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港擋潮閘工程由於須先開展水文仿真研究,預料需延至今年底或明年初動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14)日受訪時表示,仿真研究分為三期進行,現時已收到第一份研究報告,直言現時仍未最終決定是否建造內港擋潮閘。 羅立文指出,三期研究為期180日,工務局須逐期審批是否通過。被問及是否今年內也不能作出決定是否建造內港擋潮閘,羅立文坦言「你畀我睇一睇啦,成日考我我點答,咁具體嘅嘢問陳寶霞(工務局局長)啦!」至於內港防洪牆進度,羅立文指現時已做研究,但有些技術問題解決不了,暫時未有決定,又承認「呢樣嘢係遲咗」。另外,對於5G服務立法工作何時能提交立法會審議,他稱今年承諾提交立法會的法案不包括5G服務法案,「所以唔好追我呢個債啦」。 內港擋潮閘工程水文仿真研究正在進行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現時仍未決定是否興建擋潮閘。(資料圖片)
《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制度》現正進行公開諮詢,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4)日探討相關議題,出席的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指出,本澳青少年曾飲酒的比例約為80%,出現年輕化趨勢,且本澳暫未就預防青少年飲酒作專門立法。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措施減少青少年接觸酒精,社會亦有共識控酒,當局決定先易後難,限制未成年人取得酒精飲品等是首要措施。 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則指出,由於本澳買酒未有規管,「七歲都可以去超市買都得」,青少年購買酒後如何使用不得而知,故此要規管。青少年開始接觸酒精往往受朋輩影響,甚至衍生「劈酒」等行為,出現醉酒、酒精中毒等情況。青少年越早飲酒,將來成癮的可能性偏高,影響身心發育。 提高酒稅執法成本高 有聽眾建議當局效仿煙草稅,提高酒類稅率,林松表示,當局現時採取循序漸進方式,率先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如禁止向青少年出售或提供酒精飲品等措施。他又坦言,即使提高酒稅,市民亦能透過其他途徑獲得酒精飲品,如此執法成本較高,但強調提升酒稅也是當局一個考慮方向。 (左起)衛生局衛生稽查組協調員鄧志豪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李燊攝)
次輪「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於今(15)日至本月21日接受報名,提供逾800個培訓名額。而「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次輪課程已於本月13日截止報名,有153人完成資格審核,涉及70家企業及42名自由職業者,122人完成資格審核後已前往院校網頁報讀課程。 「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由「技能培訓」及「就業轉介」兩部分組成,學員完成課程及配合就業轉介,可獲得最高6,656澳門元的培訓津貼。有關計劃的對象為澳門居民,且於2019年1月1日或之後因勞動關係終止而失業,或非處於受僱狀態的2020年高等院校畢業生。 為方便報名手續,計劃設有網上報名系統,亦歡迎有需要人士帶備報名所需文件前往勞工事務局總辦事處、勞工事務局職業培訓中心及工聯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辦理。 此外,因應巿場的需求,勞工事務局於本月再次為合資格僱主所推薦的僱員及自由職業者推出「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是次報名期共提供610個培訓名額,有關課程安排於本月陸續開課。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提出書面質詢,建議當局與內地政府協商,延長核酸檢測有效期至14天,再研究對一些疫情穩定的城市逐步取消核酸檢測,提升內地旅客來澳的意欲。 何潤生指出,經過八個多月的防控工作,內地疫情已經穩定下來,而且內地居民出外旅遊的熱情並沒有下降,但澳門未能明顯受惠,原因可能是核酸檢測、轉健康碼、未能網上申辦簽註等通關手續繁複,從而影響內地旅客來澳意欲。 因此,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未有很大成效之前,只有爭取更多旅客來澳消費,才能穩固澳門經濟收入的基本盤。何潤生建議當局與內地政府協商,針對現時兩地的防疫工作成效,因時制宜地調整核酸檢測措施,先延長核酸檢測有效期至14天,再根據延長成效,研究對一些疫情穩定的城市逐步取消核酸檢測,並研究恢復網上預約申辦赴澳旅遊簽註。 另外,何潤生亦建議當局視乎黃金周客流量及相關數據,重新檢討和改善本澳的引客措施及經濟復蘇措施,結合區域合作,推動澳門旅遊業疫情下可持續發展。 何潤生認為,通關需核酸檢測、未能網上申簽註,影響內地旅客來澳意欲。(資料圖片)
