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T盃是昨日賽事較為平淡的一項,先後勝出排位賽及選拔賽的香港車手潘君臨,再一次勝出賽事,亞、季軍亦是周六的翻版戰果,中華台北的張嗛尚及澳門的李潔明分別獲得亞、季軍。 賽會在首圈賽事因安全理由出示紅旗,比賽亦因而延遲半個小時兼縮減圈數。
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昨(22)日完成所有賽事,體育局局長潘永權總結時指出,今年大賽車順利圓滿完成,過程中無論車隊、車手及車迷反應均非常正面,他亦大讚澳門車手今屆賽事表現出色,替澳門爭光。
上周五的大賽車首日,訪澳旅客錄得逾28,000人次,為過去九個月以來單日最高數字。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認為對旅遊業是好的開始,自內地赴澳自由行恢復後,旅客數字穩步增加,業界期望下月聖誕節旅客量可達到30,000人次,並期望明年春節能迎來旅客新高峰。 旅遊局前日公布,大賽車活動首日(20日)的賽事練習日當天錄得28,000人次旅客訪澳,是過去九個月以來單日訪澳旅客人次新高。旅遊局表示,大賽車、美食節及多項社區活動分別舉辦,發揮疊加效應,全城進入嘉年華氛圍,旅遊局會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爭取吸引更多內地旅客在節假日訪澳,促進本地旅遊業復蘇。 對於各項活動產生的疊加效應,胡景光昨日受訪時表示,雖然旅客數量顯著上升,但實際上也只是多了3,000至4,000人至28,000人次,而本澳酒店約有40,000間客房,相信酒店入住率仍然是維持三至四成。另外,旅客數字近日上升,他認同會帶動零售業及餐飲業的增長,但相信不會在短期內有太明顯的變化,近日旅客數字的上升可以看出美食節及大賽車等大型活動的聯動效應。他希望透過本月一系列大型活動讓內地旅客認識澳門的防疫政策,相信未來旅客數字會逐漸回升,期望12月旅客數字達30,000至40,000人次。 大型活動效應將顯現 他提到,本身澳門是一個具有歐陸風情的地方,歷年的聖誕燈飾都吸引不少內地自由行旅客,尤其是廣東省較年輕的旅客,今年本澳的聖誕燈飾更開放至一個月,相信能吸引更多內地年輕旅客到此「打卡」。 胡景光指,預計國外的國家及地區在明年春節仍未能開放給旅客,故內地居民在春節旅遊旺季或只能選擇在國內的地區旅遊,加上開放簽註已一段時間,相信簽註率累積了不少,若本澳防疫穩定,加上多舉行大型活動的吸引力,業界對明年春節的旅客人次抱有更大期望。至於香港的旅客,他相信港澳今年內都不能恢復通關,明年是否能恢復仍需要看香港的疫情發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博彩毛收入大幅下跌,今年度財政預算案須第三度調整,再在超額儲備中撥款81.5億元應付特區開支,以維持財政平衡。行政會已完成討論《修改〈2020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律草案,建議送立法會以緊急程序處理。 行政會發出新聞稿稱,鑑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本年度澳門公共財收入造成的負面影響比預期大,根據最新評估,澳門源自博彩特許批給的收入少於本年度預算收入,導致本年度公共財政收入不足以承擔有關開支,因此,根據法律規定,建議使用超額儲備款項,以維持澳門特區財政平衡。 經本次預算修改後,2020年度澳門特區一般綜合預算結餘為澳門元10.7億元,該結餘僅由自治部門及機構預算執行結餘所組成,而2020年財政年度特定機構營運虧損為澳門元67.9億元。 李司:集中在民生日常開支 經濟財司司長李偉農表示,第三次修改預算動用超額儲備,主要因為賭收下跌,要進行第三次修改預算。他指出,今次修改預算補充後就足夠今年政府計劃的開支,主要是集中在民生日常開支。政府在11月中才提出修改預算,會向立法會申請緊急審議,相信趕得到今年內審批。 對於明年預算方面,李偉農強調公務員明年凍薪但絕不會減薪。政府主要官員會否帶頭減薪?李偉農表示,作出每一件事,都要考慮帶來的效益,大家要一同團結渡過疫情。另外,市民關注現金分享派發方式,李司僅指明年有預算預留派發現金分享,派取方式聽取社會意見。 賭收方面,容光亮指出,預計今年賭收為750億元,比去年預計的2,600億元(去年賭收實為2,924.55億)大幅減少七成多。現時政府超額儲備4,400億元,今年疫情期間曾兩次提出動用超額儲備,今次為第三次。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今次動用財政儲備後,足夠支撑至今年年底的政府開支。(陳嘉俊攝)
