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0月23日)是舉世矚目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拱北海關昨(21)日發文回顧港珠澳大橋過去一年運作情況資料顯示,一年來,截至9月底,1,353.44萬人次旅客和67.3萬次車輛經大橋口岸進出境,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通車,也促進了粵港澳「一程多站」式旅遊的發展,同時破獲水客走私100宗,案值577萬元,共查獲各類走私案312宗,案值近4,500萬元。
澳門歸僑總會昨(21)日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及澳門回歸20 周年聯歡餐會。該會理事長王彬成致辭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0 年,開創了經濟蓬勃發展,居民安居樂業的新局面,歸僑總會也步入創會51 周年,將繼續把握和發揮僑界對內對外的橋樑作用,推動澳門僑務工作。 王彬成表示, 澳門歸僑總會進一步弘揚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在行政長官、特區政府、中央駐澳機構以及中央僑務部門的支持指導下,重點突出橋樑作用,致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致力為特區建設貢獻力量。澳門僑界社團已增至13個,團結一致,分工合作,為建設澳門各施其職,各盡所能,攜手合作。 監事長劉雅煌稱, 僑界將更堅定信心,與澳門社會各界同心併力、攜手合作, 確保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秋風起又是大閘蟹季節,因應大閘蟹陸續上市,市政署加強對出售及供應大閘蟹及相關食品之餐飲、零售及批發場所排查,並呼籲消費者在選購大閘蟹時,應到信譽良好及衛生可靠店鋪,切勿單憑網上廣告圖片便決定選購,購買前須清楚知道貨品來源及經正途入口,以保障安全。 市政署表示,一直透過嚴格入口檢驗檢疫制度以及市場巡查機制,對入口並在本澳市面銷售鮮活食品嚴格把關。早前市政署食品安全廳派員赴江蘇,實地了解當地大閘蟹備案養殖場,並與當地海關舉行會議,持續檢視供澳大閘蟹預檢機制。同時,因應大閘蟹陸續上市,已加強巡查市面零售、批發及餐飲場所,多重措施保障大閘蟹的食用安全與居民健康。 現時本澳市面出售的大閘蟹主要來自內地江蘇、湖南,並且須來自受內地權限部門監管的合資格出口養殖場。為確保供澳大閘蟹的品質及安全,市政署早在大閘蟹養殖階段已派員赴江蘇,實地了解當地大閘蟹備案養殖場的環境、水質及飼養管理等,從源頭作品質監控。 另外在本澳市售層面,市政署加強對出售及供應大閘蟹場所排查,在巡查期間曾發現一外賣店涉嫌透過網購方式直接從外地購入大閘蟹,並在本澳出售及供應。食品安全廳已即時採取行為,扣押200隻共重約35公斤懷疑未經檢疫大閘蟹,並且開立卷宗跟進,倘構成違法會作出檢控。
10月份為社會保障制度今年第三季度供款月,截至10月18日,仍約有7,700名僱主尚未為僱員繳納強制性制度供款,約佔整體需繳供款僱主36%。社會保障基金昨(21)日提醒,僱主倘逾期繳款須支付利息及罰款,而臨近月底預料服務點的人流將會增加,僱主應盡早繳納供款,而已申請電子申報服務的僱主應盡量採用電子化渠道繳款。
由澳門勞工事務局主辦、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廣州暨南大學協辦的大灣區青年就業交流會目前在廣州舉行,期間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與青年真情對話交流,並組織在內地就讀高校的澳門青年參觀廣州名優企業,與不同行業的企業代表互動交流。 是次大灣區青年就業交流會,吸引近百名在內地就讀高校的澳門青年出席,在活動中邀請了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市市稅務局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表,分享內地就業、實習、優惠政策、內地稅務政策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廣州代表處為澳門居民提供的服務等資訊,讓澳門青年有機會認識特區政府在廣州為澳門居民提供的支援服務,了解灣區城市就業政策及稅制資訊。 同場舉行的青年與黃志雄局長真情對話,會上澳門青年積極發表對在大灣區就業的看法,黃志雄亦勉勵青年應不怕艱苦、不怕競爭和不怕挑戰,勇於嘗試,並鼓勵他們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從中累積人脈及工作經驗,為澳門引進多元發展的機會。