澳門航空有限公司專營合約原定於下(11)月8日屆滿。去年1月,民航局透露澳門航空專營權在今年11月約滿後將不會再有專管權。不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打擊航空業令情況存變數。財政局昨(14)日在《特區公報》批示,延長澳門航空專營合約,為期三年,下月9日起生效。 財政局在批示中指出,因應全球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預期本澳航空運輸業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逐漸復蘇,在此期間,須維持本澳航空運輸業的整體穩定。為確保澳門航空繼續為本澳居民及訪澳旅客提供不間斷、穩定持續的航班服務,特區政府決定延長其專營合約,自2020年11月9日起,延長批給三年,或倘批給業務的新競爭性經營制度在該期間生效,則延長至新法生效之日。 澳門航空是澳門唯一的航空公司,以澳門國際機場為樞紐,提供到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與東亞的跨境航線,航點遍及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東亞及東南亞主要都市。澳門政府與澳門航空簽訂專營合同,專營權為期25年,自澳門國際機場投入營運之日起計。 原計劃逐步開放航空運輸市場 去年1月,民航局透露已於2018年10月通知澳門航空,專營權在2020年11月約滿後將不會再有專管權。民航局當時指出,特區政府在檢討航空運輸業專營權和分專營權制度後,認為倘繼續保留獨家專營期將不合時宜,並且認為應該引入更多營運商加強競爭,從而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遂決定當澳門國際機場各項服務的分專營商之獨家經營期屆滿時,將不再為其續約,為開放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羅立文:航空業存變數需再觀察 對於澳航專營權獲續期三年,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14)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三年好快過,唔使擔心!」又指現時因疫情等各方面原因存在變數,希望大家耐心觀察下去。至於三年後是否會開放航空業,他稱:「我諗唔好講三年後,而家人、飛機、旅客唔多,(情況)去到幾時大家都唔知,希望大家耐心少少,一邊行一邊睇。」他亦指,政府就是否開放航空業已研究一段時間,但當時的研究與現在情況不同,所以「今日講將來」,對於航空業來說有一定難度。 唐繼宗:延長合約三年合適 澳門管理學院教授唐繼宗認為,特區政府延長合約為期三年的決定是合適,指航空業界當務之急是要恢復客運量,穩住營運。他引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年8月預測,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政府即使在此時開放本地民航市場,相信現階段基本上亦不會有航空公司會加入。他又強調,全球航空業務幾時才能恢復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政府決定延長專營合約是權宜之計。
2020鼠年及2021牛年生肖紀念幣網上認購登記將於明天(星期五)下午6時正結束,澳門金融管理局呼籲有意認購市民,盡快進行網上登記。 是次發行的鼠年及牛年生肖紀念幣,屬於新一輪農曆生肖紀念幣系列。持有有效澳門居民身份證(包括永久及非永久)且年滿18歲人士,僅限登記一次,且僅限認購每款紀念幣各一枚,倘出現超額認購,將進行電腦抽籤。 抽籤結果將於下周四(22日)透過手機短訊通知,已完成登記人士亦可自該日起於金管局網頁查閱抽籤結果。 是次發行的鼠年及牛年生肖紀念幣包括一安士及五安士精裝銀幣,而精裝金幣則由過往的零點二五安士加重至零點五安士,三款紀念幣的售價分別為澳門元、8,800澳門元及澳門元。 成功認購者或其代表須於本(10) 月27日至11月13日期間,帶同認購者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前往大西洋銀行全數繳付成功認購的紀念幣款項。金管局預計於2021年第一季內安排紀念幣交付。 是次發行的鼠年及牛年生肖紀念幣,屬於新一輪農曆生肖紀念幣系列。(金融管理局圖片提供)
特區政府正就明年度的施政報告聽取意見,各個社團及組織近日紛紛提出建議。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本澳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施政帶來嚴峻考驗,失業率創新高,公眾關注在疫情打擊下,當局有何辦法紓解民困,刺激經濟。 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是澳門社會每年的大事,特首賀一誠日前會見工聯代表時指明年將維持現金分享,但要研究如何帶動本地經濟和促進消費,以及穩定中小微企僱員的就業。明年續「派錢」消息一出,即贏得不少市民掌聲。然而,「派錢」的確可以在短期內解決基層經濟問題,但卻會令財政儲備縮減。疫情陰霾何時散去仍是未知之數,作為負責任政府,除了解決市民短期生計問題外,長遠亦要考慮確保特區財政可持續發展,以保留足夠彈藥應對其他挑戰。 