財政局表示,2020年第一次及第二次特區財政年度預算修改所動用財政儲備合共425.98億元,當中不包括動用澳門基金會累積結餘100億元所登錄其本身預算的百億抗疫基金開支款項。 而第三次預算修改將再次動用財政儲備81.57億元,故2020財政年度合共動用財政儲備億元。 透過第三次修改財政年度預算,一般綜合預算總收入將減少203.36億元,由於動用財政儲備81.57億元,故一般綜合預算總收入減少的淨值為121.79億元;一般綜合預算總開支扣減共億元,當中涉及投資計劃(PIDDA)預算的扣減為21.64億元;截至9月底,基本儲備為億元,超額儲備為4,402.83億元,經過三次預算修改後,合共動用財政儲備507.54億元。 財政局針對第三次動用財政儲備的情況作補充說明。(力報攝影組攝)
內地今年9月恢復居民赴澳旅遊簽註後,來澳旅客數字逐步回升,經濟活動逐漸回復,令本澳經濟從低位回升,今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下跌跌幅較第二季收窄。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2020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下跌63.8%,跌幅較上季68.0%收窄。今年第三季量度整體價格變動的本地生產總值內含平減物價指數按年下跌0.6%。 統計局指出,內地放寬居民赴澳旅遊政策帶動入境旅客回升,本澳第三季服務出口跌幅收窄至87.5%,其中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下跌93.6%及87.9%;貨物出口按年上升252.2%。內部需求跌幅收窄,按年下跌6.1%,主要由於私人消費支出跌幅收窄。貨物進口上升17.6%,服務進口則下跌44.1%。 第三季入境旅客按季升14倍 內地放寬赴澳旅遊政策,澳門入境旅客人次較上季回升,第三季入境人次按季上升14倍,惟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按年仍分別下跌93.6%及87.9%;居民減少外遊,以及其他經濟活動放緩,使服務進口按年下跌44.1%。 澳門第三季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消費補貼計劃發揮了拉動效應,住戶在本地的最終消費支出跌幅收窄至8.4%,而由於各地入境管制措施持續,住戶在外地的最終消費支出下跌;整體私人消費按年下跌16.7%。 特區政府續維持防疫相關支出及經濟援助措施,政府最終消費支出升幅由上季的16.3%擴大至18.6%;其中購入貨物及服務淨值上升,僱員報酬增加2.7%。 不動產經營毛利下跌 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跌5.6%,當中建築投資下跌10.3%,設備投資則上升14.5%。公共工程投資按年下跌18.7%,設備投資亦下跌28.2%。 私人投資方面,住宅項目投資減少以及不動產經營毛利相應下跌,使建築投資按年下跌7.2%,設備投資則上升22.9%。 貨物貿易表現改善,貨物進口及出口分別按年上升17.6%及。 受疫情拖累,2020年首三季本地生產總值實質下跌59.8%。按本地生產總值主要開支項目劃分,私人消費支出下跌18.1%;政府最終消費支出上升13.4%;投資下跌15.5%;貨物出口上升75.4%,貨物進口下跌;服務出口下跌79.6%,其中博彩服務出口下跌83.6%;服務進口下跌41.3%。
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指出,去年澳門整體行業增加值總額實質下跌2.4%,主要由於博彩及博彩中介業(-2.7%)及不動產業務(-9.8%)下跌所致。增加值總額佔生產總額百分比按年上升0.2個百分點至70.2%。 第二產業的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5.5%,佔整體行業增加值總額比重上升至4.3%;另一方面,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總額實質下跌2.7%,比重下跌至95.7%,其中非博彩服務業比重為44.8%,較2018年減少0.3個百分點。 建築業比重微升 第二產業佔行業增加值總額的比重上升0.2個百分點至4.3%,其中建築業的比重上升0.1個百分點至3.1%,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的比重(0.6%)及製造業的比重(0.6%)與2018年相若。 