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來往內港與灣仔口岸兩地渡輪復航,經濟局聯同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在復航前與區內商會召開會議,做好迎接復航的準備工作,推動舊城區經濟發展。有關措施包括協助商戶安裝電子支付工具、在區內引入文化創意項目及網上推廣宣傳,經濟局又計劃與旅遊局於短期內提供導賞服務,引領遊客遊走內港的景點及歷史建築物,加深遊客對區內人文歷史的認識,豐富遊歷體驗。 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昨(21)日發出新聞稿表示,本澳內港與灣仔口岸兩地渡輪服務已暫停四年,遊客可能已對內港舊城區感到陌生。內港為本澳最早開放的商港,具有濃厚的歷史及文化底蘊。為貫徹落實行政長官提出的變革創新理念,藉着今次兩地復航,重新把區內的歷史、旅遊及文化資源,與商業元素多元結合。順應遊客在網上獲取旅遊資訊的習慣,改變宣傳方式,利用網上媒體進行宣傳推廣,同時把文化創意結合產業多元發展,推動中小微企創新求變。 「 網紅 」推介內港風情就此,經濟局組織了網絡紅人到內港碼頭、司打口、關前正街及十月初五街等地拍攝,在網上推介乘搭渡輪的體驗、舊城區歷史、本地美食,以及日間和黃昏的獨特情調等。另一方面,讓本地文創人士有機會參與舊城區的藝術創作,邀請他們在區內一些建築物的外牆塗上文創藝術作品,讓遊客「 打咭 」留念。藉着上述種種工作,務求擴大宣傳的覆蓋面,提高趣味性,達至更佳的宣傳效果,吸引遊客進入區內消費。 電子支付便利遊客經濟財政範疇部門亦致力協助中小微企與來澳遊客對接,尤其是利用電子支付工具的便利性,做好線上服務的推廣。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主動協助商戶,了解區內商戶對安裝電子支付工具的需求,提供支援和協助。從本月20日起連續三日,和中區南區工商聯會合辦中小微企「 電子支付體驗日 」,邀請本澳電子支付的金融機構人員在現場講解,並且協助商戶即場辦理申請。
統計暨普查局昨(21)日公布,2019年12月本澳 入 境 旅 客 達3,083,406人 次, 按 年 下 跌13.6%。 不過夜旅客(1,607,764人次)及留宿旅客(人次)分別減少12.1%及15.3%。旅客平均逗留日,與2018年12月持平;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分別維持在2.2日及0.2日。 中 國 內 地 旅 客 同 比 減 少14.5%至2,094,810人次,其中廣東省佔54.6%,而個人遊旅客(975,882人次)下跌15.9%。韓國(46,903人次)、香港(人 次)及 台 灣 地 區 旅 客(79,714人 次)亦 分 別 錄 得、3.9%及14.3%跌幅。此外,來自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的旅客同比上升27.5%至1,047,947人次;珠海市(324,415人次)及廣州市旅客(211,459人次)的升幅分別達37.4%及29.5%。 海路旅客大幅下跌去 年 全 年 入 境 旅 客 逾3,940萬 人 次, 同 比增 加10.1%。 全 年 經 陸 路 入 境 的 旅 客 同 比 上 升至29,291,186人次,當中由關閘入境的旅客(20,931,567人次)上升14.9%;而從港珠澳大橋入境(5,381,058人次)佔陸路入境旅客18.4%。取道空路入境的旅客有3,847,376人次,按年增加16.7%。 經海路入境的旅客同比大幅減少39.5%至人次,從外港客運碼頭(3,563,237人次)及氹仔客運碼頭(2,704,382人次)入境的旅客跌幅分別為及36.3%。
市政署昨(21)日上午邀請傳媒參觀位於石排灣郊野公園內的「 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 」,市政署指園區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種植了約320種澳門土生土長及常見栽培的藥用植物,園區將於農曆新年期間,明(23)日至2月9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關施敏表示,市政署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 合 作, 於2015年 完 成《澳門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整體規劃 》,規劃 面 積 約30,000平 方 米,共分八個藥用植物展示區,其後分階段展開工程,並於2019年竣工。整個園區種植了約320種澳門土生土長及常見栽培的藥用植物,以及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合作引入超過150種適生藥用植物;整個園區全面採用有機種植,不施用化肥農藥,以保護環境、優化生態為首要目的。 關施敏續稱,基於保護需要,園區日常採用封閉式管理,團體、學校等可透過預約方式申請舉辦生態遊及導賞活動。另外於今年新春期間1月23日至月9日,每日下午1時至4時30分將會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以及在其他重大節慶假期亦會開放。市政署又提醒,由於園區內部分植物具有毒性或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居民於參觀時切勿觸摸及採摘。
《 網絡安全法 》已於去年12月22日起生效,旨在建立及規範本澳的網絡安全體系,負責訂定網絡安全方針、目的及策略的網絡安全委員會昨(21)日上午召開首次全體會議,就《 網絡安全法 》的最新實施情況和相關管理工作進行討論。
