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昨(24)日公布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零售業銷售額按年下跌50.7%至89.2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季則上升29.4%,其中以中式食品手信和鐘錶珠寶的升幅較為明顯,超級市場則略微下跌;扣除價格因素影響的銷貨量指數亦同比下降50.1%。
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之下,依靠博彩旅遊業等外向型產業的本澳經濟遭受重創,而入境旅客數量這一數據,則成為了各界觀察本澳經濟復蘇情況的直觀指標。
被評定為法定文物的荔枝碗船廠片區,近日淪為回收業存放廢紙的堆積場,堆放在片區內空地的大批紙皮廢料,至今仍未遷清。
由體育局及澳門田徑總會主辦的「2020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將於下(12)月6日舉行,根據衛生局的防疫指引,參賽者須於賽事舉行前進行一次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測試,賽事組委會經與衛生局協調,參賽者即日起可預約於11月30日至12月4日期間進行檢測,相關費用無需繳交。
疫情下旅客數量仍屬低水平,而且旅客消費能力大減,旅遊區的餐廳生意仍未見起色。
特區政府昨(24)日採取跨部門聯合清遷行動,騰空並收回位於氹仔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及氹仔東北馬路旁合共約193,775平方米國有土地。包括回歸前批出、逾20年未完成發展的氹仔「海洋世界」土地,面積約134,891平方米;以及與之毗鄰的六塊非法佔用的國有土地,面積合共約58,884平方米。 土地工務運輸局昨日發出新聞稿指,是次聯合清遷行動收回的土地包括批給失效土地及被非法佔用土地兩部分,其中批給失效土地位於氹仔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及氹仔東北馬路旁A地塊(原「海洋世界」的主題公園),面積約134,891平方米,特區政府於2018年12月宣告該地塊土地批給失效;與該批給失效土地毗鄰的B1、B2、B3、B4、C1及C2合共六個地塊則為被非法佔用的國有土地,面積合共約平方米。 土地工務運輸局又提到,上述兩部分土地內均存有多間由金屬圍板及頂蓋組成的僭建物,並放置貨櫃、建材、雜物及停泊車輛等。 局方早前已向相關失效土地的利害關係人發出勒遷通知書,要求於限期內騰空並交還土地,另外亦刊登告示,就被非法佔用的土地展開土地清遷行政程序。鑑於兩部分土地的清遷期限已屆滿,土地內的僭建物、建材、雜物及車輛等仍然存在,故政府採取是次跨部門聯合清遷行動,收回及騰空上述土地,並設置圍欄及告示,避免他人佔用。 原「海洋世界」土地多年來頗受社會關注,該地塊土地於1997年批出,承批人為中華娛樂有限公司,土地利用期限於2001年3月11日屆滿。2018年12月,行政長官以可歸責於承批人的不按合同利用土地,宣告批給失效。隨後,發展商先後就此上訴至中級和終審法院,皆被駁回。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本(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工商銀行作為是次進博會唯一「招商合作夥伴」,帶領全球多間分行及子公司參與其中,在總行大力支持下,工銀澳門機構是唯一組織帶領近30家澳門行業龍頭企業重點客戶到上海參加進博會的銀行機構,得到客戶一致好評。 工銀澳門機構邀請澳門近30家本地各行業龍頭企業親臨現場,參觀全球各地展區,除與世界各地企業洽談各方商業合作外,同時出席工銀集團組織的活動「中歐企業家大會」、「一帶一路」貿易洽談會、「金融合作論壇」等。在活動上客戶與不同的企業充分交流,探討合作機會,有助提升本地企業對外營商的條件,同時讓國際市場認識澳門地區的獨特地位及營商優勢,以工銀集團作為橋樑,助力澳門企業走出去,發揮「一中心一平台」功能定位,推動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在活動期間,工銀澳門機構組織客戶參觀「上海四行倉庫」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銀行博物館」以及亞洲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等著名景點,帶領客戶感受上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國家現代經濟發展成就,希望藉此深化瞭解、增進認同、凝聚共識。
