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上午10時舉行會議,審議政府提交的修訂《社會房屋法律制度》法律草案,草案再建議放寬承租人可以申請家團以外人士入住社屋照顧病患,以及准許家團成員外地配偶及直系親屬在社屋中臨時居住,以體現人性化立法原意。
澳門特區政府昨(27)日與柬埔寨暹粒省政府簽署《柬埔寨王國暹粒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締結友好關係諒解備忘錄》,雙方藉此建立友好關係,並將促進多個領域的合作。簽署儀式上午在政府總部舉行,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暹粒省省長肯文松(Khim Bunsong)代表兩地政府簽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原則,澳門特區與暹粒省達成此諒解備忘錄。 備忘錄的簽署,將有助澳門特區與暹粒省在尋求共同利益的友好基礎上,互相支持和推廣旅遊、文化、貿易、教育、科技、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育。雙方並會通過持續交流,互相分享和借鑑經驗,促進共同發展;兩地亦會加強在旅遊、投資及其他領域的信息交流互通。 出席簽署儀式的包括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葉大波,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委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成員等。暹粒省政府出席儀式的包括副省長Ngan Phirun,以及代表團一行。
一連六日在康公廟前地舉行的「齊齊葡」——葡語國家及澳門產品特色市集,昨(27)日下午揭幕,約有20個展位可讓市民和遊客試飲試食各類葡語國家及澳門產品,及參與不同的工作坊,認識葡語國家及澳門的文化及欣賞歌舞表演。 「齊齊葡」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貿促局主席張祖榮昨日表示,希望通過是次活動進一步在社區推廣葡語國家產品,讓市民和遊客深入認識葡語國家文化,同時亦會帶動期間來澳的會展客商深入社區消費,藉此帶動十月初五街及附近商圈的人流和消費。 他續稱,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在建設「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上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在塔石的「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有150間企業參與,展出1,200件葡語國家食品和飲品。本澳多處也設立「葡語國家食品展示點」,包括身旁的中國國貨公司,方便市民和遊客了解。 貿促局計劃今年在澳門不同社區、大型酒店和商場舉辦多場葡語國家產品推廣展銷活動;同時,塔石「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的功能,將進一步延展至推廣葡語國家
為了讓退休人士及長者生活更加充實與歡樂,鼓勵並支持長者步出家門,君慧慈善會上周六(24日)在鄭家大屋舉行「二月初八」君慧慈善園遊會,吸引近1,000人入場,公公婆婆和家人三代同堂一起參與,溫馨歡樂度過周末。 「二月初八」君慧慈善園遊會由君慧慈善會主辦、新天傳訊協辦,免費入場,當日中午12時至傍晚6時舉行,開幕儀式由君慧慈善會名譽會長胡詠頣、名譽會長盧曉紅、副監事長謝麗珊主持,以舞獅點睛揭開序幕。園遊會設有表演區、遊戲區、燈謎區,擺設十個有趣攤位,有兒童民族服裝秀、由本地首個女團Miss Boss表演的韓風女團勁歌熱舞和民歌賀新歲,以及精彩的中國傳統文化表演,吸引不少長者及少有機會接觸娛樂的社區人士參與,遊戲區設有適合一家大小的遊戲「玩遊戲集蓋章」,到換領區換取傳統手工藝品,也可到燈謎區「 猜燈謎贏燈籠」,入場市民歡度一個周末。 君慧慈善會成立於2015年,由會長陳慧玲及理事長李碧君,以及一眾熱心公益志同道合人士共同發起組成,宗旨是回饋社會,幫助有需要人士。
澳門科技大學昨日舉行「2018年榮譽博士頒授典禮」,向五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分別為曾獲諾貝爾化學獎的馬丁·查爾菲、致力推動澳門建築設計、司法及文化發展的黃如楷、知名華人天文學家葉永烜、中國油畫新古典派創始人之一靳尚誼,以及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 出席頒授典禮的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致辭時表示,澳門將迎來一個加速發展新時期,希望澳科大繼續把握「質量」和「創新」兩個關鍵要素,繼續推行教研並重政策,充分發揮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在國家與澳門的新發展時期中做出新貢獻。他又期望本澳各高等院校充分把握歷史性機遇,發揮各自優勢,深入合作形成合力,建立更多的人才培養平台和交流合作渠道,為澳門與國家的同步快速發展打造堅實的教育基礎。 澳科大校長劉良在致辭中提到,科大成立18年來「質量」和「創新」兩大發展核心的引領下,整體學術水平、創科及文化影響力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信心和有能力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旅遊局支持舉辦、「2018澳門美食年」活動重點項目之一、「亞洲50最佳餐廳」頒獎典禮昨天(27日)晚上在永利皇宮舉行,揭曉亞洲地區50家最具影響力餐廳,其年度得獎名單備受國際注目。大會頒發主廚之選獎、可持續發展餐廳獎、亞洲最佳糕點師獎、最值得關注獎及終身成就獎等十項特別獎項。