昨(21)日凌晨零時 30分,消防局聯同輕軌公司於輕軌氹仔線氹仔碼頭站舉行通車後首次演習。消防指出,一共派出九輛緊急車輛及名隊員參與;而輕軌公司則派出 55名人員參與。演習過程順利。 消防局指出,演習模擬一列載有多名乘客的輕軌列車,在剛離開氹仔碼頭站往機場站時,第一卡車廂突然冒出輕煙,且列車失去動力。輕軌工作人員發現情況後立即致電消防局求助,同時啟動緊急應變預案,緊急疏散列車上乘客,由在場員工協助乘客步行返回氹仔碼頭站及疏散到安全集合點。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後,隨即進入涉事車廂展開救援行動,同時消防梯車架設雲梯戒備,救護員對傷者進行初步護理及送往醫院。 輕軌公司表示,是次演習派出 55名同事,有營運、工程等人員參與。輕軌公司稱,將會一直與各政府部門溝通,對突發事情作出應對。消防局則指今次演練目的是測試雙方在緊急狀況下的應變能力及溝通機制,以及既定預案有效性,消防認為演習有達到預期目的。
交通事務局已於皇朝、新口岸及南灣區一帶個咪錶泊車位安裝俗稱「地感」的車輛探測傳感器,並由今(22)日起開放試用,屆時市民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 www.dsat.gov.mo,點擊實時泊車資訊欄目,查看相關咪錶泊車位的停泊及空置情況,便利找尋泊車位及增加泊車位的流動性。而為方便市民查看,手機應用程式「交通資訊站」App其後亦會更新提供有關服務。 為配合澳門智慧城市建設的步伐,提高咪錶泊位的服務質素,交通事務局積極研究並要求咪錶管理公司引進國外咪錶「地感」設備及技術,以便利市民出行;隨著上述「地感」投入試用,局方會密切留意其運作情況及收集市民意見,並視乎實況優化及擴展功能,以回應市民的使用需要。
工銀澳門一直不忘初心,通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經營,進一步確立本地優秀銀行市場地位,與客戶一起並肩十年,早前舉行《工銀【穩理財】專題午餐會 -環球市場.聚焦灣區》,為接近 100位出席之高資產值客戶剖析大灣區發展及 2020年市場最新走勢,發掘市場發展潛力,助客戶洞悉投資機遇,讓客戶重新檢視投資方向以做好資產配置。 專題午餐會特別邀請華發股份總裁助理梁曉東、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業務拓展部高級經理劉淑婷、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姜昊為主講嘉賓,向客戶就現時經濟及大灣區建設發展作分析,介紹不同重點項目及其價值,並對年的大灣區經濟及投資市況進行回顧,並以宏觀經濟形勢、重點國策和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入講解,嘉賓與客戶分享大灣區發展及理財投資的操作策略。 工銀澳門表示,新一年將繼續竭力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更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抓緊全球金融業務拓展契機,為客戶制定具體的產品選擇方案,持續對客戶所選購之產品表現進行跟踨。 籍此加強投資產品的收益穩定性,用以降低投資風險,助客戶達成理財目標。
內地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下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過去48小時內暴增155宗確診個案,除北京、上海與深圳外,鄰近澳門的珠海亦出現三宗確診通報。截至目前,感染武漢肺炎的死亡個案則增加至三宗。雖然武漢當局指有關病毒的傳染性弱、人傳人威脅性有限,但春節將至,內地迎來人口移動高峰期,防疫工作必須嚴陣以待。 衛生局昨(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防疫情況,並宣布新增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加強針對武漢來澳人士的體溫檢測、在各口岸加強宣導等,堅守防疫戰線。
隨著全國各地加強篩查檢驗,過去48小時內共新增155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下稱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其中三例就在鄰近的珠海,而加上韓國昨(20)日通報的一例確診個案,以及日本、泰國早前通報確診三例,總計全球感染武漢肺炎確診數量超過220例,死亡個案則增加至三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昨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過去兩日急增 155宗,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珠海都傳出確診個案,防疫工作迫在眉睫,但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仍非常有限,包括傳播方式、病毒變異進度、感染源及治療方式等仍未釐清。有消息指,由呼吸道疾病專家鍾南山領導的專家組已趕赴武漢調研。 鍾南山昨日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只要全民提高警惕,相信不會重蹈2003年沙士的覆轍,有信心能夠控制疫情。他稱,今次疫情花了兩周時間定位新型冠狀病毒,再加上有很好的監控及隔離制度,不會像沙士當時造成那麼大的社會影響及經濟損害。 鍾:肯定存在人傳人現象鍾南山指出,根據目前資料,武漢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現象,因為廣東有兩個確診病例完全沒去過武漢,但家人去了武漢後卻染上武漢肺炎。他稱,疫情防控的重點是武漢必須減少輸出,要嚴格進行離境管制,體溫過高的人士不宜離開武漢。他又指根據目前調查,病毒源頭很可能是野生動物,有可能是竹鼠、貛之類。目前有關病毒沒有特效藥,他估計確診人數還會增加,但要防止出現「超級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