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澳門輕軌氹仔段昨(10)日通車,首班載客列車下午 3時 33分由氹仔碼頭站開出,至終點海洋站耗時約 22分鐘。有市民提早兩個小時前來排隊,等待搭乘首班車,車站一度出現人龍。 排頭位的市民劉先生下午 1時便前來排隊,他表示,如果前往機場或者有巴士接駁,會考慮 將輕軌納入出行選擇,票價方面可以接受,長遠而言更希望澳門段盡快開通。市民李先生乘搭後覺得車輛行駛速度快,但是轉彎位置車身不夠穩,相信未來前往機場會更加方便,但他更希望輕軌延伸到澳門本島,早日提供更佳公交體驗。 首班車開出之後,車上乘客一片歡呼,沿途不停用手機記錄風景和自拍留念。在後續的車站中,都有市民或遊客在站台上等候上車。在科大站上車的香港遊客張小姐認為,站內指引明確,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親切,車身新淨,乘坐體驗良好。
《政府公報》昨(10)日刊登《輕軌交通系統法》的相關補充行政法規和批示,規定輕軌三站內每程收費六元,六站內收費八元,全程收費為十元。身高不超過一米的小童(須由一名成人隨行)、持有長者或殘疾人士電子卡的乘客豁免支付費用。12歲以下小童、未持有電子卡的年滿歲長者或殘疾人士,以及持有電子預付卡的乘客可獲扣減票價50%。持有學生電子預付卡乘客可獲扣減票價75%。上述票價制度明年(2020年)月起生效,即今年底前可免費乘搭。 根據行政長官批示,輕軌公司於下月1日設立和提供輕軌運輸憑證。運輸憑證包括:按不同票價金額供一般乘客使用的單程代幣、一般乘客使用的電子預付卡、學生電子預付卡、長者電子卡、殘疾人士電子卡。學生、長者及殘疾人士電子卡屬個人性質,不得轉讓,僅可由有關持有人使用,首次發出免費,每次更換須支付30元費
澳門輕軌氹仔線於今(10)日正式通車,今日上午時舉行開通儀式,由行政長官崔世安主禮。 首班載客列車於今日下午3時33分由氹仔碼頭站開出,同時由即日至本月31日期間市民可免費乘搭,站務員會在閘口向乘客派發單程車票,乘客可憑票進站乘車,至於票價將於稍後公布。
經過一連五日的各項精彩活動,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今(10)日迎來最高潮,自上午開始一連串的展映活動,閉幕電影《 麥路人 》於上午10時及晚間9時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放映,而眾所矚目的閉幕典禮紅地氈將於傍晚6時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展開,多位明星大使閃耀登場,重頭戲閉幕禮暨頒獎禮則於晚間8時舉行,得獎電影人亦將出席記者會接受訪問,分享獲獎心得。晚上9時30分在舊法院大樓放映的《 蘭心大劇院 》則是本屆影展最後一部放映的電影,為一連六日的盛大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澳門國際影展邁入第四個年頭,今年同時也是澳門回歸20周年的重要年份,澳門本地電影今年的表現如何呢?旅遊局局長、影展籌委會主席文綺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年可以說是澳門電影產量最多的一年,本地電影無論是運鏡或敘事都逐漸成熟。影展舉辦四年來,可見到本地電影人的機會愈來愈多,也有更多國際片商、發行商,知名的導演、演員願意參與澳門國際影展,讓本澳電影人有更多機會接觸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士。她相信影展作為一個影業平台,能夠發揮輻射作用,推動更多合作項目落實,讓澳門的電影產業愈來愈好。
由澳門本地九位導演共同製作的《 澳 門 之 年 》上 周 六(7 日)晚 於 旅 遊塔首映,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產基金行政委員會代主席朱妙麗等出席。 《 澳門之年 》監製徐欣羨(圓圖)受訪時表示,九位導演有不同的性格及故事內容,整合在一套電影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及挑戰性,需要大家多方面磨合,從而帶出最好視覺效果予觀眾。 該劇的九位導演分別挑選澳門不同年份所發生的事件作為主題。其中故事之一的《 相聚一刻 》 講述2017強颱風「 天鴿 」後引起的感人故事。《 陪你走到世界末日的盡頭 》則訴說一對離異中的夫婦在夜裡穿越城市街道的故事;而《 洗衣機 》則描繪了兩名「 鬼佬 」試圖在澳門路環丟棄一台老舊的洗衣機。九個故事有的喜感橫溢,但更多是惆悵傷感,充滿省思。《 相聚一刻 》 導演周鉅宏表示,期望透過電影記載澳門多件難忘小故事,以抒發他們對這座城市變遷的感受與深情。
本土電影《 幻覺圍 》前(8)日於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放映。《 幻覺圍 》講述在社會變遷的大環境下,電影主角以翔一度迷失自我,曾放棄擅長的美術老師教職,嘗試隨波逐流,為賺更多錢而轉做荷官;同時在此過程中,他也在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 家 」及家人真正所冀。 《 幻覺圍 》監製雷民強於電影放映前表示,該電影實際拍攝時間只有一個半月,加上攝製後期遇上颱風,最後得各單位通力合作,才能令作品順利面世。他指該片紀錄了澳門回歸20年來,所 經 歷 的 包 括 中 央 開 放「 自 由 行 」政策、沙士病毒肆虐、博彩業發展等社會重大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對於澳門人價值觀的影響過程。 曾於荷里活工作的導演陳尚寶則表示,該電影九成演員都是澳門人,年齡最小的是只有三個月大的嬰兒。他於電影攝製過程中對演員的戲劇表現沒有太大規限,因為希望能盡量帶出電影中人與人相處及各種關係的一份真實。而編劇陳萌萌希望電影中最感人部分由觀眾看罷後自行得出結論,笑言每個觀眾感受不同,才是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澳 門 本 土 電 影《 情 斷 心 弦 》是一部以當代音樂為題材的劇情片,講述四名弦樂手因緣際會組成了四重奏「 Triangel 」。四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階段、性格、地位及態度,每個角色執著於自我價值觀,在人性與情感驅使下,樂團漸生矛盾,累積在心頭的愛恨情仇毫無預警宣洩而出。 身兼導演及演員的花天亮感慨稱該電影的「 出世 」完成了一件近乎無可能的任務,因為資源及攝製時間不足,多得創投會給予資源、影展給予機會,才讓該電影順利跟各位觀眾見面。 監製羅導謙表示,首要多謝創展會提供幫助,亦對劇中演員一年多付出的心血表示敬意。他認為,該電影糅合藝術與人性,值得細看。 《 情斷心弦 》於前(8)日在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放映。澳門旅遊局局長暨影展籌備委員會主席文綺華、監製羅導謙、身兼導演及演員的花天亮、演員錢令儀、陳璟威及梁欣等現身撑場。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 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後,澳門積極 回 應 支 持, 發 揮 橋 樑 作用, 成 果 豐 碩, 通 過 參 與「 一帶一路 」建設,澳門不僅尋找到大量發展新機遇,也更好服務國家所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由文化局主辦,多個政府部門及民間機構支持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2019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周日(8日)舉行,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外地藝團聯同本澳演藝精英,合共80隊巡遊表演隊伍近名藝術表演者參與演出,巡遊行列陣容鼎盛,吸引約15萬觀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