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公務員懷疑遇上網購電話詐騙,誤信騙徒假扮「淘寶網」店舖職員,指其不慎洩漏個人資料,要求轉賬所有存款證實身份。該名公務員剛好曾光顧有關店舖,信以為真之下被騙元人民幣。 案中的女事主53歲,本澳居民,公務員。她於本月1日手機接獲自稱「淘寶網」某店的職員來電,訛稱有員工因一時不慎洩漏了事主個人資料予銀行,必須即時轉賬存款以證明身份。由於事主之前曾光顧有關店舖,因此信以為真。騙徒於是在兩小時內分別假扮多名「職員」催促事主轉賬,最終事主將自己三個銀行賬戶的存款,整合後再轉至「職員」指定的內地銀行賬戶,最後損失合共38,400元人民幣。 事主完成轉賬後,等候進一步消息期間開始懷疑被騙,於是告知家人及報警。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暫時未有人被捕。 司警發言人公布案情指,事主在兩小時內多次被騙徒催促轉賬,最終損失逾38,000元人民幣。(劉凱輝攝)
一名內地男子來澳賭博輸光後,兩日內最少在本澳八處包括住宅、食店、辦公室及紀念館偷走合共40,000多元財物;作案方式主要趁事主無鎖大門或扮作食客尋找機會「落手」。治安警接報調查後拘捕疑匪,並起回部分贓物。被捕男子姓俞,30歲,內地人,持內地通行證;涉嫌「加重盜竊」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治安警昨(3)日公布案情指,警方上月(1月)30及31日分別接獲八宗盜竊案,涉及氹仔兩個住宅、北區某紀念館、路氹四間食店,以及一間寫字樓,合共損失多澳門元。警方透過「天眼」鎖定目標,上月31日在中區某賓館拘捕涉案俞某,即場起出一部手提電腦、一個銀包、四部手機及六張銀行卡,他承認上述物品全為盜竊所得,且已已花去15,000元贓款。 治安警調查後發現,俞某上月29日來澳賭敗犯案,由於不熟路,便四處遊走,每次「落手」前會先在目標單位外停留,再趁事主無鎖大門進入,又或假扮客人進入店內進行盜竊。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3)日就《家暴法》執行情況展開探討,社工局家庭保護組職務主管關萍花、善牧中心主任黎彩燕、澳門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關淑鈴以及理工學院社工系講師何穎賢受邀出席。 社工及輔導員協助跟進家暴個案關萍花表示,《家暴法》自2016年10月生效後,社工局與各大公共部門成立跨部門協作關係,同時亦與社服部門設立常規合作及通報機制;每個通報個案當局都會由專業社工及心理輔導員進行評估及分流跟進,並與各合作機構制定相關福利計劃,從而為當事人提供適切服務。關萍花稱,局方會持續落區宣傳「家暴零容忍」,希望喚起社會對家暴的關注,亦呼籲若出現家暴情況,市民可主動與當局聯絡。 強制輔導可減少家暴再現黎彩燕表示,自《家暴法》實施後,善牧中心的入住率有明顯上升,大部分入住人士都是經歷了長年家暴的婦女,在身體及精神上均受傷害,甚至發現同住長者或子女亦受到傷害,需要與社工局、教育部門及其他社服機構共同協助。她又指,大部分受虐者由於害怕遭報復以及連累家人被恐嚇,都不願意報警,最後到自己生命及子女安全受威脅才報案,甚至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亦擔心受威脅。 她稱,有部分受虐者被家暴後甚至出現心理和生理問題,需轉介她們到心理或精神科醫生作輔導。 另外,黎彩燕亦建議加強有關強制施暴者接受輔導及治療的措施,因現時家暴案在檢察院會依司警搜證判斷應否有強制措施,當中鮮有強制施暴者接受輔導;她認為,在案件立案到判決確定期間,若沒有任何強制輔導措施,對避免再次出現家暴情況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過去兩個月先後發生三宗學生自殺事件,一男兩女年輕人不幸喪生,令人唏噓,引起社會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希望當局持續推廣生命教育,採取主動積極措施,協助學校師長及家長,從不同層面關注青少年學生,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在專業人員協助下進行有效情緒疏導,減少同類事件發生。 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經濟復蘇緩慢,不少人處於失業、減薪、放無薪假狀態,生活壓力空前,情緒負面,也因此忽略了子女,甚至引發爭端。