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中小企論壇 」昨(12)日上午於澳門君悅酒店開幕,活動由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國際中小企業聯合議會主辦,主題為「 中小企與創業精神—引領世界前進 」。論壇一連三日舉行,合共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界領袖、權威學者、企業家、中小企業主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出席。 論壇主要就粵港澳大灣區商機、金融科技、智慧城市、5G發展、物聯網、企業人文精神、供應鏈與環球貿易、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婦女創業、中小企支援旅遊與酒店業發展,以及教育對中小企繁盛發展的重要性等議題作出深入探討。 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理事長區宗傑表示,「 國際中小企論壇 」今年首次在澳門舉辦,期望可以引進海外知識和經驗,推動企業人文精神和創業生態系統在澳門實踐和普及。他又指發達國家的中小企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達到60%至70%,澳門中小企佔本地生產總值卻只有20%,尚有很大追趕空間,認為澳門中小企可藉論壇契機,進一步深化粵港澳三地合作。
澳門保險中介行業協會昨(12)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保險中介行業產業論壇」,邀請來自廣州、深圳、香港及本澳業界代表出席探討多個主題,包括大灣區的醫療發展、澳門央積金制度及牌照考試制度等。 澳門保險中介行業協會理事長張楚表示,希望透過論壇讓業界人士提早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為本澳保險中介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張楚又指,為配合政府提倡本澳居民前往大灣區就業及養老,特別邀請內地學者向本澳業界介紹大灣區醫療服務的最新發展,藉此透過保險中介向市民宣傳,提高公眾對內地醫療服務的信任程度。 張楚表示,本澳保險業對比多個內地城市發展滯後,需要更多與大灣區城市的業界交流,以及與監管部門合作,才能讓本澳保險業做好未來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準備。
由廣東省網信辦組織開展的「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 」慶祝澳門回歸周年網絡主題採訪媒體團昨(12)日抵達澳門。媒體團參訪澳門大學期間,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與媒體探討有關澳門在建設人文灣區方面的工作,她表示,今年2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發布,明確賦予澳門「 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的使命,有關定位既肯定了澳門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更賦予了澳門新的時代使命。 穆欣欣指出,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潮之中,澳門將更充分發揮數百年來未曾中斷的歷史文化積累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進行優勢互補,鞏固「 中葡文化交流中心 」的重要地位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作為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與大灣區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文灣區。 穆欣欣又稱,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化和加強,澳門正逐漸把中葡文化的交流成果帶進「 人文灣區 」的建設之中,讓中國與葡語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這兩大方向進行融合和互補。今年舉行的第二屆「 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 」各個節目亦作為首屆「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 」中澳門的重點項目。穆欣欣相信,這種深度融合將更能發揮澳門中西多元文化長期交融共存的優勢,有助拓展大灣區向外延伸的接觸面,豐富大灣區內的人文交流內涵,提高文藝合作水平。
只要有足夠的保護裝備,本澳是容許市民在馬路上踩單車,但如果因觸犯交通條例被停牌「禁止駕駛」的話,則在「禁駛」期間不得駕駛任何車輛,包括單車,否則將會被重罰。而近日有一位市民在「禁止駕駛」期間踩單車,結果被治案警發現並「捉個正」,被控《加重違令罪》。
郵電局昨(12)日發出新聞稿指,在近日的恆常巡查中,在下環區一帶發現懷疑使用偽造郵資憑證的信件,該等信件並非由郵電局郵差派遞,然而卻被發現於樓宇或街道的信箱中,其上蓋有郵電局式樣的日戳、「 大量函件 」和「 郵資已附 」的印戳,而且沒有標示清晰的寄件人及收件人資料。郵電局已將相關事宜向警方通報,呼籲市民留意上述情況
一名自稱賭術精湛的內地男子疑詐騙一名內地女子36萬港元,被司警拘捕,涉及巨額詐騙。 司警在昨(12)日的案情發布會上指出,在近日接到女子報案,指出在月下旬認識到一名內地姓胡42歲男子,對方指自己賭術精湛,如女子給他本金,他有能力為女子贏下不少錢。其後在12月,女子同意給疑犯36萬港元,疑犯稱自己能在一個月內贏得72萬,並且會在每一日分女子2%贏款。 疑犯在拿到女子的36萬港元後,立刻在賭場「 博殺 」並贏了十萬元,分給女子70,000萬元,然而之後男子卻突然表示有急事要離開,更與女子失去聯絡。女子之後感到疑惑,於是報案求助,揭發事件。 司警調查後發現,該名男子在事後已經離開澳門,並認為他故意與女子失去聯絡。司警最終於12月10日,男子經關閘進入澳門後將其拘捕,並以《 巨額詐騙罪 》將男子移交檢察院偵辦。
一名姓熊39歲內地女子,在關閘住所與男友爭執後,竟然走去報假案稱被人打劫25萬元,並且被劫匪打傷頭部,然而司警調查後發現一切都是該名女子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 在昨(12)日的案情發布會上,司警指,該女子近日與男友於澳門的住所發生爭執,期間男友無意間打傷女子頭部,其後該名女子氣憤下便離開住所。 司警發言人續指,該女子其後向司警報稱在走到關閘某街道上時,突然被一名劫匪搶去手袋,內有25萬澳門元現金。然而司警接手調查後卻發現,女子描述的地方根本沒有發生搶劫案,且在女子家中發現其聲稱被搶去的手袋及銀包。 該女子經司警查間後坦誠,因與男友發生爭執,被男友打傷,一氣之下便報假案欲報復男友。該女子被司警控以《 虛構犯罪 》,並轉交檢察院跟進。
一名 35 歲男教師與一名 16 歲女學生昨(12)日被發現倒臥在新橋區一賓館內的廁所,旁邊有兩個只剩灰燼的炭爐,救護員到場後證實兩人死亡。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昨晚回應本報查詢稱,兩名死者為該校師生,對事件感到震驚及難過。司警已接手案件調查,雙方死亡動機將是重點調查方向。
新橋區一賓館發生男教師女學生燒炭死亡命案,本報昨日致電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查詢,王國英表示事件中死者是該校學生及老師,自己對事件感到震驚及非常難過。學校在事件發生後已向教職員提供輔導,盡量不影響學生情緒,並已聯同教青局及駐校社工舉行會議,商討學生輔導事宜。 王國英稱,今(13)日會先進行全校輔導,留意學生情緒,然後再將輔導細化至死者的班級及興趣班,務求盡量將事件對學生的情緒及影響減至最小。王國英表示,已與死者家人接觸,並盡量為學生家長提供支援。
教育暨青年局昨(12)日晚上發出新聞稿表示,對於有師生離世深感難過和惋惜,並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教青局透過「 與學生相關嚴重事件通報機制 」知悉事件後,已即時啟動校園危機事故處理機制,派出人員到校協作開展輔導跟進工作,提供所需的支援及協助,藉以增強正向心理素質,期望減輕事件對師生的影響。教青局將繼續與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以及支援學校處理後續的工作。 教青局表示一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多年來透過開展生命教育及學生輔導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及家長提供服務,並與學校及家長合作,共同關顧學生成長。教青局亦呼籲學生倘遭遇情緒困擾或疑難,應主動向信任的人或專業輔導人員等求助,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尋求協助解決問題的方法。 倘有師生因事件遭受困擾,可與駐校輔導機構人員或教青局屬下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聯絡,電話:2840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