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未成年飲酒為首要措施

調整酒稅執法成本高需再研究

《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制度》現正進行公開諮詢,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4)日探討相關議題,出席的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指出,本澳青少年曾飲酒的比例約為80%,出現年輕化趨勢,且本澳暫未就預防青少年飲酒作專門立法。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措施減少青少年接觸酒精,社會亦有共識控酒,當局決定先易後難,限制未成年人取得酒精飲品等是首要措施。 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則指出,由於本澳買酒未有規管,「七歲都可以去超市買都得」,青少年購買酒後如何使用不得而知,故此要規管。青少年開始接觸酒精往往受朋輩影響,甚至衍生「劈酒」等行為,出現醉酒、酒精中毒等情況。青少年越早飲酒,將來成癮的可能性偏高,影響身心發育。 提高酒稅執法成本高 有聽眾建議當局效仿煙草稅,提高酒類稅率,林松表示,當局現時採取循序漸進方式,率先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如禁止向青少年出售或提供酒精飲品等措施。他又坦言,即使提高酒稅,市民亦能透過其他途徑獲得酒精飲品,如此執法成本較高,但強調提升酒稅也是當局一個考慮方向。 (左起)衛生局衛生稽查組協調員鄧志豪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李燊攝)

15/10/2020
18377

疫情打擊航空業復蘇需時

澳門航空專營合約延長三年

澳門航空有限公司專營合約原定於下(11)月8日屆滿。去年1月,民航局透露澳門航空專營權在今年11月約滿後將不會再有專管權。不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打擊航空業令情況存變數。財政局昨(14)日在《特區公報》批示,延長澳門航空專營合約,為期三年,下月9日起生效。 財政局在批示中指出,因應全球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預期本澳航空運輸業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逐漸復蘇,在此期間,須維持本澳航空運輸業的整體穩定。為確保澳門航空繼續為本澳居民及訪澳旅客提供不間斷、穩定持續的航班服務,特區政府決定延長其專營合約,自2020年11月9日起,延長批給三年,或倘批給業務的新競爭性經營制度在該期間生效,則延長至新法生效之日。 澳門航空是澳門唯一的航空公司,以澳門國際機場為樞紐,提供到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與東亞的跨境航線,航點遍及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東亞及東南亞主要都市。澳門政府與澳門航空簽訂專營合同,專營權為期25年,自澳門國際機場投入營運之日起計。 原計劃逐步開放航空運輸市場 去年1月,民航局透露已於2018年10月通知澳門航空,專營權在2020年11月約滿後將不會再有專管權。民航局當時指出,特區政府在檢討航空運輸業專營權和分專營權制度後,認為倘繼續保留獨家專營期將不合時宜,並且認為應該引入更多營運商加強競爭,從而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遂決定當澳門國際機場各項服務的分專營商之獨家經營期屆滿時,將不再為其續約,為開放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羅立文:航空業存變數需再觀察 對於澳航專營權獲續期三年,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14)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三年好快過,唔使擔心!」又指現時因疫情等各方面原因存在變數,希望大家耐心觀察下去。至於三年後是否會開放航空業,他稱:「我諗唔好講三年後,而家人、飛機、旅客唔多,(情況)去到幾時大家都唔知,希望大家耐心少少,一邊行一邊睇。」他亦指,政府就是否開放航空業已研究一段時間,但當時的研究與現在情況不同,所以「今日講將來」,對於航空業來說有一定難度。 唐繼宗:延長合約三年合適 澳門管理學院教授唐繼宗認為,特區政府延長合約為期三年的決定是合適,指航空業界當務之急是要恢復客運量,穩住營運。他引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年8月預測,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政府即使在此時開放本地民航市場,相信現階段基本上亦不會有航空公司會加入。他又強調,全球航空業務幾時才能恢復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政府決定延長專營合約是權宜之計。

15/10/2020
31599

疫境經濟實事求是善用灣區機遇解困局

​特區政府正就明年度的施政報告聽取意見,各個社團及組織近日紛紛提出建議。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本澳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施政帶來嚴峻考驗,失業率創新高,公眾關注在疫情打擊下,當局有何辦法紓解民困,刺激經濟。 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是澳門社會每年的大事,特首賀一誠日前會見工聯代表時指明年將維持現金分享,但要研究如何帶動本地經濟和促進消費,以及穩定中小微企僱員的就業。明年續「派錢」消息一出,即贏得不少市民掌聲。然而,「派錢」的確可以在短期內解決基層經濟問題,但卻會令財政儲備縮減。疫情陰霾何時散去仍是未知之數,作為負責任政府,除了解決市民短期生計問題外,長遠亦要考慮確保特區財政可持續發展,以保留足夠彈藥應對其他挑戰。 賀一誠曾明言,上次經濟援助動用由財政儲備中的超額儲備撥出的389.5億元,令特區政府財政壓力大,或難以支撐至年底,不排除很快會度修改20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動用超額儲備約200億元。他亦提到,不應再浪費公帑推出新一輪的經濟援助措施。面對財政儲備「縮水」,當局長遠或可爭取中央更多支持,加強與內地緊密合作,重振經濟、改善民生。加上內地抗疫成功後,經濟開始增長,相信中央作為本澳發展堅強後盾的作用更顯著。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周年大會發表講話,特別提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可見內地對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傾斜。若要為本地經濟發展注入動力,澳門更應善用大 再灣區機遇,將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寫入施政報告,作為疫後重建經濟、擺脫困局的有力支撐。在當前全球大變局情況下,市民都期望施政報告能為澳門在找到新定位、新出路,幫助澳門經濟轉型,應對未來發展新挑戰。