賀一誠曾明言,上次經濟援助動用由財政儲備中的超額儲備撥出的389.5億元,令特區政府財政壓力大,或難以支撐至年底,不排除很快會度修改20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動用超額儲備約200億元。他亦提到,不應再浪費公帑推出新一輪的經濟援助措施。面對財政儲備「縮水」,當局長遠或可爭取中央更多支持,加強與內地緊密合作,重振經濟、改善民生。加上內地抗疫成功後,經濟開始增長,相信中央作為本澳發展堅強後盾的作用更顯著。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周年大會發表講話,特別提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可見內地對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傾斜。若要為本地經濟發展注入動力,澳門更應善用大 再灣區機遇,將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寫入施政報告,作為疫後重建經濟、擺脫困局的有力支撐。在當前全球大變局情況下,市民都期望施政報告能為澳門在找到新定位、新出路,幫助澳門經濟轉型,應對未來發展新挑戰。
司警再偵破一宗郵寄毒品案,販毒團伙將紙皮箱四壁夾層改裝,收藏毒品可卡因,採迂迴路線由南非經香港寄來澳門,兩名菲律賓籍外僱男女收取郵件時被捕,司警在紙皮箱四壁改裝夾層搜出498.6克可卡因,市值達164萬澳門元。 司警昨(14)日通報案情稱,被捕菲男姓,33歲,外僱髮型師;女嫌犯姓Gumop,34歲,外僱家傭。司警對男嫌犯控「販毒」罪,對女嫌犯則控以「吸毒」罪,案件已移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司警較早前接獲情報,指有跨國販毒團伙因應各地防疫措施對出入境限制,利用郵寄包裹方式偷運毒品來澳。司警經與香港海關毒品調查科進行情報交流及調查後,鎖定該販毒團伙在本澳成員身份,並獲悉於本月12日有一個從南非寄出經香港郵寄至本澳的郵包與案有關。 郵包報關為圍巾及布塊 司警於12日下午展開行動,趁兩名嫌犯於髮型屋向郵遞員收取郵包時上前截查,經檢查後發現郵包紙皮箱四壁都有經改造的夾層,在夾層內搜出可卡因共498.6克,郵包報關則為裝有圍巾及布塊作為掩飾。司警未有在兩名嫌犯身上搜出毒品,其後將二人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 經調查後男嫌犯辯稱只是協助他人收取郵包,女嫌犯則稱與男嫌犯為朋友關係,二人均否認販毒和吸毒。司警根據情報調查資料顯示,男嫌犯為販毒團伙成員,負責在本澳接收及保存毒品郵包,然後等待團伙指示再將毒品轉交他人,每次事成後可收取3,000澳門元報酬。司警對二人進行尿液檢驗,其中女嫌犯對毒品呈陽性反應;司警將繼續追查毒品來源和去向,以及其他涉案人士下落。
一名內地男子本周日(11日)經拱北口岸「無申報通道」入境時,超量攜帶4.5公斤珍珠,被海關截獲,珍珠移交相關部門處理。拱北海關提醒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應以自用和合理數量為限,並接受海關監管,若逃避海關監管構成走私犯罪,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拱北海關昨(14)日通報,本月11日下午約2時,拱北海關所屬閘口海關在拱北口岸查獲一名旅客超量攜帶4.5公斤珍珠進境。當昭時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中國籍男子劉某拖著一個行李箱,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海關「無申報通道」入境。現場關員發現劉某形色有異,遂將其截查。 經進一步查驗,關員從其攜帶的行李箱內查出大量保健品、化妝品和一個用紅色塑膠膜包裹的米色布袋。經詢問,劉某表示布袋裡裝的是食品。但關員發現布袋內裝的實際均為珍珠,重約4.5公斤。該批珍珠大小、顏色不一,表面有光澤,略帶瑕疵。目前該批珍珠已移交相關部門作進一步處理。
一名報稱商人本地男子,涉嫌上周六凌晨在沙嘉都喇街及荷蘭園馬路交界撞毀多個鐵欄後不顧而去,警方根據遺留現場的車牌及翻查監控,在高士德某大廈停車場尋獲涉案車輛,當日下午車主到警局自首,聲稱因工作加班太累造成車禍。自首商人被控「逃避責任」罪,移送檢察院法辦。 治安警昨(14)日透露,上周六)凌晨時分,治安警接報沙加都喇街與荷蘭園大馬路交界有車輛撞毀多個路邊綠色護欄後不顧而去,警員到場調查未發現肇事車輛,但現場遺下車身碎片及一個飛脫的車牌。警員其後翻查道路監控,發現事發時一輛白色私家車沿沙加都喇街往荷蘭園方向行駛,當駛至交界時撞毀多個路邊綠色護欄,意外後,肇事司機沒有停車察看,即時逃離現場。 根據車牌登記資料追查車主 治安警根據有關車牌的登記資料,於高士德某大廈尋找肇事司機,但不果;其後於停車場發現懷疑肇事車輛,經現場比對,警方發現懷疑肇事車輛的車頭和車身損毀情況與案發現場的零件相脗合。 同日下午5時許,35歲的本地男子江某到警局自首,並承認為肇事車輛的車主。他聲稱案發當日在公司工作加班至凌晨1時,其後駕駛私家車回家途中,因太累故撞毀路邊護欄,但他堅稱自己沒有飲酒及醉駕。 商人凌晨在沙嘉都喇街及荷蘭園馬路交界撞毀多個鐵欄後不顧而去,其後到治安警局自首,聲稱因加班工作太累造成車禍。(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