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整合成立十周年,向澳門企業分享傳承文化,工銀澳門於10月10日舉辦「繼往開來 傳承創新-工銀澳門十周年《傳承者們》分享會」,邀請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香港傳承學院榮譽主席兼大家樂集團前主席陳裕光、傳承學院院長李志誠、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及行政總裁徐克恩等嘉賓,以及近40間本地家族企業掌舵及繼任人合共約100人出席,共同為「企業傳承」的經驗和意見作交流。 工銀澳門行政總裁徐克恩致辭時稱,財富傳承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長久命題。澳門回歸祖國20年經濟騰飛,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財富,更湧現出眾多卓越家族企業,如何完成代際傳承成為許多家族和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也是金融服務創新的重要方向。工銀澳門作為澳門服務領域最廣的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從私人到法人、從生意到生活的全方位財富管理服務,有效滿足了家族企業傳承與創新需求。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20周年,同時工銀澳門整合成立十周年,站在承前啟後的折點,工銀澳門將繼往開來,協助本地企業發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並傳承創新,提供一般銀行服務外,同時不斷創新產品,為澳門中小企業提供全面性的金融服務。
轟動一時的筷子基某補習社香港男導師性侵男學生案件,上周五(11日)在初級法院宣判,裁定36歲譚姓香港男子數十項對兒童之性侵犯、性脅迫罪成,數罪並罰被判囚18年半,辯方律師暫未透露被告是否上訴。
澳門海關透過風險管理系統,日前於關閘口岸先後截獲兩宗利用兩地牌車輛走私烈酒案,共查獲烈酒13.5公升,總值約人民幣33,000元,海關依法對兩名涉事司機作出起訴。 兩宗走私烈酒案均於關閘口岸入境車道被截獲,兩部粵澳兩地牌私家車經關閘口岸車道入境時,被海關風險管理系統判斷為需接受檢查,關員在車內查獲未經申報烈酒。首宗案件發生在本月8日中午,關員檢查一部兩地牌車輛時,發現車廂內藏有15 支茅台酒,合共7.5公升。11 日下午,海關透過系統預警,再截獲另一入境的兩地牌私家車,於車上發現藏有一支六公升茅台酒。 上述兩名涉案人士為澳門居民,男性,均未能提供所須的申報文件。 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作出起訴,一經判罰可科處澳門幣5,000元至十萬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 海關重申,攜帶物品進出本澳受《對外貿易法》規管,如攜有受規管物品入境澳門時,必須主動向海關申報,以免觸犯法律。市民若發現任何違法進出口活動,可透過海關熱線2896 5001 或電郵info@customs.gov.mo 向海關
澳門人均壽命高達83.85歲,全球排名第二,政府預計到2036年,澳門長者人口將佔整體澳門人口超過20%。政府去年通過了《長者保障權益法》,過去亦提出多個長者計劃,然而坊間仍有很多聲音反應,澳門長者未得到保障,而「原居安老」則是其中一個重點關注問題。
立法會議員林玉鳳昨(13)日舉行記者招待會,總結過去一年議員工作。林玉鳳指自己議會工作中以工務運輸範疇最多,其次是社會文化項目。而辦事處去年共接到193 宗求助,對其中172 宗個案作跟進,林玉鳳稱,民生個案能透露社會各層面的問題。 林玉鳳在會上談及都市更新問題,表示現時公開諮詢文本與以往舊區重整的法案文本相似,認為舊區重整需有合理的整體規劃,而不應只著重於重建舊樓宇,否則只是「舊樓重建」。對於住戶全資重建費用,林玉鳳認為有關發展商無法在重建樓宇中加建獲利,變相加重住戶負擔,認為相關制度仍有待商榷。
