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T盃是澳門大賽車其中一項焦點賽事,這亦是澳港台車手「拗手瓜」的擂台,潘永鴻便是參賽者之一。
疫情影響經濟,今年車手都不容易找到贊助商的支持;然而本澳企業龍天燒臘就反而主動出擊,透過贊助車隊支持澳門大賽車,為推動本澳經濟及旅遊出一分力。
本澳上(10) 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進一步下跌,按年下跌0.75%,是連續第二個月下跌。
立法會昨(19)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就《修改〈公務人員職程制度〉》法案、《修改《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學人員通則〉》、《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案及《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進行一般性討論及表決,四條法案獲議員全票通過。
立法會昨(19)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多位議員議員在議程前發言 各抒己見 在議程前發言,就社會關注問題發表意見。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9)日細則性審議《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
新濠一直致力透過創新的人才培訓計劃,積極培育本澳未來人才。新濠為本地同事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鼓勵同事作個人、專業及終身學習,提倡「全人發展」的理念:學習過程並不只局限於課堂知識,而是透過一系列的經驗及經歷藉以改變人生。2010年新濠創辦了澳門首間企業內部學院「新濠培訓學院」,推出多項創新的進修課程,為不同需要及教育程度的同事提供切合的進修機會,從而增值自己,擁抱更多機遇。 2015年9月,新濠培訓學院更開辦了嶄新的“新濠學院"(Melco YOU-niversity) 學士學位計劃,透過與愛丁堡納皮爾大學合作,為未曾取得大學學位的本地同事重拾大學夢。課程為澳門唯一及亞洲少數可提供以管理經驗認可作為大學學分的修讀計劃,並可直接修讀文學士學位之第三年課程。
本澳三正三副六個賭牌即將於2022年到期,如何做好賭牌重新競投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是本屆政府的重點工作,然而在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發表的《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並未詳細披露有關工作的處理方式,被指有意迴避。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昨(18)日舉行「澳門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出席,共同討論施政報告內容及具體的政策和措施,與會者普遍認同政府明年的施政方針,認為延續惠民措施可以穩定民心,多元產業的推動措施為澳門未來長遠發展訂定更為堅實基礎。 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鄞益奮提出關於階梯房屋政策的問題以及思考。圍繞五個階梯的房屋政策,他強調其必要性是根據適度普惠型的社會福利的理論依據。 他表示,夾心階層住房對經濟房屋的補充角色來進行合理的制度定位,確保夾屋制度對經濟房屋的補充關係,消除市民的擔憂;在擴大受惠對象的同時,要確保收入較低的相對弱勢群體的權益優先得到實現和滿足,即堅持弱勢優先和權利平衡原則;要體現對青年的傾斜,保證「澳人澳地」和「置安居」的初衷;保證夾心階層住房制度要與經濟房屋制度改革緊密對接。 房屋政策適度普惠 鄞益奮稱,構建階梯房屋政策體現了特區政府對於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表明房屋政策從安全網到適度普惠的進一步轉型。他認為,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房屋供應量,確保房屋政策走向增量改革。 澳大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關鋒認為次此報告跟以往沒有太大分別,關於如何定義產業多元化,則需要政府科學定斷。政府對於房屋政策的定位很重要,過去十年積累了一定面積的土地儲備,未來就要著重關注房屋供應數量。
2021年度施政報告已於本周一(16日)出爐。有意見認為,今次報告沒有迴避防疫和經濟復蘇等重點問題,亦觸碰到社會深層次問題。其中在推出夾心階層住屋問題上,認同政府先讓社會了解何為「夾屋」,再探討其定價及出售方式。 在昨(18)日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上,有不少市民表示關注明年央積金不再注資、申請長者公寓的資格和興建「夾屋」等問題。 出席的新青協會長周永豪認為,今次報告觸碰到社會深層次問題,顯示出政府改革的決心,年輕人樂見有關方向。 其中,在住屋問題方面,周永豪認同政府有意推出屬私樓性質的夾心階層住屋,特別是滿足年輕人的住屋需求,指若果單靠政府供應公屋,不能解決所有住屋問題。他指不單是本澳,不少地方現行的經屋政策做不到二級市場流動,滿足不了各個社會階層的需求,認同政府先讓社會了解何為「夾心階層」,再探討其定價及出售方式。 報告沒有迴避防疫和經濟復蘇 周永豪又關注現時青年就業難的問題,認為政府需要多引導青年就業。談到特首早前叫年輕人求職要「放下身段」,周永豪則稱,過往年輕人傾向到大型企業求職,現在多了年輕人到中小企求職,認為對年輕人而言,可能有更大的發揮機會。 街總副理事長陳家良則形容報告內容務實、坦承,包括提到2020年政府工作仍有不足;亦沒有迴避防疫和經濟復蘇等重點問題,整份報告基調仍屬樂觀。 陳家良又認為,今次報告的亮點較過去而言,確切列出了多項本澳橫向適度多元發展方向,包括工業升級、建立澳門品牌、建立債券市場、促進中醫藥產業和支持科創產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