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陸續上市

市政署加強排查

秋風起又是大閘蟹季節,因應大閘蟹陸續上市,市政署加強對出售及供應大閘蟹及相關食品之餐飲、零售及批發場所排查,並呼籲消費者在選購大閘蟹時,應到信譽良好及衛生可靠店鋪,切勿單憑網上廣告圖片便決定選購,購買前須清楚知道貨品來源及經正途入口,以保障安全。 市政署表示,一直透過嚴格入口檢驗檢疫制度以及市場巡查機制,對入口並在本澳市面銷售鮮活食品嚴格把關。早前市政署食品安全廳派員赴江蘇,實地了解當地大閘蟹備案養殖場,並與當地海關舉行會議,持續檢視供澳大閘蟹預檢機制。同時,因應大閘蟹陸續上市,已加強巡查市面零售、批發及餐飲場所,多重措施保障大閘蟹的食用安全與居民健康。 現時本澳市面出售的大閘蟹主要來自內地江蘇、湖南,並且須來自受內地權限部門監管的合資格出口養殖場。為確保供澳大閘蟹的品質及安全,市政署早在大閘蟹養殖階段已派員赴江蘇,實地了解當地大閘蟹備案養殖場的環境、水質及飼養管理等,從源頭作品質監控。 另外在本澳市售層面,市政署加強對出售及供應大閘蟹場所排查,在巡查期間曾發現一外賣店涉嫌透過網購方式直接從外地購入大閘蟹,並在本澳出售及供應。食品安全廳已即時採取行為,扣押200隻共重約35公斤懷疑未經檢疫大閘蟹,並且開立卷宗跟進,倘構成違法會作出檢控。

22/10/2019
9409

非法兌換案近年上升

容易衍生搶劫犯罪

除了金管局致力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外,司警局同樣在此方面不遺餘力。司法警察局經濟罪案調查處處長陳楚民受訪時表示,在本澳的非法金融活動,其中的匯兌詐騙案件,近兩年有比較明顯升幅。2018年全年共有194宗,而2019年至9月為止已有191宗,較2018年同期的135宗增加了56宗,升幅為41%。涉及金額一般為幾萬元至數十萬元港幣或人民幣。 除詐騙外,兌換活動亦會衍生搶劫犯罪。陳楚民表示,在2018年共有23宗由兌換活動衍生的搶劫案;2019年截至9月為止共有17宗搶劫案涉及兌換活動,較2018年同期的14宗增加三宗。 陳楚民進一步分析非法借貸的刑事案件,一般分為兩大類,高利貸及暴利。他指出,高利貸在法律上的全稱為賭博之高利貸,只要目的是為自己為他人而獲得財產利益,向人提供用於賭博的款項或任何其他資源,則屬於高利貸犯罪。 陳楚民提到,很多非法借貸的犯罪集團除了會收取高昂利息外,更會在借貸中設局詐騙被害人。例如巧立名目要求被害人支付高昂費用,待其到手之款項可能不足表面借貸金額的一半或更少,並會以抵押物業為名要求被害人簽署授權他人出售名下物業的授權書,最後未經被害人同意下將其名下物業暗中出售。 陳楚民強調,非法借貸騙案全部都涉及無牌及非法信貸公司或者個人,為免招致損失,市民應謝絕向此類公司進行信貸行為,若不幸已作出借貸,應立即向警方報案,或向金管局查詢相關資料,尋求協助。

21/10/2019
3140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