在生活壓力困擾下,家人關係變得疏離,溝通減少,父母對子女日常生活課業所知不多,甚至不了解子女思維和想法,子女生活在孤寂環境,在課業及人際關係遇到困難 時無傾訴對象,不知如何解決,最後走上象牙塔尖,同類事件接連發生,說明有更多隱性個案存在,社會需要從不同層面關注。 為預防同類悲劇發生,有關當局需檢討及加強防止自殺工作,適切支援有需要人士,共同擴大防護網,加強訊息交流。教育當局與學校及家長應持續加強生命教育,特別是針對學生,將生命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加強家校合作力度,多與家長溝通,以更了解學生成長和變化,向家長提供適切的親子溝通技巧,加強親職教育,提升與學校及相關團體聯網,及早發現隱藏個案,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教育當局、學校、教師、輔導員、家長及民間防止自殺團體,合作做好生命教育,為有需要人士作出支援,教導學生倘遇到情緒困擾或疑難,要主動向家長、老師、朋友等可信任的人或專業輔導人員傾訴及求助,讓學生情緒波動時懂得主動尋求協助,以能在支援下走出情緒低谷。 自殺一個案例都嫌多,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守護寶貴生命。自殺成因涉及多個因素,但自殺是可以預防。青少年學生正值花樣年 華,在現時社會經濟環境,父母為生活奔馳,與子女日常相處時間不多,把照顧及教育責任託付學校,但無論如何,青少年學生需要加強照顧,家長及學校人員應主動聆聽及關懷青少年精神健康,多聯繫、多溝通、多關懷,若發現青少年受情緒困擾,應盡早尋求專業協助,聆聽他們心聲,了解他們問題和需要,給予開導和建議,避免悲劇重複發生。
農曆新年即將到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年花市道欠佳,有本地花農表示,經濟仍未復常,部分企業以及政府部門需節省開支,導致今年整體銷情較去年減少約兩成,預訂年花顧客主要以熟客及博企為主。 經營花農逾50年的「輝記園」一年365日年中無休,不停耕種植物年花,為的只是春節。 早上天朗氣清,負責人輝哥就忙於澆水及打理年花,務求令花卉以最佳狀態交給客人。 料桃花可在農曆新年前夕盛開 花農輝哥指出,今年各類應節年花盛開較往年更為合時及美觀,以桃花為例,雖則早前天氣持續寒冷,難免影響花期,幸好最近天氣稍回暖,輝哥預計大部分桃花可在農曆新年盛開。輝哥更向記者介紹今年的「桃花王」,售價約為澳門幣30,000元至40,000元不等,但早已「名花有主」,大型企業提早預訂。 談及內地來貨價回升,輝哥稱一言難盡。他稱,早前計劃參與政府舉辦的年宵市場,用較高價錢購入一批內地植物,但隨後香港、澳門以至內地先後宣布停辦年宵市場,檔主進退兩難,未能及時退貨,只好照賣,同時導致內地植物來貨價有所回落,輝哥直言:「今年入貨都少咗,邊敢入咁多?」 蘭花為近年新春新寵 年花種類不外乎菊花、盆桔、水仙以及桃花等,而輝哥則向記者介紹近年大熱年花—「蘭花」,肥厚葉片、粗大根部吸引不少顧客「圍觀」,若悉心照料,壽命高達三個月或以上。有顧客一口氣挑選五棵作為新春植物。她稱自己每年都會特意過來挑選年花,雖則今年經濟不景,但新年裝飾少不了,仍會花費心思布置家居,預計消費約1,000元,與往年相若。 收入微少 對行業式微感可惜 採訪當日為正值中午時分,烈日當空,輝哥戴著帽子,以及長袖恤衫,整理著年花。而作為花農的他,每天日曬雨淋,但他仍不怕辛苦笑言:「呢行冇時間休息,做嚟做去都有功夫你做,做到天光都有得做。」目前花園年花部分主要由兒子負責打理,輝哥坦言行業辛苦及收入微少,現時根本沒有年輕人入行,對此行業式微感到可惜。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特區政府取消今年春節所有賀歲活動,年宵市場亦不舉辦,但農曆新年年花不可或缺,為配合市民迎新歲所需,不少花店兼營年花,花檔前人流暢旺,店主稱銷情理想。 本報記者於本周日(31日)在祐漢區售買年花的花店攤檔所見,花檔人流暢旺,花店負責人指因今年年宵市場取消,銷情尚算理想。 來到花店附近,一盤盤年桔、各式各樣年花映入眼簾,爭妍鬥艷。問及今年生意,花店負責人表示,可能因今年的年宵市場取消關係,令市民或只能選擇到花店選購年花,因此銷情尚算理想,但由於距離農曆新年尚有多天,所以整體生意還有待觀察。負責人又指,一般市民大概會消費500至800元左右,杜鵑、桃花、茶花、菊花和年桔等都是較受歡迎品種,而較捨得花錢的市民亦會選擇蘭花等;坦言今年因疫情關係經濟不景,因此亦未敢加價。 有選購年花的市民表示,花費約1,000元左右;因疫情關係經濟不景會否影響購買意欲?市民則指「開心錢唔怕使!」過年最重要家裡要有氣氛,使多少少錢都值得,又期望新一年疫情早日完結,人人身體健康。 祐漢區售買年花的花店攤檔人流暢旺,負責人指銷情尚算理想。(陳宇東攝) 農曆新年將至,不少市民到花店選購心儀年花。(陳宇東攝)
