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昨(1)日起正式開學,全澳80,000名學生將陸續重返校園。今年因受疫情影響,採取不同教育階段分時段、分日期開學的措施,昨日有51所學校、約30,000名學生開學。 治安警表示,昨日上午市面交通和出入境人流、車流大至暢順、秩序良好。 另外,各學校開學前亦做好防疫準備,按照教育暨青年局頒發的注意事項進行清潔及預演工作。有家長對學校的防疫安排感到滿意。 為響應教青局推出的錯鋒開學措施,全澳約60%學校昨日正式開學,另外15%學校今(2)日開學,其餘學校則於9月3日或以後開學。約30,000名學生昨日出行,不過本澳交通大致暢順,未見嚴重塞車現象。 本報記者昨日上午在高士德、雅廉訪多學校集中一帶視察,可見車流暢順,未有車龍出現,當局亦有派交通警員在場指揮,每個紅綠燈位均可見交通警員。帶孩子返學的家長薛先生向本報表示,因擔心塞車所以特意提早15分鐘出門,但路上大致順暢,沒有塞車。對於學校的防疫安排,他指校方有提早通知家長相關注意事項,如戴好口罩及勤洗手等,學校也有實行錯鋒開學,由早上至下午分別安排幼、小、中學分時段開學,對校方安排感到滿意。 而學校校門處亦設有測溫門,且有教職員以測溫槍為學生測溫,亦提供消毒搓手液,地上亦鋪了消毒地墊。 85,000名學生 教師數量增0.1% 開學首日,教青局領導、主管及人員上午到各學校實地了解學生上課及學校開學情況,並向教職員工在疫情期間的辛勞付出和對特區政府各項防疫措施的積極配合表達謝意。 教青局人員亦到出入境口岸了解跨境師生的通關情況,許多師生均提早到達口岸,並已預先做好「粵康碼」及「澳門健康碼」的轉換,兩地口岸更特別開啟學生專道以減省輪候時間,學生通關過程順利。另外,經與衛生局及內地衛生部門協調,新學年每周六會安排跨境師生於珠海指定的五間醫院進行免費核酸檢測。 教青局局長老柏生昨日表示,今年學生總人數約為85,000人,較上一學年增加人,教師數量亦較去年增加0.1%,各學校昨日開學情況大致順利,有賴巴士公司及交通局協調,治安警亦在各校附近進行交通指揮。 兩巴加開班車 助力開學暢順 為協助全澳學生順利開學,交通事務局聯同治安警交通廳、兩間巴士公司昨日就上午的交通安排作出檢討,由於未來數日仍有學校陸續開學,政府呼籲民眾仍須密切留意交通狀況,提早出門。 昨日上午截至9時,兩巴合共發出逾班次巴士,全日發出逾9,000班次,較7月日均班次有所增加;同時安排站點輔助人員及流動稽查人員協助乘客上落車及維持候車秩序,以加快疏導客流;治安警則加派人員到學校周邊疏導交通和維持秩序,亦設置臨時上落客區方便家長臨時停泊車輛和學生上下車,整體交通大致暢順。
騙徒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稍一不慎就可能墮入騙局。網絡社交平台近期出現不少宣傳投資股票貼文,聲稱「有賺冇蝕」,疑是詐騙陷阱,司法警察局昨(1)日發出警情通告(預警),呼籲市民注意,網上資訊真偽難辨,謹慎投資提防被騙。 司警警情通告指出,近日發現於某網絡社交平台的貼文留言區內,經常出現涉及股票投資的宣傳資訊,相關留言附有即時通訊軟件群組的邀請連結;一經點擊登入,即會不斷收到有關投資股票可獲高回報的推送訊息,群組內亦有成員遊說他人進行投資。 司警局稱,雖然至今未有接到由此而衍生的犯罪舉報,但近期鄰近地區曾發生類似上述情況的網絡投資騙案。由於騙徒行騙手法層出不窮,司警提醒市民必須小心防範,切勿輕信網上的投資或理財資訊,作出投資前應了解清楚投資的內容,並應透過合法機構或平台進行投資交易。切勿隨便點擊、掃描陌生人提供的連結或二維碼,以免墮入不法分子所設圈套,若懷疑遇到電話詐騙或知悉任何犯罪消息,請立即致電司法警察局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或報案熱線993求助或舉報。