為進一步保障港澳供水安全,全面提升區域水安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組織泛珠各區的水利主管單位,於上周五(11日)在廣州珠江水利委員會總部舉行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水利發展協作會議,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及相關人員前往廣州參與有關會議,共同謀劃和推動區域水利發展戰略的實施。 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在會上表示,國家高度重視區域水資源管理工作,各區須加強在水資源領域的合作,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另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年初發市,泛珠九個省區、香港和澳門的水利主管單位,應主動積極響應助力大灣區發展的倡議,加強區域合作完善水利建設,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 會議上,水利部及各區的代表共同簽署了「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水利發展協作行動倡議」,明確指出須保障港澳供水安全,推進內地與港澳涉水事務融合發展。(海事局圖片)
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昨(13)日發出新聞稿稱,司長梁維特在葡萄牙里斯本拜會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蔡潤,雙方就推動中葡平台建設,助力國家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認同發揮澳門獨特優勢和中葡平台作用,務實地加快推動面向葡語國家的中醫藥合作、金融合作、金融人才培訓等工作。 梁維特對蔡潤一直大力支持中葡平台建設表示衷心感謝。指出中葡平台是澳門一張亮麗的名片,也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切入點。特色金融業和中醫藥業是特區政府銳意推動的新興產業,其中中醫藥業也是澳門利用中葡平台優勢推動「走出去」,以醫帶藥,進入葡語國家,助力國家中醫藥發展。 蔡潤表示,金融合作是中葡雙方新的合作領域、合作方向,效果顯著,葡萄牙是歐元區首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國家,這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既有助提升葡萄牙在歐元區的地位,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一步。
今年澳門賭收陸續向下調整,零售業表現也有下行態勢,但原來跌幅最嚴重的是汽車業,市場淡風彌漫,首八個月銷售下跌近兩成,難怪從事汽車銷售逾廿年的吳先生(化名)也大呻:「今年新車銷售簡真是跌勢誇張」。業內人士或專家也預期,澳門車市未來情況也不容樂觀,全年有機會下跌兩成
今年首八個月新車市場銷售情況不理想,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本澳零售市場也是旺丁不旺財,似乎市場購買力仍是向下滑。展望未來,專家均認為車市的銷情仍充滿壓力,預計全年會下跌超過兩成。 澳門機動車入口商會理事長鄭穎堯指出,未來中美貿易戰等不明朗因素依然存在,宏觀經濟環境會影響銷售市場,預計市民消費趨向較為審慎,縱觀2019年全年,估計銷售數字會下降20%以上。 營業汽車工商聯誼會理事長凌世威也認為,未來本澳車輛增長情況要視乎澳門經濟表現,如果經濟前景不樂觀,預計市民都會「慳得就慳」而不買新車。 消費者理念改變除了經濟放緩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相應出現變化,影響市民未來買車意欲。交諮委辜文達指出,市民開始思考買車究竟是生活的奢侈品抑或必需品。從道路使用情況來看,本澳平均每公里約有500多輛車行駛,密度較高,加之整日開展的道路工程,使用私家車出行的意欲會受到影響。 凌世威也認為,伴隨著本澳路面擠塞情況愈來愈嚴重,以私家車作為代步工具的作用也在逐漸減小,不少市民會放棄駕駛私家車出行,也間接影響購買新車意欲,新登記機動車數量減少屬可預期的正常現象放寛行車有利銷售至於電動車普及化,又會否剌激換車而帶動銷情?辜文達指,電動車雖然是未來發展趨勢,但現時澳門電動車充電樁等相關配套都未普及,一部分未有迫切換車需求的市民,皆在觀望相關配套是否完善。 未來新車銷售,或許要看大灣區的發展,凌世威指出,澳門車輛密度高,24萬機動車輛行駛在420公里道路空間的比例,在全球皆屬前列。現時來看,本澳機動車數量不會有大幅度增長趨勢,但是未來放眼大灣區,一旦放寬單牌車入內地,或實施駕照互認,將會打破現狀,便捷的跨區交通有機會吸引本澳有工作或生活需要的市民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