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預計今年下半年澳門經濟仍面對下行壓力,有報道指鄰近地區有企業或受政局不穩影響結業或遷移。經濟發展委員會社區經濟發展政策研究組組長崔世平會後受訪時表示,暫未有發現澳門有類似情況發生,香港事件對澳門的影響亦未有明確看到。 他認為,本澳經濟面對下行壓力的確有目共睹,但事實上是全球經濟壓力的影響,而非個別城市的問題,故需要以宏觀眼光看整體問題。他希望大家有大局意識,確保就業得到保障,營商環境亦能得到優化,市面經濟能夠保住平穩發展。 經濟適度多元政策研究組組長蕭志偉受訪時則表示,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關注如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吸引優質的內地企業落戶本澳,助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他又指,政府積極推動特色金融,包括融資租賃、人民幣清算業務發展和財富管理發展等。他舉例,澳門在人民幣清算業務自2015年至今已累計做到約一萬億元,可見政府在推動特色金融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昨(19)日公布資料顯示,去年酒店業盈利顯著增加51.0%至54.3億元,主要由於收益的升幅較支出高,是自1992年此調查開展以來的最高紀錄。
美國聯邦儲備局本澳時間昨(19)日凌晨2時宣布降息0.25厘至1.75%至2%水平, 為今年第二次降息。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晨宣布基本利率同樣調降0.25厘至2.25%,澳門金融管理局亦跟隨下調貼現窗基本利率0.25厘至2.25%,為年內第二次下調有關政策性利率。 澳門金管局稱,由於澳門元與港元掛鈎,為了維持港澳聯繫匯率制度的有效運作,兩地政策性息率變動必須基本一致。因此,澳門金管局跟隨香港金管局同步調整其基本利率。香港的相關利率調整,亦是基於在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 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美國聯邦儲備局下調美元利率,港元與美元掛鈎,因為兩種掛鈎貨幣不宜息率差別太大,因此香港金管局亦下調利率。而澳門元與港元掛鈎,同理下澳門亦要相應下調利息。不過今次美國調息對澳門亦算「啱啱好」。 唐繼宗解釋,下調貼現率利率一般會基於國家經濟不穩,從而降低貨幣匯價減低經濟成本,紓緩經濟下行壓力。而剛好香港與澳門同時面對經濟下行,雖然下調息率難以令經濟轉好,但相信有助降低經濟成本,紓緩本澳面對的經濟壓力。唐繼宗又指,利率下調一般會影響貨幣匯價,但由於全球經濟動盪,其他國家或會儲備美元避險,因此難以斷定貨幣匯價的升跌。至於「貼現窗」下調2.25%,唐繼宗指亦有助借貸成本下調。
群力智庫中心昨(19)日發表「本澳居民住屋需求研究」報告,報告內容顯示,近50% 受訪者不滿意澳門整體房屋政策,「非常不滿意」佔6.1%,他們認為政府首先從公屋縮短輪候時間(23.53%)、增加公共房屋數量(21.29%)、增加審批透明度(17.82%)等方面著手; 除社會房屋、經濟房屋外,75.59% 受訪者贊成政府加開新類型房屋,當中50% 受訪者相信能夠幫助解決本澳「上樓難」問題。 另外,對於新《經屋法》的修訂中把申請人代表年齡由18 歲提升至25 歲的建議,60.2% 的受訪者表示不認同,主要原因為經屋申請年期長(33.1%)、18 歲有自主買樓權利(27.72%)、調整作用不大(20.55%)。 針對報告內容,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陳家良建議政府合理利用現有的房屋資源,制定穩定的供應方案;加大公屋供應量,積極利用收回閒置地用於住宅開發,以緩解居民對住屋需求;做好新類型房屋的研究,包括針對不同年齡層、房屋性質、買賣方案等,以補充現有房屋政策制度;優化公屋申報程序,縮短上樓時間,包括加強電子化處理,使社屋申報恆常化,經屋申請有規律;盡快修訂《經屋法》法案,維持申請年齡為18 歲,維持限制申請者擁有不動產的期限為五年等。 是次調查由今年5 月開始進行,採用隨機抽樣方式收集數據,共收集有效問卷1,196份,主要對象為18 歲以上澳門居民。