15/10/2020
21706

破郵包運毒案 警拘兩菲籍外僱

紙皮箱夾層藏毒迂迴香港寄來澳

司警再偵破一宗郵寄毒品案,販毒團伙將紙皮箱四壁夾層改裝,收藏毒品可卡因,採迂迴路線由南非經香港寄來澳門,兩名菲律賓籍外僱男女收取郵件時被捕,司警在紙皮箱四壁改裝夾層搜出498.6克可卡因,市值達164萬澳門元。 司警昨(14)日通報案情稱,被捕菲男姓,33歲,外僱髮型師;女嫌犯姓Gumop,34歲,外僱家傭。司警對男嫌犯控「販毒」罪,對女嫌犯則控以「吸毒」罪,案件已移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司警較早前接獲情報,指有跨國販毒團伙因應各地防疫措施對出入境限制,利用郵寄包裹方式偷運毒品來澳。司警經與香港海關毒品調查科進行情報交流及調查後,鎖定該販毒團伙在本澳成員身份,並獲悉於本月12日有一個從南非寄出經香港郵寄至本澳的郵包與案有關。 郵包報關為圍巾及布塊 司警於12日下午展開行動,趁兩名嫌犯於髮型屋向郵遞員收取郵包時上前截查,經檢查後發現郵包紙皮箱四壁都有經改造的夾層,在夾層內搜出可卡因共498.6克,郵包報關則為裝有圍巾及布塊作為掩飾。司警未有在兩名嫌犯身上搜出毒品,其後將二人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 經調查後男嫌犯辯稱只是協助他人收取郵包,女嫌犯則稱與男嫌犯為朋友關係,二人均否認販毒和吸毒。司警根據情報調查資料顯示,男嫌犯為販毒團伙成員,負責在本澳接收及保存毒品郵包,然後等待團伙指示再將毒品轉交他人,每次事成後可收取3,000澳門元報酬。司警對二人進行尿液檢驗,其中女嫌犯對毒品呈陽性反應;司警將繼續追查毒品來源和去向,以及其他涉案人士下落。

15/10/2020
20331

商人凌晨撞毀鐵欄不顧而去

辯稱車禍因工作加班太累

一名報稱商人本地男子,涉嫌上周六凌晨在沙嘉都喇街及荷蘭園馬路交界撞毀多個鐵欄後不顧而去,警方根據遺留現場的車牌及翻查監控,在高士德某大廈停車場尋獲涉案車輛,當日下午車主到警局自首,聲稱因工作加班太累造成車禍。自首商人被控「逃避責任」罪,移送檢察院法辦。 治安警昨(14)日透露,上周六)凌晨時分,治安警接報沙加都喇街與荷蘭園大馬路交界有車輛撞毀多個路邊綠色護欄後不顧而去,警員到場調查未發現肇事車輛,但現場遺下車身碎片及一個飛脫的車牌。警員其後翻查道路監控,發現事發時一輛白色私家車沿沙加都喇街往荷蘭園方向行駛,當駛至交界時撞毀多個路邊綠色護欄,意外後,肇事司機沒有停車察看,即時逃離現場。 根據車牌登記資料追查車主 治安警根據有關車牌的登記資料,於高士德某大廈尋找肇事司機,但不果;其後於停車場發現懷疑肇事車輛,經現場比對,警方發現懷疑肇事車輛的車頭和車身損毀情況與案發現場的零件相脗合。 同日下午5時許,35歲的本地男子江某到警局自首,並承認為肇事車輛的車主。他聲稱案發當日在公司工作加班至凌晨1時,其後駕駛私家車回家途中,因太累故撞毀路邊護欄,但他堅稱自己沒有飲酒及醉駕。 商人凌晨在沙嘉都喇街及荷蘭園馬路交界撞毀多個鐵欄後不顧而去,其後到治安警局自首,聲稱因加班工作太累造成車禍。(資料圖片)

15/10/2020
1328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