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吳鴻祺昨(1)日在社諮會平常會議上建議,治安警除在開學期間加派人手指揮交通外,也要配合大數據平台分析,實時調動資源疏導交通。交通局需協調巴士公司增派人員於原有車站附近作指示,以協助家長了解有關路段的最新交通及乘車安排。此外,吳鴻祺建議工務局應督促承建商盡快完成氹仔運動場道相關路段工程,釋放道路空間。家長也應於出門前先了解有關路段最新交通情況,及早規劃行程。
教青局局長老柏生於昨(1)日上午到陳瑞祺永援中學幼稚園分校視察開學情況,向該校校長了解相關應對措施,同時又走進課室與學生互動。 被問到有關三歲以下幼兒分階段開學,相關友善托兒措施處理進度如何。老柏生指,至8月31日為止約有25名家長申請,當局並與社工局協調讓家長可臨時使用該服務,直至小朋友年滿三周歲後便可上學,而上述申請亦會於未來兩三日可陸續使用服務,相信可應付需求。他又強調,學生的防疫安全是當局首要的考量因素。 老柏生續稱,由現在開始至12月,各校的幼稚園一年級或每天均有插班生,相信學校在教與學上會有所準備和安排。他又指,學習是長久的階段,當局並不鼓勵密集式追趕進度,因此當局會與過多測驗的學校溝通,希望不會為學生開學後帶來太大壓力;他並補充,一旦再有新一波疫情來襲,當局已有指引和預案,並已架設統一的網上平台予學生在家學習。
早前政府公布計劃將氹仔市中心四幅面積共約1.9萬平方米的閒置土地,結合環保元素打造成為一個「車胎公園」,引起社會關注。市政署昨(1)日在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平常會議上,與一眾委員探討「車胎公園」的建設問題。會後,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施妮娜引述市政署介紹稱,興建「車胎公園」工程工期約270個工作日,需要使用1,700條車胎,並且不排除更改波地設計。 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施妮娜昨日引述市政署介紹,車胎公園參考國外同類建設作設計元素,設有車胎樂園、滑板天地、水沙世界等多個遊樂功能區,預計需要使用1,700條車胎,當局認為目前車胎輪換情況足夠供應公園需要,未來會視乎情況對車胎作維修及更換。 車胎將打孔減積水防蚊 施妮娜稱,會上有委員關注使用車胎公園的管理及維護問題,市政署表示不排除更新波地的使用方式及滑板天地的設計。另外,有委員提及車胎積水處理情況及滅蚊工作,市政署回應表示,會將車胎打孔以減少積水,亦會重視相關滅蚊工作。此外,市政署參考市民意見後,在公園設計上將增加遮陽屏障,讓環境更舒適宜人;亦會監察水沙世界的水和沙質量,不會循環使用自來水。 委員關注該區交通壓力或增 她續稱,由於車胎公園位於市中心,有委員認為公園開放後將帶動區內人流,加重附近一帶交通壓力,市政署表示將聯同交通局,視乎實際需求增加巴士站點或臨時上落客點。市政署並表示氹仔中央公園設有公共停車場,相信有足夠位置供市民使用。 另外,車胎公園用地涉及前澳門紡織公司的紗廠,引起保育爭議。委員徐承康引述市政署表示,當局主要負責公園的興建和設計,工務局則負責整治有關用地,據悉工務局已聘請來自香港的專業公司負責拆卸有關廠房屋頂的石棉瓦,而市政署也會就公園保育問題向文化局諮詢意見,並積極聽取和參考社會聲音。
