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2)日召開平常會議,邀請教青局代表探討新學年的防疫及學習籌備工作。委員會副召集人徐達明及委員李仲言會後引述教青局代表指出,新學年階段學習進度已進行適當調整,但數學、化學等科目的連貫性較高,因此必須持續進行授課,個別甚至於放學後或需與學生進行「加班」補課,從而使學生追趕學習進度。 多名委員在議程前發言關注開學情況。委員杜妙玲表示,早前學生主要依靠網上學習維持進度,未必能適應新課程進度,建議教青局與學校加強合作,科學訂定新學期的課程安排,如彈性處理考核成績,按學生學習情況減少評核次數,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委員何桂誠稱,當局推出開學措施倉猝,對學校及家長造成困擾,當局應持續跟進有關安排效果,總結經驗教訓,提前做好宣傳和溝通,以消除社會疑慮。 會後,徐達明引述教青局代表指出,因應今年5至7月部分學生不能正常回校上課,為了追趕學習進度,教青局早前與各學校導師進行網上教學培訓,期望各學生學習進度一致,導師會因應個別學生學習問題進行網上輔導。 中區社諮會昨日探討新學年學習籌備工作,有委員建議引入多元評核方式,按學生情況而彈性處理。
司警偵破一宗詐騙銀行貸款案件,兩名地產經紀聯同一間車行東主,串通一名在銀行內擔任副主管的「內鬼」,利用虛假文件在今年6月至8月申請合共225萬元貸款,其中兩宗已獲批出90萬元。警方拘捕九名本澳涉案人士,並持續調查是否涉及更多貸款申請,相信仍有多名在逃人士。 司警上月19日接獲本澳一間銀行報案,指其在審批兩宗由新口岸區某車行於7月份提交、涉及金額約港幣45萬元的汽車貸款過程中,發現貸款申請人提交的入息聲明書及銀行賬戶流水懷疑為偽造,且申請人無法應銀行要求提供有關銀行賬戶流水正本以作核實,因此對有關資料真實性存在懷疑,有關貸款亦不獲批准。 車行老闆與銀行副行長是親兄弟 銀行方面進一步翻查紀錄發現,今年6月還有兩宗可疑個案,同樣經上述車行進行買車交易而申請貸款,並成功獲批貸款共90萬元,而該車行程姓東主與該銀行程姓副行長為親兄弟關係,同時,有關貸款均是由該名銀行副行長接洽。 抽15%至20%貸款額作手續費本月1日早上,司警分別前往各涉案借貸申請人、車行東主及銀行副行長的住所調查。並在有關車行搜獲涉案車輛交易文件。根據上述借貸申請人供稱,其朋友在新口岸區一間地產公司任職中介,該朋友聲稱有辦法透過虛假車輛買賣交易獲取貸款,即使申請人工資收入較低存款較少也沒關係,只需提供個人資料或銀行賬戶資料便可辦理。若成功申請,該地產中介或車行將會扣起15%至20%的貸款額為手續費。 主謀懷疑涉及多宗偽造文件案 司警前往涉事地產公司調查,將涉案的地產中介吳某、湯某及其電腦設備、十多萬港元現金帶走作進一步調查。警方在吳某的電腦內,發現約20份日期為2016年至今懷疑偽造的入息工作證明文件,當中包括涉案五名借款人士,相信均為偽造。 司警懷疑吳某為案中主犯,由其及湯姓嫌犯負責物色需要貸款人士,再由吳某負責偽造借貸申請人的銀行賬戶交易流水及入息工作證明等,最後將有關資料轉交予車行。程姓車行東主(兄)再將資料轉交予任職銀行副行長的弟弟。 未繳交正本資料仍能獲批貸款 在該銀行副行長轉介下,有關審批程序會加快,在今年6月份的兩宗涉案貸款審批過程中,申請人沒有提交銀行賬戶交易紀錄正本,仍能成功通過審批。在兩宗成功批核個案中,車行獲得90萬元款項後,將16萬元扣起,再與地產中介平分,其餘由地產中介交予借貸申請人。借貸申請人辦理好汽車登記後數天,車行便以低約一成的價格再將車輛轉售他人。 司警表示,案中共拘捕九名本澳男子,分別是任職地產中介的38歲吳某(主謀)、31歲的地產中介湯某、32歲車行東主程某、27歲銀行分行副行長程某,以及五名年約30多歲的貸款申請人。依「相當巨額詐騙」罪及「偽造文件」罪送交檢察院處理。其中一名貸款申請人為治安警員,治安警察局表示已開展紀律程序,並強調會嚴格依法處理,絕不姑息。 警方相信,本案詐騙團伙於2016年已開始運作,為他人偽造工作入息證明及銀行賬戶資料,合謀使用偽造文件協助他人辦理車貸,甚至房貸,將繼續進一步深入調查,以及追查是否有更多人士涉案。