一名男子兩度因搶劫罪入獄,於2016年出獄後三年再度犯案,去年任職免稅店期間染上賭癮,疑因賭販敗趁夜更當值時多次偷去店內名貴洋酒,共值23.4萬澳門元(下同)被司警拘捕。 被捕男子姓張,32歲本澳男居民。司警昨(24)日公布案情指,路氹一家酒店內的免稅店負責人在本月20日盤點貨物期間,發現倉庫少了14支名貴洋酒,於是翻查閉路電視調查,發現張某在夜更當值時偷取洋酒,於是帶同張到司警局報案。 警方經查問後,疑犯稱去年初染上賭癮並欠下賭債,在今年6月開始偷取公司的名酒出售,以還清賭債。疑犯指,趁晚上當值時,分多次偷走名酒,每次偷一至兩支;會先進入倉庫拿走名酒放到暗角,到下班時再將酒帶回家,然後在網上以半價出售,每次出售一至兩支,至今偷取了14支名酒,合共獲利12萬元,全部贓款已拿去償還賭債。 司警指出,14支名酒每支價值10,000至元不等,市價合共約23.4萬元。疑犯2006年及2011年涉及搶劫罪曾經入獄,最近一次出獄是2016年。司警以「加重盜竊」罪將疑犯送交檢察院偵辦。
一名緬甸籍外僱女子,付酬15萬澳門元給一澳門男子假結婚以圖取得澳門身份證,在辦理申請手續期間司警接獲舉報調查揭發,同時揭發另一緬甸籍外僱女子與澳門男子假結婚並已取得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司警將四人拘捕,以「偽造文件」罪對四人進行起訴,移交檢察院跟進。 司警昨(24)日在新聞發布會公布案情,涉嫌付酬15萬澳門元與一澳門男子假結婚緬甸外僱女子姓勞,36歲,現時是非永久性澳門居民,報稱賭場賬房員工,其「夫」姓湯,42歲澳門男居民,報稱文員;另一對假結婚「夫妻」為38歲姓池緬甸籍女子,已取得永久性澳門居民身份,報稱賭場賬房員工,其「夫」姓梁,38歲澳門男居民,報稱無業。 兩女任職賭場賬房 司警稱,接獲舉報後展開調查,期間發現案中兩名緬籍女子(勞、池)多年前已經相識,並以外僱身份在澳門工作,隨後池某在賭場認識了「丈夫」梁某,並於2009年結婚,至2018年終結婚姻關係,其「前夫」梁某亦已再婚,但假結婚期間池某成功取得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而案中另外兩名疑犯(勞、湯)於2015年結婚,勞某目前以非永久居民身份在澳門定居。 兩對「夫妻」婚後從未同住 在調查期間,案中其中一名疑犯湯某承認收取了勞某15萬澳門元作為與勞某進行結婚的報酬,其餘三人則否認假結婚。司警亦發現案中兩對「夫妻」從未同住,而勞、池二人則同居連勝街某住宅單位,認為有證據證明三人參與假結婚案件,警方以「偽造文件」罪對四人進行起訴,移交檢院跟進。 李靜儀指現行法律存灰色地帶 近年本澳假結婚問題屢遏不止,立法會議員李靜儀認為現時本澳涉假結婚者均以「偽造具特別價值文件罪」搜證和檢控,在法律角度存灰色地帶,未能準確反映行為本身的性質和對社會的危害。 立法工作多時仍未完成 她稱,當局為針對性打擊假結婚,雖已於2018年擬定的《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草案中,已建議將假結婚取得居留的行為獨立成罪,而相關草案公開諮詢所收集的意見中,絕大部分意見贊同將假結婚單獨訂定為犯罪,並認為需要加大處罰力度,包括提高刑幅、不可緩刑、取消因此所得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資格、訂定專門罪名追究中介。但還有不少意見關注以夫妻團聚為目的的居留審批和假結婚的偵查工作。 質詢立法進度 她建議當局收緊居留政策、訂定更嚴格的審批條件,宣傳假結婚的危害,以及加強跨部門、跨區域的假結婚偵查合作,以達到預防和打擊的目的。她認為有關立法意向具有較大的立法共識,惟立法工作持續多時仍未完成,因此提出書面質詢,有關《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的立法進度如何,及按現時計劃何時會提交立法會審議,以加強對假結婚犯罪行為的打擊。
司警偵破一宗利用木雕塑藏毒郵寄來澳,拘捕三名菲籍男女,涉嫌受僱於香港販毒集團在澳從事販毒活動,在郵寄的木雕塑中發現多包冰毒,市值達85.8萬澳門元(下同)。 被捕菲籍男子Tabora,22歲澳門非永久性居民,報稱工人;Aguilar,32歲澳門永久性居民,報稱搬運工人,33歲女子Ballentos,持菲律賓護照,逾期逗留。 司警昨(2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近日收到情報指有跨國販毒集團因應各地防疫措施對出入境限制,採用郵寄包裹方式偷運毒品來澳販賣。司警與香港海關毒品調查科情報交流和聯合調查後,鎖定販毒集團在本澳成員身份資料,並得悉於前天(23日)將毒品從泰國寄到澳門。前日,司警發現有多個木雕塑郵寄到澳門新羅白沙街,及後發現案中第一疑犯及第二疑犯上前取郵寄。司警見時機成熟隨即拘捕兩人,並跟據線索於附近街道拘捕第三名疑犯,懷疑他負責在附近「把風」。 司警發現,從泰國寄來的木雕塑中,有兩個木雕神像及兩個木雕圓筒藏有四小包冰毒,約重260克,市值約為85.8萬元。而第一名疑犯及第二名疑犯均承認犯案,供稱事成後可分別收取10,000元及元報酬,另一名懷疑負責把風的疑犯則否認犯案。三人經尿液檢驗均對冰毒呈陽性反應。司警以「販毒」罪、「不法吸食精神科或麻醉藥品」罪,將三人移交檢察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