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即將開課 十校領導召開會議

譚司:推動學生認識大灣區機遇

新學年將於十天後開課,澳門十所高校領導及代表前天(21日)於政府總部召開本年首次高等院校領導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與會者就新學年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學生培養等方面進行交流,並期望藉此加強與各院校之間的溝通和聯繫,共同推動本澳高等教育持續發展。 譚俊榮表示,適逢新學年伊始,邀請各高校領導座談交流,聽取各高校新學年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支持高校建設和諧校園,為師生創造更好的教學、研究環境。會上,與會高校分別介紹新學年學生註冊概況、新生入學及國情教育情況等。譚俊榮肯定各高校的相關工作,期望各高校強化和諧校園的建設,增進與師生的溝通,優化教學、研究環境。同時,鼓勵學生組織自行舉辦各類有益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藉以更深入地了解社會。組織學生參與區域性、全國性及國際性的比賽和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與各地優秀學生的交流,開拓眼界,確立遠大志向。 譚俊榮強調,社會各界應繼續鞏固對澳門青年的愛國愛澳教育。各高校應透過多元方式,持續強化大專學生對《憲法》、《基本法》及澳門其他法制的認識和了解,加強推行愛國愛澳教育,讓學生切實體會「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需要依靠多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增強與內地的交流,特別是組織更多大專學生到訪內地,深化學生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和風俗的認識,提升歸屬感和自豪感;並進一步推動學生認識大灣區發展建設為澳門所帶來的重大機遇,鼓勵學生努力上進,把握時機,為國家和澳門貢獻自己的力量。

23/08/2019
16926

7月入境旅客逾353萬

同比增16.3%

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旅客明顯增加。統計暨普查局昨(22)日公布資料顯示,7月入境旅客較去年同月增加16.3%至353多萬人次;不過夜旅客(181萬5,749人次)同比升幅為29.9%,留宿旅客(171萬4,484人次)亦增加4.7%。今年首七個月入境旅客共2,381萬4,866人次,同比增加20.0%。 其中,中國內地旅客有256萬9,941人次,同比上升18.5%;個人遊旅客(117萬7,067人次)增加10.9%;內地旅客主要來自廣東省(112萬3,764人次)及湖南省(11萬8,176人次)。香港旅客(63萬4,426人次)增加16.4%,韓國(5萬5,372人次)及台灣地區旅客(9萬6,675人次)則分別減少6.9%及5.1%。此外,來自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的入境旅客同比增加27.5%至98萬2,429人次;珠海市及廣州市的旅客有27萬6,137人次及19萬8,743人次,升幅達50.2%及21.1%。 陸路入境旅客同比增加近五成按入境方式統計,7月從陸路入境的旅客按年大幅增加49.0%至266萬2,180人次;經關閘入境的上升20.5%至183萬9,002人次,而經港珠澳大橋入境的旅客有55萬3,026人次。取道空路入境的旅客上升14.7%至32萬3,785人次,從海路入境的則減少43.6%至54萬4,268人次。 今年首七個月入境旅客共2,381萬4,866人次,其中不過夜旅客(1,261萬4,555人次)及留宿旅客(1,120萬311人次)分別上升33.6%及7.7%。旅客平均逗留1.1日,較去年同期減少0.1日;留宿旅客(2.2日)及不過夜旅客的逗留時間(0.2日)維持不變。中國內地(1,688萬4,398人次)、韓國(50萬5,512人次)、香港(432萬9,336人次)及台灣地區旅客(63萬2,272人次)分別上升21.7%、4.6%、22.1%及0.9%。

22/08/2019
2313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