「中國心.澳門情」澳門同鄉聯誼社團文藝晚會將於10月7日晚上8時於塔石廣場舉行,由28個澳門同鄉聯誼社團組成的籌委會昨(19)日下午假澳門中華總商會大廈四樓何賢先生紀念堂舉行發布會,籌委會主席甄瑞權、副主席馬志達、總策劃胡錦漢及28個社團主要領導出席。 甄瑞權表示,「中國心.澳門情」大型澳門同鄉聯誼社團文藝晚會將於10月7日八點於塔石廣場舉行,因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隆重紀念日子,以28個同鄉聯誼社團為骨幹,團結合作、出錢出力,藉此「雙慶」佳節,舉辦本次以「中國心.澳門情」為主題的大型文藝晚會,旨在搭建一個以文藝演出為載體的團結平台,凝聚愛國、愛澳、愛鄉力量,鼓勵青年齊參與、共舞動,並透過演出各地富有特色的文藝節目,回顧歷史,謳歌盛事,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晚會向全體市民開放,免費入場。 馬志達表示此次大型文藝晚會活動,主要展示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增強市民愛國愛澳意識,以及證明「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澳門回歸2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一個生機勃勃,安靜祥和的澳門屹立於祖國南海之濱。
都市更新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金城昨(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未來舊區重建,業主需要負擔建築費用,因為都更公司並非一間盈利公司,是一間服務公司,都更公司會做好本分,做好舊區重建的規劃、建築設計。 在記者會上,林金城提到社會所關注舊樓重建的建築費用,他稱:「 (業主)應該係好樂意.,一間舊嘅屋,到時畀返一間新嘅你,有電梯嘅(屋)。」但他在會上並未有詳細解釋建築費是業主承擔全部或只承擔建築成本。
澳門大學經濟學系及澳門研究中心昨(18)日公布2019-2020年澳門宏觀經濟預測,根據數據顯示,澳門經濟在去年上半年表現強勁,但隨著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去年下半年澳門經濟增長急速下跌,跌勢於今年上半年仍然持續。澳大預計2019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下跌0.8%,2020年經濟預計持續下跌0.9%,但就相信經濟下滑對民生影響不大。
環保局於上周六(14日)表示,黑沙環沿岸水污染引致的臭味問題 已得到根治。但附近居民向本報反映臭味依然。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後來承認,黑沙環沿岸臭味的確仍然存在,因目前只是完成截污部分,不再有污水排入黑沙環沿岸,強調臭味源頭已堵截,未來將聯同海事局展開清淤及種植紅樹等工作,以生態改善環境,冀公眾能給予局方時間處理。 水質污染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澳門作為一個海濱城市,面向廣闊的海洋,與水資源生態息息相關。然而,水質污染卻日趨嚴重。根據市政署化驗處網站上載《2018 年度澳門泳灘水質監測報告》顯示,雖然黑沙泳灘和竹灣泳灘的非金屬評價指數下降,但受重金屬污染程度較2017 上升; 參考香港環境保護署的泳灘水質全年級別制,年度的泳灘水質的細菌類總體情況被評為「水質欠佳」,其中兩泳灘均於11評為「極差」等級。 單是在今年內,海事及水務局較早前便曾在竹灣海灘的水質取樣化驗結果對霍亂弧菌驗出呈陽性反應; 路環黑沙海灘及氹仔海洋花園對開更在五天內先後發現兩具海豚屍體、懷疑是受到海洋污染和新城填海區的工程所致; 聖若瑟大學有研究發現,在路環黑沙和竹灣兩個泳灘收集的沉積物樣本,每公升有700 至800 粒微塑膠; 海事及水務局早前派員清理觀光塔至西灣大橋一帶沿岸石灘和石堤上的垃圾,竟然共清理了約兩噸垃圾,當中更有雪櫃等大型生活用品,連串事件都反映澳門的水質污染問題已不容忽視! 海事局稱,暫時難以確定飄到本澳海灘的垃圾源頭,當出現東風或東南風的天氣,海上垃圾便會被吹至黑沙海灘; 而出現南風則吹至竹灣海灘。市政署已安排尅公司專責人員駐守海灘清理垃圾,並適時加派人手及機器協助工作。與此同時,環保局將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南端建造新污水處理廠,預計最快可在2026 年建成。短期而言,政府應派出船艇專責處理海上垃圾非法棄置問題,防止在沿岸非法傾倒廢物。然而,長遠要做到改善本澳水質污染,還需靠家家戶戶珍惜用水,做到源頭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