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警揭發一宗聘請黑工案件,拘捕一名越南籍男子涉嫌聘請無證同鄉作洗車工作。 治安警昨日表示,早前接報勞動節大馬路一幢大廈的停車場內有人懷疑從事非法工作,於是在前(23)日晚上7時派員到現場調查。警方到場後,發現兩名越南籍男子正在停車場內洗車,於是上前了解。 警員調查後發現其中一名40歲持藍卡男子(甲)受僱於一間清潔公司,其僱主於2016年時向其提出以月薪640元要求他於工餘時間清潔公司車輛。甲答應並一直從事洗車工作。 直至去年12 月,另一名出入該大廈的私家車車主見甲經常在停車場洗車,於是詢問他是否可以幫忙洗車,雙方以每月200元作為酬勞達成協議。 直至近日,甲又從朋友口中得知,來自越南,以旅遊簽證入境本澳的30 歲同鄉乙希望尋找工作,於是安排他到停車場一同洗車。警方到場調查當日,他正教導對方如何洗車。 由於甲承認聘請乙非法工作,因此被警方控以「僱用罪」,兩人被警方一併移送檢察院處理;同時,由於甲的藍卡沒有列准從事洗車,因此聘請他的清潔公司涉嫌安排「過職」工作,警方已製作報告交予勞工事務局跟進。
愛爾蘭外交及貿易部上星期二(16 日) 更新旅遊警示,香港及澳門的旅遊安全級別同樣被列為「高度警戒」,而在愛爾蘭外交及貿易部網站上的公告,內文僅提及香港有關「逃犯條例」修訂的遊行及衝突,並無解釋澳門同被列為「高度警戒」原因引起本澳市民關注,有意見指如旅遊警示長期生效或會影響澳門聲譽。 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昨日受訪時表示,澳門在無理情況下被列為高危地區絕不合理,雖然港澳兩地相近,但反觀「沙士」期間香港即使被列為疫區,澳門亦未有受牽連,澳門政府應立即處理。他又指,根據《基本法》,澳門需要經外交部向愛爾蘭作出交涉,向愛爾蘭明確要求將香港與澳門分開處理,否則容易令人誤解。另外,他亦擔心如果旅遊警示長期生效,除了當地旅客減少外,亦對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聲譽有所影響。 而在愛爾蘭外交及貿易部網站的公告上,除了詳細解釋香港社會現況緊張外,在提醒應避免往港澳外遊的字句中,僅一次提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但未有相關原因,不過經本報仔細瀏覽該網站,發現網站以「China - HongKong / Macau 」為一個選項,未有將港澳兩地分開,未知是否與此有關。
本澳再發生外傭涉嫌虐打少主案件,一名緬甸籍家傭被僱主裝設在家中的監控錄像拍下曾用手拍打少主,被控以《普通傷人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被捕家傭姓Theingi,30 歲,今年2 月起受僱於賈伯樂提督街某單位一家庭。 警方昨日公布案情指,事發於上周五(19日),家中六歲男童向母親反映曾被家傭用手拍打頭部,父母隨即翻看家中監控錄像,赫然發現家傭曾於本月16 日出手拍打兒子頭部。於是於本周一(22 日)報警。警員在單位內拘捕涉案家傭,並將案件移交司警跟進。 司警經調查後證實,家傭聲稱由於事發當日難忍少主哭鬧,故一時「火遮眼」出手拍打男童頭部。惟父母則引述兒子稱曾被對方打過十多次,司警需作進一步調查。
為就澳門消費者面對不同商品及服務的滿意度作定量及科學的評分,讓澳門和珠海兩地業界了解消費者滿意度和影響因素,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連續第13年對「澳門消費者滿意指數」展開調查,昨日並公布有關結果。今年「澳門消費者滿意指數」包括「澳門購物(衣履類)」、「珠海購物(衣履類)」、「澳門餐廳與酒樓」、「珠海餐廳與酒樓」四項,澳門均較去年錄得大幅下降。主辦單位認為,指數下降可能受到物價上漲影響,建議商家提升服務和產品質量,以及注意人力資源問題。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 (24)日上午舉行會議,繼續討論及分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定義「消費者」,雙方有較大爭議,法案條文定義「消費者」是「自然人」,中小企及社團等法人排除在外,一常會建議政府擴闊「消費者」定義。此外,委員會今日將繼與政府開會續審法案。 一常會主席何潤生會後向傳媒總結會議內容稱,會議上主要討論如何定義「消費者」與「經營者」,其中對「消費者」的定義有較大爭議。何潤生表示,現時條文指「消費者」為獲取商品或服務的「自然人」,但會上有意見指,澳門有不少中小企及社團,都需要購買服務或商品,但以現在條文法人則不包含在內,如果將來有中小企在入貨時貨不對版,無法循《消保法》獲得保障,一常會建議政府考慮擴闊「消費者」的定義。 