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關近日在珠海高欄港一處非設關地碼頭,查獲一宗涉嫌走私凍品案,現場扣查凍品逾百噸,拘捕九名涉案人士。 拱北海關昨(20)日通報,所屬斗門海關緝私分局於本月13日展開走私風險點排查行動。當日上午8時50分,在高欄港東側堆填區一非設關地簡易碼頭,緝私員警發現一艘清遠籍貨船正在偷卸凍品上岸。海關緝私員警立即開展行動,現場查獲一艘涉嫌走私凍品貨船、一台吊機、八輛貨車,並拘捕九名涉案人士。扣押約百噸涉嫌走私的凍豬腳、凍豬肚等凍品。 走私分子利用高欄港堆填區人跡罕至、道路難行的海邊簡易非設關地碼頭,企圖以此逃避海關監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 走私未經檢驗檢疫食品入境存在疫情疫病傳入風險,不僅直接危害人市民食用安全,更嚴重衝擊正常食品市場秩序。海關緝私部門將持續深入開展「國門利劍2019 」聯合專項行動,全力以赴打擊走私罪案。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秉持的其中一項重要政治原則,就是全面維護國家安全和區域穩定。過去十年行政長官崔世安不斷增強居安思危意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不遺餘力,同時也更好地保障了澳門的繁榮穩定。
本澳活豬批發價在六個月內八次上調,昨(19)日終於首次傳來批發價下調的好消息。兩南公司公布由今(20)日起,活豬批發價下調每司馬擔320元,即最高批發價為每司馬擔3,150元。有豬肉販表示將因應今次降價,明(21)日開始下調豬肉零售價格,預料每斤下降約八元至十元。 南粵食品公司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是次活豬批發價下調因應國內市場有相應調整,相信會為本地豬肉市場帶來正面影響;但指內地非洲豬瘟威脅仍然存在,未來仍然難料活豬供澳數量會否維持穩定。
2019年接近尾聲,隨著國際與區域局勢的變化,澳門的旅遊業也感受到不小差異,今年國慶假期澳門旅客不減,入境人次再創新高,許多商戶卻反映雖然人流如昔,但旅客的消費能力卻有所下降。 統計暨普查局昨(19)日公布今年第三季旅客消費統計數據,扣除博彩花費,第三季旅客總消費金額為152億元(澳門幣,下同),按年下跌17.2%;而旅客人均消費為1,532元,按年減少24.9%,其中內地旅客人均消費金額跌幅最大,為1,691 元,按年下跌26.7%。
交通事務局已將2020年車輛強制檢驗日期上載於官方網頁,車主可登入www.dsat.gov.mo 查閱,以儘早掌握相關資料作出安排。 局方提醒各位車主,車輛必須按照指定日期前往驗車,否則將被視為缺席檢驗,逾期者需繳付逾期檢驗費用2,000元;倘缺席檢驗超過六個月,車輛的註冊將被取消。 車輛強制檢驗日期,除可於交通事務局網頁查閱外,車主在繳納車輛使用牌照稅後,倘若有關車輛須進行強制檢驗,稅圈上亦會列出有關的驗車日期;另外,車主可以申請郵電局的「安全電子郵箱」映賬戶接收電子版車輛年檢通知書。
教育暨青年局為提升特殊教育工作者對職業安全健康意識及關注,以及支援呈現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技巧,轄下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舉辦「特殊教育工作者職業安全與健康培訓工作坊」及「處理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輔導策略工作坊」,邀請香港耀能協會的職業治療師梁志華先生及教育心理學家林美愛女士來澳,合共40 名教殊教育工作者參與。 兩個工作坊以演講、個案分享及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導師分別介紹預防及應對危機狀況的技巧,以及教授支援呈現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輔導策略。