第三產業的比重按年下跌0.2個百分點至95.7%,當中比重變化較明顯為不動產業務(9.1%)和租賃及工商服務業,分別按年下跌0.7及0.5個百分點,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比重(50.9%)則按年上升0.2個百分點。 2019年生產及入口稅、營業盈餘及僱員報酬分別為億澳門元、1,909億澳門元及1,253億澳門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8%、43.6%及28.6%。僱員報酬按年上升3.9%,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較2018年增加1.2個百分點,營業盈餘和生產及入口稅的比重分別減少0.3及0.8個百分點。 貴賓廳業務下跌拖累博彩業 第二產業的增加值總額按年實質上升5.5%;其中,建築業由於中間消耗較生產總額跌幅大,以致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7.6%;在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方面,由於本地產電量增加,同時帶動用於發電的天然氣使用量上升,令該行業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1.2%。 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總額按年實質下跌2.7%,主要受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及不動產業務下跌所致;其中,貴賓廳業務下跌,拖累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增加值總額實質下跌2.7%;不動產經營毛利下跌,拖累不動產業務增加值總額實質下跌9.8%。
為促進社區消費、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經濟局聯同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和澳門北區工商聯會前(21)日起舉辦「2020中南區及北區消費嘉年華」,活動持續至明年1月17日結束。主辦單位期望透過送出具導向功能的電子消費券,吸引消費者到社區內的中小企業進行消費,以保持消費動力及擴大內需,促進社區消費循環,支持中小商戶的發展。 「北區消費嘉年華」和「中南區消費嘉年華」開幕禮分別於前日中午12時及晚上6時假祐漢公園和康公廟前地舉行,經濟局局長戴建業致辭時提到,「2020中南區及北區消費嘉年華」獲超過間商戶響應參與,連同早前結束的離島區活動,全澳共有超過16,000間商戶參加。 他續稱,早前結束的「離島消費嘉年華」有接近1,300間離島商戶參與,活動錄得接近127萬筆移動支付交易記錄,消費金額達1.2億元,顯示活動不單可以刺激社區消費,亦對促進移動支付的普及起到顯著的作用。而北區和中南區活動相信可起到聯動作用,刺激社區消費,提振經濟活力。 活動期間,市民只要在澳門半島(不包括酒店、娛樂場及大型購物商場)內的商戶消費滿68澳門元,並以指定的手機支付平台進行結算,即有機會獲贈「中小企電子消費券」,總值超過800萬澳門元。 除了設有電子支付獎賞之外,活動期間還有多場精彩表演節目及社區抽獎活動,為社區增添活力,提升居民和遊客消費體驗。 中南區及北區消費嘉年華」 開幕禮在康公廟前舉行,冀刺激社區消費。(劉艷萍攝)
路氹城大馬路銀河地盤第四期昨(22)日有工人發現一根長約1.45米,口徑約200毫米的炮管,即時報警處理。 地盤需關上大閘暫停施工,期間司警及文化局派人員到場處理。文化局表示,稍後將一步分析和研究炮管的資料。 消防接報後派員到場後立即拖喉戒備,並在發現炮管範圍疏散了125名工人。治安警稱,經拆彈組人員檢查後,證實炮管安全。 文化局回覆本報查詢時稱,事發後隨即派員到場進行檢查及記錄,經測量後確認其長度為1.45米,其他資料待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現場地盤配合檢查工作暫停施工,文化局盡快安排將其運至合適地方存放。 路氹城大馬路銀河地盤昨(22)日發現一根長約1.45米,口徑約200毫米的炮管。(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