勞工事務局為鼓勵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青年到內地拓展就業空間,日前與內地著名企業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字節跳動 」)合作推出「 澳門青年到內地字節跳動見習計劃 」(下稱計劃)。透過在崗實訓的見習方式,讓澳門青年到內地企業體驗國家新經濟新業態營運模式,藉此培養有志從事互聯網科技行業的青年人才。 勞工局稱,見習計劃為期三個月,見習崗位涉及互聯網科技行業的人力資源、設計及運營三大類,合共有48個,主要有人力資源助理、設計助理、創意運營、數據標注運營及項目管理等崗位。實習地分別是「字節跳動」位於廣東省和福建省內有業務的城市。參加對象須為澳門居民,且於2019年或2020年取得高等教育學位的青年。通過在崗實務場景,由企業安排資深人員指導,促進澳門青年有關業務能力的發展,完成見習的青年可獲合辦雙方簽發見習證明。 為讓青年能瞭解計劃詳情及互聯網科技行業的前景,勞工局將於2021年2月9日(下周二)下午3時,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澳門馬濟時總督大馬路29號雙鑽3樓B)舉行發布會,屆時邀請澳門業界代表和與會青年進行交流分享。 當局歡迎有興趣的澳門青年參加是次活動,參加辦法可在2021年2月8日前登入勞工局網站(https://www.dsal.gov.mo/elearning/public/index.html#/question?code=dHlwZT1wdWJsaWMmaWQ9MTI)或掃描二維碼報名。為配合防疫工作,活動將實施人數限制,只接受報名預約,額滿即止,查詢電話:28700277。有關計劃章程,歡迎瀏覽勞工局網站(www.dsal.gov.mo)。 勞工局為澳門青年到內地字節跳動見習計劃舉辦發布及分享會。(勞工局提供圖片)
一名男子早前向他人聲稱是某娛樂製作公司「話事人」,訛稱有份籌辦香港知名紅歌星演唱會,可取得優惠價門票轉手炒賣為名,詐騙本澳一名旅遊從業員15萬港元,潛逃兩年後日前經跨工區入境時被警方拘捕。 被捕男子姓郭,36歲,本澳居民,報稱自僱人士;涉嫌「相當巨額詐騙」罪送交檢察院處理。男事主30多歲,本澳居民,報稱旅遊從業員。 司警表示,案發在2019年初,事主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嫌犯郭某,他自稱是中區某娛樂製作公司股東兼「話事人」,雙方交換通訊方式後保持聯絡。其後郭某訛稱正在籌辦某香港紅歌星於香港舉行的演唱會,演唱會會在2020年初舉行。 郭某又向事主稱可用優惠價取得門票,誘騙其一同合資炒賣門票圖利。事主信以為真,交付15萬港元給郭某,但郭某收款後卻不停拖延。數月後事主得悉演唱會由於疫情關係取消,於是查問對方及追數,郭某最終挾款失聯。事主報警求助。 司警調查發現,郭某得手後已立即潛逃離澳。直至上(1)月28日,郭某經珠澳跨工區入境本澳時被捕,他否認犯案,聲稱曾還款50,000元給事主,又稱事件與該娛樂製作公司無關。司警正進一步調查案件,追查騙款下落。 司警拘捕一男子,涉嫌訛稱籌辦香港知名紅歌星演唱會為由,詐騙本澳一名旅遊從業員萬港元。(資料圖片)
本澳一名女文員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墮入網戀騙局,「拍拖」僅一日便被「男友」告知即將到南美公幹,更誤信對方臨別前會送大禮,墊支港元「清關費」後覺得事件可疑,向司警報案求助。 司警表示,女事主28歲,本澳居民,上月19日在網上社交平台Instagram認識一名自稱名為「Mr.CornerS~Tones~」男網友,兩人迅速發展成為網上情侶。詎料「拍拖」一天後,事主便被「男友」告知公司會派他到南美公幹兩個月,「男友」又信誓旦旦稱臨別會送一份大禮物給她。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告訴對方個人的澳門住址。 至上月29日,事主接獲自稱「速遞公司」通知,她有一個包裹已抵達香港,但因疫情關係需先支付「清關費」。事主信以為真,轉賬15,500港元。同日晚上,事主愈想事件愈覺可疑,懷疑自己被騙,向司警報案求助,事件中損失15,500港元。 司警發言人(左)指案中女事主因墊支15,500港元「清關費」後覺得事件可疑,逐向司警報案求助,揭發事件。(劉凱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