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閱讀興趣怎能「外判」?

教青局前日公布, 首次參與「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 」計劃,結果顯示本澳小四學生在50個國家或地區中,以 546 分成績排行第19。是次報告反映澳門學生的表現算是中游位置,但其實這個排名的意思不大。因為PIRLS 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上補習社補習的時間愈長,閱讀的成績愈差。如果家長能讓子女善用課餘時間多閱讀,對提升閱讀能力反而更有幫助。 補習文化風盛,現在很多想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家長,以為成功之道在於不斷催谷子女學習「十八般武藝」,反而忽略了最基礎、最便宜的父母從小對子女的價值觀培養。PIRLS 報告發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在孩子零歲至九歲這個階段,家長並沒有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亦沒有從小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導致本澳學生閱讀能力不足。 而然,對於雙職家庭而言,連學生校內的功課也兼顧不了,更遑論要他們協助子女閱讀,無奈要「外判」予補習社。但追求「Tip 題」,以「考試成績」為目標的補習社又怎會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從書海中探索無垠知識? 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 Company)今年9月發表的《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數據分析的新啟示》(How improve student educationaloutcomes —new insights from data analytics)報告顯示,影響學業成績表現的決定性因素是學生的心態,所佔比例超過30%,遠高於「學生行為」、「學校因素」和「老師因素」等。 誠如教青局局長梁勵在記者會所言,如果家長較少關注陪伴幼兒的閱讀,以至把零至九歲的閱讀能力關鍵期也錯過了,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既然報告指出,本澳父母都有閱讀的習慣,那不妨每晚睡前都抽時間跟孩子說故事。或許有父母認為,自己並不是專業的「講故佬」,但對孩子來說,你摟著他已經很足夠,不但足以促進親子關係,過程中亦能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同時,若家長希望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應該讓他們隨喜好找書看。而且家長亦不應該限制孩子閱讀圖畫書或漫畫,因為孩子的學習是由圖畫開始的,看圖畫再發展到閱讀文字是必然的過程,所以只要題材健康,看圖畫和漫畫也無妨。

07/12/2017
23110

澳門網民新媒體使用調查

微信列首位 多關注生活資訊

有研究機構昨日發布「2017澳門網民新媒體使用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微信是當前澳門最主要的新媒體資訊渠道。有72%受訪者表示,會經常瀏覽微信;而資訊網站、Facebook分別排名第二及第三。在傳媒資訊網站方面,最受市民歡迎的前四名依次是:《澳門日報》網、澳廣視網、澳亞衛視網,以及《力報》網。 是次調查由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傳媒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大數據傳播實驗室、澳門傳播學會及澳門創智發展研究協會聯合開展。調查訪問了1,046人,當中將近60%是澳門本地居民,其餘包括外僱及外地學生等。調查指出,微信仍是當前澳門最主要的新媒體資訊渠道,有72%受訪者稱會經常瀏覽微信,用戶群體排名遙遙領先,但比起去年超過80%的使用率略有下降。相反,其他新媒體平台使用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其中Facebook的使用率從47.1%上升到52.77%,同時,微博的使用率也從26.3%上升到32.22%。 調查指出,澳門網民在微信上的關注內容偏向軟化,例如文化類、生活類內容更受歡迎。在政府資訊公眾號上,最受歡迎的前三名依次是文化局、澳門基金會、旅遊局。在市民使用的Facebook群組方面,「澳門高登起底組」高居榜首,有31%受訪者參與發帖或瀏覽,而該群組的成員已高達13.6萬餘人。有66.1%受訪者表示,會在新聞報道後跟帖;而有65.4%受訪者稱曾經轉發新聞報道;有38.2%的人會在新媒體上主動爆料。透過以上數據,研究團隊認為,澳門市民的新媒體參與度較高,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發聲的主要途徑。

07/12/2017
3080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