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澳門居民近年不少在中山及江門投資不動產,就保障澳門居民內地購房的合法權益,建立核實《五證》、資訊聯動的聯防聯控機制,延伸江門及中山。澳門消費者委員會及經濟局日前分別與江門市及中山市的市場監管局、住房及城鄉建設局、消費者組織等多個單位舉行會議,深入了解江門市及中山市對《五證》的規定及要求,會議上介紹了澳門與珠海市近期建立保障澳門居民內地購房權益的聯防聯控機制及運作,並希望相關合作的層面可拓展至整個大灣區,加強澳門居民內地置業的信心與保障。 省內各市規定略有不同由於省內各市在規管房地產交易規定上或略有不同,為讓消費者對內地相關監管措施有更全面的了解及掌握,消委會爭取與廣東省更多監管房地產交易的資訊平台連線,充實及豐富“內地購房資訊”專區的資訊。會議後,“江門市房屋交易和產權管理信息平台”將從速與澳門的“內地購房資訊”連線,並將配合實況所需,進一步加強澳門與內地的監察協作、資訊聯動及普法宣傳等工作。 澳門消委會及經濟局(右)與中山市市場監管局、住房及城鄉建設局、消費者組織(左)等行會議,核實《五證》聯防聯機制。(澳門消委會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環保建設總會暨商貿館成立儀式於1月27日舉行,會長陳俊傑表示,創立商貿館,聚集粵港澳的優勢資源,成為一個建築行業的互動產業基地平台,逐漸事平台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
大國影視辦影視動漫培訓課程 拓展本地多媒體宣傳新領域
以「膠澳上合約 · 葡就尚合篇」為主題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澳門投資推介會」於日前舉行。
緬華筆友協會辦 「辛丑迎春接福送揮春」活動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地正在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而本澳方面,昨(1)日舉行的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宣布,滅活疫苗將於本周運抵澳門,數量為十萬劑。
春節將至,然而全球疫情仍然嚴峻,近期內地多地亦出現零星確診個案,部分地區更中、高風險地區,因應國家呼籲各省市在農曆新年期間應減少人員流動,減少疫情反彈風險,特區政府經綜合研判後,亦呼籲本澳市民儘量留澳度歲,避免不必要外遊。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我國排除萬難、力保GDP正增長,並突破了100萬億的歷史關口。然而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在100萬億的GDP中,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額合計佔比高達30%,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支柱產業。踏入2021年,中國內地個別城市如上海、廣州、深圳等,紛紛傳來住房貸款額度緊張、審核變嚴的消息,評論分析認為房屋政策進一步傾向於收緊,加上疫情下經濟前景未明,樓市周期或會見頂。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 「量化寬鬆」時代,貸款利率低、供應足,導致大量熱錢流入房地產市場,其他投資或存款相對變得貶值,因此人們愈來愈熱衷於 「買磚頭」 ,甚至為此不惜加大槓桿、背上數十年的債務。早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名的 「房住不炒」 理念,要求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本澳自賭權開放以來,居民總體收入得到極大提升,因此自然令到本地房地產價格扶搖直上。在2019年,全澳整體住宅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107,522澳門元,而當年的本地居民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以雙職家庭計算,若要購買一個50平方米的小單位,需要不吃不喝儲蓄11年,還未算上稅費利息等額外開支。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少適婚年齡、生兒育女等具有剛需的年輕居民,便只能硬著頭皮,以三倍甚至十倍的槓桿,向銀行借貸買樓。 以手上有限的資本借貸 「上車」本來無可厚非,但在經濟結構單一、缺乏多元產業的本澳,卻很容易因為外部因素影響出現斷崖式收入下跌,進而對住宅按揭貸款帶來風險。現時本澳賭收與往年不可同日而語,旅遊業復蘇亦舉步蹣跚,有意見直指很多中小企業是 「吊鹽水捱住唔炒人」 。 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往往會得到直接反映,2020年全年住宅成交宗數比2019年大減17.4%,每平方米平均樓價102,141元,下跌了6.3%。本澳屬自由市場體系,政府較少以政策限制樓市交投,市民無論是 「抄底入貨」或是剛需買房,都宜仔細思量,謀貨」或是剛需買房,都宜仔細思量,謀而後動。
立法會昨(1)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討論修改《獄警隊伍職程人員通則》法案,法案最終在全票贊成下獲得一般性通過。
立法會昨(1)日就《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法案進行一般性討論及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