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上周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建議境外賭場人員組織、招攬內地公民出境賭博,列為刑事罪。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前(17)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相關法案仍在人大常委會研究中,強調本澳「由頭至尾都不會在中國大陸推廣賭博」,多數是向中國大陸推廣酒店、娛樂等,認為影響不大。 他又稱,只要旅客尤其是旅行團「返嚟」(來澳旅遊),對中場影響不大,但對貴賓廳生意「可能會有多少影響」。他解釋,內地加強對資金流動管制,影響已經出現,不會因為該法案有更大影響。王英偉又稱,這些對本澳賭收有一定影響,認為不會出現「更差嘅情況」,指現在已經是很嚴峻時候,過往幾個月「大家都睇到,旅客又少咗,賭收又少咗」,相信往後會逐步改善。 王英偉出席活動演講時稱,疫情期間透過直播平台,金沙中國售出了超過十萬間酒店房。本澳旅遊業是否回暖?他稱,現時當局公布每日有人次來澳旅遊,希望數字能一直上升,隨著個人遊簽註更加方便更加快速,相信會有更多人來澳旅遊。 至於旅遊業回暖能否支撐集團開銷,王英偉回應指,集團即將公布業績,不方便透露,但強調沒有考慮裁員,主要是考慮如何保持企業營運,因此推出更多如直播等推廣。 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指,內地加強對資金流動管制,對博彩業的影響已經出現,不會有「更差嘅情況」。(李燊攝)
勞工事務局發出新聞稿稱,為協助居民盡快投入職場,勞工事務局於上(9)月3日至本(10)月8日期間,共為建築業、零售業、餐飲業、酒店業、保安及清潔服務業等舉辦八場行業配對會,安排尋找相關工種的求職者與企業進行就業配對及面試,已為170名本地居民成功配對工作,即逾四成參加者即場獲聘,有關職位薪酬均符合就業市場水平,並提供面試技巧輔導,以及派員監察面試過程,務求協助有意從事相關職位的求職者就業。 致電1,585人僅三分一答應出席 勞工局稱,局方共致電1,585名尋找相關職位求職者參加配對會,當中有548人答應出席,其餘為聯絡不上或求職者對工作職位無興趣、已有工作、薪酬不合、工作時間不合等原因而不答應出席。出席就業配業會合共有400人,透過即場面試共有170名成功獲企業聘用,成功率達42.5%,涉及職位包括:文員、行政助理、酒店接待員、銷售員、美容顧問、餐飲服務員、收銀員、廚師、廚師助理、理貨員、保安員、管理員、清潔員、洗碗員和地盤雜工等,薪酬均符合就業市場水平。 至於未能成功促成配對的原因主要包括:求職者不答允應聘及要求較高薪酬、工作時間及地點不合、選擇特定職位、語言能力不合等。 勞工局稱,會繼續秉持保障本澳居民持續及優先就業原則,積極為有意願就業或轉職居民提供就業支援服務,並與企業保持良好溝通,提供合適配對,協助及穩定居民就業。局方再次鼓勵求職者應調整心態,積極配合局方的轉介工作,以提高受聘機會,倘求職者在應試過程中對就業資訊缺乏或欠缺面試技巧等,局方人員會即場進行輔導,再因應求職者自身的就業需求及條件配對有關職位,務求協助求職者成功就業。 勞工局上(9)月3日至本(10)月8日間,為不同行業舉辦八場行業配對會,逾四成參加者即場獲聘。(勞工事務局提供圖片)
今年一場新冠肺炎影響全球,防疫措施嚴重影響各地的旅遊業。尤其本澳經濟最依靠的博彩業及旅遊業,疫情至今均進入寒冬期,賭收接連創新低,旅客數字持續低迷,即使進入黃金周也未見起色,長遠下去,本澳大部分的中小微企恐怕捱不下去。民眾建澳聯盟副主席宋碧琪稱,雖然政府推行一系列經濟援助措施,但始終治標不治本,復蘇經濟關鍵始終是旅客,冀特區政府向中央爭取逐步放寬便利內地往來澳門的通關措施,增加旅客來澳意欲促進本澳外循環經濟。
「Fake till you make it 」這一句成功學格言,如今很成功地在字面意義上被應用於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近期內地一篇《潛伏上海名媛群》的網絡文章,揭開了現代人如何假扮「上流社會」、「精緻生活」的高端形象,引起輿論熱議,人們一方面譏笑這些假名媛夾錢租酒店房只為進去拍照發朋友圈,一方面也驚訝地發現「假名媛」背後的產業鏈原來已經發展的如此成熟。 拼單高級下午茶、40人團購外灘頂級酒店房、共享名牌包、名牌絲襪,網上還有電商提供「裝富」服務,「8.99元炫富素材下載」,各種下午茶、夜景、酒店房照片供你挑,連朋友圈文案都幫你寫好,瞬間就能打造「白富美人設」,甚至還有私人定製的拍照計劃,從髮型、服裝、修圖一應俱全,讓你在朋友圈裡呈現完美迷人的一面。 有人說,名媛群事件反映的是中國工薪階在消費社會中的集體焦慮,因為階級流動的欲望難以在社會結構中實現;也有人譏笑這是先騙自己後騙人,是道德教育失敗導致的價值觀扭曲。 其實,假名媛不是今天才出現,人們利用物品建構起的形象一直都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種層面,透過消費所創造出來的形象脫離現實生活中的限制,正是消費主義崇尚的象徵價值。