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出生的大熊貓「健健」、「康康」已近四歲,踏入亞成年的階段,配合大熊貓的成長規律及習性,市政署將牠們分開飼養,為進入成年階段作準備。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1)日下午舉行平常會議,邀請市政署代表與會就澳門南岸海濱綠廊規劃第一期工程(科學館至觀音像休息區工程)作出介紹。市政署代表指,有關工程配合以工代賑,減少失業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有中區社諮委建議,當局有條件情況下可無縫進行第二期工程,延長施工人員的就業情況。
本澳出現首宗「復陽」個案,據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31)日通報,本澳第39例確診病例是一名九歲女童,康復期間出現間歇性排毒的現象,亦即內地所指的「復陽」情況。有關消息引起社會諸多討論,民眾擔心患者康復後若「復陽」,是否代表體內仍然有可能存在病毒,又是否具有傳染力?雖然內地的復陽案例並未發現再次傳染的現象,有關病例仍引起不少擔憂。
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處長李德輝在昨(31)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回應傳媒查詢時稱,持有珠海市居住證澳人符合廣東省豁免隔離14日要求,至於其他城市的居住證可否豁免隔離,正與廣東省其他城市溝通當中。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在昨(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補充早前在香港確診新冠肺炎菲律賓女患者的行蹤資料,曾在3月22日至3月27日期間到過本澳的40歲菲籍香港患者密切接觸者再增一人,更新後的密切接觸者為九人,當中包括菲籍外僱一人及曾與患者見面及聚餐的八名人士,而在3月24日,患者曾乘坐26A巴士前往黑沙海灘。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在昨(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18例50歲本澳女重症患者前(30)日出現明顯低氧血症,需用較高流量氧氣,胸部CT明顯雙側肺炎,但昨天情況已相對穩定。其他28名患者均屬輕症,無發熱和呼吸困難,均不需用氧氣,情況良好,衛生局會持續監察患者情況。
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處長李德輝在昨(31)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與珠海市政府溝通後,今(1)日起位於珠海市的指定地點將重新啟動接收曾到訪內地的外地僱員進行醫學觀察。
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廳長陳露在昨(31)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政府派專車往香港接載本澳學生和居民回澳的行動前後共15天,截至前(30)日已接載2,007人回澳。按照香港政策,今日起非香港居民從外國抵港不能入境,因應此政策,航空公司不會讓非香港居民登機,故非香港居民不能到達香港。有見及此,特區政府於今(1)日起暫不會再派車到香港機場接載居民。
雖然全球多數國家已經頒布居家防疫命令,要求民眾盡量待在家中不要出門,但許多國家為了維持人民生活的需要,有不同的豁免情況,譬如遛狗、理髮、倒垃圾等通常可以出門。
俄羅斯或是下一個疫情大爆發的國家,當局昨(31)日公布新增500宗確診個案,是連續七日創下新高,累計全國確診個案達2,337宗,增長趨勢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