粵港澳三地執法部門持續加強情報交流,打擊跨境毒品案件。香港海關前(1)日成功攔截一個由歐洲寄往本澳的毒品快遞,裡面有重約一公斤、市值約330萬元的毒品可卡因。本澳司警同日下午亦鎖定一名準備接收快遞的非洲毒品拆家,並在他位於新橋區的住處將其拘捕歸案。 被捕男子姓Dossa,39歲,報稱商人,持坦桑尼亞護照於今年1月入境,已逾期居留。 司警表示,本月1日香港海關通報一宗涉及以快遞郵寄約一公斤可卡因毒品到本澳的犯罪消息,同時市值330萬元的有關毒品可卡因已被香港海關扣押。司警隨即展開調查,鎖定非洲籍拆家收件人。司警於前日下午5時30分在嫌犯位於新橋區的住所進行搜查,除成功拘捕嫌犯外,亦在單位內搜獲共重約15克可卡因以及2.5克不明毒品,該批毒品市值近50,000元,同時亦發現折合約33,000元的懷疑毒資,且嫌犯經驗尿檢測對毒品呈陽性反應。 經查問,嫌犯訛稱被搜獲的毒品是在某夜場向外籍人士購買作吸食用途,並否認販毒或參與將毒品由外地寄往本澳。惟司警調查後,認為他除了是毒品快遞收件人外,亦有強烈跡象顯示其參與販毒,將他涉嫌「吸毒」和「販毒」罪送交檢察院處理。
自上屆政府已開始研究的「照顧者津貼」,或在今年推出先導計劃。社工局昨(1)日回覆議員宋碧琪書面質詢時表示,有關計劃爭取在今年第四季推出,特定的弱勢群體為先行先試的對象。另外亦將設立家居養護服務中心,為社區上的體弱長者及其他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類型的長期照顧服務,並為相關家庭的照顧者提供培訓、情緒支援等服務。 立法會議員宋碧琪早前提出書面質詢,促請政府適時公布「特區長者生活狀況及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的相關研究報告,讓社會了解長者院舍的需求狀況。並指本澳的長者院舍宿位供不應求,需求不斷上升,「照顧者津貼」是短期內對有需要家庭最好的支援措施,要求政府交代規劃內容及時間表。 將確保先導計劃取得社會共識社工局回覆表示,特區政府在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後,決定透過先導計劃的方式,以特定的弱勢社群作為先行先試的實施對象,強調先導計劃涉及優先對象的選取、界定的標準、評估的機制、審批的安排與實施的監察等系列複雜問題,必須謹慎處理。尤其需要確保先導計劃能夠取得社會共識,不會造成社會矛盾,又或削弱家庭的照顧功能,有關計劃爭取在本年第四季推出,具體情況將在適當時間向社會公布。 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研究報告將公布另外,早前委託專業研究機構開展「澳門特區長者生活狀況及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的研究。社工局稱,有關研究機構已於6月底向局方遞交報告的初稿,現時局方正在檢視有關報告,並對研究的結果及建議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其後將會綜合報告內容、社會實況、資源條件及可持續發展等各項因素,制定規劃與相關建議供特區政府考慮,並在適當時間向社會公布情況。 南北區增設家居養護服務中心至於居家照護支援服務方面,社工局表示,現時正透過支持六支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隊、一項家居護養服務、六間日間護理中心,為體弱長者提供家居式及社區式的生活支援,護理照顧及康復治療等服務。社工局亦將於未來兩年内增設一支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隊,並分別在本澳的南、北兩區設立支援家庭照顧者的家居護養服務中心。服務中心除了提供家居式的照顧、護理和康復服務外,亦將為相關家庭的照顧者提供培訓、情緒支援、互助小組、社交活動、服務諮詢及個案轉介等各類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處理在照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減輕照顧壓力,提高身心的健康水平。