現代「名媛群」消費的到底是甚麼?團購奢侈品享受不到真正的擁有,輪流拍照也享受不到真正的上流,「名媛群」模式提供的,是得到能夠在社交平台「表演」自己的資本,消費在朋友圈裡塑造形象的權力。 然而,在朋友圈裡表演的又何止名媛們,現實生活中,利用朋友圈塑造形象的人比比皆是,譬如你身邊總是有的那種人,加班在公司吃方便麵要發朋友圈「提醒上司」工作好辛苦,深夜下班要在Facebook發文 「終於可以回家了」 提醒老闆公司沒有你不行,甚至利用FB、朋友圈發文各種明示暗示向老闆打小報告達到自身的目的,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表演與滿足?背後透露的其實也是無法依靠真材實幹維繫人物設定的無奈焦慮。 網絡時代裡,「被觀看」成為一種生活常態,線上社交的盛行讓人們更習慣將私生活的一部分展露在眾人面前,而透過精心選擇與創造「展露」的內容,人們也能用線上社交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 假名媛們通過拼單、團購或共享實現「越軌」的消費,在消費社會中其實是一種對「上流社會」的嘲諷,透過物質建構的邊界能夠輕易被打破,只要你付得出房費,五星級酒店不會在意你是New Money或拼單團購。 「Fake till you make it 」如果沒有「make it」,會被歸類為虛榮心作祟與價值觀扭曲,如果「make it」,那就成了成功學典範,這就是現代名媛啟示錄。
本澳水貨客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而在疫情期間更被質疑因多人聚集、頻繁來往兩地等因素,不利於防疫。
一年一度的政府總部開放日於前、昨(17、18日)兩日舉行,兩日共有超過1.8萬人次入場,參觀政府總部禮賓樓及花園的裝潢和擺設,以及主題花卉展、圖片展、樂隊和舞蹈表演等。
本澳各界人士連日建議特區政府將珠澳出入境核酸檢測有效期由七日延長至14日,以提升旅客來澳意欲,以及減少對居民造成不便。
檢察長葉迅生在澳門特區司法年度開幕典禮上致辭時指出,近段時間,警方接連破獲數宗在網絡上發布涉及未成年人色情影片案件,在 2019/2020年司法年度,檢察院立案高達19宗,升幅頗大,有關情況再次向社會敲響警鐘。 繼早前根據國際刑警通報,偵破多宗網上發布未成年人色情影片案後,司警日前再揭發有人在網上散播未成年人色情影片,拘捕五名在新口岸區某保安公司任職的尼泊爾籍保安員;涉嫌在今年4月至6月期間透過社交平台散播兩段色情影片。 被捕五名尼泊爾男子年齡介乎23至35歲,任職外僱保安員,涉嫌觸犯「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散播兩段色情影片 司警上周五通報案情稱,今年8月接獲國際刑警組織通報,於今年4至6月期間,有人在本澳透過社交平台Facebook散播至少兩段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影片。第一段影片長約兩分半鐘,涉及一名未成年外籍女子與一名男子進行口交和性交;另一段影則長約49秒,為兩名未成年亞裔男女進行肛交。 司警經調查後鎖定目標,本月15日分別在涉案尼泊爾男子任職的保安公司及住所將他們拘捕,其中四人承認透過接收有關色情片,再轉發給朋友,聲稱沒有收取利益。另一人則拒絕合作,惟根據國際刑警提供的資料顯示,他亦曾轉發有關色情影片。 司警指,根據涉案影片內容的環境和人物顯示並非在本澳拍攝,其中一段影片並與較早前同類案件相同,將繼續追查有否其他人士轉發涉案影片。被捕五名尼泊爾男子年齡介乎23至35歲,四人任職外僱保安員,另一無業,涉嫌觸犯「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立案數目大增 敲響社會警鐘 檢察長葉迅生上周在新司法年度開幕禮上表示,司法年度值得關注的是涉及未成年人色情物品的立案有19宗,較上個司法年度僅一宗立案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涉及未成年人的性侵案也較過往同期增加,再次向社會敲響警鐘。檢察院將與社會各界加強預防和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的性侵犯罪活動;他又建議家、校、警和社服機構聯動,提高保護未成年人的社會意識和預防網絡,共同維護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修改《澳門特別行政區內部保安綱要法》法案上周五在立法會一般性審議,出席的議員中,28人贊成、三人反對,獲一般性通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今年初開始,澳門採取嚴厲出入境管制措施,旅客絕跡,賭收暴跌,政府財政收入大幅減少,更先後動用超額儲備經援市民及中小企,但2019年財政年度,中央結餘總額達514億500萬元,在依法注入超額儲備,屆時財政儲備總額將約達6,544億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