為提升澳門青年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促進其專業成長,教育暨青年局轄下青年試館主辦、澳門明愛高志慈社會研究中心承辦的「青年工作者專業培訓計劃2019 」將於下月至12月進行,今期將開辦「圓圈繪畫體驗工作坊」、「預防校園欺凌工作坊」及「沙盤遊戲工作坊」合共三項青年工作者專業培訓。 工作坊邀請來自澳門及香港的資深講師擔任導師,本澳教學人員、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家長或為青年提供各類服務的人士皆可報名參加,課程費用全免。 有興趣參加人士可登入教青局網頁,點擊「活動查詢/登記」進行網上報名登記,亦可於辦公時間到塔石體育館青年試館報名,但需於教青局網頁下載申請表格,並於報名時出示個人澳門居民身份證。課程報名採用先到先得形式,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如欲了解計劃詳細內容,歡迎瀏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 或致電28332084 向青年試館蕭小姐或張小姐查詢。
︱眔à毙▅场场の產畑㎝穦磕场场嚎腞履īMaritza Rosabal Pena瞯烩刮︽㏄き18 ら砐拜緿瞶厩皘捌皘董浆单荐疨舧嚎腞履ī﹚瞶厩皘い瓣籔覆粂╰瓣產毙▅癪膍苂喘瞶厩皘い覆璣诀竟陆亩Θ狦蛮よ碞厩砃╯の单よ秈︽ユ瑈董浆畒酵穦稰谅︱眔à毙▅场戳ㄓ癸瞶厩皘や厩皘盢膥尿縩伐瓣產盿隔祇甶の竑翠緿芖跋砞祇揣緿い瓣籔覆粂╰瓣產狝叭キノい瓣籔覆粂╰瓣產厩砃琜癬爵假緿瞶厩皘眖2016秨﹍┷Μ︱眔à厩ネ碞弄瓣悔簙粂痴眒恨瞶のそ︽現单厩揭祘嚎腞履ī癸瞶厩皘皌盿隔祇甶籔覆粂╰瓣產ぇ丁瓣悔蚌緄㎝ゅてユ瑈よ┮眔Θ狦倒ぉ蔼﹚戳辨瞶厩皘尿崩秈い瓣籔覆粂╰瓣產ぇ丁厩砃贺祇甶瞶厩皘粂ēの陆亩蔼单厩龙腞腞ざ残κ︱眔à厩ネ厩策薄猵硂厩Τ20厩ネタㄊ粂ē厩ユ瑈厩策矗どいゅの瞏粄醚い瓣ゅて
位於黑沙環的廣福祥花園第四座昨(20)日下午約4時30分發生大火,六樓一單位不斷有濃煙冒出,期間甚至傳出多次爆炸聲響,一度有居民受困,甚至高層住戶有人在單位窗台揮動毛巾呼救,亦有住戶逃至大廈天台等待救援,場面險象環生,消防派出無人機協助搜索是否有居民被困。 火勢一直延燒至約晚間7時30分才被撲滅,旁邊單位及七樓一單位亦受到波及。有居民不滿消防到場後未迅速進行撲救,使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消防局局長梁毓森解釋,原來消防員到達現場後發現大廈消防喉竟然無水供應,只能周圍四處找水源,耽擱救援時間。火警導致一男四女五人不適送院,所幸未釀成人命傷亡,至於起火原因目前初步懷疑是電箱電線短路引致,而大廈消防喉為何無水、電箱設備是否年久失修,則需要進一步釐清。
本澳金融業急速發展,有不少不法之徒往往透過非法金融活動謀取暴利,大多數市民或因不了解,在無意間參與非法金融活動,有機會令自身蒙受損失之餘亦負上刑事責任。 金融管理局一方面密切監察市場情況,繼續調查非法金融活動,並提起行政違法程序;另一方面繼續與政府不同部門加強合作,恆常交換情報;此外,亦會持續向公眾宣傳教育。希望為公眾提供便利金融服務的同時,確保金融市場健康運作。
除了金管局致力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外,司警局同樣在此方面不遺餘力。司法警察局經濟罪案調查處處長陳楚民受訪時表示,在本澳的非法金融活動,其中的匯兌詐騙案件,近兩年有比較明顯升幅。2018年全年共有194宗,而2019年至9月為止已有191宗,較2018年同期的135宗增加了56宗,升幅為41%。涉及金額一般為幾萬元至數十萬元港幣或人民幣。 除詐騙外,兌換活動亦會衍生搶劫犯罪。陳楚民表示,在2018年共有23宗由兌換活動衍生的搶劫案;2019年截至9月為止共有17宗搶劫案涉及兌換活動,較2018年同期的14宗增加三宗。 陳楚民進一步分析非法借貸的刑事案件,一般分為兩大類,高利貸及暴利。他指出,高利貸在法律上的全稱為賭博之高利貸,只要目的是為自己為他人而獲得財產利益,向人提供用於賭博的款項或任何其他資源,則屬於高利貸犯罪。 陳楚民提到,很多非法借貸的犯罪集團除了會收取高昂利息外,更會在借貸中設局詐騙被害人。例如巧立名目要求被害人支付高昂費用,待其到手之款項可能不足表面借貸金額的一半或更少,並會以抵押物業為名要求被害人簽署授權他人出售名下物業的授權書,最後未經被害人同意下將其名下物業暗中出售。 陳楚民強調,非法借貸騙案全部都涉及無牌及非法信貸公司或者個人,為免招致損失,市民應謝絕向此類公司進行信貸行為,若不幸已作出借貸,應立即向警方報案,或向金管局查詢相關資料,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