氹仔擁有不少閒置土地,市民均期待可以充分發揮其用途,而早前政府推出多項善用閒置地方案,更引起社會關注。有社區服務諮詢委員建議,政府未來在閒置地建設上可試行老幼共融設施;又建議興建主題公園,豐富市民休閒活動空間。 在昨(1)日舉行的離島區社諮會平常會議上,委員吳超偉在議程前發言指,現時長者活動空間及使用設施相對簡單,更與兒童設施有所矛盾,建議政府未來在閒置地建設上可試行老幼共融設施,配合多方需求。 委員余致力則建議,有關當局盡快就原「海洋世界」作失效閒置地的規劃,建造集合親水、綠化、觀光等元素於一身的大型主題公園,打造澳門的海岸海濱公園,既可避免海岸高密度發展產生屏風效應,也能保留沿岸的景觀,豐富市民休閒活動空間,還可成為遊客觀光的新地標,發揮分流旅客的作用。 另外,就有街坊反映,位於日昇樓附近的閒置地有大型車輛長期進出存在安全隱患,更有人利用尿液施肥種菜影響周邊環境,委員徐承康促請有關部門應聯合巡查,檢視閒置地内上述行為是否已違犯法例要求,並要求作出立即改善措施。 前「海洋世界」土地面積134,891平方米,位於氹仔史伯泰海軍將軍大馬路,麗景灣酒店對面,早於1997年3月批出,用作興建名為「海洋世界」的主題公園,由幾大財團融資籌建,51%是本澳資金,其餘是美國及澳洲等財團,預計1999年澳門回歸前竣工,惟1998年完成填海及土地平整工程後,整個龐大項目突然停工,土地一直荒廢,利用期在2001年3月31日屆滿,但一直未被利用而閒置,特區政府於2018年12月宣告「海洋世界」土地批給失效,收回土地。 有社諮委建議就原「 海洋世界 」作失效閒置地的規劃,建造集合親水、綠化、觀光等元素於一身的大型主題公園。 (資料圖片)
早前颱風「海高斯」襲澳,對氹仔線輕軌系統造成一定影響,包括車站懷疑有木條脫落,多個車站被發現有圍板及外牆雲石飾面鬆動或脫落,甚至跌落行車道「解體」,更有車站頂蓋出現大面積飾面板疑被強風掀起。有社區服務諮詢委員建議當局應吸取經驗,未來提升輕軌車站的抗風災能力。 離島區社諮會委員黃梁君昨(1)日在社諮會平常會議上指出,雖然輕軌公司事後已安排工作人員檢查輕軌氹仔線沿線各項設施,對損毀部分臨時維修或加固處理,但輕軌營運以來多次發生不同類型的事故,已不符合居民對輕軌交通原來的期望。 她建議,當局應吸取經驗,提升石排灣線以及未來澳門半島線各車站的抗風抗災能力,包括選用高抗風力的建築物料和設計,盡可能減低因自然災害而造成的損害。而交通局及輕軌公司應做好相關監督工作,並要求港鐵公司履行相關合約義務,確保輕軌系統暢順營運。 有社諮委員建議,當局應提升輕軌石排灣線及未來澳門半島線各車站的抗風抗災能力。(馮靖欣攝)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1)日完成細則性審議《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法案。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政府在新文本中取消了解決酒店場所出現「租霸」的問題,建議在另一部規範酒店業及同類行業的第號法令中,引入解決餐飲業承租人做「租霸」的條文。會又希望爭取年內通過該法案。 陳澤武指,法案原本建議,當酒店內的場所出現「租霸」問題,業主在租約結束後可通知旅遊局,旅遊局在通知承租人答辯後的20日內,若果承租人仍未提交證明或所提交的證明不足,有關牌照則可以取消。但現時政府在新文本中已取消有關條文,原因是酒店的租戶多數是跨國公司,實行有關程序非常耗時。他稱目前政府未有另外的解決方法,但旅遊局表示會聽取二常會意見,考慮如何避免發生「租霸」情況。 另外,陳澤武表示,新文本中仍有條款需要細化,他舉例指出,在場所內的食品操作準備區或儲存區內不得咳嗽,是否在沒有適當的保護下咳嗽才被罰款,「唔通咳都唔畀咳?」,認為應要清晰列明事項。二常會期望在立法會復會後收到政府修改的最終文本,爭取年內提交大會表決。 二常會主席陳澤武表示,會盡量爭取於年內通過法案。(林嘉欣攝)
