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公布調查報告指貿易投資促進局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申請時,欠缺嚴謹的審批及查核機制、部分獲批項目投資金額過低或過於側重不動產投資。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昨日回應指,認同報告中有關建議,並要求貿促局於本月內提交短中長期完善機制的詳細報告。 梁維特(右圖)表示,認同廉署在在報告中指出,不能因在執行過程中有完善空間,而去否定技術居留制度的重要性和需要性,尤其不能抱著「斬腳趾避沙蟲」心態。他續指,隨著大灣區及眾多新形勢的出現,全世界均在「搶人才」,而為配合特區政府適度多元發展,因此如何能正確、適時且適量地引入人才是非常重要,因此會在往後工作冀透過跨司部門溝通並作出相應完善策略。 梁維特又稱,將來無論修法或改變做法也好,原則是要增加透明度,訂定相關標準,根據人才發展委員會訂定五個行業所需人才。而在廉署報告中所指出的個案,是貿促局在複查或審查過程中發現,將來貿促局會加大複查審核力度嚴格把關,而現時會就報告的建議而做好審慎批核。
為期兩個月的新馬路排水系統工程進入第三日,也迎來了工程期間的首個上班日。據本報記者昨(2)日上午現場所見,交通情況大致順暢,有交通警員指揮,亦有路牌指示巴士改道。大部分受訪者亦表示未有太大影響,但亦有市民表示不知道新馬路施工,直到記者提醒才知道要乘坐的巴士已經改道。 在金碧文娛中心候車的趙小姐(圓圖)認為昨日交通情況良好,她因應工程提早約15 分鐘出門,惟近十六浦轉入新馬路位置有少許塞車,但大致都算暢順,未覺有太大影響;她又稱當局有提早在網上及其他渠道發布改道安排,提示清晰,認為在學生放假期間展開工程,安排妥當。亦有市民指,知道工程期間會有巴士改道,因此不擔心會造成大塞車,而事實上也沒有,只比平時提早五分鐘出門也沒 有影響。 但等候3A 巴士路線、在皇朝上班的潘先生表示,由於巴士改道,原本十多分鐘的車程增至20 至30 分鐘,他需要提前20 分鐘出門。 新馬路部分路段進行排水系统及路面工程由6 月30 日起至8 月31 日分兩部份展開, 期間將有15 條巴士改道,多個巴士站停用,日均受影響人次預計超過16 萬。
《司法組織綱要法》生效18 年,期間經歷三次修改,立法會於昨(2)日舉行會議,一般性通過修改第9/1999號法律《司法組織綱要法》法案,距上一次修改已經超過九年。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從九個方面引介法案,有議員關注法案當中有關「特別情況下刑事管轄權」規定,認為涉及國安案件,由中國籍法官審理,質疑是否已經有案件因外籍法官審理而令國家利益受到損失?亦或者是歧視外籍法官。
由多名立法會議員組成的「海一居」事件關注組,昨(2)日會見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及銀行業代表,反映「海一居」小業主的情況和訴求。 關注組指出,有小業主聽到傳言,稱若收取保利達的退款和政府退稅款項,就不能獲得政府的「置換房」安排。陳海帆指出,特區政府推出「置換房」方案,是為回應「海一居」樓花購買者上樓及改善居住環境的訴求,包括退還相關印花稅等,這是政府「善意」的體現,與依法收回已付的樓花款是「兩回事」。陳海帆強調,「特區政府承諾不變」,希望小業主不要聽信不實的傳言。 而在銀行方面,關注組轉達小業主訴求,希望銀行能提供適當的協助,與小業主一起要求發展商清償有關銀行債務。昨日出席會議的還有廉政公署專員張永春。 鄭安庭:政府有過失需負責此外,議員鄭安庭(圓圖)昨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的議程前發言中,亦關注「海一居」事件。他指出,有小業主反映,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政府明知保利達洋行在兩年內未能完成興建,為何還可以合法購買樓花、可以向銀行借錢買樓?政府亦照常收稅、地產中介還能合法進行業務?認為政府也需為損失負責。 他指出,終審法院在保利達案判決書中明確指出,根據新《土地法》 第48條,政府收地不須查明延遲發展的責任歸屬,或是有其他原因未能完成利用。「不查明就收地,這種做法在香港或內地都是沒有,對發展商也是不公平」。他認為須引入歸責條款,根據過錯歸屬來收地,才能填補新《土地法》漏洞,同時保障「海一居」小業主
格力犬的命運進入倒計時階段,民政總署昨(2)日再次去函逸園狗會,要求下周二(10日)前以書面方式提交退場後格力犬遷址安排。民署強調,特區政府早於2016 年公布及通知逸園須於今年7 月21 日前遷離狗場的決定,應有充分時間進行格力犬安置工作,將持續跟進有關情況。 經過三次領養活動,目前仍待領養的格力犬約有400 多隻,不斷強調早有方案的逸園狗會至今未有公布安排。民署昨日在新聞稿中表示,作為負責監察《動物保護法》遵守情況的部門,民署不支持任何企業或個人放棄飼養屬於他們的犬隻或其他寵物,要求逸園遵守相關規定,讓所有格力犬都能得到適當的安置或領養,履行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否則民署將依法進行檢控,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及追討可能產生的費用。 立法會議員林倫偉昨(2)日也在立法會全體會議議程前發言時關注事件,敦促狗會妥善安置員工及狗隻,並希望民署提供必要協助。