非法旅館問題在澳門根深蒂固,常年得不到有效整治,讓居民深受困擾。日前政府公布報告認為刑事化並非解決經營非法旅館的有效手段,建議應檢討制度及加強執法手段,對此有團體表示對報告不能回應居民實際訴求,感到大失所望,促請政府及早推出有效打擊措施。 民众願景協會昨(19)日上午舉行記招,會長宋碧琪表示,報告提出旅遊局可成立專責小組打擊非法旅館的建議並不能解決居民憂慮,因目前旅遊局僅有百多名稽查,難以再抽調人手成立專責小組,但治安警察局人員眾多,且偵查手段及情報交流等經驗豐富,建議由治安警察局負責打擊非法旅館。顧問陳德勝指出,去年當局查封了1,239個非法旅館單位,當中超過700個單位涉及各類刑事罪行,更有跡象顯示非法旅館在近年有擴大規模及集團式經營的情況,嚴重影響居民安全和生活,他批評政府一直無視居民訴求,不作為,「政府咁多年累積咗咁多經驗,係解決非法旅館嘅時候了,但政府出呢個報告係相當不負責任!」他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推出有效打擊措施,讓居民能夠安居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澳門特區政府主辦、市政署承辦的大型機械裝置巡遊「龍馬精神」將於本周五首度亮相,並舉行開幕儀式。 北京英藍置業有限公司藝術部副總經理汪西蒙表示,機械裝置龍馬誕生於中國與法國建交50周年的紀念日。中法建交於龍年,建交50周年則是馬年,為慶祝這個紀念性日子,由過百名中國及法國專業人員使用一年時間設計及製造,形成龍頭馬身結合的大型機械裝置,並取名為「龍馬精神」,曾先後在內地,加拿大,法國等地表演,獲得一致讚賞。 汪西蒙稱,龍馬身長近18米、寬五米、騰起高度超過12米,其規模、重量、藝術創造、工藝和技術是目前世界之最。龍馬在行走期間,需多人在其身上操控運作,各人控制不同部位,且事前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加上指揮員帶領前進,結合現場音樂,整體效果充滿藝術之美、機械之精。 巡遊將於本周五(22日)下午5時在氹仔柯維納馬路旅遊巴停泊區(即澳門賽馬會對面)舉行開幕儀式,儀式結束後該區開放予公眾參觀至晚上10時。首場巡遊將於周六下午3時起步,由氹仔柯維納馬路旅遊巴停泊區巡遊至哥英布拉街(即氹仔中央公園旁),抵達現場後將停留供指市民參觀;第二場巡遊將於周日下午5時30分於路氹金光大道舉行,由金沙城旁空地起步,經路氹連貫公路巡遊至順榮大馬路結束。
由海事及水務局主辦、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同飲一江水·思源懷祖國」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供水圖片展,昨(19)日在氹仔客運碼頭開幕。 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立法會主席高開賢、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出席展覽開幕式。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致辭時表示,澳門節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用水量保持在每人每日約155升,在亞洲地區屬前列位置。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昨(19)日受訪表示,當局正持續加強供水保障工作,路環石排灣淨水廠工程進展順利,預計於明年底建成,相信可增加13萬立方米的產水量,令本澳全日供水能力由現時的39萬立方米提升至52萬立方米,預計可足夠應付澳門未來一段時間需求。 至於九澳水庫及石排灣水庫擴容工程進度,黃穗文稱,兩者的情況複雜,涉及離島醫療綜合體、輕軌走線等。現時九澳水庫擴容工程正由建設辦跟進施工,石排灣水庫擴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正由工務局跟進。黃穗文又指,日後九澳水庫會與石排灣水庫連通,相信可讓全澳水庫增加約30%至40%的容量至270萬立方米。她又強調,由於澳門面積有限,只能期望多尋找空間擴大水庫,以作為備用庫存之用。 至於高位水池的建設進度,黃穗文稱,選址考慮包括小潭山以及原石排灣直升機維修機庫附近,目前正詳細分析周邊情況,再進行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