社工局局長韓衛昨(1)日出席氹仔松樹尾「民眾頤菁中心」揭牌儀式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當局今年至今接到七宗涉及托兒所的投訴個案,當中四宗涉及幼兒受傷事件,其中一宗已證實是幼兒跌傷,另外三宗則仍在跟進中,社工局收到投訴後已到托兒所巡查,有關托兒所已向社工局交代事件,除非有明顯清晰的人為錯誤,才會作防範性停止機構運作,但目前未有足夠證據。 對於網上流傳本澳某托兒所發生懷疑幼兒受傷事件,韓衛指要等警方調查有結果才會公布。他稱,社工局收到的四宗涉及幼兒受傷事件,最早發生在7月初;對於一直未有對外公布詳情,韓衛稱社工局不是警方,只能在工作範圍內看有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所以還未有結論,社工局亦正等警方調查,涉事家長報警後社工局在權限上不能就事件作出責任歸咎。現時未有對任何托兒所進行處分。
位於氹仔松樹尾的「民眾頤菁中心」昨(1)日上午10時舉行揭牌儀式,該中心將為55歲或以上的本澳居民提供服務,包括持續學習和長者義工服務等。民众建澳聯盟表示,該會一直努力籌辦長者日間中心,期望以凝聚長者力量,共建和諧社區的理念,為「老友記」提供多元、優質的活動與服務,創設條件讓長者繼續參與社會,協助「老友記」締造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展開人生新一頁。 民众建澳聯盟主席施家倫在昨日揭牌儀式上致辭表示,認同政府重視長者服務和照顧,推出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並取得大量有成效工作。他感謝政府提供場地,支持他們以社會服務運作方式開展日間服務中心,將積極為義工舉辦不同的培訓課程,鼓勵「老友記」於退休後仍可透過義工活動,繼續積極參與社會,繼續為社會貢獻力量。 施家倫又表示,非常關注長者的醫療、住屋、退休保障及晚年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與服務,並已向政府傳遞長者心聲,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議,現時許多意見和建議得到政府的積極回應。
司警與海關聯合偵破一宗毒品案件,拘捕兩名本澳男子,涉嫌從外國網站購買毒品,以迂迴路線經內地郵寄至澳門,供自己吸食。行動中司警共檢獲0.52克俗稱LSD的麥角二乙胺毒品,市值約3,000澳門元,兩名嫌犯已移送檢察院偵辦。 被捕男子其中一名姓江,30歲,報稱商人;另一名姓吳,29歲,報稱無業,兩人為澳門居民。司警及與海關昨(1)日在聯合記者會上公布案情稱,上(8)月29日,司警收到珠海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通報,指內地緝私局在抽查郵件時,發現透過某快遞公司寄往澳門的包裹內藏有毒品,並偽裝成文件作為掩飾,要求司警協助跟進。司警調查後鎖定江某身份,並發現該快遞將寄往氹仔一間代收店。 珠海警方隨後通知司警,該郵件將在前(31)日上午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運抵澳門,司警遂聯同海關於口岸進行部署及監視。郵件運抵後,涉案兩名男子到代收店收取郵件,取件後欲乘車離去,司警立即上前截查。在人贓並獲之下,江某承認郵件內藏有俗稱LSD的毒品,兩人更承認有吸食LSD和大麻的習慣,在協議下合資1,000澳門元從外國網站購買毒品,經內地郵寄至澳門。 此前兩人在今年7月以同樣方法購買大麻寄往本澳,司警正調查兩人是否曾轉售有關毒品。經驗尿測試,江某對毒品呈陽性反應,吳某則呈陰性反應。司警以「不法販賣」和「不法吸食」罪,將兩人移送檢察院偵辦。 配合全國禁毒工作部署今年4月,全國開展「淨邊2020」專項行動,本澳為配合國家禁毒工作部署,加上本澳近期接獲多宗涉及利用快遞公司郵寄毒品案件,故司警與內地警方持續加強和深化有關方面情報交流工作,期間揭發是次案件。