他又引述政府意見解釋指,排除法人是考慮自然人的資源和組織能力相對弱,若法人發生糾紛可循民法或商法規定解決。他又稱,政府已聽取有關意見,但需時比較及分析相關情況。 至於「經營者」則相對清晰,何潤生指「經營者」只需有明顯盈利行為即符合定義,而有社團或財團等,雖然平時只對會員提供服務,但如果活動上對公眾提供服務或商品從而獲利,該情況亦可歸類為「經營者」。何潤生又稱,今次重點是如何界定交易行為為「經營者與消費者」中發生,以確保《消保法》能有效利用。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今年分別與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引入區塊鏈技術並應用於文憑及證書電子化,讓學生能夠及時可靠地取得自己的學歷證明,也讓僱主能確認其學歷的真偽。科技基金昨日(24日)舉行「區塊鏈開放平台—數碼文憑項目」中期報告會。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致辭時表示,目前已完成引入區塊鏈技術開發,正進入測試階段,接下來會將數碼文憑逐步推廣至本澳大專院校。 馬志毅稱,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竄改的特性,因此能夠確保證書的真實性。期望藉著這個項目,把區塊鏈技術應用至業界,推動創新創業,為城市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多選擇和機會。 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陳允熙受訪時表示,居民日後可能會到大灣區生活和工作,未來個人只需持有證照的電子文本和數碼指紋比對,便可確認真偽,免除個人資料通過政府交換等程序。他並強調,區塊鏈技術應用甚廣,現時希望能藉助數碼文憑項目令政府部門和業界了解相關技術。
由澳門貿促局和廣東省商務廳聯合主辦的「2019粵澳名優商品展」及「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19 」(MFE),將於明日(周五)至周日(26至28日)於澳門威尼斯人會展中心舉行。主辦方指兩展同期同場舉行,可繼續發揮 協同效應,有利於凝聚客商、促客源互引,為海內外各參展商帶來更多商機。 主辦單位昨(24)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展會詳情。貿促局執行委員李藻森表示,今年兩個活動均踏入第11年,將更具規模及內容更為豐富。 在粵澳名優商品展方面,今年展場面積為9,000平方米,有超過400個展位,數量較去年有所增加。當中澳門展區有102個展位,而廣東展區則有175個展位,並會設有「一帶一路」展區,令粵澳展商和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商貿交流機會。 而在MFE方面,李藻森稱,今年展場面積為6,000平方米,吸引了來自11個國家及地區展商參與,設置共200個展位,並分為六大展區,包括「美食街」、「葡語國家展區」和「品牌策劃專區」三個去年已設有的專區,以及三個今年新設展區,有「新零售及商業支援專區」、「特色品牌區」及「知名品牌展區」。
隨著石排灣住戶不斷增多,居民對休憩設施需求日益增長。 繼政府在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六樓設置的活動中心啟用之後,大樓天台新增設的休憩區亦於今(25)日起對外開放,由早上6時至晚上10時供市民免費使用。 休憩區規劃面積約3,300平方米,設計以緩步、兒童遊樂、健身、休閒、景觀為主軸,按功能共分為茶座區、緩步徑、成人健身區、兒童遊戲區、多用途廣場等,各區之間以步道串聯,沿途還設遮陽棚架及座椅,將天台塑造成一個多樣化的休憩健身空間。 市政署昨(24)日組織傳媒參觀休憩區。市政署建築師羅瑾瑜介紹時表示,休憩區建造期間受到颱風「山竹」的影響,工程用時約300日,造價為2,100萬澳門元。另外,由於休憩區位於天台,加上整座大樓有一定的結構承載上限,因此目前擺放休閒設施有限,未來會視乎市民使用需求再加以調整。休憩區靠近民居,他又呼籲市民使用設施時控制音量,以免打擾附近居民。 另外,綜合大樓活動中心在上個月已經啟用,由文化局管理的圖書館亦即將啟用,配上天台休憩區,完善石排灣社區內的公共休憩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