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局去年辦15場專場配對會

逾三百人成功獲聘 成功率達四成

勞工局昨(1)日發新聞稿指出,自去年9月起,當局每月舉辦至少三場行業專場配對會,至去(2020)年底合共舉辦15場,913人到場求職,354人成功獲聘,成功率達四成,涉及行業有飲食業、酒店業、零售業、保安及清潔服務業。而去年累計有7,600人接受勞工局轉介並出席面試,逾人成功獲聘。在配對會前,為讓求職者在面試前對行業有所認識,勞工局派員介紹行業概況和教授面試技巧,增加求職者成功轉職和獲聘機會。 2月底六場配對會94人成功獲聘 勞工局稱,總結經驗,行業專場配對會是有效支援居民的就業措施,今年繼續舉辦專場配對會,為有求職需要和完成「帶津培訓」課程的居民提供就業配對服務,協助他們盡快投入就業市場。在今(2021)年2月底舉辦了六場行業專場配對會,到場求職有184人,成功獲聘94人,成功率達五成。 關於建築工人的就業支援措施,勞工局持續收集公共工程施工資料,因建築項目按階段進行施工,不同施工階段需求的技術工種不同,一直以來勞工局職員會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的用人需求,每日聯繫合適的求職者到工地面試。 地盤雜工等為最多成功獲聘地盤工種 當局去年安排了2,612人次出席工地面試,成功獲聘1,528人次,成功率為接近六成,由於去年建築項目以地基階段的工程較多,最多成功獲聘的工種以地盤雜工、模板工、木工、泥水工及紮鐵工為主。截止今年2月底,安排了233人次出席工地面試,成功獲聘123人次,因工程施工階段亦有所不同,最多成功獲聘的工種有地盤雜工、模板工、油漆工、消防水技工及電工為主。 政府計劃今年投入185億元基建投資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本地居民失業率下降至3.7%,就業居民為28.41萬人,較前期增加400人。因應農曆年節假影響,按行業統計,批發及零售業和教育的就業人數增加,建築業則有所減少。 特區政府計劃於今年投入近185億澳門元作基建投資,擴大內需以支援就業,不同規模的工程項目將隨後陸續開展,亦會為本地建築工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勞工局人員為求職者進行就業登記。(勞工事務局提供圖片)

02/03/2021
17346

氹仔往返九洲港航線昨啟航

快捷「海上巴士」促互聯互通

往返澳門氹仔與珠海九洲港的水上客運航線昨(1)日正式開通,為訪澳旅客及廣大澳門居民提供一個出行新選擇。營運航線的粵通船務預計,初期每日往返20個航次,客流量約有500人次,待運作暢順後第二階段將增加至每日往返32個航次。海事及水務局表示,未來將促成更多連同珠三角和大灣區的航線,促進互聯互通。 昨日上午,珠海市商務局在九洲港舉辦首航儀式,珠海市副市長李翀、澳門海事及水務局、海關、治安警察局代表,以及部分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出席儀式。海事局局長黃穗文在儀式上致辭表示,航線的開通將有助深化澳珠合作,成為連接兩地快捷的「海上巴士」。未來特區政府將促成更多聯通珠三角地區和大灣區的航線,尤其是珠三角東岸的城市,減少居民前往珠三角東岸所需時間。 隨後首班客船於上午10時30分由九洲港開出,搭載政府代表和嘉賓、以及其他乘客共124人抵達氹仔客運碼頭。 旅客:或乘船來澳搭飛機 粵通船務董事總經理毛宇昨日抵澳後受訪表示,航線初期預計每班船有約20至30名乘客,每日客流量約500人次,運作暢順後第二階段將增加至每日往返32個航次。毛宇又指,持有船票的乘客可在九洲港享有免費12小時停車服務,對珠三角城市駕車出遊人士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航線並設有行李托運直送澳門國際機場服務,有助發揮本澳海空聯運優勢。因應疫情影響,毛宇預料航線營運初期會有虧損,但有信心在疫情期間先做好前期及市場培訓工作。 乘搭首班客船抵澳的旅客劉小姐表示,以往坐車再過關一般需要半小時至45分鐘,但坐船到氹仔碼頭比陸路更快更方便。來自珠海的旅客李先生表示,若來澳目的地是氹仔乘搭此航班會較方便,日後會考慮乘坐船隻來澳門國際機場乘搭飛機航班。 航線首階段約每小時一班 新航線由粵通船務與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營運,全程8.2海里,單程只需25分鐘。第一階段每日來回共20個航次,約每小時一班。由澳門氹仔往九洲港的最早班次為早上9時10分,尾班是晚上8時40分;九洲港至澳門氹仔最早班次是早上8時30分,尾班是晚上7時正。航線開通初期(昨日至4月30日)提供票價優惠,九洲港至氹仔為每人38元人民幣,氹仔至九洲港為每人48澳門元。乘客需做好「澳門健康碼」及「粵康碼通關憑證」轉換操作,在航程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02/03/2021
1802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