本澳申請餐飲牌照程序繁瑣,所需時間長,令創業者與投資者成本大大增加,多年來為業界所詬病,在每屆立法會每個會期,都有商界及直選員提出質詢,要求政府修訂法例及簡化行政程序,加快餐飲牌照審批,在上周立法會大會上,多位議員就餐飲牌照審批問題發言,指出業界反映申請程序繁複,審批時長,建議相關部門改善發牌程序,否則會阻礙經濟及行業發展,除修訂法例,應設立一個專責部門統籌,加快審批工作,改善營商環境。 對於餐飲業申訴發牌程式繁瑣, 辦理需時,特區政府在2003 年7月已推出「一站式」發牌程序及服務承諾,若文件齊備,30至60天即可獲發牌照,但時隔15年,問題依然存在,餐飲業界表示,措施的確存在,但「一站式」發牌程序並未令餐飲牌照申請手續真正簡化,仍然需要等候很長時間,癥結在於申請需經多個部門審批,開業需先取得開業牌照,提出申請後需經過工務局、消防局、衛生局、勞工局、文化局、燃料事務委員會等部門審議,若其中一個程序出現問題,再補交文件、修則,又要開始新一輪程件序, 期間只能空等, 可能一等就是一年半載,投資者在這段時間要交「空租」,冗長繁複的申請程序,令中小企經營者望而卻步。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承認餐飲場所發牌條例頒布已久,需要檢討優化,法務局局長劉德學亦表示正檢討行政條件制度,完善行政准照的主管實體與其他部門的協作機制,希望簡化發牌程式。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基礎競爭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能激發市場活力,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升競爭力。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成長發展的平台,是吸引企業集聚的平台,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競爭力。世界銀行在每年全球各地的營商環境報告中,排名考察的十項指標,將創辦企業及辦理證照許可方便程度,列為首兩項指標,可見辦理證照許可需時長短對創辦企業的重要性。創辦企業能盡快取得營業證照及展開營運,是優良營商環境重要條件之一。餐飲牌照申請程序繁瑣,令創業者與投資者成本大大增加,阻礙經濟及行業發展,當局有必要發揮 行政主導,簡化相關程序,優化餐飲牌照程序,助力澳門發展「美食之都」。
匯聚亞洲頂尖名廚的2018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頒獎典禮昨(27日)晚舉行前,當中多位知名廚師早上率先參觀澳門受歡迎的街市,了解地道食材,一探澳門美食之都的飲食文化,並遊覽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遺產及景點,感受澳門的魅力。 來自日本、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的廚師,當中大部分曾為「亞洲50最佳餐廳」得獎餐廳的名廚,分成三組由澳門廚師擔當嚮導,廚分別閒逛提督街市(紅街市)、營地街市及下環街市。 參觀下環街市名廚包括有來自菲律賓的JordyNavarra及印度的Manish Mehrotra,他們被中國的特色食材,如皮蛋、臘肉等吸引。Mehrotra表示,澳門街市食材某些在印度找不到,認為可採用某些食材,融入他在印度的餐廳菜色。 Navarra在菲律賓馬尼拉經營餐廳,主打現代菜系,將菲律賓傳統廚藝現代化;每一道菜均呈獻獨特的菲律賓味道,或代表着世代相傳煮食方式。 來自日本名廚川手寬康及來自新加坡的名廚陳日鋥到營地街市考察,與檔販交流,新加坡廚師陳日鋥表示,之前已多次來澳,最喜歡吃的就是澳門的「雙皮奶」。他在新加坡經營餐會Corner House,主打現代法式菜系,其餐廳更在2015年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宴請國家主席習近平伉儷。 日本名廚川手寬康則在澀谷經營餐廳Florilege,同樣主打現代法式菜系,擅長運用溫度及質感結合日本與法國食材。另一泰國名廚Ton Tassanakajohn及另一日本知名女廚師樋口宏江,來到紅街市參觀,不時與攤販交流互動,更在豬肉檔拿起「豬頭皮」合照。Ton受訪時表示,感受到澳門街市非常有活力。樋口宏江稱,日本街市出售的食材均包裝好,澳門則把食材原隻展示,代表食材是非常新鮮。兩人都認為,澳門的街市出售的材料都非常新鮮,是「美食之都」必要元素。
港澳兩地近期頻現持械搶劫銀行、珠寶店等嚴重刑事罪行,香港昨早於中環發生一宗求財不傷人的4,000萬元珠寶劫案,一海之隔的澳門,昨凌晨2時許,則發生一宗傷人再掠財的珠寶店械劫案,匪徒反而不打珠寶、名錶主意,用電槍擊倒珠寶店員工後,盡掠賬房內約30萬元港幣後,往水坑尾方向逃去無蹤。 不過,司警昨日稱,透過「天眼」發現匪徒在下手前一小時曾到珠寶店「踩點」,相信其容貌及身材特徵已被鎖定;與此同時,港警迅速拘捕案中三名匪徒,並起回大部分贓物。至於澳門這名獨行賊是否輸瘋了圖翻本的亡命賭徒,司警表示,一有消息會盡快對外公布。
根據保安司公布的2017年澳門罪案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搶劫案共108宗,較2016年增加十宗,而在眾多搶劫案中,珠寶店、金行及押店等,成為匪徒搶劫對象的首選。 最近一宗發生去年9月,菜園涌邊街的一間金行發生搶劫案,一名假扮客人的中國籍男子,突然從衫袋內取出胡椒粉灑向職員,趁亂搶走十多萬元金飾,店主追至關閘附近時,賊人為求脫身,將贓物棄置路邊。 另外,去年3月,新口岸一燕窩店同樣發生搶劫案,歹徒在清晨時分,先以熟客身份混進店內,然後把迷藥滲進職員的飲料中,待職員失去反抗能力,再以石頭「狂扑」職員至昏厥,隨後在出現故障不能關閉的夾萬內掠走130萬元現金,但事發不足半日,被司警閃電拘捕。 鑑於是次劫案懷疑劫匪持有電槍作武器,警方大為緊張,不但「特巡組」警員加入追捕;亦應附近不少同類店鋪東主要求,加強夜間巡邏力度,防止再有同類案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