現時正值暴風雨季節,本澳低窐地區隨時面臨水浸風險。颱風「海高斯」早前吹襲本澳亦出現水浸情況。市政署昨(1)日表示,經常在清理渠網中發現油脂凝固物等阻礙下水道,追查成因涉及一些食肆沒有安裝合適的隔油井或沒有定期清理。由於非法排污會影響渠道排洪能力,加劇水浸惡化。市政署近日加強巡查違規黑點周邊食肆,對14間沒有安裝合適或沒有定期清理隔油井的食肆作出檢控。 食肆非法排污情況嚴重,沒有安裝合適的隔油井或沒有定期清理,非法排污影響渠道排洪能力,市政署於8月20至26日一星期內,巡查隔油井運作違規黑點及屢犯的90間食肆,檢控其中14間沒有定期清理隔油井至充滿油脂、隔油井損壞甚至未能開啟等情況的食肆。 最高可被罰款35,000澳門元 市政署稱,非法排污影響渠道排洪能力,加劇水浸惡化,市政署經常在清理渠網中發現油脂凝固物,阻礙下水道,為免食肆油污堵塞渠網減低排水能力,市政署於颱風「海高斯」吹襲後,進一步加強巡查食肆隔油井運作情況,於8月20至26日重點對違規黑點及屢犯食肆加強巡查,期間共巡查食肆90間,發出改善通告33張;並對14間沒定期清理隔油井至充滿油脂、隔油井損壞甚至未能開啟等情況較嚴重食肆作出檢控,發出實況筆錄,要求食肆盡快清理改善。 市政署表示將繼續加緊巡查,縮短執罰程序處理時間,以提升阻嚇力。有關違規行為違例者可被罰款2,500至35,000澳門元。 為保持渠道正常運作,市政署透過恆常巡查檢視各街道沙井、雨水井及下水道狀況,安排泵車、水壓機等通渠機械進行疏通清理及保養工作。在風雨季節前,亦加強重點區分的渠網監察、渠道清理及巡查等,盡量減低暴雨時出現水浸的情況。市政署呼籲要維護公共渠網暢通,必須靠社會各界合力,切勿胡亂將固體垃圾及油污傾倒入下水道而造成堵塞,阻礙雨水井和渠道的正常排放,引致塞渠水浸。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粵澳兩地正有序恢復人員間往來,隨著通關日趨便利,水貨客亦日趨活躍,除不少水貨客帶貨北上珠海外,亦有不少水貨客由珠海帶貨南下來澳,主要是食材,為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通關政策放寬進行不法帶運活動,海關加大口岸把關力度,加強對入境旅客檢查,並在不同時段採取突擊行動,以防止未經檢疫食材運入本澳,維護本澳食品安全,保障巿民健康。 本周日(8月30日)早上,關閘口岸海關人員截查一名持通行證女子,發現該女子所攜帶手提袋內有大量未經檢疫食材,經點算合共為25公斤雞內臟。當日下午同一口岸,海關人員亦於一名女性本澳居民手提行李中查獲19公斤魚肉香腸製品。 澳門海關稱,疫情至今,海關持續加強關檢查緝力度,由8月初以來,海關於關閘口岸共截獲27宗非法進口食材個案,涉及21名本澳居民及六名內地居民,堵截合共約240公斤未經檢疫食材,主要以肉類、家禽及水產為主。經調查發現,大多數緝獲的個案以自用為主,當中亦有部分為收取報酬協助他人攜帶入境本澳,海關正對有關個案作進一步調查。 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相關規定對上述人士作出起訴,一經判罰,最高可被科處十萬澳門元罰款;以及根據《衛生檢疫及植物檢疫》作出起訴,一經判罰,可被科處與貨物等值但不少於澳門元罰款,被查獲貨物亦會歸澳門特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