立法會議員蘇嘉豪早前因非法集會及示威罪成立,判處120 日罰金,雖然已撤回上訴,但昨(2)日仍未恢復行使議員職務,原因是立法會尚未收到法院的確定性判決通知。立法會主席賀一誠表示,現時本澳沒有《網絡安全法》,不能單憑網絡上的消息就相信網站,一定要收到法院的正式公函,方可啟動程序恢復蘇嘉豪的議員職務。 立法會昨日召開全體會議,蘇嘉豪仍然只能坐在旁聽席上。他向傳媒表示,涉及自己的案件已完結並已繳交罰金。相關資料已提交立法會完成核實,現時唯有等立法會接獲法院確定性判決後,方可復職。他希望盡快完成有關程序,自己已經寫好書面質詢以及辯論動議,獲立法會通知復職之後會即刻提交。 至於蘇嘉豪早前聲稱自己可能涉及另外四宗「加重違令罪」,被問及會否就此擔心?他則坦言「無得擔心」,自己一直處於不確定的事情和壓力之下工作,當日工作都作為最後一日工作。至於會否消磨鬥志?他認為,風浪都要經歷,當做磨礪鬥志。
治安警察局為糾正新《的士規章》未通過法例前的亂象,上周五(29日)推出24小時電話28374214熱線,提供舉報的士違規服務,實施三天已接獲十宗濫收車資及拒載等舉報。另外,警方上月共錄得的士違規個案達399宗,其中濫收車資237宗及拒載94宗,佔總數約八成(331宗)。
治安警察局日前收到懷疑是酒店舉報,指有「雞頭」及妓女在酒店內從事賣淫活動。警員到場調查帶走四名內地人士,四人承認以酒店房間作為賣淫場所,目前已被治安警以相關罪名移送法辦。 案中涉嫌操「扯皮條」男子姓田(32歲)。三名來澳進行不道德交易女子分別姓朱(23 歲),姓徐(27 歲)及姓鄭(29 歲);四人均為內地居民,持通行證來澳。 案情指,治安警接獲懷疑賣淫舉報,上月28日在新口岸一酒店間客房內截獲上述一男三女。田男供稱,在珠海受人所託,收受2,100 元人民幣後,上月23日帶領三女來澳。惟三女供稱,田男為嫖客介紹人,通常使用「微信」為三女尋找客人,每次的1,000港元「肉金」均會被他扣起一半。三女又稱,其中以朱女生意最好,至今以賺取30,000港元,另外兩女就分別賺取5,000 元及4,000 元。
治安警察局上周五(29日)在路環石排灣圓形地及雞頸馬路進行打擊非法改裝車輛行動,多輛形同電影飛車黨的「型格」鐵騎被警員截獲,但這些造形彪悍的電單車全部有問題,包括噪音超出法定許可規定、沒有安裝倒後鏡、車牌不合規格、沒有安裝前車牌、尾車牌沒有安裝反光牌,以及頭盔鏡不透明等15宗違規行為,治安警察局已對違規人士作出檢控。(治安警察局圖片)
鄰埠香港日前推一系列新房屋政策措拖,除了一手空置稅之外,為免地產商繼續以「唧牙膏」方式賣樓,即時修改銷售樓花手法,規定每次賣樓均要推出項目總數兩成,即以往僅推出少量單位招標或開售的「試價」將成歷史,一眾香港地產商形容為比一手空置稅更辣。目前香港尚有約13,000伙樓花待批,即意味著往後獲批售樓紙的項目,勢必大批推出,地產商將難再以囤積居奇。這方面,港澳樓價同樣已到巿民難以負擔水平,澳門「唧牙膏」賣樓亂象亦人盡皆知,經常聽到今日單位不多,過多幾日就打倒昨日的我表示要加推,加上強調「下一批單位只會更貴」,這明顯是托巿行為,為求盡量推高樓價,普羅大眾為一層樓可能背上20多年的「樓奴」生涯,地產商卻仍以這種方式「賺到盡」,所以不論是樓花或現樓,本澳都應及早採取方法應對。 過往政府多次出招,多在按揭成數上著手,年初最近一次的加辣亦一樣,增「取得印花稅」及下調首置按揭成數,結果至今沒有令到樓價有調整至合理購買水平,只有繼續升,近期新盤定價更已超過每呎售15,000元。據統計局資料顯示,2至4月整體住宅樓價指數雖較上期(今年1至3月)下跌0.7%,主要因樓花指數下跌7%所致,但現貨住宅指數上升3.1%。 5月整體住宅成交量,按月計更是量價齊升,分別錄得8.9%及10.4%的升幅,住宅實用面積每平方米按月上升10,666元至113,150元。證明早前的加辣已失焦。 澳門應參照香港,盡快推出措施應對「唧牙膏式」賣樓,由於本澳非依賴地產業,政策可以更進取,樓花或現樓至少分五次出售仍有足夠次數予地產商試價,應考慮局限在二至三次,然後再強化空置稅,同時提高囤貨成本,以平衡買家的利益。 環球正步入加息周期,流動資金勢必逐漸減少,對樓市的不利影響將慢慢浮現,但本澳房屋供不應求則是令到樓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澳門大眾能在居住一環上安心本是政府最應優先處理的,但目前房屋供應長期失衡,所謂辣招卻令樓巿成交增加,難以完全有效平抑樓價,實在有必要好好再檢討,同時增加房屋供應,才有望緩解澳門人一屋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