澳門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亦將全面恢復,顯示本澳與內地居民往來正有序恢復,澳門經濟復蘇有望提速,居民生活逐漸回復正常,但防疫工作不可鬆懈,居民仍需做好防疫措施,以防疫情再出現,令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廢,影響經濟復蘇步伐。 隨著疫情已完全受控,新學年亦依原定時間9月1日開課,中、小、幼學生分批錯鋒上學,但在開學前不足一周,政府突然宣布,新學年幼兒年滿三歲方可回校上課,未滿三歲幼兒須滿三歲才可回校,新措施令部分家長及學校措手不及,批評原有工作安排被打亂,尤其是雙職家庭,政府早前宣布中、小、幼各教育階段學生將於9月1日復課,不少家長已就復課安排好工作與照顧子女事宜,新措施打亂了他們的原先安排。 保護幼兒免受病毒侵害政府責無旁貸,新安排旨在保護幼兒,無可厚非,幼兒教育主要是學習自理,適應團體生活,課室空間有限,幼兒上學會有很多交叉活動,但學校空間狹小,幼兒間亦難保持社交距離,新措施引起大爭議,問題在於相關消息公布太倉卒,令家長失預算,與政府先前預告全面復課有較大差異,事前欠缺周詳考慮家長處境,尤其是雙職家庭。新措施下,政府應多加援手,幫助有困難家長解決短暫照顧問題。 本澳雖然至今已157日沒有確診本地個案,防控疫情再現仍是政府首要工作,澳門與內地通關措施正逐步常態化,但引入熔斷機制,根據疫情發展隨時調整入出境防疫措施,萬一疫情反彈,本澳出現本地確診病例,有可能立即被列入中風險地區,兩地均可能收緊出入境措施,影響經濟復蘇步伐,因此,防控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到滴水不漏。 澳門及內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內地已逐步恢復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不僅有助兩居民往來內地及振興澳門經濟,政府持續防疫工作,社會各界亦應繼續配合防疫指引,注意個人及衞生,堅持做好個人日常防疫細節,公共地方佩戴口罩,減少群聚,無論為個人健康以至整個社會的福祉,定必要堅持防疫,緊守個人衛生防線,不能絲毫放鬆,以免防疫抗疫成果前功盡廢。
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日前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客車通道連續查獲兩宗跨境司機違規攜帶電子產品、奢侈品等物品入境案,兩名澳門司機被捕。 拱北海關昨(1)日通報,8月21日凌晨,大橋海關關員從澳門籍司機何某駕駛的粵澳兩地牌車中查獲蘋果手機20台,芬迪手提包一個,卡地亞、伯爵等品牌手錶四枚,初步預估案值約14.5萬元。 8月29日晚上8時許,大橋海關又在客車通道查獲澳門籍司機陳某違規攜帶惠普筆記型電腦九台,資生堂Elixir乳液40支,任天堂switch遊戲卡帶30張,初步預估案值約4.1萬元。上述兩宗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隨著粵澳兩地牌客車全面恢復通行,利用小客車走私行為有所抬頭。大橋海關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強化現場監管力量,充分發揮頂照式等高科技查驗設備作用,加大機動巡查和風險布控力度,保持高壓打私態勢,對重點人群、重點物品實施精准查緝,嚴防不法分子走私風險。 同時,拱北海關提醒廣大旅客和跨境司機,請自覺遵守海關對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監管相關規定,拒絕受僱帶貨,共同維護安全有序的口岸通關環境。
一名本澳青年懷疑墮入網上投資虛擬貨幣騙局,損失50,000元人民幣。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案情指,20多歲本澳男事主上月瀏覽某社交平台後加入一個聊天群組,群內有人遊說他投資虛擬貨幣。事主大感興趣,按指示與一名網友轉用另一通訊軟件私聊。對方其後聲稱有關投資很易賺錢,事主信以為真,上(8)月19日開戶並投資1,600元人民幣小試牛刀,結果成功獲利。 嚐到甜頭的事主其後被騙徒遊說「加碼」,結果由上月22日至28日多次注資,騙徒收錢後立即拉黑事主的通訊軟件賬戶。事主受騙後向司警報案求助,報稱損失共50,0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