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重覆考核屬過度期

公職局:職程考試將各自考

在政府新公務員招聘制度下,每次均出現萬人應試場面。投考人除等待考試時間變長,還要奔波於不同部門應試。統考制度被批評開支龐大、勞民傷財,但又未能杜絕用人唯親的問題。 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前(1)日探討公務員統一招聘制度。多位應邀出席發言嘉賓均認為有需要提高統考權威性。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認同統一招聘制度原意,但時效長、成本高,與行政高效背道而馳。建議行政公職局檢討及優化程序,並邀請公共行政範疇專家學者參與典試委員會,或增加典試委員會成員,避免用人唯親。 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表示,他收到不少考生意見,形容統一招聘考試是「身心疲累,勞碌奔波」。以二等技術輔導員為例,職務特性相近,認為有條件減少多部門同一時間開考情況。建議設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機制,事前訂定評分準則,由行政公職局協調或發出指引;事後可由行政公職局、廉署、各司長辦公室組成抽查小組隨機抽查是否存在不規則情況,以增加公平性。 行政公職局公務人員規劃及招聘廳廳長馮方丹回應稱,《公務人員職程制度》已修訂,新規定下,考生只要通過綜合能力試,部門可因應需要各自開考,不需再像現時般緊接開考及重複考試,部門開考成績兩年內有效、綜合試成績三年內有效。今年內將舉行三個綜合能力考試,包括已開考的小學學歷、第三季開展的大學學歷,以及年底開展的專科學位。

03/04/2018
55279

民署修改街市及小販管理條例

街市攤位最長只可經營六年

《街市及小販事務管理條例》已沿用數十年,未能適應現今社會發展所需。民政總署擬訂立《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及《小販管理制度法》,開展為期60日公開諮詢,對進場機制、經營管理、違規監管、行業存續及發展等方面作出調整、變更及創新,加強對街市和小販規範,讓「有為者有位」,為「積極者存續」,讓「消極者退場」,給「資源公平開放」提供法律保障。 新法建議街市攤位和攤販以競爭進場機制,取代抽籤方式,同時設定經營權期限,街市攤位新承租人合約為期三年,只可續約一次,即最長可經營六年,合約期滿攤位需重新招租,但現有街市攤位承租人則可一直續約至不再經營,意味街市攤位新承租人不再有「世襲制」。 公開諮詢期至下月28日,其中分別於本月18日在營地活動中心、下月3日在氹仔嘉模會堂,以及本月20日在祐漢活動中心舉行一場業界諮詢專場。民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表示,有關《街市及小販事務管理條例》沿用數十年,未能適應現今社會發展所需,故對相關管理條例作出修訂,加強規範,並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完善法律基礎。諮詢文本建議一人只可租賃一個攤位或持有一張小販准照。 有意參與者需提供經營計劃書,以經營者提供的服務、經營積極性等因素作考慮。 文本還建議街市攤位或小販准照不得轉移,但設兩年過渡期。另規定街市攤位不可連續不營業超過三天,一曆年內沒有營業不可超過30天。

03/04/2018
33107

特首批示研擬「紀律程序」 法律

有意見認為應在今年內落實

強颱風「天鴿」重創澳門,造成嚴重破壞及傷亡,社會普普遍意見要求氣象局問責,事隔半年,前氣象局長馮瑞權每月穩袋八萬元退休長糧,但對其開展的兩項紀律程序調查仍未有結果,再次引起社會不滿。政府發言人上周四(29日)發出新聞稿稱,關於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的紀律程序現時還在調查中,政府留意到有關「對領導及主管人員的紀律程序」(下稱:「紀律程序」)有檢討及完善空間,行政長官已批示行政法務司司長成立工作小組進行研究,就如何制定「紀律程序」法律提交報告,以便完善特區政府官員問責制度。但有意見認為,明年特首選舉,如政府有意修改「紀律程序」,理應在今年內實行。 傳新澳門協會會長韋浩風受訪指出,現時「紀律程序」已不合時宜,調查時間最長三年,但「有上限沒有下限」,如今次「馮瑞權事件」紀律程序至今未公開,「廉署報告」及「獨立調查小組」已就事件公開調查結果,照道理運輸工務司的「紀律程序」應有足夠證據,可儘快公開。他認為,政府有意修改「紀律程序」,應盡早在今年內落實,原因明年是特首選舉及接下來將是官員離職潮。 韋浩風又指,現時罰則亦有很大問題,就算馮瑞權「紀律程序」公開,最多是取消四年退休金,阻嚇力嚴重不足。政府應修改當中的罰則,甚至制定「官員問責制」。 立法會議員高天賜認為,政府公開表示會修改「紀律程序」,只是一個「間接平息事件」的手段,因明年將是特首選舉,亦是政府「換班子」時刻,現時不會有足夠時間修改「紀律程序」等相關法律條文。

03/04/2018
24079

一鋪養三代

投資商鋪仍要看「人」

特區政府早前加徵住宅「取得印花稅」後,樓巿資金流入相對落後的商鋪巿場。俗語有話,「一鋪養三代」,商鋪投資對很多人來講都是一個看起來利潤十分可觀的板塊。但想做商鋪投資,並且將其做好的話,必需要認真了解板塊的知識,例如商鋪投資注意事項有哪些等等。 如何選擇一個黃金地段是關鍵選擇商鋪,不需要太多經驗和專業。只要你了解所居住的城市,知道所要投資區域的消費群體和主要業態,只需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甄別出值得投資的商鋪。「位置、位置、還是位置」,這是業內人士提出選擇商鋪的首要標準,而只有零售業蓬勃的城市,商鋪才值得投資,本澳一直作為發達的旅遊城巿,每年接待過三千萬人次的遊客,商鋪價值前景一直被看高一線。 觀察其他周邊城巿,街鋪已經成為地產投資財富的重要來源之一,特別本澳商場配套不足,更顯得街鋪缺少而產生的需求價值。目前本澳僅有的商場鋪,當中部分更處於新馬路遊客旺區,但出租率一直不高,更顯得與街鋪的價值差距在這輪資金追捧下再次被拉大。 而投資商鋪需要再仔細注意哪些事項?首先位於交通樞紐處的商鋪,應以經營日常用品或價格低、便於攜帶的消費品為主。位於住宅附近的商鋪,應以經營綜合性消費品為主。位於辦公樓附近的商鋪,應以經營文化、辦公用品為主,且商品的檔次應相對較高。位於學校附近的商鋪,應以經營文具、飲食、日常用品為主。在投資商鋪之前,就應該為它尋找「出路」。其次,如果相中的商鋪位於著名連鎖店或大品牌專門店附近,甚至就在這些店面的隔壁,那麽,大可省去考察商鋪市場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你的商鋪將可以借助這些店面的品牌效應招攬顧客。 此外,獨立門面不可少,有的店面沒有獨立的門面,自然就會失去獨立的廣告空間,你也就失去了在店前施展巿場營銷智慧的空間,這會給店面今後的銷售帶來很大麻煩。最後,商鋪周邊人群購買力的大小和質量,決定了商鋪的基本價值。當然,在那些購買力較強的區域,商鋪的價值高,妳獲得投資回報的成本也相對較高。

03/04/2018
2567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