現福建特色文化元素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服務品質和產品魅力的一場品牌盛宴,進一步深化澳門社區民眾對國家及福建的了解和認識,增進閩澳兩地文化旅遊的交流合作,擴大「清新福建」、「全福遊、有全福」的品牌影響力,務求吸引更多澳門同胞赴閩旅遊。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亞太旅遊承辦的「清新福建」澳門社區行本周一假祐漢公園舉行。(主辦單位提供圖片)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20屆澳門城市藝穗節以「人人藝術家」為題,將於下(1)月20日至31日期間舉行,帶來18齣精彩節目及17項周邊活動,引領觀眾遊走澳門大街小巷,激發潛在體內的藝術因子,釋放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享受創作和欣賞藝術的樂趣。
於2021/2022 學年首次報讀幼兒教育階段的幼兒(2016年至2018年出生),教育暨青年局將於下(2021 年1 月) 月6日至20日期間在教青局網頁或櫃台進行中央登記,家長可於明年1月1日起在教青局網頁了解各校的招生資訊,並於中央登記期內最多選定六所報讀的學校,按其指示填寫資料,以及上載幼兒正面免冠證件近照,以完成登記手續。
行政長官賀一誠前(15)日主持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會議,他在會上總結了澳門取得的階段性防疫成效,感謝全體人員過去一年勤奮敬業、努力抗疫,並勉勵各部門繼續做好下一階段防控及應變部署。
特區政府為推動澳門愛國受澳教育發展、培養青年的家國情懷,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設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